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迪庆州维西县特产 迪庆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迪庆州维西县特产 迪庆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3-08-09 10:48:38

一.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香格里拉青稞

香格里拉青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是云南藏区农牧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又据《中甸县志》记载,青稞约有1500年的种植史。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云南迪庆州、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香格里拉青稞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维西县和德钦县,原名为“中甸青稞”,是以原中甸县冠名,2001年12月经国家民政部同意撤销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而得名。 香格里拉青稞是高寒缺氧藏区少数民族主要食物和膳食纤维,主要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地区。香格里拉青稞是当地藏族人民的基本口粮,可以用青稞酿制酒类、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漫长的冬季里,青稞秸秆是畜牧的主要越冬草料。因而,自古以来,香格里拉青稞在高原藏区人民群众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是藏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香格里拉青稞正由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香格里拉青稞选择当地藏族人民祖祖辈辈、历史上长期种植的青稞老品种。品种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倒伏、抗病性强、便于加工、适合本地栽培和市场需求的长黑青稞、短白青稞、青海黄、云青1号、云青2号、玖格等优良青稞品种。香格里拉青稞营养成分丰富全面,含有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多种微量元素等多种生理功效成分。青稞具有御寒增力、强身健体的功效,具有预防糖尿病、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调节生理节律、清肠通便,清除体内毒素等作用。是高寒缺氧藏区群众主要食物和膳食纤维。也被现代医学确认为21世纪最理想的保健粮食作物。随着迪庆经济的发展,以青稞为原料生产的各种青稞酒、青稞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因此,香格里拉青稞已成为迪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作物。

香格里拉青稞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的。香格里拉藏民种植青稞时一般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因此,香格里拉青稞是地球上最干净的粮食之一。青稞具有“三高两低富硒”(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富含硒)的特点。香格里拉青稞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青稞,藏语称‘乃’,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作物,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香格里拉等海拔在2800—4500米的青藏高寒地区,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藏区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在藏区种植历史超过3500年。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西北部,东经98°25′—100°19,北纬26°52′—29°16′;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是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气候为内陆型季风高原气候,冬长夏短,冬季严寒、干燥,平均海拔3380米,年平均气温5.4℃,最高气温25.4℃最低气温—27.4℃,日照数为2191小时,年降水量为606.3mm。土壤按海拔垂直分布,粗有机质、腐殖质层较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独特的气候特性和土壤构成,为青稞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是全国优质青稞生产地。另香格里拉生态保存完好,无现代工业“三废”污染。香格里拉藏民种植青稞时一般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因此,香格里拉青稞是地球上最干净的粮食之一。

香格里拉自古以来就把青稞作为药食两用作物,用于防治糖尿病,高血压,便秘,胃病,体虚等,并用青稞藏酒保健身体和治疗产妇产后虚弱等症。据现代科技证实,青稞具有“三高两低富硒”(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富含硒)的特点。

青稞,作为香格里拉第一宝,已由香格里拉青稞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出“香一处”牌青稞米、青稞面条、青稞自发粉、青稞饼干、糌粑、牦牛能量棒、青稞月饼等系列产品,好宝已走出大山,祝愿识宝的你能遇上,愿香格里拉第一宝-青稞能为你的健康加一点分,能为你的快乐出一份力。

2013年,迪庆香格里拉青稞产业协会申报的“香格里拉青稞”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香格里拉青稞产地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涉及香格里拉县、维西县、德钦县。香格里拉县涉及小中甸镇、建塘镇、金江镇、虎跳峡镇、东旺乡、洛吉乡、上江乡、三坝乡、尼西乡、五境乡、格咱乡等11个乡镇;维西县涉及叶枝镇、塔城镇、永春乡、攀天阁乡、白济讯乡、康普乡、巴迪乡、中路乡、维登乡9个乡镇;德钦县涉及升平镇 奔子栏镇 佛山乡 云岭乡 燕门乡 拖顶乡、霞若乡、羊拉乡 8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90°35’-100°19’、北纬26°52’-29°16’之间,南北长498公里,东西宽394 公里产地范围。种植总面积1万公顷,年产量3万吨。

二. 云南省 迪庆 维西县 维西蒸牛舌

藏语音杰郎最。多见于拉萨等地。以牛舌肉为主料,经煮蒸而成。特点是入口软嫩,味道鲜美而带椒香。

三.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卡卓刀

卡卓刀是全藏区生产刀剑较长时间的一个家族,现已有五代人的历史,历经一百多年。卡卓祖师用他一生的心血试验出一套打制刀剑的錾钢药水,并打制出了削铁如泥的刀剑,作为传家信物,立有家规每代只传一人,绝不外传。

“古有干将莫邪剑,今有藏家卡卓刀”。

卡卓刀及卓玛刀采用家传秘方处理,后錾钢11次,久经22天打磨制成刀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

卡卓刀就是名刀。全是祖传手工制作。没有假货。卡卓家族的刀都有标记。上面打造有《卡卓》汉字。有“削铁如泥”的盛誉。。“古有干将莫邪剑,今有藏家卡卓刀”。卡卓,藏语译为平安吉祥长命百岁,卡卓是本家族姓。卓:译为吉祥,卓玛:译为心地善良的圣女。卡卓刀及卓玛刀采用家传秘方处理,后錾钢11次,久经22天打磨制成。目前所知,世界上有瑞士-,美国蝴蝶刀,日本马刀,西班牙丛林王。听说卡卓刀与西班牙的丛林王当场比试过,还略胜一筹。

