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民勤县华玉特产馆 民勤特产专卖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民勤县华玉特产馆 民勤特产专卖店更新时间:2024-04-05 09:41:51

一.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布艺大漠灵驼

布艺大漠灵驼

民勤,素有“骆驼之乡”的美誉,尽管在民勤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文居诸夏之先”,但是“人在长城之外”,干旱恶劣的自然条件,四面环沙的地理环境,历史地选择了骆驼成为旧时民勤沟通外界的桥梁,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历史和传统精神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民勤人文精神和文化精髓的主要组成部分,以“俗仆风醇、人勤文博”传誉于世,成为当代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主要代表,是民勤精神的主要标志。

布艺大漠灵驼由民间手工艺人甄作标手工缝制而成,作品象征民勤人民勤劳朴实、抗争自然的传统美德,象征民勤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建设家乡的执着信念。

二.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扇子

扇子

在甘肃省民勤县,每年的端阳节,家家户户都要蒸做这种叫“扇子”的面食。从外观看,它酷似人们常见的扇子。

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人们在端阳节吃粽子、戴香袋、系五彩绳、喝-酒、插杨柳枝、赛龙舟一样,民勤扇子的来历,有其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据史料记载,今天民勤的大部分户族,是明代洪武至成化时期从浙江宁波和江南应天府迁徙到民勤的。当时的明朝政府实行军屯战略,这些南方的军卒,便在民勤定居下来,成为民勤最早的屯田移民。有了移民,就有了移民文化。因为移民迁出地的习俗会随着移民传播到迁入地,并受当地原有习俗文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进而与当地习俗文化融和,形成介于南北之间的一种新的文化品种。移民文化便应运而生。一种民俗、一个建筑甚至一首歌谣都会成为这种文化的载体,“扇子”也不例外。调查得知,在浙江宁波一带,自古就有在端阳节“发庚贴”、“送扇”的习俗,如是某家在年内要娶媳妇,就要在端阳节这一天发庚贴;如遇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端阳节,则娘家父母兄弟,要向女婿家送去扇子、手巾、麦饼之类的礼物。扇子按性别和身份分出等级,送女儿、婆母、姑嫂的是制作精致的细竹扇;送公公、阿伯、女婿的是大芭蕉扇;送给小叔的就是一把纸折扇了。也有未婚青年男子,在端阳节这天把扇子送给自己的意中人。由此可见,扇子承载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最初的民勤移民,保留着这种风俗习惯。但是,民勤不象江南水乡,盛产竹子和芭蕉。没有竹扇和芭蕉扇,就创造出了面扇,在遄阳节这一天,相互向亲人们赠送。

民勤扇子一般在端阳节前三四天蒸做。蒸做前,选用民勤优质面粉做成发面,经多次兑入面粉后,擀成约半寸厚的面层,将研细成团的姜黄、玫瑰、薄荷、胡麻涂抹于面层,三、四层叠加在一起,做成大小匀称的扇形,手巧的家底主妇,还要在最上面造型,并用红花颜料进行点缀,然后盛放在木制蒸板上,进入大铁锅蒸熟。扇子出锅后,稍加晒晾即可。看时红星闪烁白面之上,令人赏心悦目,吃来美味绘萃面层之中,顿沉清香涌口。若有亲人在端阳节出门在外,不能吃到扇子,家中的亲人便会将扇子晾干,等外出的亲人回家时品尝,扇子历久弥香。

民勤扇子,西北沙漠地区独具特色的一种面食,它连接着一个地方的昨天和今天,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民俗和风情。

三.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县沙雕

民勤县苏武牌沙雕产品,是以纯天然沙粒,采用科学配方,加工精制而成,所有模具均由手工雕刻,产品画面纯朴自然,惬意流畅,刻画细致,美观大方,质地坚固耐久,表现形式朴实自然,作品内容构思新颖,博大崇高,感怀世界,瞩目当代,关注艺术,品味生活,带着显明的原生态性和西部特色,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四. 河北省 唐山市 遵化 赵家馆馄饨

赵家馆馄饨,自1936年开馆至1956年公私合营,20年间,誉满全城。赵家馄饨馆共有老少爷5个,由于是自家经营,不计工钱利润,只为全家糊口。因此,做的馄饨质好量足,物美价廉。

赵家馄饨的用面,全是精制的白面。用煮熟的瘦肉做馅,放点用药料煮肉的白汤,加上葱、蒜、姜、味之素,到冬春两季再放点鲜嫩的韭菜。这样配制的馅,肉烂、菜鲜、味美。馅配好后,将揉匀的面擀薄,然后切成三角形或菱形的小片。把馅捏在里边,猫耳朵形的馄饨即成。馄饨汤的配料也很讲究,汤里有紫菜、虾仁、白汤、喝起来,味道鲜美。凡是到赵家馄饨馆用过餐的人,无不夸好。因此,小小馄饨馆每天顾客盈门,络绎不绝。

五.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西瓜泡馍

西瓜泡馍

民勤西瓜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不需任何金属刀具,只在花蒂处,用大姆指甲掐一行印引,挥动巴掌拍打一分为二,将干馒头摁入瓜瓤,食之,清凉爽口,是大漠中特有的美食。泡过的馒放入口中,甘短甜清香,酥脆绵软,嚼之有血有肉,有筋骨有骨,有声有色,百吃不厌。食后肚圆体泰,身心清爽,豪气顿生。

