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凉山土特产图片 凉山土特产有哪些品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凉山土特产图片 凉山土特产有哪些品种更新时间:2023-12-15 09:13:45

一.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西昌葡萄

西昌葡萄--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西昌市具有丰富无污染的光、热、水、气资源条件,是葡萄生长的适宜区域,葡萄种植密度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农户种植积极性高,经引种试验、示范,主要推广早熟京秀,中熟巨峰,晚熟红提和克轮生。

1、京秀

欧亚种,粒小,平均粒重7-9克,穗重250-600克,果实红色,味浓甜,果肉硬,可切片,成熟后在树上挂2个月仍然不皱不坏,可按需分批采收,六月中旬成熟。该品种成熟早,品质优,耐贮运,是理想的早熟品种。

2、巨峰

欧美种,大粒,平均粒重12克,穗重250-600克,果实深紫黑色,汁多味甜,风味浓,有香气,品质优,七月下旬成熟。该品种品质优,抗病性强,长势强,是南方种植最多的中熟品种。

3、红提

别名晚红、红地球、美国红提。欧亚种,粒重13-18克,平均穗重800克,宜着色,果实鲜红色,有光泽,果肉白色、果肉硬脆、味甜,品质优。该品种丰产,长势强,耐贮运,抗病性弱,需避雨栽培,是西昌目前大量发展的外销晚熟品种。

4、克伦生

别名克瑞生。欧亚种,粒重7克,平均穗重600克,果实鲜红色,果肉硬脆,味纯甜,无籽,品质优,九月上旬成熟。该品种长势强,丰产,耐贮运,抗病性弱,需避雨栽培,是有发展前景的晚熟无籽葡萄品种。

现全市鲜食葡萄面积达8000余亩,产量1800余吨,已获得四川省农业厅认证的无公害水果基地证书,其中红提葡萄果面着色好、品质佳,病虫害轻,平均穗重都在800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5-16%,果肉硬脆,极耐贮运,并已远销成都、广州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

二. 四川省 凉山 喜德县 砣砣肉

大凡来到丽江地区宁蒗县(俗称小凉山)的游客,都要品味一番彝族的 砣砣肉。小凉山彝族的砣砣肉类似新疆的“手扒羊肉”,在制作上,一 般是用鲜活肥硕的猪、牛、羊,立即宰杀后,大块剁颐,小者如拳、大 者如碗,不放椒盐,氽入清水中煮至六成熟后,再放在筛簸之中轻轻撒 上一层盐汗水沫,吃时佐以小凉山土法腌制的一种干酸菜汤(有克油腥 的作用),将砣砣肉抓在手上,边啃边嚼,由于这种肉做法特别,又不 是很肥,吃起来越嚼越香,越吃越胃口开,所以,砣砣肉如今已成为小 凉山的一道很有名气的风味菜。( 丽江)

三. 四川省 凉山 甘洛县 海棠大白芸豆

海棠大白芸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棠大白芸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甘洛县海棠雪山大白芸豆产于海拔1900--2300米的高原地带,出产季节为每年的9-10月份,以其色泽雪白,光洁亮丽,饱满皮薄粉多无污染,价廉物美而闻名省内外和日本、东南亚等国家。是清炖猪蹄、烹制“喜沙”和高级糕点的主要原料,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并具有开味健脾和利尿解毒保健功能。

生产规模 :该县已建立优质大白芸豆生产基地2万亩,年产雪山大白芸豆350万公斤。

海棠大白芸豆:产于海拔1900--2300米的高原地带,出产季节为每年的9-10月份,具有品质优、颗粒大、产量高、营养好、外形光滑、纯白、饱满皮薄粉多无污染,美观等特点,价廉物美而闻名省内外和日本、东南亚等国家。海棠种植面积为1000亩,产量可达30万斤,是海棠特色产品之一,逐步正向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四. 四川省 凉山 美姑县 紫参

紫参属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高寒山区,营养价值极高,是消除人体高山反应的最佳药物。

别名 石见穿。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四棱形,全体密被倒生的短柔毛或长柔毛。叶全体为单叶,卵形至披针形,长1.3~7cm,宽0.8~4.5cm,边缘有圆锯齿或近全缘,两面均有短柔毛。轮伞花序有花6左右,集成多轮顶生或腋生的假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有脉纹11条,上唇紫色,全绿;花冠紫色,外面有长柔毛;发育雄蕊1对,着生于下唇的基部,花丝短,花药l室;花柱着生于子房底。小坚果椭圆状卵形,褐色;光滑。花期7~10月,果9~11日。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边,溪谷两旁草丛中,疏林下裸岩旁以及郊野水沟边。本县磨心山、秀山有分布。

药用部分 干燥的地上部分。

性味功能 苦,辛,平。清热解毒,利湿,活血,镇痛。

主治 黄疸型肝炎,湿热带下,菌痢,痛经;外治面神经麻痹,乳腺炎,疖肿,跌打损伤。

应用参考 1.急性黄疸型肝炎:石见穿,糯稻根各60克,水煎,分2次服。2.

