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特产大馒头 福建传统糕点馒头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特产大馒头 福建传统糕点馒头更新时间:2024-01-11 17:46:49

一.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大凤丸

大凤丸产于古潞州的传统名药。具有舒筋活血、开窍祛风、通经络、强肝肾、补虚养壮的功能。对于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筋骨酸困以及妇女产前产后一般风症有特殊疗效。许多卧床多年的患者,服后药到病除。在华北、西北尤其是山区,享有很高声誉。处方始于明末清初,由“万镒堂”药号根据祖传秘方配制成药,霜蜡为丸。

当初炎帝在上党尝百草,不仅是发现了农业的种子,还发现了药材和发明了医药。聪慧的上党人民受炎帝的启迪,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研制成功了许多卓有疗效的中成药,潞城的大风丸即是其中之一。相传在明弘治年间,潞城合社村的郭泰恒一家染了一种腰腿疼的怪病,久治不愈,郭泰恒颇懂点医理,经过潜心研究,终于在明弘治三年研制成功了治疗腰腿疼的配方汤药,经服用疗效显著,取名"大风汤",至嘉靖年间正式投放市场。明末,后代郭忠镒老先生在汤药的基础上改汤剂为丸剂,首创"万镒堂"大风丸。大风丸具有舒筋活血、开窍祛风、补虚养壮,加速血液循环等功能,主治男女老幼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筋骨酸困、遍身肿痛,尤其用于妇女胎前产后一般风症及10年以上陈年老病,效果更佳。据现存"万镒堂"印票介绍:

本堂先祖得授仙方,精制大风丸……远近驰名,村中并无二家。……此药专治男妇腰腿疼痛、半身不遂、遍身肿痛、左瘫右痪、筋脉拘挛或聚或块、五劳七伤、鹤膝风症。男妇服此药百发百中,其效如神。

大风丸以黑木耳、杜仲、淮牛漆等多种名贵中草药配方,以黄酒炮制,烘干为粉,再以黄米起胎,醋炼为丸,"选料考究、宁无勿滥"。由于大风丸的神奇疗效,所以从明代起就一直作为郭家的祖传秘方和立身之本,传长不传次,传男不传女。

建国后,"万镒堂"第11世传人郭金星响应政府"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走合作化道路"的号召,携带制药工具参加了合室村供销合作社,仍以"万镒堂"名义从事大风丸的生产,1956年加入县社。1957年,大风丸的生产归县供销社药材经理部经营,后改为药材公司经营。1983年改为潞城县中药厂经营。

随着生产的发展,大风丸的制作由手工操作,发展为机器操作,质量相应提高。1965年,经山西省卫生厅药政字159号文批准,延续600余年的"万镒堂"老字号改为当地名山---卢医山商标。1979年至今,大风丸一直为山西省优质产品,卢医山商标被山西省工商局授予著名商标称号。199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入《药品标准》一书,在中成药剂中列第10位。潞城中药厂在保持大风丸传统特色的前提下,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开展以第12世传人郭五春为首的研新药、改剂型、创精品活动。1996年,大风丸被国家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称号,产品远销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受到全国各地用户的好评,供不应求。2000年1月13日在中国第三届农产品南京展销会上,获得最受欢迎产品奖,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二.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和田大芸

和田大芸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田大芸

和田的管花肉苁蓉,被称为沙漠中的"人参"。管花肉苁蓉,是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常常生于沙漠中的梭梭、红柳、白剌、沙拐枣及蒿类等植物根部,依靠这些植物供给养料和水份。它在沙质土壤中,不见阳光能长到50公分至75公分。在地下生长时,没有叶,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无叶绿素合成。出土后,抽苔的苗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合成叶绿素,使黄褐色的鳞片变成青紫色。

没有出土的管花肉苁蓉披挂黄色鳞甲,很象古代战将披挂的战甲,故名"黑司令"。单个的管花肉苁蓉似兵器,有花朵和含苞未放的花蕾。刚开的花是白色,后来变成紫色,并有芳香气味。成片的管花肉苁蓉如不及时采集,会形成白紫色花丛,十分艳丽。

