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夏畅销特产有哪些 临夏市能带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夏畅销特产有哪些 临夏市能带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8 12:16:08

一.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蕨菜

临夏蕨菜:主产于阴湿、半阴湿山区的野生植物,有羊蕨、牛蕨之分。羊蕨长在阳山,杆细,色呈菜绿,又称白蕨。牛蕨长在阴坡低洼处,杆粗条长,墨绿泛紫,又称黑蕨。脆香爽口,细嫩润滑,纯净无污染,素有“山菜之王”之称。

二.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临夏手工地毯

早在千年前,手工毯工艺从遥远的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入临夏。临夏手工地毯,远望花团锦簇,雍容花贵,近观高雅典丽,五彩缤纷,以其做工精细、质地牢固、美观大方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是艺术挂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现生活美,更具艺术品味和文化内涵。

临夏手工地毯选用优质土种羊毛,经过特殊的植物染色,手工制作,再用化学品洗刷呈丝光锦锻。片剪后形状似浮雕,最后经过工艺处理,外观古色古香,典雅别致。从制作工艺而言,织出一块成品地毯需要纺纱、染线、缠线、绘图、织毯、片剪、洗毯、平毯等十多道工序。一般经线以棉纱为料,纬线为羊毛纱。从种类上说,临夏手工地毯主要有仿古毯、仿波斯毯、仿埃及毯、仿土耳其毯、藏毯等。目前,临夏市有兴强、雪羚、飞马等为龙头的多家地毯厂生产的手工仿古地毯,已形成规模,原料纯正、工艺精良、花色品种齐全、档次高、价格适宜,深受外宾和客商青睐,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中东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有比较稳定的市场。

三.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大理石

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市

大麻:盛产于枹罕乡、南龙乡,以柔软、洁白细长出名。

临夏县

大理石藏量丰富。

四.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地锅锅

地锅锅

"地锅锅"是东乡族吃洋芋的一种方法。其做法很独特,不用锅,不用油,而味道却很特别,是一种别具情趣的野餐。每年七八月份是吃"地锅锅"的最佳季节。在洋芋地边或山坡挖一个土灶,挖土灶看起来简单,其实很有学问。临坡而挖,土块大,拿洋芋方便

,要顺风,挖深了露出湿土,土块不容易烧红,挖浅了捂烟窝火;灶膛要大,否则放不了几个洋芋。灶口上面用土块垒起圆锥状小塔,土块由大而小,从下而上依次相垒而成。然后洞里放柴火焚烧。待土块烧红后,把从地里刚挖出的洋芋装进土灶内,再把烧红的土块捣碎掺盖在洋芋间,用湿土把土灶捂好,约莫半小时左右,把洋芋掏出来食用,皮黄内酥,喷香诱人,这种食用方法很适合在荒郊野外食用,在繁华城市里是品尝不到的。

五.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花卷馍馍

花卷馍馍:发白面加水与酵母发酵后,加碱水揉匀压成长条,以刀切块入笼蒸制的叫刀把子,将切块再经揉制的叫馒头。擀作面饼,卷入胡麻油、姜黄、苦豆粉、玫瑰花等佐料,切块或绾花蒸制的称油花卷儿。擀片烙成制的称起面馍馍。以起面作面皮,包入各类内馅、菜馅蒸熟,即为包子。

六.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馃馃

馃馃是康乐回族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油炸面点,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先以蛋清、蜂蜜和出浅黄色的面,再以酽茶、红糖、枣泥为料和出褐色面,然后将浅黄与褐色面迭合一起,高超者会捏出孔雀、锦鸡、蝴蝶、蜻蜒、荷花、石榴、秋菊、如意、灵芝、瑶草等形状各异图案各异的馃馃,又名为嵌花馃馃。

七.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油炸果

油炸果是临夏地区的穆斯林妇女精心制作的一种工艺独特、造型奇丽、图 案清晰、用料考究、香甜脆酥、颇为可口的传统油炸食品。油炸果的种类繁多,诸如:桃花、菊花、梅花、莲花、牡丹、柳树、石榴、葫芦、佛手、桃子、姜片、蛟龙、凤凰、麻雀等等,枚不胜举。其配料主要是:优等粉、熟面粉、鸡蛋、白糖、红糖、蜂蜜、食色。制作时,按品种将面调成各色面团,揉匀后经过数道工艺放入油锅炸熟,即成各种独具一格的炸果。

八.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花椒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近4年来,花椒种植面积每年以3万亩的规模发展,总面积达到15万亩,已挂果近7万亩,年产花椒41万公斤。2004年底,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目前,该县花椒产业已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的8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县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近4年来,花椒种植面积每年以3万亩的规模发展,总面积达到15万亩,已挂果近7万亩,年产花椒41万公斤。2004年底,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目前,该县花椒产业已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的8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县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积石山,该县力争把小花椒做成大产业。精心编制完成花椒产业发展规划,于04年,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在推进治理措施上,该县咬定项目不放松,先后争取到8.1万亩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国务院侨办万亩花椒基地扶持项目,通过招商引资,1999年,积石山县被列为全省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试点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该县花椒种植面积每年以3万亩的规模发展,总面积达到15万亩,已挂果近7万亩,年产花椒41万公斤。又集中全县财力实施10万亩花椒基地建设项目,在吹桥公路沿线栽植花椒10万亩、600余万株,提出建设甘肃重要花椒基地和“中国花椒之乡”的发展目标,建成贯穿铺川、银川、安集、胡林家、关家川等5个干旱山区乡镇的百里花椒长廊和集梯田、集雨节灌、小型提灌、节水灌溉为一体,林、草、粮结合,花椒种植面积达1.5万亩的尕娃顶旱作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以花椒加工为主、投资达1200万元的安集麓安山珍加工厂。精心编制完成花椒产业发展规划,着手对境内以东北部干旱山区为主的项目规划区实施综合治理。近年来,积石山县全力实施退耕还林惠民工程,整沟、整梁、整流域发展花椒,力争把小花椒做成大产业。如今,全县花椒累计栽植面积达27万亩,花椒总产量150万公斤,实现产值3000万元。花椒产业建设覆盖15个乡镇,85个行政村。花椒主产区户均收入3347元,人均收益739.8元。2004年12月,该县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为了增强花椒产业发展后劲,县上请来省、州林业专家,培训乡村科技人员3000多人,积极引进刺椒、油椒、白椒、串串椒等优良品种,帮助农民掌握花椒高产栽培技术。如今,该县花椒产业已辐射到全县18个乡镇的80个行政村,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县还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栽植以花椒为主的经济林,并发放林地、林权证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花椒产业、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九.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牛排

康乐牛排是取自牛脊上最嫩的肉,肥瘦兼备,外延带筋,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牛排不油不腻,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味香喷鼻,另有一番风味。

十. 甘肃省 临夏 永靖县 永靖红枣

永靖大枣色泽鲜红,皮薄、肉厚、核小、质地细嫩、青脆、汁多、酸甜,果形椭圆。枣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含糖70%以上,鲜果含维生素丙较多。目前,永靖境内共有枣树面积7400亩,12.5万株,年产枣450万公斤,可实现产值540万元。

刘家峡乡:红枣以个大味甘出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