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特产价格排名 甘肃特产购买位置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特产价格排名 甘肃特产购买位置更新时间:2023-08-22 09:51:33

一.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家俱

酒泉富康家俱,先后荣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甘肃省名牌产品”、甘肃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等称号,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已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 酒泉)

二. 甘肃省 天水 秦州区 呱呱

  呱呱,是秦州的一种特殊食品。无论是寒风骤起的严冬,还是烈日当头的盛夏,总有那紫红色的呱呱在摊点出售,食客往来不断,生意格外红火。

    秦州呱呱品种繁多,以原料区分有荞麦呱呱、冰豆呱呱、豌豆呱呱和粉面呱呱等。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荞麦呱呱。制作方法是先把陇南盛产的荞麦粉成荞珍子,入水浸泡、加工,取其淀粉,然后将淀粉加水入锅,用小火烧煮,直到锅内形成厚厚一层呱呱时,方可取出装入盆内加盖,经过回性,即可食用或上市。

    秦州呱呱的吃法也比较独特,先将呱呱撕成小片,再配上辣子油、芝麻酱、芥末、酱油、食盐、食醋、蒜泥等调料即可。如果说西北人喜食酸辣,那么秦州呱呱可是典型的辣味小吃。若初食者,面对满碗流红的呱呱,定会咋舌、冒汗。而当地人尤喜以呱呱为早点,一些男士几乎“不可一日无此君”。

    秦州呱呱历史悠久,相传在西汉末年隗嚣割据秦州时,呱呱是皇宫里的御食。隗嚣的母亲塑宁王太后,对呱呱特别嗜好,每隔三日必有一食。到了东汉,隗嚣兵败刘秀,投奔西蜀的公孙述时,御厨逃离皇宫,隐居秦州,后在秦州城内租起一间铺面,专门经营呱呱。秦州呱呱就这样留传下来了。

三.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哈力海

哈力海

土族特色的小吃鲜嫩粉面拌成料,再用油饼卷起来食用,味美可口,健脾开胃。

四.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甘肃羊肚菌

采自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林海之中,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抗衰美容、益智等功能。


食用方法:用温水泡15分钟,掐掉根部,然后漂洗干净,炒、炖、烧汤均可,配鸡汤最佳。


五.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敦煌葡萄

敦煌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敦煌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甘肃敦煌阳关镇葡萄基地是甘肃省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位于唐诗中“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甘肃西端古阳关遗址附近。阳关镇有933.33hm2耕地,人口约4500人。该镇所有耕地目前全部种植葡萄,是全国少有的葡萄生产专业乡镇。

该基地的年平均气温约9—3℃,≥10℃活动积温在3600℃以上,年降水量仅40mm左右,年日照时数约3260小时。阳光充足,空气湿度小,主要依靠泉水自流灌溉。耕地均为沙土地,病虫害非常少,葡萄果实的干物质积累多,生态条件非常适宜生产无公害鲜食优质葡萄。

该基地的葡萄生产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农业经济改革而发展,主栽品种无核白占95%以上。正常年份葡萄总产量约3600万kg,年葡萄总收入超过7000万元。是我国园艺产业中依靠规模化商品果生产作为支柱产业。

地域范围

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处,东经92°13′至95°30′,北纬39°53′至41°35′。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敦煌市辖6镇3乡,56个村民委员会。敦煌市红地球、无核白等葡萄种植面积为7000公顷,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60%,年产葡萄15万吨,年产值15000万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无核白葡萄:果粒椭圆形、果皮薄、呈绿黄色、汁少无核、酸甜可口;红地球葡萄:果粒近圆形、粒大、味甜、肉脆、果皮中厚、鲜红色、不易脱粒、适宜鲜食,耐贮藏。 2、独特内含成分:含糖量18—24%,含酸量0.4%左右,既可鲜食又可制干,制干率20—30%。

六.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曲拉

曲拉

藏语,是牛奶提去脂肪后做成的干奶酪,用来做藏式点心、拌糌粑、下饭用。

曲拉是打酥油时把油捞出剩下的0,放锅里熬,熬好倒入一干净的白布袋,或者把一块白布四角拴上绳子吊起,把0倒入布兜之中,让水份慢慢沥干澄尽,剩在布兜之中的就是曲拉。把布袋或布兜取下放在一块洗净的平石板上,上面压一块石板,挤干剩余水份,然后把曲拉倒在一布单上晒干收藏,每次喝茶时放入碗中食用。每天挤的0熬熟称为甜0,如存放时间长或因热变酸,就用来熬曲拉,用甜奶熬制的曲拉味甜而且酥脆,别有风味。