一丛沙漠灌木一般寄生一窝管花肉苁蓉,最多发现过五窝。通常每窝只有一条根寄生管花肉苁蓉。寄生管花肉苁蓉的根不再长须根和侧根。

管花肉苁蓉一般高度5-100厘米,圆柱形,药用的肉质茎春秋采挖,以出土前采挖的质量为好。

我们祖先很早就知道管花肉苁蓉可食用,而且有滋补的药物功能。《神农本草经》称其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体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症瘕,夕服轻身"。《名医别录》言其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甄权药性本草》中有"益髓,悦颜色,治女人血崩,男人壮阳,大补益,主赤白下"的记载。和田维吾尔医生也将管花肉苁蓉列为滋补药。

管花肉苁蓉,"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又因肉质肥厚,所以叫肉苁蓉。它还有金笋、地精等高贵的别名。因为它是野兔最爱吃的食物,所以和田维吾尔族农民称之为"吐什干斋代克"(意为兔子吃的黄罗卜)。

和田幅员辽阔,沙漠面积大,其中适合管花肉苁蓉生长的灌木林荒漠有157.83万亩。和田是我国管花肉苁蓉的重要产地。管花肉苁蓉分布于柽柳灌木丛植被,以于田克里雅河下游、民丰萨勒吾则克、安迪尔地区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从1959年至1988年和田共收购管花肉苁蓉214.56万公斤。近几年每年收购10多万公斤。为了扩大药源,增加管花肉苁蓉的产量,和田医药公司李德传等同志自1973年以来,对管花肉苁蓉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观察研究,获得了《管花肉苁蓉的人工培植》与《盐渍秋管花肉苁蓉》两项科研成果,为发展管花肉苁蓉生产作出了贡献。

他们探明,管花肉苁蓉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的沙漠干旱地区能生衍繁殖,是与它的种子及寄主红柳等灌木的顽强特性分不开的。自然界的管花肉苁蓉种子脱离蒴果飞落沙地以后,由于环境干燥,长期不会腐烂。种子随风到处飘游,一旦遇到寄主红柳等灌木的毛根细胞,它们结合在一起,长出管花肉苁蓉芦头。因靠灌木主根吸收深层的地下水,使管花肉苁蓉芦头得以生长发育。芦头得到充分的养料和水分逐渐变粗,红柳根也逐渐长大。这时芦头就形圆形的萌发尖。芦头可以一连多年长出管花肉苁蓉,而管花肉苁蓉却是当年生长当年成熟。因此,确切讲,管花肉苁蓉是一年生植物。要说多年生,那是指芦头和它的寄主。这种观察研究,为人工种植管花肉苁蓉提供了科学依据。

管花肉苁蓉以采摘的时间分为春管花肉苁蓉和秋管花肉苁蓉。过去,和田只收购春管花肉苁蓉。春管花肉苁蓉每年四月开始采挖,经过夏季炎热阳光下翻晒,肉质、地茎晒干后包装调运,秋季生长的管花肉苁蓉采挖空心时期在9至10月份。它的个体比春季管花肉苁蓉略小,含水份和春管花肉苁蓉一样,但由于秋末冬初阳光弱,温度低,日照时间短,难以保证质量、规格。1981年秋天,和田医药公司派人前往民丰立新公社采集秋管花肉苁蓉标本进行盐渍秋管花肉苁蓉试验。经地区药检所化验,证明盐管花肉苁蓉药效不变,和正品春管花肉苁蓉一样,试验获得成功。

为发展管花肉苁蓉生产,和田人民认真保护药源,保护管花肉苁蓉的寄主--红柳及灌木林,严禁滥采滥伐,为建立高产管花肉苁蓉基地而努力。

三. 海南省 儋州 那大狗肉

那大狗肉是与海南四大名菜齐名的美味,因为传统认为“狗肉不上席”, 故“那大狗肉”没能挤进“名菜”之列。那大狗肉产于儋州市那大镇,此处狗肉加工方法和佐料与众不同,所烹之狗,肉美骨香。狗肉吃法一般采用火锅。其汤料有红枣、党参、枸杞、胡椒、熟芝麻等补药和南国独特调料10数种,将熟狗肉切块下到汤料中烫热即可食,香味浓烈,风味自出。游客如不到儋州,则可在三亚市滨海路循着狗肉香找到狗肉店,美美地吃一顿狗肉。( 三亚)

四.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顶骨大鳝

顶骨大鳝

顶骨大鳝又名“褪骨大鳝”,以烹制时将鳝鱼(河鳗)的脊骨去除而得名。特点是纯肉无骨,原汁原味,软滑香浓,味鲜可口,造型别致。

用料:750克许鳝鱼1条,火腩、蒜子各75克,湿冬菇、火腿各50克,二汤250克,上汤500克,柚皮2块,陈皮短细丝、姜米、蒜茸、生粉、胡椒粉、老抽、味料各适量,芫荽叶2件。

