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潭县瑞颂土特产经营部 甘南临潭哪里有卖特产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潭县瑞颂土特产经营部 甘南临潭哪里有卖特产的更新时间:2023-08-09 21:57:03

一. 甘肃省 甘南州 临潭县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藏族奶茶:藏族地区有句俗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由于藏族人民常年食用肉类、糌粑等酸性食物,缺少蔬菜、水果,人体缺乏碱性。常喝奶茶可以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奶茶在藏区制作方法很多,最普遍常用的是将松州(今四川松潘地区)茶(以大叶枝梢为主,也叫大茶)文火熬制,滤掉茶渣后加入新鲜牛奶,佐以盐巴、核桃、花椒、曲拉(干奶酪),滚沸三遍即可饮用。能溶解脂肪、消食解腻,清脑提神、止渴生津。

临潭藏族奶茶极具代表性,风味浓郁。

二.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沙子岭猪

沙子岭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沙子岭猪产于湖南省湘潭县沙子岭一带,中心产区为湘潭市、湘潭县以及衡阳县和常宁县等地。产区多为沙壤土,江南多为红壤和黄壤,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左右,冬夏温差较大。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以水稻为主,旱作物有薯类、大麦、小麦,大豆、花生、油菜、高粱、玉米、棉花等。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粮食加工、制粉、酿造业发达,农副产品充足,四季青料和野草丰茂,为发展养猪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地理分布

沙子岭猪主要分布于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以及衡阳县和常宁县,此外,湘中、湘东、湘南和湘西一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品种特征

沙子岭猪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头长直额纹浅细者称“万字头”或“油嘴筒”;耳中等大、下垂。背腰多稍凹,四肢较结实,但常年圈养者多见卧系叉蹄。毛色为“两头乌,中间白”,即头、颈和臀、尾为黑色,黑白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黑皮着生白毛,称“晕带”,躯干、四肢为白色,额上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有的白毛延至鼻端称“破头花”,有的尾尖有白毛,少数猪躯干上有一、二块不定型的黑斑,称“腰花”或“点花猪”,头尾黑毛区较小,黑色区常以两额角为中心联于头顶,称“点头墨尾”。0数一般6~7对。

品种性能

沙子岭猪成年公猪体重106.80±5.54公斤,体长132.00±4.00厘米,胸围109.30±2.22厘米,体高74.30±0.67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17.0±1.52公斤,125.3±0.35厘米,118.8±0.67厘米,66.5±0.28厘米。沙子岭猪具有早熟易肥、骨细、瘦肉率较高、肉质细嫩等特点。但腿臀不够丰满,体质结构疏松。

地域范围

沙子岭猪原产湘潭市沙子岭,历史悠久,是湖南省优良地方品种,湖南省生猪生产中的当家品种。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8′00″~113°05′00″,北纬27°20′55″~28°05′40″,南北长81公里,东西宽108公里,总生产面积501500公顷。目前,中心产区在湘潭市的雨湖区、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等。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沙子岭猪的毛色为“点头黑尾”,即头和臀部为黑色,其他部位均为白色,背部间有黑斑或隐花,占17%。头部黑斑以两额角为中心分为两块联于头顶,其遗传性稳定。头部黑斑块有未越耳根和越过耳根的两种表现型,黑斑未越耳根的占27.0%,越过耳根6厘米的占14.0%,6厘米以内的占59.0%。臀部黑斑绕尾根呈圆形或椭圆型。成年猪的鬃毛长、粗,公猪鬃毛长8.0厘米,最长8.5厘米,背部鬃毛面积的长度为41.7厘米,最宽部位为12.0厘米;母猪鬃毛长9.7厘米,最长11.0厘米,背部鬃毛面积的长度为47.0厘米,最宽部位为12.8厘米;肥猪的鬃毛细短,仔猪被毛较稀细,皮肤细嫩、红润、有光泽。成年猪皮肤较厚,肤色淡白。 2、内在品质指标:沙子岭猪体重在75-100kg屠宰,肉色红润,瘦肉率45~48%,肉质细嫩,pH为6.1~6.2,粗蛋白22.8%±0.52,粗脂肪3.5%±0.55,粗灰分1.0%±0.04,肉含16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9种,达60.0%,肌肉营养价值较高,肌间脂肪2.8~3.2%,大理石纹清晰,熟肉率高,系水力强,肌纤维细,肉质细嫩味香。 3、安全要求: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应符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要求,精饲料无发霉、变质及异味。兽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病、死猪,应按照GB16548的要求进行处理。粪便经堆积发酵后可作农业用肥,污水经发酵、沉淀后才能作为液体肥料使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应符合农业部的《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疫苗的接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要求进行接种。

