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嵊州特产礼盒大全 嵊州特产在哪里卖得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嵊州特产礼盒大全 嵊州特产在哪里卖得好更新时间:2023-08-08 12:17:53

一.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喉口馒头

喉口馒头

“喉口馒头”因其小巧玲珑,刚好一只一口而得名。为古越望江楼馒头店的当家品种,民间又有将其作礼品馈赠亲友之俗。喉口馒头制作精细,折褶细腻匀称,收口形似鲤鱼嘴,皮薄馅多,滑韧香鲜,携带方便。

绍兴喉口馒首的制作材料:

碱嫩酵面300克,精面粉500克,净猪肉750克(肥三瘦七),小苏打75克,葱末、酱油各150克,味精10克。

绍兴喉口馒首的特色:

一口食一个,皮薄滑韧,馅多香鲜。

教您绍兴喉口馒首怎么做,如何做绍兴喉口馒首

1.将猪肉切成绿豆大小的粒,盛入大碗内,加入酱油、味精、葱末调匀成馅。

2.精白面粉加入250克清水和匀,再放入酵面、小苏打揉匀揉透,略饧一会儿,搓成长条,揪成100个面剂,按扁成直径约5厘米、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面皮,包入馅料,用右手提起面皮边缘,逆时针捏褶,制成喉口馒首100个包子坯。

3.包子生坯放入直径约22厘米的小笼内,置旺火沸水锅上蒸约6分钟即成。

绍兴喉口馒首的制作要领:

1.面团要揉匀揉透,揉至光滑不粘手时静饧;

2.按成的面皮大小、厚薄要均匀;

3.制成的生坯收口处要留一小孔,略露出肉馅;

4.要用旺火沸水锅速蒸。

二.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朱万昌糕点

产品名称:朱万昌糕点

产品产地:浙江省绍兴市

产品特性:冰雪酥随,香味四溢,片匀柔韧,圈而不碎。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淀粉。

产品功效:滋补强身、理气开胃、老少皆宜。

产品简介:朱万昌糕点店是出了名的,他那精良的制作更是特色鲜明,名副其实。仲冬初春有松软油亮的鸡蛋糕、薄脆半透明的交切片和软糯适度的蜜糖糕。鸡蛋糕嵌蜜糖糕更是有口皆碑,名闻于浙北一带的海宁盐官朱万昌糕饼店,创建于1916年。八十多年来,以其特色的糕饼而久负盛名。因此,昔有“南有朱万昌(盐官),北有天益兴(硖石)”之说,而天益兴因体制转换不复存在,朱万昌仍以精制糕饼应市。
产品历史:朱万昌糕点延续至今已80余载,老字号历程艰辛。1956年公私合营之后,目前是观潮胜地盐官镇上的一家国有食品厂,生产的百果大麻饼、芝麻酥、椒盐桃片和松子糕依然成为游客选购的食品。祝愿老字号焕发青春,开发出更多的旅游食品,适应发展旅游事业,让游客们把更精美、更优良的朱万昌糕饼传到四面八方。

产品典故:相传太平天国一支奉命攻克海宁州府的部队,派遣“细竹”预先进城刺探军情,为与驻寨在城外数里之遥的主力联络,以便待机里应外合攻克清兵把守的州城,推翻腐败的清廷对海宁的统治。由于太平军兵临城下,清军守城严密,城内城外联络困难重重。正地无计可施时,一太平军“细竹”路经朱万昌糕饼店时,看到柜台上摆放的鸡蛋糕嵌蜜糖糕时计上心来:何不将情报嵌入嫩黄的鸡蛋糕和玉白色的蜜糖糕中间带出城外。时不多久,果然不出所料,一场声势浩大的破城战斗打响,一举推翻了清廷在海宁的政权。据传乾隆帝数度巡访之期,有一次因路途劳顿,食不甘味,吃了朱万昌的砂仁糕后,胃口大开,大加赞赏。

三.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笋菜汤

笋菜汤

笋菜汤的主要原料是笋煮干菜。

笋煮干菜是绍兴人家中的常备菜,在春笋的旺销时节,家家户户都喜欢在自己家中晒点笋煮干菜。

晒笋煮干菜的原料一般采用淡笋和咸芥菜。春夏之交,往往是竹笋上市高峰,也是价格最便宜的一段时间。购入新鲜淡笋后,剥壳,洗净,与已经腌制好的芥菜一起下锅煮熟就行。出锅后在户外晒干,装入坛中备用。

笋煮干菜通常与其它作料一起使用烹制成菜或点心,尤其常用于当地人下榨面的配料。笋煮干菜最常见的是被用来制作汤菜,民间称之为笋菜汤。取适量已晒制好的笋煮干菜,加清水煮沸,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加少许食盐。也有不少人喜欢同时在汤内加入西红柿、丝瓜等,风味独具。最简单的做法是将干菜、调味等先放在碗内,以开水直接冲泡即可。夏日炎热,民间常用笋干菜汤消暑,味道非常鲜美。