六. 河北省 秦皇岛 昌黎 赵家馆饺子

昌黎赵家馆,位于昌黎县城鼓楼东大街,始创于1921年,创始人赵福元(1907年—1996年)是一代著名的饺子大师。

赵家馆和赵家馆饺子主要经历了四十年代的红火期、五十年代的鼎盛期、六十年代“文革”期间的艰难期、“文革”后的振兴期,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久负盛誉的赵家馆饺子,是昌黎县传统的老字号风味食品,以圆笼蒸饺为主。其特点是:选料讲究、皮薄馅散、味道鲜美、香而不腻、水灵可口。形成了海鲜、素馅、肉馅、什锦四大系列,十三类品种。一般肉馅配料是:以蒸作1斤精面粉的饺子为例,需要鲜猪肉6.5两,大油1两,香油5钱,海米5钱,味精5钱,葱、菜、香蘑及各种小料适量。并常随节令的变化,分别掺拌对虾、蟹肉、虾籽、鱼骨、海参、干贝、青蛤、蛤蛎、鲍鱼、八爪鱼、皮皮虾等各种海味,使饺子具有独特的风味,深受顾客欢迎。制作方法为开水烫面,肉馅喂鸡汤,全部手工制作。质量标准是:1斤面粉蒸作70个饺子,重3.1-3.3斤。

由于赵家馆饺子风味独特,市场畅销,《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北日报》、《经济日报》、《食品报》等都有报道,曾轰动海内外。上世纪五十年代赵福元曾多次参加全国性、行业性的省、市、地区表演和比赛,并屡获大奖。原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廖沫沙都曾给予表扬。在天津参加表演赛还受到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的观摩并有合影和题匾“京东第一家”(文革期间被毁),还曾接待过荀慧生、尚小云、奚啸伯、管绍华等艺术大师。多年来赵家馆和赵家馆饺子先后荣获了省、市级以上多项大奖和荣誉称号。

七.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蜜瓜

民勤蜜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民勤蜜瓜产于甘肃省民勤县,种植历史长达50多年,产品质量优于他乡同类产品。

甘肃省民勤县收成乡以盛产黄河密瓜、白兰瓜、郁金香而闻名全国,种植历史长达50多年,种植面积1.5万亩,产品质量优于他乡同类产品。黄河密瓜、白兰瓜含糖量高达18%,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199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产品”,并指定为国家专用瓜生产基地。1999年云南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金奖,故有瓜乡之美称。收成乡生产的黄河蜜瓜、白兰瓜,以其肉厚、色纯、香甜闻名,以消暑、止渴、开胃而受欢迎,以个大、皮厚、耐运输而受青睐,全乡产量可达8000万公斤。每年七月上旬上市销往全国各地。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民风纯朴,交通便利。广袤的沙性土壤,独特的气候条件,先进的栽培技术,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培育了民勤蜜瓜肉似翡翠、甜美香醇、回味悠长、易储耐运、商品性好的综合品质,民勤是兰州白兰瓜和“甘肃蜜瓜”的故乡,产品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及港澳台地区。

近年来,民勤县委、县0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活民勤蜜瓜产业文章,使其生产趋于“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民勤县成为甘肃较大的厚皮甜瓜产地,国家商标局注册了“民勤蜜瓜”地理性商标。“民勤蜜瓜”系列产品主要有黄河蜜瓜、玉金香、银帝、甘蜜宝、银峰等,其肉嫩汁多、气味芳香、含糖量高、品质优良、风味高雅、耐贮运,是止渴、解暑的上乘佳品。其中“黄河蜜”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产品称号和甘肃省农业厅优质农产品奖,并于2003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6年获“北京奥运推荐瓜果产品”三等奖。2007年在北京奥运推荐果品暨中华名果评选活动中,民勤蜜瓜系列再次获得多项殊荣,其中甘蜜宝获一等奖,天香蜜、金红宝获二等奖、银帝获三等奖。

民勤蜜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甘肃省民勤县东湖镇、西渠镇、收成乡、红沙梁乡、泉山镇、大滩乡、双茨科乡、东坝镇、夹河乡、苏武乡、三雷镇、大坝乡、薛百乡、昌宁乡等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重兴麻辣鱼

重兴麻辣鱼

重兴麻辣鱼料用红崖山水库正宗红尾鲤鱼,切成一寸许的短截,形状扁圆,色泽呈淡黄色,清淡不腻。豆腐、白菜、蘑菇、洋芋、宽粉等荟萃在一起,杂然纷呈,就像是开群英会。做法上是先将成品的麻辣酱、豆酱、干辣椒、鲜葱、鲜姜等用少许的清油爆炒两三分钟,然后兑水,水开后,将清油炸好的鱼(一般切成一寸左右的方块,用粉面缠过,用油炸至七八成熟)下入锅中,滚煮十二三分钟,用漏勺将漂浮在上面的碎佐料捞净,下入时鲜蔬菜蒸煮焖焐4至5分钟后出锅,吃鱼肉喝鱼汤。美食家们往往以鱼汤代酒,别具情趣。

九.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大板黑瓜籽

泉山镇是民勤县CN-1大板黑瓜籽和“新疆园片”黑瓜子的主产区,所产黑瓜籽板正粒大,片形均匀,壳薄肉厚,油多味醇,出仁率高,品质达到A级特大板标准,在同类产品中质量独占鳌头,曾荣获国际金奖。平均瓜籽横径11—13MM,纵径16—18MM,以其外黑内白,色泽分明,酷似龙眼,驰名中外,产品主要销往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