三.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江茶

贵州—湄江茶,因产于湄江河畔而得名。创制于1943年,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为贵州省的扁形名茶。主销贵阳、遵义,也销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作为馈赠亲友,招待国际友人的礼品茶。

文化:湄江茶是肩形高级绿茶,有40年历史。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设于湄潭境内的中农所相茶试验场,以湄潭苔茶群体品种为原料,仿照龙井工艺试制而成。1954年将湄江河名与茶名融在一起正式定名。江河美,茶叶香,更加令人神往。湄江茶虽与龙井工艺相似,但由于所用湄潭苦茶品种生长旺盛,节间较长,叶质肥嫩,芽叶肥壮,采摘细嫩匀齐,经过摊晾的鲜叶按杀青、摊晾、二炒、再摊晾,而后低温烘干的工序,手工操作,制作精湛,茶叶品质别具一格。冲泡后一片片扁平秀直的茶条,顷刻变成一朵朵、一芽一叶的小花在杯中怒放,散发出一股股清香嫩爽的茶香。它既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珍品,又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湄江茶因能与狮峰极品龙井媲美而畅销省内外。

冲泡艺术:

(一)茶水比:湄江翠片冲泡时,茶与水的比例称为茶水比。茶水比不同,茶汤香气的高低和滋味浓淡各异。据研究,茶水比为1:7、1:18、1:35和1:70时,水浸出物分别为干茶的23%、28%、31%和34%,说明在水温和冲泡时间一定的前提下,茶水比越小,水浸出物的绝对量就越大。另一方面,茶水比过小,湄江翠片内含物被溶出茶汤的量虽然较大,但由于用水量大,茶汤浓度却显得很低,茶味淡,香气薄。相反,茶水比过大,由于用水量少,茶汤浓度过高,滋味苦涩,而且不能充分利用湄江翠片的有效成分。

(二)泡茶水温:水温高低是影响湄江翠片水溶性物质溶出比例和香气成分挥发的重要因素。水温低,湄江翠片滋味成分不能充分溶出,香味成分也不能充分散发出来。但水温过高,尤其加盖长时间焖泡嫩芽茶时,易造成汤色和嫩芽黄变,茶香也变得低浊。而且,煮水时水沸过久也加速水溶氧的散失而缺乏刺激性,用这种水泡茶时,茶汤应有的新鲜风味也受到损失。现代科学证明,茶水比为1:50时冲泡5分钟,湄江翠片的多酚类和咖啡因溶出率因水温不同而有异。水温87.7°C以上时,两种成分的溶出率分别为57%和87%以上。水温为65.5°C时,其值分别为33%和57%以上。不同茶类,因其嫩度和化学成分含量不同,对泡茶所用水温的要求也不同。细嫩的高级绿茶类名茶,以85-90°C为宜;气候寒冷时,由于茶具温度低,对泡茶用水的冷却作用明显,宜用沸水冲泡。用煮渍法沏茶,可使湄江翠片在沸水中保持较长时间,充分提取湄江翠片的有效成分,以便获得浓度适宜的茶汤。调制冰茶,最好用温水(40-50°C)冲泡,尽量减少湄江翠片蛋白质和多糖等高分子成分溶入茶汤,防止加冰时出现沉淀物。同时冷茶水还可提高冰块的致冷效果。

(三)冲泡时间:茶水比和水温一定时,溶入茶汤的滋味成分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冲泡时间与汤色和滋味浓淡爽涩关系密切。例如,茶水比为1:50用沸水冲泡1分钟,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浸出率分别为38%和28%,茶汤中茶多酚与咖啡因比率为3.3,茶汤滋味淡薄;冲泡5分钟时,这两种成分的浸出率为88%和57%,两者比率为2.9,滋味适宜;而冲泡10分钟时,两种成分的浸出率分别为96%和92%,其比率为4.4,滋味浓涩。湄江翠片成分容易浸出,冲泡3-4分钟即可;加奶或糖等调饮而作一次性冲泡时,可冲泡至5分钟。冲泡时需用沸水浇淋壶身,保温性好,而且茶水比大,冲泡时间可适当缩短,第一次“洗茶”,不宜超过1分钟,第二、三、四次冲泡依次延长,分别采用1分半、2分和2分半钟即可。这样冲泡,茶汤不至于出现前浓后淡的现象。紧压茶一般用煮渍法沏茶并进行调饮,最好把湄江翠片风味成分一次性充分提取出来,获得较高浓度的茶汤,要求煮沸10-15分钟。