四.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珠茶

嵊州产茶叶以珠茶为主要品类。珠茶又叫“圆茶”、“圆炒青”。珠茶外形颗粒细圆紧结,宛如珍珠,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香纯味浓,叶底匀嫩,黄绿明亮。珠茶是嵊州市的大宗出口产品。市内三界茶厂生产的天坛牌特级珠茶,1981年荣获国家银质奖,1984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第23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大会上获得金奖

(嵊州)

五.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州香榧

嵊州香榧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嵊州市是“中国香榧之乡”,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地,已有1300多年的香榧栽培历史,现有古香榧群落上百个,百年以上古香榧树3万多株。从2001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出台香榧种植扶持政策,10年落实财政补助资金近2000万元,鼓励山区乡镇大力发展香榧种植。经过10多年培育发展,全市香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有香榧面积11.5万亩,主要分布在谷来、竹溪、雅璜、通源、长乐等地。全市有香榧生产、经营企业20余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实现香榧年产值2亿多元。随着投产面积的不断扩大,香榧产量将成倍增长,去年达450吨,接下去年产量可望达到900吨。

近年来,嵊州市香榧在市场上面临着不同产地香榧的冲击。为确保香榧产业的健康发展,从今年起,市财政将每年投入400万元、4年投入1600万元专项资金,以提升香榧基地建设水平,注册“嵊州香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快香榧品牌整合,扶持香榧产业发展。

下阶段,嵊州市将采用母子商标的形式,将全市所有的香榧品牌整合成“嵊州香榧”,对企业(合作社、专卖店)使用“嵊州香榧”统一包装的,给予包装款总额一定比例的补助,并对在市外县级以上城市开设的“嵊州香榧”专卖店、在连锁超市设立“嵊州香榧”专柜也将进行相应的补助,提升嵊州香榧产业整体市场竞争力。

嵊州香榧

嵊州市香榧产业协会

12087412

加工过的香榧

六.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县硅藻土

产品名称:嵊县硅藻土

产品别名:白泥

产品产地:浙江省绍兴市

产品功效:比重小,孔隙大,吸附性强,具有隔音、隔热、耐酸碱、漂白、助滤诸功能,

产品简介:嵊县硅藻土,俗称白泥、观音土。主产于嵊县崇仁、春联、普义、城溪、城郊等11个乡镇,其矿区面积约80平方公里。大规模开采始于1958年。硅藻土,貌似白垩,有白、蓝、灰白、灰蓝、棕黑、黄等多色,系生物沉积岩,风化后呈书页状。其土比重小,孔隙大,吸附性强,具有隔音、隔热、耐酸碱、漂白、助滤诸功能,用途广泛。嵊县硅藻土是浙江省非金属矿产中优势矿种之一,储量居全国首位。1990年,嵊县产硅藻土5万吨,畅销全国23个省、市。

产品历史:嵊州硅藻土是浙江省非金属矿产中的优势矿种之一,其储量居全国首位,资源十分丰富,用途十分广泛。然而大规模有组织的开采始于1958年,当时主要产品仅是硅藻土的原矿块和经简单加工的矿粉。1966年起开始生产硅藻土保温砖和制作水泥的混合料。至1984年又开发了新颖节能保温材料棗微孔硅酸钙,为此,先后建立了四家生产厂,年生产能力达1万立方米左右。微孔硅酸钙的生产标志着硅藻土开发利用已开始向着精加工方向发展。目前硅藻土年采掘量在5万吨以上,畅销全国23个省市,已成为全国硅藻土最主要的产地。

七.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红烧笋

红烧笋

以冬笋和鞭笋为最佳,去壳洗净后切成小块,用荤油在锅里爆炒,加鸡汤、香菇煮熟,再加上酱油、白糖调味,汤干后加火腿上盆。

现在绍兴的餐馆中常有油焖笋,加工方法与红烧笋类似,爆炒后主要以酱油烹煮。

江南一带多竹,绍兴一带更多,冬春两季常是人们最爱吃笋的季节。外地人此时到绍兴,也以点食与笋有关的菜肴为最多的选择。

八.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州竹编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竹编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竹编

嵊州竹编是我国著名手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早在1600多年前,这里的劳动人民就用当地盛产的各种竹子,和巧手妙法编织出简朴、实用的竹篮、竹箩。东晋诗人许询迁徙居嵊州金庭时曾题《竹扇》诗:“良工眇芳林,妙思融动聘,篾短秋蝉翼,因助望舒景。”盛赞嵊州精细的竹编。明清两代,江南一带考生上京赴考时挑的考篮以及民间用的香篮、鞋篮、珠花篮

