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铜仁江口净山宝土特产 铜仁江口特产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铜仁江口净山宝土特产 铜仁江口特产介绍更新时间:2023-08-11 02:23:31

一.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德江白果

德江白果是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的。

白果:属银杏科,又名公孙树、鸭掌树、灵眼、佛指甲等,在德江泉口分布较广,年产量150吨左右,其果实外壳坚硬,果肉甘苦带涩,果仁富含多种营养素,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粉、王碳多糖、胆固醇等成分。食用白果,养生延年,用白果做成的食物、菜肴既是滋补品,又兼有祛病除邪、扶正固本、强身壮体之效,在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其食用方法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

制作工艺:白果挑选—清洗—去壳、去内衣—盐浸—沥干—待用或炖或炒等)。

二.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江口米豆腐

江口米豆腐嫩黄鲜亮,晶莹剔透,可切成片、条、块或制成虾仁米豆腐,配以江口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佐料,酸香麻辣,滑软可口,凉吃热煮均可。是江口老少兼宜的风味小吃之一。

江口米豆腐主要原料是梵净山贡米、稻草灰或桐壳灰。首先将稻草灰或桐壳灰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使其变成碱水。然后将梵净山贡米用碱水浸泡数小时后磨成浆,打熟芡,捏成个状和条状米豆腐,用大火蒸熟即成。

来江客人吃过米豆腐后无不对此赞不绝口,已成为省内外有名的土之一。

在江口县,区府巷米豆腐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任时光流淌,老街不变,味道依旧,人们世世代代秉承传统手法不忘初心。

米豆腐做法

主要原料:陈年籼米。辅料:谷草灰(天然碱),菜油。

制作方法:1、将糯稻谷草烧成灰,掺入开水制取碱水,选优质大米淘净,放入碱水,浸泡1至2天;2、用石磨将泡好的米细细磨成浆,以文火入锅搅拌至凝固状;3、迅速起锅,再拌以清油揉制成形;4、文火蒸2小时以上,放凉。

冷却后的米豆腐可浸入清水贮存,食用时取出切好煮软即可食用。其特点是柔软细嫩,富有弹性,健胃消食。

制作要领:碱必须用糯稻谷草烧制的天然碱;用柴火蒸煮,米豆腐要一层一层地放入,让蒸气穿透,这样味道才会更好;整个脱水过程要快速地搓揉、密封,保持米豆腐能及时凝结,这样才能保证它的韧劲。

三.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白水贡米

白水贡米

铜仁市滑石乡位于铜仁市东北部,是贵州与湖南的接边乡,距离铜仁机场1.5公里,白水优质大米史称“白水贡米”,因其自明代嘉靖27年(1548年)起,每年上贡朝廷而得名,斐声海内外,米色洁白呈淡绿色,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煮成饭后见之馋诞欲滴,食欲大振。食之清香四溢,松软可口。含有丰富的营养无素和维生素--硒、钙、镁、铁、钾、锌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壮筋养脏素,不需菜也可吃三大碗。

四.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社饭

社饭



江口人注重过社春,凡立春过后的第五个戊日(通常在春分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做社饭,以祭祀先人。每年春分前后,人们都要吃社饭邀约亲朋好友聚会。特别是有新坟的人家(一般要挂社清三年)都要约请亲朋好友吃社饭,到坟山扫墓,且人越多越好。每每此时,四周山上,人头攒动,香烟袅绕,鞭炮连天,呈现出浓重的祭悼气氛。

    社饭的主要原料是大米、蒿菜、腊肉、核桃仁、花生仁等,不但清香,而且具有提神健脑之功效。

    由于社饭既有糯米的甜美,又有腊肉的薰味,还有嫩蒿的清香,独特的风味很受人们欢迎。在江口,只要到草长花开、桃红柳绿的时节,亲朋好友、邻里之间都要互相赠送社饭品尝。这种淳朴的乡风民情,至今还在一代一代延续。    

江口人注重过社春,凡立春过后的第五个戊日(通常在春分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做社饭,以祭祀先人。每年春分前后,人们都以吃社饭邀约亲朋好友聚会。特别是有新坟的人家(一般要挂社清三年)都要以吃社饭约请亲朋好友到坟山扫墓,且人越多越好。每每此时,四周山上,人头攒动,香烟袅绕,鞭炮连天,吃社饭呈现出祭悼浓重气氛。
社饭的主要原料是白米、蒿菜、腊肉。将于节前采摘来的青蒿嫩枝洗净后搓揉,挤出苦水,洗净剁碎,放入锅中加姜、野葱、蒜苗炒至蒿菜转黄焙干待用。将腊肉洗净,切成丁并炒香备用,然后将糯米、大米按照3:1或2:1的比例(即3公斤糯米兑1—2公斤大米)洗干净,糯米用水浸泡3—4小时后滤干,大米先放入沸水锅中稍煮片刻便捞出,滤去米汤,再将滤干水分后的糯米去与煮过的大米混合一起,放入炒香的腊肉丁、蒿菜、盐、味精等拌匀,放入甑内,用大火蒸熟即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做社饭时又加进了核桃仁、花生仁等,不但清香,而且具有提神健脑之功效。

由于社饭既有糯米的甜美,又有腊肉的薰味,还有社菜的清香,独特的风味很受人们欢迎。在江口,只要到草长花开、桃红柳绿的时节,亲朋好友、邻里之间都要互相赠送社饭品尝。这种淳朴的乡风民情,至今还在一代一代延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饭已逐步进入市场。

