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德江特产麻饼 江苏特产小麻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德江特产麻饼 江苏特产小麻饼更新时间:2023-08-09 23:27:11

一.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德江旱鸭

用德江旱鸭加工的德江板鸭,清脆可口;德江卤鸭,回味无穷;用其清炖煮,内质鲜嫩,细而不腻,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是一道风靡全县的名菜,从多佳宾常常慕名而至,以能吃到此名菜而觉不往工一行;用其熏制烤鸭,外形美观,皮肉酥嫩,香而不腻,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低高蛋白。美食家们曾点评总结到“美食讲究天然绿,旱鸭追求一点红”。

二.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长赤麻饼

四川南江县“长赤麻饼”为长赤镇三绝之一,又名“空壳子麻饼”。因其独特的中空、薄皮、香脆、纯甜、价廉而远近闻名。相传明末清初“湖广填川”之时,有一柯姓人家,以“神仙面”(白泥巴)烧饼给其儿食用,为求易熟省面而挖成中空。后此法传广为流传,因其脸上有麻子,故传为“柯麻子”、"麻柯子"、"麻壳子”。后有清朝商人向宝和,改以糯米麦芽熬成饴糖作皮料,从玉米中提炼出馅心糖、揉以面粉、芝麻、香油、置平底傲子锅炕制而成,其独特技艺为地方一绝。长赤麻饼加工工序繁杂,其材料选择精细,烤制技术过硬。脆、香、爽。口感堪称一绝!

三.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大畈麻饼

大畈麻饼是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的。通山大畈麻饼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堪称湖广“一绝”。大畈麻饼嚼起来津津有味,百吃不厌。

大畈麻饼是通山的著名,产地在大畈镇,故名大畈麻饼,为中秋月饼的“一绝”,现已发展到34家饼厂。大畈麻饼有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商贸人士沿富水河至长江往来做生意,从而给富水中游的大畈街带来了商机和繁荣,大畈麻饼随着这条水上商路而享誉荆楚。麻饼主要原料为面粉、芝麻,茶油,加入冰糖、葡萄干、陈皮、金钱桔等十几种食料,由人工拌、揉、搓、打、削成圆形,再一蒸二熏三烘四烤,然后出笼凉干即为成品,为中秋节紧俏食品。

四.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西部牛肉干

西部牛肉干

西部牛肉干,采用德江山区天然放牧的优质黄牛肉为原料,利用食盐、白砂糖、黄糖、白酒、姜汁、天然秘制名贵香料,用家传秘制配方结合现代工艺精制而成。产品色泽鲜明,醇香味美,回味悠长,营养丰富,不含色素及添加剂。是居家旅行,馈赠亲友之佳品。

五.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土家熬熬茶

德江土家熬熬茶是德江土家族人民非常喜爱的特色小吃之一,一般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招待贵客才制作食用。制作过程非常讲究,主要由糯米、芝麻、腊肉、茶叶、花生等十多种原料细火慢熬精制而成,香润可口、美不胜收。

六. 浙江省 衢州 柯城区 邵永丰麻饼

邵永丰麻饼是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的。衢州邵永丰麻饼以形如满月、色泽金黄、入口香甜、甜而不腻、口味醇美而著称,象征着合家团圆,是人们中秋赏月、拜月的馈赠佳品。

衢州麻饼是指产于浙江省衢州市的一种,以“邵永丰”麻饼为代表。

衢州市百年老字号邵永丰成正食品厂创建于清朝年间(前身是邵永丰面饼店)以生产衢州传统“麻饼”、“冻米糖”、“花生糖”等产品而蜚声内外,尤其是“衢州麻饼”以独特 的传统白灰炉烘烤工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衢州邵永丰麻饼,从原料配方到生产制作工艺都完整地保留了下 来。

邵永丰自问世以来,就具有辉煌的历史,早在一九二九年南京博览会上,衢州邵永丰麻饼就荣获过国家级的“名品传点”称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和消费者的关心爱护下,经过生产一代的邵永丰人的努力拼搏,邵永丰取得了不少令人鼓舞的荣誉。在一九九九年到二000年荣获衢州市工商局颁发的“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并通过中国检验机构符合GB/T1900-ISO9000,系列标准和GB/T15481-1995国家标准,并获得“中国质量检验机构合格证书”。邵永丰以品质打造信誉,视顾客为朋友。多年来无论是品质,服务还是卫生,都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邵永丰的品质在浙江大地是有口皆碑的,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七.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高山板粟

高山的板粟

高山的板粟,为特大形油板粟,外壳油感突出,色泽鲜美,营养丰富(含定粉50%左右,蛋白质9%-12%,脂肪3-4%)适应性强,果实性好(定植1-2年始果,4-6年就可进入成果期),株产达20公斤,高山板粟年产1万公斤,种植面积达9000平方米,6000余株。高山板粟可生食、炒食,去壳与外皮炖煮食兼可,营养价值高,有养肤适颜功效。

八.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麦酱

麦酱

麦酱是德江千百年来的传统民间食品加工工艺,妇孺皆知,其操作过程为:精选上等到小麦洗净煮熟至麦粒开裂,用黄金丫覆盖发酵至麦粒成团,然后凉晒散开成散粒之后麻成面末,再用几种香料煎水,过滤后站滤液冷却,然后再将冷却滤液揉和粉末,晾洒至浆糊状,后分装成品,麦酱,口感醇和,香气持久,让人不厌其食。

九.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德江白果

德江白果是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的。

白果:属银杏科,又名公孙树、鸭掌树、灵眼、佛指甲等,在德江泉口分布较广,年产量150吨左右,其果实外壳坚硬,果肉甘苦带涩,果仁富含多种营养素,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粉、王碳多糖、胆固醇等成分。食用白果,养生延年,用白果做成的食物、菜肴既是滋补品,又兼有祛病除邪、扶正固本、强身壮体之效,在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其食用方法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

制作工艺:白果挑选—清洗—去壳、去内衣—盐浸—沥干—待用或炖或炒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