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特产五谷杂粮米 山西特产米类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特产五谷杂粮米 山西特产米类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8-09 05:00:17

一.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灵山米

灵山是黄山脚下徽州区呈坎乡的一个山村,灵山米因品质优良,曾作为“贡米”而远近闻名。

灵山米具有质软、味甘、粒大、高产等特点。

二. 重庆市 九龙坡区 蝴蝶米饺

蝴蝶米饺,蒸点,特点:形如彩蝶,皮软糯,馅香甜。烹制法:蒸。

瓜条、橘饼、蜜樱桃切成细丁,加白糖、炒面粉少许、猪板化油揉制成馅。hy8

大米加糯米泡后磨细、吊干水分,入笼煮熟,擂成团,做成剂子,擀成圆皮,包入馅心,对叠成半圆形,用面点梳挤压成蝴蝶形,用黑芝麻嵌眼睛,蛋皮做花纹,再加触须两根,入笼蒸熟即成。hy8

操作要领:米团不能煮得太肥,讲究造型。此点心既可热吃,又可冷食。

三. 重庆市 南川 南川米

南川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川区常年种植水稻41.5万亩,稻谷总产量19万吨,在农民的年收入构成中,稻谷(米)销售收入占整个收入的20%以上。全区41.5万亩水稻田中有31.4万亩处于海拔600—900米的倒置山区,无污染源,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受金佛山小气候的影响,其日平均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优质米的形成。南川是天然的优质稻米产区,为重庆市中高档优质稻最适宜的种植区域之一。

该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优质稻示范种植。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实施优质稻标准化栽培,在建基地,创品牌,培育龙头企业等各方面进行了探索,逐步走向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优质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重庆市绿色精品稻米生产基地和重庆市优质粮深加工产业化“百万工程”建设基地。该区于2003年通过南川米无公害基地认证,2004年通过“南川米”无公害产品认证,2006年通过了南川米无公害基地和产品的整体认证;200年申报了“南川米”地域品牌,目前已通过认定。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南川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地形呈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北部系平行岭谷区,南部属娄山褶皱地带。最高海拔2251米,最低海拔340米,昼夜温差大。水稻生产土壤为沙溪庙组、蓬莱镇组及绥家河组等成土母质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和矿质黄泥土,土壤PH值4.5-6.5,富含N、P、K等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宜种作物面广。

(2)水文情况:全区水域面积6.7万亩,其中河流4万亩,水库1.4万亩,坑塘0.01万亩,沟渠1.8万亩,堤坝水工建筑0.2万亩。境内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58条。塘库和江河能满足水稻用水需要。且水稻用水水质于2006年按绿色食品水稻用水质量标准通过检测,水质良好,无影响水质的其他因素。

(3)气候情况:南川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6℃,年最高温度39.8℃,最低温度3℃;年降雨量1185mm,雨量充沛;年日照1279小时;全年无霜期320天。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7%。

(4)人文历史情况:南川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条件,特别适合优质水稻的生产,“南川米”在重庆范围内久享盛名。近年来,“南川米”的名气、品质及生产规模都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壮大,“南川米”生产区域已遍及34个乡镇,种植面积40万亩,常年产量16万多吨,“南川米”加工龙头企业2家,均为绿色食品企业,有6个大米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其中“金佛山牌”金佛山贡米和“冬水田牌”大观米已由绿色食品升级为有机食品认证。“南川米”在重庆市场已成为消费者公认的名牌农产品。

地域范围

“南川米”产地主要分布在东经106°54′-107°27′,北纬28°46′-29°30′,东起南川区的鱼泉乡、水江镇、骑龙乡;南接合溪镇、古花乡、大有镇、庆元乡、头渡镇、金山镇、德隆乡;西临神童镇、石莲乡、南平镇、兴隆镇、大观镇,北到太平场镇、乾丰乡、石溪乡、冷水关乡、民主乡及南川中心地域的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木凉镇、白沙镇、土溪乡、河图乡、石墙镇、中桥乡、铁村乡、鸣玉镇、峰岩乡、福寿乡、三泉镇的三十四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为全区统一生态环境条件下的40万亩“南川米”生产区域。

四. 重庆市 江津 江津米花糖

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传统名品“玫瑰牌”和“荷花牌”产品为名优品牌( 重庆)

五. 河北省 邯郸 广平县 富硒杂粮

“硒”元素具有防病抗癌,延缓衰老,清除体内有毒物质,防止血凝块,清除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富硒食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产品安全卫生,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健康礼品! 

六. 辽宁省 葫芦岛 建昌县 建昌杂粮

建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产黄白玉米、高粱米、小米、绿豆、红小豆、大豆等杂粮,产品籽粒饱满,营养丰富。尤其以老大杖子、要路沟小米最为有名。

建昌属农业县,有耕地83万亩,年产粮食5亿斤,主要以玉米和各种杂粮为主。建昌地处古燕山余脉的辽西丘陵地区,地处中纬度,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为6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00小时。这种独特的地理气候、耕作方式,使建昌产的粮食特别是杂粮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是驰名省内外的保健佳品。品种有黄白玉米、高粱米、小米、绿豆、红小豆、大豆等,要路沟杂粮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小米、杂粮被国家绿办注册为无公害食品、获辽宁省第二届农产品交易会优质农产品、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产品,要路沟小米曾在慈禧年间被皇家命为宫廷贡米;绿野有限公司金牛洞子牌杂粮是我市第一家A级绿色食品;益民农副产品开发中心的卫康牌杂粮获2003年—2004年辽宁省农产品交易会优质农产品。全县杂粮种植面积163万亩,年加工量7.2万吨,年销售收入6400万元,在我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比例。

