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白山市林元宝特产有限公司 白山市汇齐行参茸特产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白山市林元宝特产有限公司 白山市汇齐行参茸特产有限公司更新时间:2023-08-14 04:03:33

一.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荔枝干

荔枝干

兴业县是有名的荔枝主产区,荔枝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全县种植面积13.5万亩,年产1.4万吨,品种有禾荔、妃子笑、桂味、糯米糍等。近年来,兴业县大力发展荔枝的深加工。由鲜果烘干成的荔枝干果,具有养血生津、养颜抗衷老、增强体质的功效。

二. 广西 玉林 容县 烟草

为一年生草本茄科作物,分栽培型和野生型。栽培型可分为黄花烟和红花烟两种,由于烟草品种、栽培、调制等方法和用途不同,一般红花烟又分为烤烟、雪茄烟和晒烟、晾烟等

(玉林)

三.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乌石菜刀

乌石菜刀:乌石菜刀选用上等钢材,应用先进技术和传统工艺加工制作,造型美观、锋利、能过骨。产品销售区内外及东南亚各国

四. 吉林省 白山 抚松 抚松林下山参

抚松林下山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人参之乡——— 抚松县,大力发展林下山参产业,开展林下山参质量体系研究,开全国之先河制定林下参地方标准,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在全国率先迈出中国人参突破的历史性一步。

林下山参,又称籽海,也许是因为在山林中洒下百颗参籽,只能有一株发芽生长数年而作货,成为比肩野山参的人参珍品,始得籽海其名。

抚松县是中国的“人参之乡”,园参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之首。而在林下山参发展领域,抚松也一马当先,有50多年的林下山参护育、发展历史。特别是近几年,这个县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突出产业升级、力促转型发展,大力实施围栏护育林下山参。目前林下参保护基地已经达到340多处,今年末的留存面积达32万亩,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不管是林下山参发展壮大,还是提升其国际竞争力,都离不开标准化。于是,作为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拥有良好产业发展基础的抚松县,集中力量联合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完善林下山参的质量评价体系,推动抚松以及周边地区的林下山参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县从2009年开始着手“林下山参质量体系研究”项目准备工作,拨付专项研究经费80余万元,组建专家组,开展“抚松林下山参质量体系研究”,并通过该项研究,制定“抚松林下山参质量标准”。

抚松林下山参

抚松县人参协会

9685101

人参

五.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石窝翅

石窝翅

此汤精选上等鱼翅,并配以秘制金汤熬制而成,具有滋阴、补腰肾、强筋骨之功效。

六. 四川省 甘孜州 得荣 四川林麝

麝香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又称寸香、香脐子、当门子、元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具有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四川省生产麝香历史极为悠久,以林麝为主,约占全国产量的50%。

七. 广西 玉林 玉州区 鑫香腊味

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是玉林较有名气的古镇,该镇船埠码头已有一千多年,商贾云集,并带来较闻名的饮食文化,较出名的有熟食和腊味。鑫香腊味就是古老特殊制作和现代生态技术制作的结晶。鑫香腊味场址建在六万山向东的1原上,秋冬季风力较大,借助干燥凉爽的北风,加上独特的制作方式,形成了鑫香腊味独特的风味。鑫香腊味由鑫香腊味公司生产,台湾绿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为合作伙伴。台湾由绿盛公司在2010年打听到福绵熟食和腊味较有名气,于是派员考察,并于2011年开始和鑫坚种养公司合作建立鑫香腊味公司。经两公司合作,福绵腊味得以发扬光大,形成品质独特,浓香可口,回味无穷的腊味产品。

鑫香腊味在当地率先采用闭路电视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并配置先进热能烘干生产线,冷冻储存,有效保存产品的色、香、味。采用全天然风干,家养原料制作,腊肉腊肠瘦肉色泽暗红,肥肉呈半透明的白色,腊香浓郁,口感甜咸适中,香嫩爽口。产品销往两广及港澳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

八.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鸭丁元宝

鸭丁元宝。将野鸭肉切成长条形,余骨煨汤,选用元宝形的菱角米放进汤内,煮十五分钟左右捞起凉干,鸭丁爆炒后,将菱角米相伴小炒,用红大椒切成金钱形片,似黄金万两,放进以配“元宝”。

九. 内蒙古 赤峰 元宝山区 赤峰金针

金针又称黄花、宜男花、萱草、忘忧草,是昭乌达草原上分布最广的一种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每逢花季,碧绿的草原上一片金黄,正是“碧云天,黄花地”。萱草碧叶狭长,花茎刚挺,茎端生长着金色黄花

十.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炒米糖

炒米糖黄中带亮,颗粒均匀,状如蜂蛹、软硬适中、香甜酥脆。其传统制作方法如下:

1、选料。选用颗粒大、粘性大、无杂质的糯米,筛去碎米后,用清水泡浸一 夜。

2、拌糖笼蒸。把泡浸的糯米取出,漏干,置竹箕上,倒进适量的米糖,充分拌匀,置蒸笼中,以文火蒸,待米熟透即取出,晾干。

3、碓臼熟米。把筛去米糠、各自分散、略带弹性的熟米,拌以花生油适量,堆放12小时后,分批用碓臼,臼时要不断把底部熟米翻到上面,直至熟米全被全臼扁为止。

4、爆米花。先把备好的匀砂适量,倒进铁镬中,以猛火炒红,再放入适量扁熟米混炒,待全部爆成米花后,取出,再继续放入扁熟米。

5、熬煮糖油,用黄糖或白糖均可,按米花的重量投放适量的糖,加水,放进一些姜块,以慢火熬制,浓缩,待糖油几次泛起白泡,用筷子能粘起糖油,滴入冷水中凝成球状为最佳浓度。

6、成型。先在竹箕内堆放好米花,迅速把已煮好的糖油浇进堆中,接着以最快的速度把米花与糖油拌匀,以竹筒或他物压平,待散温凝固,用刀切成小块,移放瓦钵(或铁箱)中,密封保藏。 解放后的70年代至80年代,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米花糖逐年减少。因为这种制作工艺复杂,现在有一种爆米机能把传统炒米糖的浸米、笼蒸、臼扁米、爆米花的工艺并为一次,爆出米花体积大,粘米可代替糯米,但没有传统炒米糖那种干香酥脆的独特风味。80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每年春节前,玉林市食品商业单位和一些个体工商业户都仿照传统工艺,制作大批白散、炒米糖投放市场。城中居民多从市场选购。但农村的家庭多数仍自己手工制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