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筠连县特产柑橘介绍视频 四川筠连特产农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筠连县特产柑橘介绍视频 四川筠连特产农产品更新时间:2024-01-21 22:08:23

一. 重庆市 忠县 忠县柑橘

忠县柑橘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忠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柑橘城",市委明确提出建设一流的"中国柑橘城"。为唱响忠州,08年4月,忠县举办了重庆三峡库区忠县第一届柑橘节,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把柑橘节办成忠县的特色活动,忠县提出在每年4月份柑橘"花果同树"奇观期间举办一次柑橘节。第二届柑橘节从08年10月开始筹备。09年,忠县提出"半城山水满城橘"的概念后,引起了国务院三建委和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的重视,国内外大师纷纷聚集忠州,创意忠县文化旅游业。并且,忠县的柑橘产业发展逐渐具备了厚积薄发的基础。因此,忠县决定提升柑橘节层次,融入"半城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市场文化,唱响"半城山水满城橘",提升忠县的美誉度,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忠州",从而聚合人流、物流、资金流,为老百姓就业、创业、致富搭建平台。因此由忠县柑橘节升格为中国柑橘文化节。

忠县柑橘产业始建于1997年。12年来,忠县坚持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致力于柑橘产业各个关键环节的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工厂化柑橘脱毒容器育苗基地;累计建成柑橘基地果园18万亩,惠及16个乡镇、5万多农户近14万果农,建成了国家柑橘苗木脱毒中心、国家柑橘品种改良中心、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橘圃、农业部柑橘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成的年加工柑橘5万吨、年产橙汁2.4万吨的亚太地区首条NFC橙汁加工线,成为"国家NFC橙汁示范生产线"。推出的三峡库区第一个自主果汁品牌"派森百NFC橙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际标准,并得到日本、德国权威机构的认可。日本、美国、瑞士、香港地区等众多海外公司看好,并提出大量求购作为原料包装成自己的品牌产品。引进美国博富文柑橘公司,加工厂鲜果鲜销处理生产线已建成,09年4月下旬投入使用。年底将建成第一条年生产能力18万吨的浓缩汁生产线。忠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柑橘)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11月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柑橘城"。

忠县柑橘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12年,全县柑橘标准果园达到30万亩,实现年产值30亿元,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带动30万果农致富,实现利税3亿元,建成"百里柑橘长廊",完成"中国柑橘城"核心区建设,成为重庆柑橘的核心区域。到2017年,全县柑橘标准果园达到50万亩,完成"中国柑橘城"建设,实现年产值50亿元、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带动50万果农致富、实现利税5亿元,为将忠县建设成为重庆市最大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国家级生态旅游观光园区、亚洲最大的NFC鲜冷橙汁原料加工基地、打造成"一流的中国柑橘城"奠定坚实基础。

"半城山水满城橘,一州忠义九州魂。"以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四大元素"统领内陆开放型生态经济高地建设,忠县坚持科学规划,突出"半城",唱响忠州,营销城市。优化环境,"洗脸"招商,统筹发展一二三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文则文、宜商则商,在农业、工业中注入创意元素,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工业集群,丰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内涵,让游人到库区不仅感受忠县的"半城山水满城橘",还要把周边区县的景点串联起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合作共创,共富共赢。

忠县柑橘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重庆市忠县双桂镇、新立镇、拔山镇、花桥镇、永丰镇、石宝镇、黄金镇、忠州镇、新生镇、任家镇、复兴镇、东溪镇、乌杨镇、洋渡镇、涂井乡、磨子乡等1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柏泉柑橘

柏泉柑橘从1963年开始种植,经华中农业大学精心培育而成。主要生长在柏泉玉屏山独特的土壤气候环境里,色泽金黄、皮薄无核、酸甜适中、口味独特。

柏泉柑橘现有面积1500亩,年产量320万公斤

三. 四川省 宜宾市 筠连县 筠连泡菜

筠连泡菜历史悠久,做工考究,风味独特,以泡酸菜、海椒、生姜、藠头等为系列的泡菜产品,采用深丘区和山区无公害产品精心制作而成,是馈赠亲友和佐餐佳品,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已远销全国十余个省、市、区。

四. 四川省 宜宾市 筠连县 黄金白露

“黄金白露”是川红工夫中的鼎级臻品,是醒世茶业对川红工夫历史挖掘,文化传承,开拓创新的扛鼎之作。

“黄金白露”品质受自然环境、品种和气候等的影响极大,每年只能在白露前十天后一月内(最好为白露后一周),选择的茶园海拨高度必须在800—1000米左右,茶树品种仅限当地的优良品种,温度必须稳定在15—25度的晴好天气采摘制作,才能得到满身金毫、色如黄金的外形和浓郁的玫瑰花香,因受自然环境、品种和气候等的限制,此茶品质卓越,产量稀少,弥足珍贵。

其它季节、地点生产的川红工夫,其品质受气候、环境、品种等因素影响,色泽、香气及口感都达不到“黄金白露”满身金毫、色如黄金的外形和浓郁的玫瑰花香的品质要求,所以,不是所有的川红工夫都能叫做“黄金白露”。