等,都是做工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品。随着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嵊州竹编典雅的工艺特色。

嵊州竹编选取当地盛产的质地优良的毛竹、早竹、金竹、迟燕竹等劈成篾片、篾丝,编织成各种工艺品,具有造型美观,编织精巧、牢固实用的优点。

嵊州工艺竹编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编织技法的基础上,首创了活络模型、竹篾漂白、花筋、烫金、模拟动物、兰胎漆等新工艺,推动了全国工艺竹编行业的技术进步。其中“模拟动物”、“竹篾漂白”、“花筋”、“篮胎漆”是嵊州竹编的四大工艺特色。

同时嵊州竹编厂已与全县35个乡(镇)的109家竹编厂,25个雕花加工点进行联营协作,使28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增加了农民的收益,支援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九.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越乡龙井

嵊州四面环山,九曲剡溪横贯其中,佳山秀水,风景幽丽。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茶园多分布在海拔300到500米的丘陵山区,土壤肥沃,常年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产茶历史悠久

嵊州早在汉代就有种茶、采茶、饮茶的习俗,晋代已甚流行;唐朝茶圣陆羽、高僧皎然等为嵊州留下了宝贵的茶经和丰富的茶文化;宋朝在嵊州设立了茶叶贸易的官方管理机构“茶事官置司”;元、明、清三朝,嵊州均有茶叶进贡朝廷。清代至民国,嵊州茶叶开始出口欧美及非洲国家。清末,“泉岗辉白”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当代茶圣吴觉农在嵊州三界创办了浙江省茶叶改良场。所有这些为越乡龙井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建越乡品牌

面对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1998年嵊州市以具有地域特色的“越剧之乡”文化品牌为龙井茶定名,注册了富有文化内涵的“越乡”龙井商标,并作为全市龙井茶公共品牌。经过10多年的发展,越乡龙井因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翠绿嫩黄,内质香气馨郁,滋味醇和,经久耐泡,深受茶叶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先后获浙江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等荣誉,30多次获国际国内名茶评比金奖。2009年,在第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评选中,昂首入选并名列榜首。

越乡龙井·培育篇

推广良种制定标准

为培育越乡龙井品牌,大力推进茶树良种化建设,全市累计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9.5万亩,已建成的位于崇仁镇的省级现代茶叶示范区成为全省名茶高产高效的典型,3次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为确保越乡龙井品质,嵊州市相继制订了《越乡龙井》省级地方标准、《无公害茶叶》地方标准、《无公害茶生产技术规程》,实现了茶叶种植、加工的标准化、无公害化。目前全市无公害茶基地已占茶园总面积的80%。

提高技艺推介品牌

为打响越乡龙井品牌,市政府出资2300多万元,开展了提高越乡龙井炒制技艺暨品牌推介系列活动。自1998年以来,嵊州市已连续举办了12届越乡龙井炒制大赛,还与省级部门联办2届扁形名茶炒制大赛和1届机制龙井茶大赛,共有900多名炒制高手参赛,近百人获奖,通过获奖选手的传帮带作用,共培养了1万余名炒茶能手,使炒制质量得到整体提高,2008年名茶产值是2004年名茶产值的146%。2004年,越乡龙井炒茶王参加中法国际茶文化节,为近万名外国友人作了龙井茶炒制表演,为开拓欧洲市场赢得先机。

构建网络拓展市场

为拓展越乡龙井销售市场,嵊州市十分重视茶叶市场网络建设,先后建立了15个产地名茶市场和28个茶青市场;去年3月,嵊州(中国)茶叶城一期投入使用,实现中心市场的升级换代,成为全国龙井茶的主要集散地;在29个省(市)开设直销窗口1000多家、越乡龙井专卖店72家;在家乐福等大型超市设立专柜120家。其中山东市场有直销窗口600多家,越乡龙井专卖店28家,年销售龙井茶2500多吨,占到山东市场龙井茶销售量的42%。已在法国等国家设立3家办事处,形成了由茶青市场、产地市场、中心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相配套的“五市联动”销售网络。

越乡龙井·壮大篇

不断加快标准化生产

为加快越乡龙井品牌建设,全市建立了越乡龙井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产品质量监督体系。有6家企业获得ISO9001、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14家通过QS认证,11个产品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4个基地获得IMO国际认证。

切实改善茶叶加工环境

为优化越乡龙井加工环境,到2008年底,共投入1800多万元,优化改造初制茶厂172家,创建省级示范茶厂3家,建成名茶加工集聚区62家,突破了名茶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清洁化加工难的瓶颈,为推进全省茶厂优化改造和名茶产业升级提供可以实践的有效模式和途径,走在全省前列并在全省推广,并两次被评为“省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