七.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浆水梨

浆水梨

浆水梨,又名白梨。从明清时期至今盛行。据《岷州卫志》记载,早在清康熙年间,就列入“物产”果类,被人们视为生活中的主要经济树种。每年梨下树后,在不受重压的情况下,分层放入有草的竹筐内,置于避光阴暗处储存。待春节前后再取出来上市食用。食时,因长期在低温处存放,冻硬如石卵,需要在冷水里浸泡一小时左右,然后剥掉外围冰层即在嘴里吸吮。甜滋滋、酸迷迷、清凉凉的一包水,最能解酒,而且味中带有浆水余味。解放前,洮河北面陈家崖村王尕凤家园中的八楞子梨,质量最好,传誉一时。现在,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县有梨园202亩,白梨树1.71万株,最高年份产量2100多万公斤。大力发展浆水梨,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丰富本地特有的风味小吃。

八. 甘肃省 定西 漳县 羊十道

羊十道

即用一整只羊肉做十道菜肴。“羊十道”以其独特的风味在漳县闻名遐迩。“羊十道”选料考究,选用大肥骟羊,屠宰后以头、腿肉、羊排、血、心、肝等五脏及羊尾为主料,以花椒、生姜、胡椒、山药、茴香等中草药、香料为佐料。“羊十道”的烹饪之法有煮、煎、蒸、烩、焖、炒等。品名有清蒸白血、香酥羊排、开锅羊肉、大烩羊头、蜜饯羊尾、呼啦羊蹄、汆水丸子、时菜里脊、萝卜肚丝、爆炒腰花,共十道佳肴。

盛“羊十道”的器皿有瓷质盘、盆、勺等,将十道菜肴按头、内脏、排骨、尾等依次排列于瓷器餐具中即可上席。据传,“羊十道”也是由汪氏从元朝宫廷传入民间的,既保留了草原蒙古宫廷御膳的民族风格,又吸收了中原汉族的烹饪技艺,流传于今数百年,堪称陇中名菜。漳人王兴祥有诗赞曰:

四季食百草,千日始长成。

有朋远方来,献身宴嘉宾。

厨无鸡鸭鱼,桌少海味珍。

脑花淼玉脂,尾肥烧晶莹。

肚丝烹羹鲜,肝尖熘西芹。

肋条焖骨脆,里脊炒洋葱。

精肉炸丸酥,夹沙蒸馅嫩。

胸肌不油腻,腩烂无膻腥。

碗碟换十回,觥杯传几巡。

佳肴盘盘奇,美味道道醇。

饭后一盅茶,回思余香浓。

走遍南北地,华夏饮食尊。

九.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甘肃省民勤县主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专指产于甘肃省民勤县特定环境下饲养的特定品种,使用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羊肉。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部,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沙漠气候与天然水草造就了羊肉独特的醇香,具有“膻腥味轻、蛋白质含量高、肉内脂肪适中,肉质鲜嫩、味道鲜美”等很多优点。民勤羊肉有黄焖羊肉、开锅羊肉、烧烤羊肉等多种多样,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大水羊肉和锁阳羊肉。

民勤羊肉品质概括起来就是“膻腥味轻、蛋白质含量高、肉内脂肪适中,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到民勤,不能不提到民勤的羊肉,沙漠气候与天然水草造就了羊肉独特的醇香。民勤羊肉肉品具有较为适宜的脂肪含量,有较好的大理石纹分布(平均2.52),持水性能良好(平均失水率为6.98),故具有较为理想的外观和优良的贮存稳定性。胆固醇远低于其它肉类,所含氨基酸种类和比例符合人体营养的需求,营养学价值极高。屠宰后的民勤羊肉色泽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肌纤维纹理清晰,有韧性,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液面,几乎不用调味品遮盖就鲜香无比。

民勤养羊的历史源远流长,“水草丰美、可牧可渔”是民勤养羊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苏武牧羊的传说是民勤养羊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据《尚书禹贡》记载,“潴野匈奴驻牧”,潴野即今之民勤,足见春秋战国时期,民勤便有人类生存繁衍并从事畜牧业生产。秦汉时匈奴称雄河西,那时的民勤羊就是匈奴人向中原天子进贡的“贡品”,也是其食物的主要来源。另据专家考证,民勤县是汉中郎将苏武牧羝之处,县内苏武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苏武命名的地域名称,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民勤家喻户晓。长期以来,养羊、吃羊肉和用羊肉招待贵客已成为人们的传统,做羊肉系列餐已成为本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养羊历史和良好的养羊传统积淀了深厚的肉羊产业文化,也奠定了民勤肉羊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甘肃省民勤县昌宁乡、蔡旗乡、重兴乡、大坝乡、夹河乡、苏武乡、大滩乡、双茨科乡、泉山镇、薛百乡、三雷镇、东坝镇、红沙梁乡、西渠镇、东湖镇、收成乡、红沙岗镇、南湖乡共18个现辖行政区域

《民勤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民勤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建议函》,民政函〔2013〕107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民勤羊肉》(草案)

十.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岷县根雕

岷县山大沟深,山中老树桩、树根,千奇百怪,苍老古朴,形态多姿,新颖别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按自然原型稍加修雕,或小鸟,或雄鹰、或凤凰等凌空展翅高飞、逼真生动。树根不但缩影为山石、楼台,反映独特的大自然美景,而且还可以作为花卉盆景的底座,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

根雕是根艺的一种,它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