制法:

1、把鳝鱼宰好洗净,用60℃热水烫过,去除粘液,横切成4厘米长的段,将火腿切成与鳝段等长的粗条,火腩切件,蒜子去头尾。

2、把柚皮烧去皮青,用水洗清涩味,再用上汤、猪油滚煨,如老抽调色。

3、烧镬下油,把蒜子炸过,捞起。下姜米、蒜茸爆香,注入二汤,下鳝段、火腩、冬菇、陈皮丝,溅酒,调味,用老抽调色,把鳝段滚至仅熟捞起,用拇指把鳝脊骨去除,将火腿条插入空腔处,然后逐一放在扣碗竖排整齐,以蒜子伴边,中央放大冬菇1只,入笼扣熟。

4、食前把柚皮回热放在鳝段上,扣在碟上,把原汁倒在镬中,加入湿生粉勾芡,淋在鳝上,撒上胡椒粉,放上芫荽叶设色。

五. 浙江省 湖州 南浔 刘家大蹄

刘家大蹄

本品采用民间传统工艺烧制而成,原为南浔人过年过节最喜欢的主打菜之一 。

六. 山东省 烟台 莱州 莱州大蟹

莱州大蟹 此蟹是掖县的著名。因掖县古时是莱州府的所在地,因此,莱州大蟹之名便流传至今。莱州大蟹的背面有三个隆起部分,前侧缘各有9个锯齿,最后一齿特别长,形似梭子,故俗称“三疣梭子蟹”。这种蟹个大味鲜,肉质细嫩。雌蟹最大的重达0.75公斤。雌蟹的卵块,雄蟹的脂膏,螯里雪白粉嫩的肌肉以及大蟹后腿上的肉,吃起来更是鲜美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莱州)

七. 北京市 通州区 通州大樱桃

通州大樱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古都重郡,六朝漕运。历史孕育了天赋灵性的通州水土。

通州大樱桃,植根于永定河、潮白河冲积平原,浇灌以千年运河水,集先进技术大成精心栽培,珠圆玉润,红艳饱满。

2011年,通州大樱桃正式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地理标志!

通州大樱桃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地理和人文意义,它真正成为通州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它是通州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卓越成绩,也象征通州这座现代化国际新城,正向着世界瞩目的绿色宜居新城持续迈进!

民间俗语:“樱桃好吃树难栽”。通州地区历代地方志书没有关于樱桃栽植的记载。民间种植极其罕见。1976 年前后永乐店农场于家务分场北辛店村建有小型果园,栽植樱桃,是为樱桃规模的滥觞。90 年代后,在通州区领导的带领下,在市、

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果农瞄准通州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战略地位突出等优势,大力发展樱桃种植,并逐渐走向了产业化。目前全区樱桃种植面积2 万余亩,年产量135万公斤,产值达6500 万元,采摘园120 个,从业人员2000 余人;种植品种20 余种,主栽品种有红灯、布拉、红艳、早大果、美早、先锋、意大利早红、雷尼等10 余种;成熟期从四月下旬设施樱桃成熟开始至6 月下旬为止;栽植重点是西集镇,张家湾、潞城、宋庄、永乐店等乡镇有少量栽植。西集镇作为樱桃专业镇、沙古堆作为樱桃专业村已享有盛名;并注册有“通州大樱桃”、“骄娇”等樱桃品牌。近几年,在参加全国及市级比赛中累计获金奖17个,银奖38个。

随着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的开发,“通州大樱桃”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打造通州大樱桃品牌,塑造生态、低碳、环保的通州形象,通州大樱桃成为国家级地理标志,它将做为通州一张崭新的名片,向世界展示这座古城的文化与魄力。

地域范围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地处京津冀三省市交汇的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2′00″~116°56′00″,北纬39°36′00″~40°02′00″,东西宽36.5公里,南北长48公里,面积912.3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0米。“通州大樱桃”栽植面积约665公顷,年产鲜果50万公斤,主要分布在西集镇的沙古堆、儒林、供给店、郎东、小辛庄、老庄户等村以及北运河沿线的潞城镇、张家湾镇等乡镇。