五.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土家熬熬茶

德江土家熬熬茶是德江土家族人民非常喜爱的特色小吃之一,一般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招待贵客才制作食用。制作过程非常讲究,主要由糯米、芝麻、腊肉、茶叶、花生等十多种原料细火慢熬精制而成,香润可口、美不胜收。

六.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藤茶

藤茶

江口藤茶主要产于江口县中部至北部梵净山南麓太平、德旺、怒溪、坝盘、闵孝等乡镇。由于藤茶内含丰富的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尤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高。这些物质对人类的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统以及失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由太平藤茶加工企业生产的“武陵藤茶”,深受中国食品学会、四川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和商家的青睐,供不应求。

七. 贵州省 铜仁 思南县 思南塘头斗笠

斗笠,也叫篾帽,分为黄篾编织与青篾编织两种,有遮雨的(大而厚),遮太阳的(大而薄),和戴着玩耍的(小而厚并编花织草)的三种。戴斗笠做事方便,灵巧,不像伞要手拿,绊这绊那……

从前编织斗笠的人也叫篾匠,排在三匠(石匠木匠)之前。石木二匠粗活,体力活,篾匠是细活,手艺活,极受人敬重。

开始编织斗笠时,在我们乌江边,叫开刀,要点香化纸敬竹神,然后将竹砍来,剔去竹枝,用篾刀将竹破了,花成筷似的篾条,慢慢剥离青黄篾,再分别将青黄篾花成米粒大小的绑篾,有的时候,还要将米粒大小的竹蔑细心地分离成竹丝,方才开始编织斗笠。花竹的篾刀像柴刀,却又没有柴刀宽厚。化竹的功夫在竹节巴上,因为竹节巴脆,易断。这时,花篾的姑娘们两眼盯着竹节,左手食指与大指握捏着竹篾,并将竹篾分离开,右手操刀,退一退刀,再用力将刀抛滑向节巴。

新手一般难与将一根竹的篾从头到颠一花到底。花篾的细心甚至于胜过缝补衣裳,稍不注意,不是竹节巴断就是篾丝割手或篾刀花在手上,所以编织斗笠的人的手,总是黄七竖八地满布细粹的伤口。

事实上,斗笠不仅是遮雨避阳,它还有一种装饰美,艺术美,也是一种文化、农闲的时候,女人们便坐在自家院坝里编织斗笠,清风和熙,滩啸隐隐的,成形的斗笠重叠一堆,未成形的斗笠在手中晃着,篾条龙飞风舞。女人们编织斗笠,也是在编织生活编织未来,给走进乌江走进塘头的人编织一道绚丽的风景……

八.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麦酱

麦酱

麦酱是德江千百年来的传统民间食品加工工艺,妇孺皆知,其操作过程为:精选上等到小麦洗净煮熟至麦粒开裂,用黄金丫覆盖发酵至麦粒成团,然后凉晒散开成散粒之后麻成面末,再用几种香料煎水,过滤后站滤液冷却,然后再将冷却滤液揉和粉末,晾洒至浆糊状,后分装成品,麦酱,口感醇和,香气持久,让人不厌其食。

九. 贵州省 铜仁 思南县 思南绿豆粉

思南绿豆粉是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的特色小吃。思南绿豆粉口感醇厚,绵香悠悠,具有清热解暑功能,在气候比较炎热的思南颇受群众喜爱,吃起来清香可口。

思南绿豆粉是思南的一种传统特色食品,也是逢年过节或招待贵宾的一种佳肴。它口感醇厚,绵香悠悠,在贵州享有很高的美誉。是传统手工制作,思南民间食坊。

其制作工艺如下:按80%粳米与20%绿豆的比例分别浸泡,淘净大米,搓去豆皮,再用石磨将其磨成浆状。然后是架起柴火,将大铁锅烘干加热,抹上菜油,均匀倒入适量米浆,用木刮或锅铲刮成薄薄一层,加上盖子,火候适当时翻面焖熟。两三分钟后,一张形状如锅的绿豆粉皮就加工完成,将其晾于竹竿,冷却后切成条状,可煮可炒。由于绿豆粉制作要求火候必须文武适中、恰到好处,工具也必须是大铁锅,而且使用柴火,才能产生那种本色香味,故只能沿用传统技艺手工操作,无法大规模机器生产,得以保持一份民间食品的本色本香、原汁原味。

思南绿豆粉口感醇厚,绵香悠悠,具有清热解暑功能,在气候比较炎热的思南颇受群众喜爱,吃起来清香可口。炎热天吃一碗绿豆粉会使人感到浑身清爽,暑气顿消。食用时,将新鲜的绿豆粉下在沸水里煮半分钟左右捞在碗里,加上佐料即可。绿豆粉的佐料也很讲究,有姜粒、葱花、花椒油、豆酱、木椒油、猪油或松菌油等。

十.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紫袍玉带石

紫袍玉带石属我国极为稀少的珍贵玉石,独产于江口县德旺乡金盏坪。

紫袍玉带石质地坚硬,光洁圆润,色彩鲜艳,手感细腻平滑,具有天然油脂和光泽,是工艺品雕刻的上乘材质。用此玉雕琢成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适用、收藏、观赏价值,用它制成的梵净山玉砚、屏风、壁画、茶壶、茶盘、茶杯、生肖牌、挂件、手链、弥勒笑佛等,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

用紫袍玉带石雕刻的梵净山玉带九层塔现存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