(四)置茶有序:泡茶时置茶有三种不同方法,先放湄江翠片后注入沸水,称为下投法;沸水注入约1/3后放入湄江翠片,泡一定时间再注满水,称为中投法;注满沸水后再放入湄江翠片,则为上投法。不同湄江翠片,由于其外形、质地、比重、品质成分含量及其溶出速率不同,要求不同的投茶方法,做到置茶有序。身骨重实、条索紧结、芽叶细嫩、香味成分含量高以及品赏中对香气和汤色要求高的各类名茶,可用上投法。条形松展、比重轻、不易沉入水中的湄江翠片,宜用下投法或中投法。不同季节,由于气温和茶冷热不同,投茶方式也应有所区别,一般可采用“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五)冲泡次数:中国人饮茶习俗,一般高档名茶,均采用多次冲泡品饮法。其目的有三:一是充分利用湄江翠片的有效成分。如在前述茶水比、水温和冲泡时间条件下。

第一次冲泡虽可提取88%的茶多酚,但湄江翠片中各种成分的溶出速率是有区别的,有些物质溶出速率比茶多酚慢。因此,湄江翠片固形物的提取率在第一次冲泡只有50%-55%,第二、三次分别为30%和10%。高档名茶均以冲泡三次为宜。而且,每次添水时,杯内尚留有约1/3的茶水,所以每泡茶汤浓度也比较近。冲泡时,第一泡目的是洗茶,时间亦短,茶汤弃去不饮。故多作四次冲泡。

四.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江翠片

湄江翠片是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湄江翠片茶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湄江翠片,原名湄江茶,因产于贵州湄潭县湄江河畔而得名。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气候温和,雨雾日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矿物质丰富,对茶树生长极为有利。湄潭种茶历史悠久。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有创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湄江翠片产于贵州省湄江茶场,湄潭茶场,地处黔北湄潭县城区境内。湄江河沿湄潭县城流经全境。三面环水,山清水秀,两岸茶山连片,素有茶乡的美称。湄江河两岸质地优良,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而湿润,多为酸性或微酸性砂质土壤,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气温在15℃左右,年降雨量在1100~1200毫米,空气清新,云雾缭绕,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季,暖湿共节。茶园海拔750~1200米,昼夜温差大,加之年日照率较低(在35%以下),散射光较多,光和作用平缓,茶叶纤维不致突然变粗变老,较长地保持芽叶柔嫩,有利于茶叶内芳香物质、蛋白质、氨基酸、咖啡碱、维生素、茶多酚等营养物质的形成和聚集。

湄江翠片采自湄江良种苔茶的嫩梢。清明前后开采,以明前茶品质最佳。特、1-2级翠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芽叶长度分别为1.5厘米、2厘米、2.5厘米。三级翠片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芽叶长度不超过3厘米。通常,制500克特级翠片需采5万个以上芽头。一级翠片约需4万个左右芽头。采回的芽叶必须分级摊放在通风阴凉处,摊放厚度每平方米1-1.2公斤,失水量8%左右。一般历时3-5小时。

湄江翠片炒制技术考究,既吸取了西湖龙井茶的炒制方法,又有其独特之处。主要工艺分杀青、摊凉、二炒、摊凉、煇锅等五道工序。采用双手在电炒铁锅内进行。主要手法有抖、带、搭、扣、拓、抓、拉、推、磨、压十种。各种手法视鲜叶老嫩、含水量高低等情况灵活变换,因势呵成。

湄江茶为中国名茶之一,产品质量上乘。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1986年至1992年连续评为贵州省优质产品;1988年荣获部优产品称号;已撰文编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中华食品大全贵州传统食品》等书出版。品名载入《贵州改革开放的十年》一书。

五.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金家豆腐丸

金家豆腐丸

金家豆腐丸为居民金士廉在县城独家经营的风味小吃,30年代在县城十

字街鸡市巷口已有出售,至今已历四代。金家豆腐丸外形美观,形如松球,闻之则油香扑鼻,入口外脆内嫩,嫩滑爽口,调料独特,麻、辣、香、鲜俱全。既可作街头小吃,也可上宴席增加花色。

六. 甘肃省 甘南州 临潭县 临潭杂碎汤

杂碎是指煮熟的牛羊的头、心、肺、肠、胃、四蹄等,俗称“下水”。它又分两种,即“牛下水”或“牛肉杂碎”、“羊下水”或“羊肉杂碎”。杂碎汤就是杂碎煮成的汤,即下水下锅后,加调料、山楂等物,文火煮,肠肚烂后捞出,继续煮头蹄,去上层油凝固(称“化油”),全部捞出备用。汤中加一些干葱丝、绿芫荽等调味品。杂碎汤香味浓、不腻、补身。它既能补身、耐饥,又能抗寒.