全面加强品牌化管理

为使“越乡”成为嵊州市龙井茶的集群品牌,2008年市政府出资150万元收购“越乡”商标,对全市龙井茶品牌进行整合,成立了越乡名茶协会和品牌管理办公室,制订了《越乡名茶协会章程》、《越乡商标管理办法》、《越乡龙井包装管理办法》、《越乡龙井包装印刷合同》等制度,采用“越乡+企业商标”形式运作,实行品牌、标准、包装、标识、宣传、监管“六统一”的行业管理。

越乡龙井·提升篇

越乡龙井在经受市场考验中获得客户好评,显示出强劲活力。嵊州人在专注地做好茶叶品质的同时,正专注地做好着越乡龙井的品牌。从2009年起,全面实施“品质提升、品牌铸造、龙头带动、文化传承”等四大工程,目的就是将越乡龙井品牌打得更响,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推进嵊州从“茶叶大市”向“茶叶强市”迈进。

品质提升工程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5.3万亩,建成名茶加工集聚区100个,省级示范茶厂10家,新增通过QS认证企业40家。

品牌铸造工程开设越乡龙井专卖店300家,打进1000家超市,开拓国际市场,健全“越乡龙井”营销网络。

龙头带动工程培育3-5家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扩建嵊州(中国)茶叶城;培育5-10家省级示范合作社,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紧密型产业链。

文化传承工程作为中国茶道的发源地,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艺茶道表演等活动,充分发挥深厚的茶文化历史底蕴,同时整合资源,筹划集观光、采茶、制茶、品茶于一体的特色休闲旅游,进一步培育嵊州茶业新的增长点。

十.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州榨面

一、生产历史和现状

嵊州榨面,历史悠久,制作精细,是赠送亲朋之礼品。前清时已驰名,是嵊州传统之一。

嵊州榨面主要分布于崇仁、中南、黄泽、临城等区,其中以崇仁区为主要产区。湖荫、溪滩榨面,享有盛名。全市年产约300-400吨,但由于榨面产品率低,100公斤白米仅产榨面80公斤左右,粮食浪费大,所以在粮食困难期间,曾一度下降到年产50来吨,为了节约粮食,提高出品率,改进加工工艺后,质量有所下降,故迫使恢复老工艺,保持传统特色。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粮食产量提高,榨面也得到恢复发展,不少农民引进电动磨粉机、榨面机。据1985年统计,拥有老式木榨300余台,机榨26台,榨面生产很兴盛。

二、产品及工艺特色

嵊州榨面,做工考究,风味好,形似面条,具有韧而不硬,干而不易碎的特点。

榨面干燥蓬松,透气性好,耐储藏,经济实惠,是家庭生活常备的优质干粮。

榨面烧煮方便,荤素两便,炒放都可,并可做羹和菜,如加鸡蛋,或打蛋化于榨面烧煮中就1子榨面,在乡里是用来招待新女婿或贵客的点心。

榨面是嵊州人经常赠送外地亲戚必不可少的。外地回乡探亲作客者,亦多以携带榨面,回家与家人团聚吃面品尝为快事。1962年马寅初先生回嵊探亲,也买崇仁榨面带往北京。一到逢年过节,集市上榨面买卖更兴旺。

榨面系精制灿米制作。经洗米、浸润、磨细、压榨、静渗(亦称微发酵)、搅拌、成稞、煮稞、冷却、上榨、成面、煮面、冷浸、分条于竹笠中成圆盘形、避烈日、背风晒干等二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榨面形似圆盘,条细而均匀,无毛刺和并条,蓬松平叠无断头,略呈半透明状,有光泽,面条直径约1-1.2毫米为中版,1.4毫米以上为粗版,0.8毫米以下为细版,以特制晚灿米为原料加工的,直径0.6毫米的榨面称羊毛榨面,可用热水瓶开水浸泡,加上佐料就可当点心。是榨面的上品,出产很少。

★煮法:1、汤食法:将佐料(如咸腌菜、肉丝等)放入沸水中煮1至2分钟,然后放入榨面,继续煮1分半至2分钟,配上你喜欢的佐料及调料就可吃美味汤面喽。如果家里刚杀了鸡,如果你喜欢的话,还可在在放入榨面之前的沸水中浇入一些鸡汤则更美味了哦!

2、煎炒法:将榨面放入沸水中煮约2至3分钟,捞起沥干后拌上适量调和油、肉丝、小葱及适量酱油即可煎炒出美味可口的嵊州炒榨面。

3、友情提示:男士一般一餐一张榨面,女士半张就差不多了(当然饭量大的就多放点吧,呵呵!)。榨面放下水后千万不要煮太久了,要不就成面团就不好吃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