七. 安徽省 合肥 庐阳区 三河米饺

以籼米粉制成饺皮,猪五花肉及调料制成馅心,成饺后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皮微酥脆、馅心味鲜美。已有近百年制作历史。

八. 陕西省 宝鸡 千阳县 桃花米

千阳桃花米,珍稀地方名品稻种。译名: TAO HUA MI ,科名: Gramineae( 禾本科 ) ,属名: Oryza L. (稻属),学名: Oryza sativa L.spp.hsien Ting (籼亚种),原产地:千阳县,库编号: I1A24326 ,统一编号: 24-00310 ,单位编号: DIC-169 ,籼型早熟粘米,播种日期: 4 月 25 日,出穗期: 7 月 29 日,成熟期: 8 月 25 日,全生育期 124 天。千阳桃花米以颜色命名,因其米粒为桃红色 ,蒸出的米饭两头涨开,中间不断腰,好似一朵朵盛开的桃花 而得名。又因是千阳所以叫千阳桃花米。



经考证,千阳种植水稻的历史已从汉代开始,千阳县汉代时称隃麋县,就是因其地适宜种植水稻得名,“千阳县,本汉隃麋县地,因今县东八里隃麋泽为名。周武帝置千阳郡及县”(《元和郡县志》(上)唐李吉甫撰 P45 ) 。“千阳本汉隃麋县,地属右扶风,留省,后周置为郡,以在千水之阳故名”(《石门遗事抄本》清顺治 王国玮著 P28)。“隃麋泽在县东八里,汉以此名县至唐太和年间始易名千阳,其地近水宜种稻,惜人力少尔,隃美也,麋为土产,称麋为美。彼有取尔也”(《石门遗事抄本》清顺治 王国玮著 P38)。稻,产于千川两岸水田,有粳糯两种,粳供饭食,糯则酿酒制饴糖或和枣蒸甑糕及角黍,又粳稻分红白两种,产于清水者,色洁白,浇以混水者,色微红,名桃花米。为千邑,遐迩驰名。(《民国新千阳县志》(物产志)p4 )隃麋是个美丽吉祥的名字,也颇能反映地方风土特色。隃者,美也,土产粳稻。唐朝诗人韦庄《题千阳马跑泉》中就有“西园夜雨红缨熟,南亩清风白稻肥”的诗句。也有传说,明代嘉靖皇帝吃了千阳桃花米后赞道:“莫到人间无瑰宝,桃花香米仙境来”。桃花米因此成为历代皇室贡品。



千阳桃花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植较广, 但是自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多种原因 “桃花米”的种植开始减少。到本世纪初,“桃花米”在千阳境内绝种。



2007年冬,千阳县农业局对“桃花米”这一濒危珍稀品种实施拯救保护。经多方联系,从国家种质库留存的1000粒千阳桃花米原种中获得珍贵的50粒种子,并与陕西省水稻研究所联手进行繁育,目前成功收获种子0.4公斤,“桃花米”原种资源拯救保护取得重大突破,使这一珍稀种质又获重生。


九. 天津市 蓟州区 蓟县杂粮

蓟县杂粮主要包括绿豆、红豆、玉米、荞麦、燕麦、小米、高粱、薯类等。

粗杂粮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铁、镁、锌、硒的含量要比细粮多一些。这对人体健康的价值是相当大的。粗杂粮中的钾、钙、维生素e、叶酸、生物类黄酮的含量也比细粮丰富。美国长达12年的研究表明,大量食用全谷物食物(粗粮),可使患中风的危险性显著降低。

十.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杯子米

“杯子米”是何、罗、王三姓布依族在纳雍河轿子山下从事农耕,喜获丰收后一段传奇的历史。
在轿子山下,原来是荒山一片,三姓人定居后对这片土地进行开垦。他们用原始的耕作方法,披荆斩棘,劈草挖山,开出一块一块的梯田,种植从江西带来的稻种。这里千百年来,未有人种过庄稼,土地十分肥沃,当年种下就获得丰收,稻谷装满囤箩。塔山脚雁鹅田侧大渡口岸边的波倮大田就是当时他们开垦的第一块大田,种出来的稻米称“波倮米”。波倮大田开垦前是水海地,泥土疏松。田开得深,打田时若不慎会陷进去。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粮食有了多余,他们就喂猪、喂鸡、养鸭、养鹅,还用“波倮米”酿成水花酒。到大年三十,杀鸡、煮肉,用“波倮米”做饭,三姓人聚集一起过年,没有酒杯,就用波倮米谷壳做酒杯喝酒,庆祝丰收,把波倮大田改称“杯子米大田”,把“波倮米”改叫“杯子米”。据传,一颗波倮米的谷壳折做两半,既可舀水,又可当酒杯。
后来,日久天长,逐年开垦,田土越来越多,粮食年年丰收。为把来纳雍河垦荒种出“杯子米”的事迹传之后代,三姓长者商议,让后辈儿孙永远不忘记布依族先辈艰苦开垦创业的事迹,决定用银子去城里找匠人仿照“杯子米”谷壳的式样锻造成银酒器皿,同时把这种器皿称为“杯子米”酒杯,由罗姓保管,逢红白喜事拿出来喝酒以示纪念。
红喜场中,新郎新娘用“杯子米”酒杯向父、母及来宾中的亲朋长辈敬酒,老人们接过年轻人敬来的酒一饮而尽后,随即给新郎新娘打发喜钱,称“坠杯”。这种习俗相传至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