八.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吉贝大布

吉贝大布是监利人民靠手工织出的一种优质布料,在宋、明时期就远销川、黔、桂数省
监利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棉花产区,特别是新沟、周老、龚场等乡镇,地势高,土地肥沃,土壤泥沙各半,适宜棉花生长,所产棉花因绒长、洁白、保暖性好而闻名四方。四川、陕西、云南、贵阳等地客商云集新沟坐购,使新沟成为著名花市,潜江、监利的棉花集散地
棉花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兴旺,监北一带的农户都有纺线车、织布机,妇女从小就开始学习纺织技艺,形成了男人耕种印染,女人纺纱织布的习俗。谁家姑娘的线纺得细而匀,谁家的女儿的布织得平滑细腻,谁家姑娘就被认为是最乖巧玲俐的,求婚者就会络绎不绝。而且不论谁家姑娘出嫁,都要用自己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的针线活作为妆,男家也以女方会纺纱、织布为荣耀
监利人民在长期的纺织生产实践中,措索了一套纺纱、织布、印染的绝技,其中吉贝大布就是监利手工纺织的精品
吉贝大布的生产历史悠久,但究竟是何人何时首创,现无从考证,只是民间流伟的一个故事,证明吉贝大布在监利的生产历史渊远流长
在新沟镇东南端,有一个范家大渊,方园十多里,水深数丈,水质清澈。湾旁住着姓陈的祖孙俩,孙子叫樵生,因父母病逝,欠下万兴染房一笔债务。祖孙二人为了不债,只得在染房帮工,天天扛布到范家大渊漂洗,由于祖孙俩手艺高超,使万兴染房生意更加兴旺。可是老板万兴成心狠手辣,祖孙俩早出晚归,勤扒苦做,也只能勉强糊口度日,总是还不清阎王债。更可恨的是老板的儿子锁狗,好逸恶劳,无恶不作,经常无是生非毒打樵生,乡亲邻里对此忿忿不平
有一年夏天,祖耿二人清晨起来就将十匹布染青,吃过午饭后扛到范家大渊去漂洗。不一会漂完九匹,剩下最后一匹时,樵生心痛爷爷,让老人家在旁休息,独自一人拿起竹筢把布找向渊里。樵生用力过大,连布头也全丢下去了,布沉入水底,怎么也捞不上来祖孙俩无计可施,急得直跺脚。突然,渊中跃起一条金色鲤鱼,浪花中有一青色布头漂荡,樵生眼疾手快,连忙用竹筢捞起布头,拉到渊旁慢慢地把布收起来。青布收完了,可青布后面又拉上了兰布头,而且越收越有,祖孙二人越拉越起劲,一直收到傍晚
老板万兴成见太阳落土了,祖孙二人还未把布扛回来,便带了儿子锁狗和几个家丁赶到范家大渊,一见岸上堆的布匹,全都惊呆了。万兴成连忙推开樵生,把布头抢在手中,锁狗也跑过去帮忙,谁知兰布到他们手里硬是拉不动。父子俩用力一拉,布从中撕断,布头急剧往下沉。万兴成和儿子拼命想把断布头捞到手,只听“咕咚、咕咚”两声,万家父子双双跌入渊中,沉入水底,不见人影,兰布头也不见了。家丁慌忙打找也未见踪迹
陈家祖孙二人,一一清点布匹,十匹青布一寸不差,渊中捞起来的兰布,共九九八十一匹
樵生和爷爷把十匹青布送回染房,把八十一匹兰布分送给了众乡亲。乡亲们见这兰布平滑、线腻、柔软,而且染着各式各样吉祥如意的花纹,全部视为大吉大利的珍品收藏起来。乡亲们从此称这种兰布为“吉贝大布”,将范家大渊改成了“沉布渊”
众乡亲为感激祖耿二人,捐资出力帮他们办起了染房。樵生一边给乡亲们染制各种布料,一面琢磨着兰布的印染方法,经过苦心研究,终于印染出了与吉贝大布一样花色、一样质量的布。消息传开,求他染布的人很快多了起来,染房生意因此越来越兴旺
樵生不仅自己开染房,而且毫不保留地把手艺传教给众乡亲,使监利吉贝大布名噪一时,引来无数空商争购
吉贝大布宽约二尺,每匹长约3丈,布质优良,可染制成各种花色,能做被单、床单、包袱、门帘、托肩、兜肚、枕巾和各种衣服
吉贝大布具有花色古朴、穿着舒适、散汗透气、经久耐用等特点。吉贝大布生产工艺非常讲究,从选料、纺织、印染、漂洗,每道工序都十分精细,有很严格的要求。就印染图案来说,图案色调虽然单一,但内容十分讲究,一般都是印染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鲜明发族风格的花纹图案。到民国时期,吉贝大布的花纹图案发展到50多种,如寓意吉祥的“龙凤呈祥”,寓意夫妻恩爱的“百鸟朝凤”、“鸳鸯戏水”,寓意婚姻喜事的“喜鹊登梅”“麒麟送子”,寓意丰收喜悦的“五谷丰登”等,寄托了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战时期,监利苏区人民为支援前方将士,不少农家妇女日夜纺纱织布,用吉贝大布制成各种衣物送往前线。敌人对苏区实行严密封锁的困难时期,监利人民把自家纺织的吉贝大布拿出来,到外地换回食盐、药品等急需物资送往部队,解决将士的生活困难。苏区的党组织还以贩运吉贝大布为掩护,闯过敌人关卡,运回武器弹药,为我红军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吉贝大布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建国后,随着我县纺织工业不断发展,机械纺织取代手工纺织、容城、新沟、朱河等城镇相继办起纺织厂,但吉贝大布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作为监利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永载史册。( 监利)