五.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燕麦粑

彝族语称之为“都格”,将燕麦炒熟后磨成粉,细筛除壳,即为燕麦炒面,可以随携带旅行或到远处劳动,最为方便;如果要做燕麦粑,即将燕麦粉加冷水揉成团,切成小块,放入笼中蒸熟,吃起来更为清香回甜。

六. 四川省 凉山 布拖县 布拖洋芋

马铃薯俗称洋芋,是布拖县农业主产作物之一,是彝族同胞的主食之一,淀粉含量较高,具很高的商业价值,可深加工制成淀粉、经膨化成片作食品,利润极高。亦可作菜,食用方式多样。

七. 四川省 凉山 会东县 七彩洋芋

七彩洋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会东“七彩洋芋”是会东县的特色有机绿色农产品,俗称“小乌洋芋”。它种植在海拨2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气候温凉,规划区种植洋芋的土壤有机质达1.9%-4.3%。种植过程中施用牛羊粪与华山松、云南松等植物枝叶沤制的厩肥。种种有利条件,成就了“会东七彩洋芋”独特优良的品质。该品种薯型小巧,一般直径在3-6cm,切开后离表皮5mm处有呈圈状分布的紫色薯肉,色彩鲜艳、营养丰富,鲜食口感好,风味独特。它不仅含有普通马铃薯所具有的淀粉、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和少量的脂肪,薯内中还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花青素。花青素对致癌物有抑制作用,可抗氧化、抗衰老,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功能和皮肤光滑度,抑制炎症和过敏,增强关节的柔韧性,比普通马铃薯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深受群众喜爱。曾在2010年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深受群众喜爱展品奖”。

“会东七彩洋芋”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会东县的优势特色农产品。2010年,该县县委、县政府为了大力发展“七彩洋芋”产业,维护和提高“七彩洋芋”在省内外市场的荣誉,决定创立名优品牌。成立了“会东县七彩洋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领导小组,倾力打造“会东七彩洋芋”品牌,及负责会东县农品的开发、管理、技术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该县农品开发管理中心在“会东七彩洋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领导小组领导县,在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2011年12月28日“会东七彩洋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并于2012年2月颁发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

八. 四川省 凉山 盐源 苏里玛咣当酒

苏里玛咣当酒,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的著名,又名“克日”或“安儿寄”,也是泸沽湖畔纳日人常饮和待客的饮料酒,其酒精含量30度左右,清澈透明,芳香四溢,多饮不醉。

“苏里玛咣当酒”又名“日几”或“克日”,是盐源县泸沽湖畔纳日人家家户户待客必备的饮料酒,其味清香甜酸爽口,似啤酒又胜过啤酒。

咣当酒酒精含量10度左右,呈浅黄色,内丰富的11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等各种营养物质。酿制方法是将青稞、大麦、小麦、荞麦、稗子、玉米、谷子等多种粮食混匀,在大铁锅内煮熟,烤干,底层带锅粑味,然后盛于簸箕内放凉,再与纳日妇女自采自制的酒药混匀,装入蔑制的发醇器“日卡”内,待有酒味散发时,再盛入酒坛内密封,10日左右便可启封,掺进“女儿洞”流出的泉水,稍候用打通的“则的”(弯竹管)吸出酒叶,盛于坛内即可饮用,置多日其味不变。FTM

九. 四川省 凉山 普格县 农家坛子肉

选用肥瘦相连的猪坐臀肉或软五花肉,用盐、料酒、花椒等调味品进行腌制,然后用猪油慢火炸下油坛即成。

此菜咸鲜清淡,香味浓郁、肥而不腻,是凉山地区典型的农家风味,深受本地及外来客人的赞誉和喜爱。

十. 四川省 凉山 宁南县 彝族腌血肠

宁南彝族每逢宰杀大肥猪,除灌制香肠外,普遍都有制作腌血肠的食俗。这种血肠是用猪肉、豆腐、糯米、猪瘦肉或肥肉等原料灌入大肠或小肠内腌制后熏干而成的。

具有酥者黏糯,色泽油亮,味道香醇,麻辣适中的特点,是很好的佐酒菜。也可用来馈赠亲友。其制作要领是,先将鲜猪大肠或小肠理顺,翻洗干净备用,灌制用料晨新鲜的活猪血内加适量的盐,搀入适当的熟糯米、豆腐、部分鲜猪肉,然后再加辣椒面、花椒面、蒜等作料,拌匀腌好。

接着将备用的肠衣的一头肠口,用小绳紧扎,将配制好的原料从另一头肠口慢慢灌入,灌满配料的血肠用手指捏至不紧不松为佳。大肠的灌制以短节为宜。血肠灌制好后,用一根横木将灌肠拴绕其上,放置于通风处,待晾干后,移挂在有灶火的掌屋,让烟熏过的血肠味道更佳。食用时,用刀切一小节洗净表层烟尘,切成圆片,炸、炒、煮、蒸食均可,味美异常。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