藏区除卡卓刀外还有许多刀,卡瓦刀,康巴刀都刀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

四. 云南省 迪庆 维西县 维西百花蜜

维西百花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维西百花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维西百花蜜是云南迪庆维西县的。

维西百花蜜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傈僳族先民迁居县地后即与当地野生土蜂(东方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学会了采集野生蜂蜜过度到家养中蜂以供生产、食用。维西百花蜜是由东方蜜蜂喜马拉雅亚种采集高寒深林多种蜜源植物的花蜜、分泌物和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制而成的成熟蜂蜜。色泽呈琥珀色或深琥珀色,常温时呈粘稠流体状,有典型的自然花香气息,口感浓厚孕柔、余味清香悠久,属蜜中珍品。

据检验分析,维西百花蜜淀粉酶活性较高且含氨基酸、叶酸、微量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达17种之多,具有润肠、清肺、解毒、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经比对试验,维西百花蜜的果糖和葡萄糖平均含量达到64g/100g以上。此外,其灰分、羟甲基1、铅、锌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远低于国家标准,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绿色食品。

维西百花蜜

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维西百花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维政函[2014]5号

维西县碧罗雪山生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WBL02-2014《维西百花蜜》

五.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 其功能为补血和血, 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是治疗血虚头痛腰痛、虚痨寒热、大便枯结、屡痹、金疮瘀血、痛疽肿痛及妇女血症的要药。归头用以炖鸡、炖肉等,为温性强壮药,有补虚养血之效。

当归主产于丽江地区的高寒山区,现多为工人栽培。其品质以身干,根头肥大,结实,有油气,味芳香,肉白者为佳。畅销国内,远销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

六.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红雪茶

    红雪茶又名麂心红雪茶,金丝茶。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落叶松、冷杉干榆树干上。藏医入药已有几百年历史,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雪茶富含大量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等,具有降血脂、胆固醇,清心开窍,补血养心等功效,对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等有明显作用。纯天然,无毒副作用,是保健及馈赠亲友佳品。( 迪庆)

七.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怒碗

怒碗实际上是大大小小的竹编簸箕,有的有一节底圈,有的形状像扁平的盘子。怒碗用本地所产的长竹节的篾片编制,不论大小,中间不留接头,篾片宽窄如一,光滑细致。大的直径约60厘米,小的如大碗。大的多用于盛粮食,小的作水果、瓜子盘。怒族过去吃饭不用筷子,一家人围着簸箕(也即是“碗”)用手抓吃。随着汉文化的传播,怒族也用竹筷和瓷碗吃饭,怒碗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竹制器皿,有的还作为艺术品,写上字挂在家庭或宾馆的墙壁上,别有风味。

八. 云南省 迪庆 维西县 卤肝辣子

卤肝辣子在迪庆是一道传统名菜,在维西及金沙江沿线盛为流行,每个家庭都爱食用。制作时将辣子果油炸,并将洗净的猪肝、肠切块放入辣子锅内炒几分钟,然后放入水、盐、煎豆腐块、花椒、竹叶菜等,用火炖熟,其味独特又辣又麻,其麻辣程度可自行调整,非常送饭。( 迪庆)

九.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环江香鸭

环江香鸭产于环江县境内东北部三个乡镇,其个体小,体重1.2~1.5公斤,土法土养,肉质别有风味,是本地特有品种。

十.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环江香粳

环江香粳

环江香粳是我县五香物产之一,产于我县东北部五个乡镇,其米质优质,营养丰富,味道特香,有“一家煮饭十家香”之称。图为刚收获的环江香粳。

环江香粳米主产区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东兴镇、龙岩乡、驯乐乡的高寒山区和洛阳镇的文雅村。据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清朝初期种植环江香粳米,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环江香粳米”曾与“长北香糯”、“环江香猪”同为贡品,进贡朝廷。据民国时期的《宜北县志》和《思恩县志》产业篇物产和农产记载:“环江香粳米归谷类,种类有红粳、小红粳、香粳、白粳四种,粳谷在立夏前后二三日播种,白露前后收获,到九月收谷进仓储藏,本县气候寒冷每年种农作物只能一造”。因该品种米质特好,群众一直保持原种种植至今。

环江香粳分有红、白两种,颗粒细长,红粳脱壳后,米粒呈粉红色,白粳脱壳后呈雪白色,无论是红粳还是白粳,米质都特好,淀粉和氨基酸含量高,同时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以及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营养丰富,香软可口,当煮香粳时,在20米以内可闻到扑鼻的香味,具有“一家煮饭四邻香”的美称,是米中极品、是九万大山高寒山区独特自然环境的恩赐。

环江香粳是珍贵和稀少的谷类作物,因种植保持原种和种植所用肥料唯有猪、牛粪和草灰绿肥,不施其他化学肥料,加上气候寒冷,故产量极低,亩产在150到300公斤之间。为了发展该项珍贵产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品牌建设力度,产业前景十分看好。目前环江香粳的市场价是12-15元/公斤,产品供不应求,同比普通大米价格高9-11元/公斤,直接带动农户每亩增收1100-1300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