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鼎特产购买渠道分析 福鼎有哪些特产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鼎特产购买渠道分析 福鼎有哪些特产零食更新时间:2023-08-08 16:39:47

一.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福鼎银针白毫

福鼎银针白毫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银针白毫:简称银针,又名白毫,为福建出产的特种名茶。因其成品多为芽头,满披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故名。产于福鼎市。成品茶芽肥壮,满披白色茸毛,色泽鲜白,闪烁如银,条长挺直,如棱如针,茶汤清澈晶亮,呈浅杏黄色,入口毫香显露,甘醇清鲜。其性寒,有解毒、退热、降火之功效,被视为治疗麻疹良药。

二.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炊饼绿豆糕

炊饼绿豆糕炊饼有两种,一是软炊,二是硬炊。前者是配合绿豆糕吃的,把软炊饼剖开,然后把绿豆糕夹在软炊饼中吃。( 福鼎)

三.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白牡丹茶

福建省福鼎县盛产白牡丹茶(十大名茶之一),传说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经探问一位老者得知香味来自莲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母子俩见此处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来。一天,母亲因年老加之劳累,病倒了。毛义四处寻药。一天毛义梦见了白发银须的仙翁,仙翁告诉他“治你母亲的病须用鲤鱼配新茶,缺一不可。”毛义认为定是仙人的指点。这时正值寒冬季节,毛义到池塘里踊冰捉到了鲤鱼,但冬天到哪里去采新茶呢?正在为难之时,那十八棵牡丹竟变成了十八仙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芽叶。毛义立即采下晒干,白毛茸茸的茶叶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毛义立即用新茶煮鲤鱼给母亲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后来就把这一带产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

四.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鼎白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鼎白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

福鼎白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二三五八——二二五七年)有一0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

特定品质

福鼎白茶具有地域唯一、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是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

文化典故

陆羽《茶经》据“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得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结论,告诉我们茶起源于远古。无独有偶,福建太姥山地区也流传一个相类似的神话传说:说尧时有一0,居才山(今太姥山)种蓝,见山下麻疹流行,便教人用茶治病救人,由此感动上苍,羽化成仙,后人尊其为“太姥娘娘”,并向她学习种茶。剥去传说的神话外壳,并从现实中寻找与传说相合拍的现实证据,不难印证传说的真实性,从而获得传说所承载的太姥山先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真实信息。店下马栏山和白琳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太姥山一带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活动,后人也考证出太姥娘娘其实就是神话了的母系氏族年代闽越地区部落联盟首领,或者说是当时古人类集群的代表性人物;1957年福建茶树良种普查时,就发现从太姥山区有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存在,而且传说中太姥娘娘-并得道升天的地方便有绿雪芽古茶树,福鼎大白茶、大毫茶也是从太姥山中移植出去的,这些都说明太姥山先民们完全有机会在太姥山区发现茶;太姥山区民间自古就有将晒干的茶芽(即“针茶”)收藏,用于治疗麻疹的验方,进一步说明茶最初是作为药用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远古时代,以太姥娘娘为代表的太姥山先民同以炎帝神农为代表中原古人类一样,发现茶并用茶治病。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福鼎市现辖行政区域。

五.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福鼎扁食

很多人把福鼎扁食叫做馄饨,其实谬矣,馄饨状若饺子,皮厚肉重。福鼎扁食,中间鼓起,腹下展开,皮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宛若一个身着长裙舞姿翩翩的美少女。

福鼎扁食不仅外形美观,味道也美,它是一种使食客产生心动的小吃,是小吃中一幅生动的可以触摸的山水画。那种感觉宛如置身于梦境之中,四处飘逸着粉色纱罗。

在福鼎,最正宗的扁食必须是皮薄肉美,先说皮,薄至透明,据说,把扁食皮放置在报纸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报纸上的每一个字。肉美,肉馅油而不腻,五味调和酸辣俱全,口感极佳。福鼎扁食最特别还在于它的高汤,奶白清亮,纯粹是猪的脊梁骨和虾皮一起熬制而成,富含钙、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

吃扁食的时候,那薄薄的面皮含在嘴里,相当的顺滑,像融化在嘴里,舌头一碰就破,皮是皮,馅是馅,完全用不着嚼,肉就融化在你的口中。吃完口齿间还能淡淡回味到一阵阵的香甜。

早年福鼎有不少扁食担沿街叫卖,那奶白的高汤,那绿珠似的葱花,还有那渐行渐远的叫卖声,热腾腾地一路前行……最是冷风呼呼的冬夜,一盏小灯挂在扁担前,暖暖地吐着一团昏黄,高汤和葱花的气味四下飘香,实在很诱人。