五. 四川省 南充市 高坪区 石圭柑橘

石圭镇是远近闻名的柑橘之乡,果园面积5000多亩,年产柑橘1万多吨,柑橘收入占农民年收入的70%。但每年收果季节,村民们都要为水果销路发愁。为了帮助村民把果子顺利卖出去,该镇组建了一支由镇村组干部和有经济头脑的村民组成的营销队伍。每到果熟季节,营销人员就会分赴山西、甘肃、河南等地找市场。每年该镇60%的柑橘都是通过营销人员“跑”出来的销路,源源不断地运到省外各地。

六. 四川省 宜宾市 筠连县 筠连绿茶

筠连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四川省重点产茶县之一,现有茶园面积7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万亩,年产茶叶6万多担。近年来加快了名优茶的开发步伐。年产机制名茶4万多斤,创有鑫龙茗兰、筠山碧螺、筠泉毛峰、筠山翠茗等品牌。产品富含硒,饮后对人体健康有多种药用功效。

七.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筠连黑凉粉

筠连黑凉粉与别地传统小吃凉粉有“味”的本质区别,如成都的锅魁凉粉、洛带客家伤心凉粉、南充川北凉粉均属酸、麻、辣的豌豆粉、而筠连黑凉粉却是一种夏季消暑、清凉的地方甜饮品。

黑凉粉是用一种叫凉草的植物煮水与红苕粉少量碱热搅拌加工而成。在以往的制作中,当其成冻胶状后置于箩筐放入玉壶井水中冰凉后,从泉水捞出放入碗内用竹片搅碎加红糖汁便可饮用。由于墨墨如玉,晶莹剔透,故好事的文人杜撰出名曰“墨晶凉粉”的美名,其实筠连人就叫它黑凉粉。应该说因有玉壶井而应运生出黑凉粉。

昔日一到夏天,整个玉壶井周围都摆满了黑凉粉摊摊,成了黑凉粉的世界。在玉壶井泉边纳凉的男女老幼,足濯冰凉泉水,端一碗黑凉粉喝下,凉透心尖,好不快哉?这种筠连人口福加“冰凉世界”的享受,外县人绝难体味。成群结队的人在玉壶井喝黑凉粉纳凉,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八. 青海省 海北 祁连县 红景天

红景天在西藏和青海各地均有分布,共有三十多种,蕴藏量大,是常用的藏药。生长于低温、缺氧、紫外线照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海拔一千七百米至五千米的高寒地带。在大山阴坡的岩石缝隙和高山砾石带尤多。藏语叫“索罗玛保”。我国远在清代就有人将它作为滋补强壮药,用来消除疲劳、抗御寒冷。红景天主要以根茎和花入药。在食品工业行业中,用红景天可制成不含酒精,但具有酒类特征,并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饮料。

九. 四川省 广元市 苍溪县 金凤柑橘

金凤柑橘产于苍溪县陵江镇笋子沟,处于县城北部陵江镇辖区,距县城约5、6公里,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到420多亩,集中连片面积达到380多亩,年产柑橘近1000吨,柑橘品种优良,香甜可口,畅销全国。

据悉,苍溪县陵江镇全镇种植柑桔近5000亩(主要品种以脐橙椪柑柚类等为主),年产量达6000余吨产值1500万元以上,尤其以笋子沟村为代表的柑桔产业基地年产果300万斤以上,成为全村果农增收的骨干支柱产业。

十.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筠连老腊肉

在过去,猪肉还是一种奢侈品,每年一到冬天,大概在过年前一段时间,筠连家家户户都要杀过年猪,留够过年要用的鲜肉后,其余的肉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各种作料,腌入坛中,7—15天后,用绳索串起来,滴干水,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者柴草等来点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就成了腊肉。另外一种方法是挂于灶头上,这样每日烧火做饭时对肉进行熏烤。用这两种方法做成了腊肉,时间一过一年,就成了老腊肉。

腊肉从鲜肉开始加工到制作到存放。要保持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放很久也不会坏,也是一门学问。在沐爱有的人家户用大坛子,下面垫石灰,上面放老腊肉,便于抽干肉中的水分,用这种方法储存的老腊肉,吃起来香味特别。在以前,筠连人私下以家里悬挂腊肉的多少,来衡量贫富。家头灶头上挂的老腊肉的多少,就说明这一家人家道殷实,自然是家好人户。要食用时将老腊肉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香醇,肥而不腻口,瘦而不塞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在炒时可以加入葱叶、大头菜、豆豉等,另具风味。具有开胃、去寒、消失等功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腊肉已成为一种口味的需要,而不再是每年春节前需要储存肉的一种方式,在现在春节前,筠连城里出现了加工腊肉的专业户。近年来,筠连的鸿浩、新世纪、南方等公司,开始对筠连老腊肉进行专业加工生产,使筠连的老腊肉能扬名中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