七.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莲子桂圆粥

[原料]:红莲子20克、龙眼肉10克、糯米50克。

[做法]:把红莲子去皮去芯、龙眼肉、糯米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用。

[作用]:补心脾,益气血。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评注]:桂圆大补、不宜久用;莲子能平补不峻、可以久服。伏案诵读、劳伤心脾、记忆减退、纳谷不香者,可常吃莲子粥。

八.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窖酒

湄窖酒

湄窖,产于贵州湄潭酒厂。湄潭县城山明水秀,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地宝天华,素有“小花溪”之称,为贵州高原有名的鱼米之乡。清澈晶莹的湄江河从湄潭酒厂内缓缓流过,弯环如眉,波光粼粼。朝有旭日初照,紫气东来,暮有斜阳余辉,渔舟晚唱。

湄潭是有名的美酒之乡,酿酒历史悠久。据康熙《湄潭县志>所载:“湄人善酿,好酒酬宾。”仙人张三丰酒醉江边的故事广为流传。故湄潭为美酒之乡早已闻名于世。中国湄窖系列产品,以优质高粱、小麦为原料,采用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新技术,混蒸混烧、续糟发酵,经蒸馏、贮存、勾兑精制而成。具有清澈透明,芳香浓郁,醇厚绵甜,回味悠长等特点。被中外专家评为酒中珍品。自1983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省优、部优、国优产品;1988年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并在同年莱比锡秋季国际博览会上独占熬头,荣获唯一的一块白酒金牌;1992年再次荣获首届美国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1993年首家荣获全国白酒行业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九.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潭翠芽

湄潭翠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湄潭翠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湄潭翠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湄潭翠芽”茶产于贵州高原东北部,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称的贵州省湄潭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和生产优质茶叶,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富锌硒”的贵州茶业第一县,现有优质生态茶园60万亩。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古夷州就是湄潭;清《贵州通志》载:“湄潭云雾山茶有名,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这“眉尖茶”即为“湄潭翠芽”前身。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设立在湄潭,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七年,大批教育科学技术精英云集,浙江大学与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汇合,使“湄潭翠芽”茶的物质、精神文化得到更进一步升华。

特定品质

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文化典故

湄潭种茶历史悠久。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有创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湄潭种茶历史悠,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绝美的论述记载,湄潭茶叶品质佳并成为历代皇家贡品 。

湄潭翠芽产自云雾缭绕的高山之间,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气候温和,雨雾日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矿物质丰富,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极为有利。

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翠绿,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清新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里含稀有的抗衰老物质,常饮有益健康。

地域范围

湄潭翠芽地域保护范围为:湄江镇、永兴镇、复兴镇、天城镇、兴隆镇、抄乐镇、黄家坝镇、高台镇、茅坪镇、新南镇、石莲镇、鱼泉镇、洗马镇、马山镇、西河镇等1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5′36″-107°41′08″,北纬27°20′18″-28°12′32″,区域面积1864平方公里。湄潭翠芽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量达1097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茶身扁、平、滑,形式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栗香浓,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该产品具备贵州高原扁形绿茶的典型品质特征。 内在品质指标: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湄潭翠芽营养丰富,其中茶多酚25-29%,咖啡碱5.0-7.0%,茶氨酸1.5-2.5(g/100g),谷氨酸0.2-0.3(g/100g),酪氨酸0.05-0.1(g/100g),精氨酸0.3-0.5(g/100g)、天冬酰胺2.0-3.0(g/100g)等。 湄潭翠芽生产严格按照贵州省茶叶标准技术规程及湄潭县茶叶综合标准体系的规定进行生产。

十.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琥珀莲子

【原料】

干莲子100克、桂圆100克。 猪板油50克、食用碱7.5克、冰糖40克、桂花卤2克。

【制作过程】

将于莲子倒入沸水中,加食碱,用竹帚搅打去皮。沥去碱水,再换沸水,加食用碱,继续搅打,后取出洗净,削去两头,捅出莲心,再漂洗干净。

砂锅中放清水,倒入莲子,上中火烧沸,放入猪板油,加盖,移小火焖30分钟,捞出莲子。桂圆剥壳去核,用1颗桂圆肉包1粒莲子,放入原汤锅内,加入冰糖烧沸,再移小火焖1小时,至酥烂,锅离火,拣去猪板油,倒入桂花卤即成。

【特点】

桂圆肉软滑,莲子酥烂,汤汁香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