现在居住在东南亚一带的乡亲一回福鼎就要找寻当年的老店,连吃几碗才过瘾。记得有一次,一位老人到扁食店一连叫了7碗的扁食,不到20分钟,全部吃光,老人老泪纵横,大喊“老家,老家啊”一问才知道是新加坡的侨胞,一碗扁食承载着多少的乡情啊。

一碗扁食就是一腔的亲情。它是福鼎小吃的浓缩,是故乡的泥土气息的深情厚谊,是化不开的思乡情结,是解不清的故乡人对游子的牵挂。(郑孙务)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六.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福鼎黄栀子

福鼎黄栀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鼎黄栀子

福鼎市福鼎黄栀子协会

11794318

黄栀子(原料药)

七.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北路银针

北路银针产于福建福鼎,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外形优美,芽头壮实,毫毛厚密,富有光泽,汤色碧清,呈杏黄色,香气清淡,滋味醇和。福鼎大白茶原产于福鼎的太佬山,太佬山产茶历史悠久,有人分析,陆《茶经》中所截“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就指的是福鼎太佬山。清代周亮工《闽小记》中曾提到福鼎太佬山古时有“绿雪芽”名茶,“今呼白毫”。如此推来,福鼎大白茶品种和用其芽制成的白毫银针,历史相当久远矣。

八.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桐江鲈鱼

桐江鲈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桐江鲈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鲈鱼又称花鲈、与长江鲥鱼、黄河鲤鱼以及太湖银鱼并称为“四大名鱼”。

鲈鱼主产于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但以福建福鼎产的桐江鲈鱼品质为优。

桐江鲈鱼生长在福鼎市桐江与东海的交汇处,在2007年的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福建闽威实业集团与中国工程院、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研究所雷霁霖院士对接了花鲈生殖调控与室内人工育种技术,大大提高了鲈鱼的品质,肉质十分鲜美。

鲈鱼体扁侧而长,背厚,肚小,口大,下颌长于上颌,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体背为青灰色,腹为白色,背和背鳍上有小黑斑点,鳞小,背鳍两个,稍分离,前背鳍为硬棘,后背鳍为较条,尾鳍叉形,鲈鱼肉坚实呈蒜瓣状,刺少,味鲜美,也是西餐常用鱼之一。鲈鱼鳔可制鱼肚。

福鼎桐江鲈鱼,体型修长而侧扁,背部隆起,是中西餐常用鱼之一。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鲈鱼性甘温,有益筋骨、健肠胃、加快愈合伤口之功能。鳃性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鲈鱼味甘、性平,入肝、脾、肾三经。具有加快愈合伤口、健脾、补气、益肾、安胎之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桐江鲈鱼历史悠久,在明代时期与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鱼”。《福鼎县志》载:鲈鱼是福鼎主要鱼类品种,也是特色水产品之一。《福鼎风物志》载:据说福鼎能够立县,与这鲈鱼还有着莫大的关系。相传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乾隆皇帝下江南,偶遇鲈鱼羹后赞不绝口,并下令要年年进贡。福鼎坊间流传,正是因为乾隆皇帝对桐江溪鲈鱼的极力赞赏,回朝后特下赦令,乾隆四年(1739年)福鼎由霞浦县划出,始置福鼎县。桐江鲈鱼作为产自福鼎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桐江的名贵水产,在福鼎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鱼类资源,而是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伴随着桐江溪静静流淌,在福鼎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或缺的一笔。

桐江鲈鱼主要分布于福建省福鼎市行政区内的十一个乡镇(办事处、开发区)的海淡水水域,包括:山前、桐山、桐城街道办事处和贯岭镇、前岐镇、点头镇、白琳镇、佳阳乡、龙安开发区、店下镇、沙埕镇等;桐江鲈鱼地域范围是桐江溪流域和桐江溪入海口至沙埕港口以内的海淡水流域,介于北纬27°09′- 27°22′之间、东经120°11′- 120°25′之间,流域长度5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1275平方公里。 鲈鱼生产总面积7666公顷,总产量6000吨。

九.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福鼎牛肉丸

福鼎牛肉丸是福建名小食。来源于客家菜。早期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们挑着小担在汕头市挨街串巷叫卖。尤其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泊在那里的客家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汤。

福鼎牛肉丸神似而形不似,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丸,但它却富有嚼劲,而这正是很多肉丸类小吃所欠缺的,充满嚼劲的鲜红牛肉丸配上清香味浓的酸辣牛肉汤,令口中充满余香,不禁让人大呼过瘾,食欲大增,可谓是桐城一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