九.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大红梅杨梅

大红梅杨梅

选育单位:广西灵山县水果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

品种来源: 在灵山县太平镇九冬村野生杨梅林中发现的优良单株,经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树冠近圆头形,主干明显,较光滑,树皮灰白色;新梢青绿色,枝梢分枝角度中等;叶革质互生、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7-11.1cm,宽 1.6-2.6cm,叶缘锯齿状花雌雄同株,开花时雄花花蕾松动并有花粉散发,雌花轴鳞片裂开。每条结果母枝挂果 2-4 粒,幼果黄绿色;果实较大,圆球形,直径19-24毫米,单果重8—12克;果实颜色红色,着色较均匀;果肉厚、质地爽脆,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2%;甜酸适中,可食率89--90%。2月中旬开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

产量表现:2009--2011年连续三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组织专家对九冬大红梅优良单株进行综合鉴评, 2007年株产58kg,2008年株产71.5kg,2009年株产75kg,2010年株产82kg,2011年株产75kg。2011年由广西种子管理总站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在灵山县太平镇进行测产验收,平均单果重8.3克,可食率89.4%,可溶性固形物10.6%,平均株产83.5kg,平均亩产1837kg。

栽培要点:1、宜选择坡度小于45度,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ph值为4.5-5.5的山地、丘陵建园。采用圈枝苗或嫁接苗种植,株行距4米×5米,即每亩定植30-33株。每穴施腐熟厩肥10-15千克。2、幼树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常年施肥2-3次。成年树一年追肥两次,第一次在萌芽抽梢前的冬末春初,第二次是在采果后,果实发育期追施叶面肥。3、整形修剪,一般采用“一干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冠。4、主要防治蚧壳虫、卷叶蛾、褐斑病等。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则,通过审定,可在灵山种植。

十.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高桩馒头

高桩馒头又名呛面馍馍,由于外形比一般馒头高而得名。高桩馒头是山东临沂地区的传统名食。高桩馒头是费县上冶镇独有的一道风味食品。高桩馒头用面粉蒸制而成,形细高挑,白而光洁,顶部半圆状,底部有眼,层次分明,弹性有劲,香醇可口。高桩馒头的弹性非常好,用手指一按很快就能复原,凉透了掰开里面是密密麻 麻细如针孔的小眼。高桩馒头即便是凉着吃也是越嚼越香。

原料配方:面粉1.5千克栗子粉500克豇豆粉500克老肥75克

制作方法:

1.将面粉、粟子粉、豇豆粉倒在盆内,加老肥和适量温水和成较硬的面团放在面板上,用单人杠或双人杠不停地压百次左右,揉成直径3.3厘米左右的粗长条、揪成50克一个的小面剂,再把每个小面剂搓成高约10厘米、直径约3.3厘米的生馍坯(顶部要搓成球形、底部成凹形),盖上棉被放在气温暖和的地方稍饧(醒)10分钟,再反复搓揉三次,每揉一次要饧10多分钟。揉时要撒一些干面粉,成镆时才能产生层次。

2.在高边笼屉铺上湿布,将馍馍生坯间隔地摆放在屉布上,上锅用大火蒸约20分钟可熟,取下即成。

产品特点:色泽白而光洁,组织紧密,有韧性和弹性,质地松软,味道香甜,热吃冷吃均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