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三都县特产礼盒 三都县有什么特产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三都县特产礼盒 三都县有什么特产吃的更新时间:2023-08-10 04:46:41

一. 浙江省 杭州 建德 三都柑橘

三都柑橘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的。建德三都柑橘皮薄光滑、色泽鲜艳、肉厚多汁、酸甜适中,吃了还想吃。

三都地处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交汇处,境内山水环绕,风光旖旎,森林覆盖率高达86%,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理想的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之地。柑橘是三都的拳头产业,种植面积2.8万亩,年产量6万吨。三都已成为杭州地区最大的种植基地,已创建省级无公害柑橘基地、杭州都市农业示范园区,被评为杭州绿色柑橘之乡、中国优质柑橘之乡。注册“松密”牌柑橘先后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浙江省十大柑橘名牌、杭州市优质农产品金奖等荣誉,产品远销俄罗斯、加拿大等地。

二.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商都县 商都烤全羊

商都烤全羊

蒙古族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的盛宴特制的佳肴。一般选用草原上膘肥、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后,去毛带皮腹内加葱、姜、椒、盐等佐料整体烤制而成。烤完以后,羊形完整,羊跪在方木盘内,色泽金红,羊皮酥脆,羊肉嫩香。

三. 西藏 昌都 昌都县 藏乳猪

藏乳猪藏乳猪

四. 西藏 昌都 昌都县 贝母鸡块

原料:鸡胸肉6两、贝母1两、生姜2钱、盐4钱、水搅豆粉2钱、酥油2两。做法:先把贝母浸泡在温水中。把鸡胸肉切成小块用酥油把鸡块炸好,加上盐和生姜,再加贝母和少量水用慢火煨熟,快煨熟的时候加上水搅豆粉烧至片刻可以端上菜碟。



以上五道菜的主要原料均为藏区,其中有些原料是名贵药材,是滋补良药。藏餐用料精贵、做法简单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仅是藏区人民喜爱的菜肴,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不断为外地客人所接受、所青睐。

五. 江西省 赣州 宁都县 小布岩茶叶

宁都小布岩茶产于宁都县小布垦殖场,因茶叶产自雩山山脉钩刀咀峰的岩背脑而得名。这种茶外形弯眉显毫,条索秀丽,嫩香持久,还伴有一种花的清香。泡出来的茶汤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冲泡三四次滋味仍然不减。多次获国家、省级金奖。

六.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商都县 商都墨玉石

商都墨玉石

墨玉石(黑石头)产地:内蒙古丰镇市,“丰镇黑”学名辉绿岩,结构致密、程度均匀、质地坚硬、抗压抗折强度高,材料理化指标与加工性能均属优等。

七. 江西省 赣州 宁都县 宁都肉撮

宁都肉撮,是江西知名小吃。“肉撮”又叫肉丸,是“肉丸”的宁都方言。在赣南地区尤其是宁都,非常喜欢。宁都肉撮,是用肉(一般用猪肉、鱼肉)用设备打碎,然后取部分淀粉、水,制作而成的。口味独特,口感细腻,是宁都人民最喜爱的小吃。宁都人,每天早起的早餐就是宁都肉撮。而每逢喜事,也必须做两碗宁都肉撮(一个猪肉做的,一个鱼肉做的),宁都人民的风俗也有“无肉撮不成席”的说法。因为宁都人经商、求学分散到全国各地,慢慢的也传开来。每当出远门,也带着点肉撮在身边,作为家乡的小吃,和全国的亲朋好友分享。

宁都县是个客家迁徙之地,客家摇篮。为逃避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的宁都客家人,期盼着太平盛世,渴望举家团圆,永享安乐宁和,特地制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带有浓厚喜庆色彩的风味美食,那就是圆圆的客家肉丸。宁都肉丸中的猪肉丸和鱼肉丸是宁都客家过年或办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团团圆圆、美满幸福。

八. 江西省 赣州 于都县 岭背柿饼

江西于都岭背——素有“柿子之乡”之称, 柿饼,色灰白,断面呈金黄半透明较质状、柔软、清香、凉爽、甜美,食之口舌生津,有沁人心脾之感。

营养:柿饼性甘湿无毒、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涩肠。新鲜的柿子里含有大量水分、葡萄糖和果糖等,被晒成柿饼时,水分逐渐蒸发,果肉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渗透到表皮,形成的葡萄糖结晶等,类似蜜饯外面的糖浆,堪称柿饼的精华。同时,这层“白霜”使得整个柿饼都是干燥的。柿饼经过加工熬制,可治疗便血和老年人咳嗽,对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适者如斯:一般人皆可食用。便血者、老年人咳嗽、肝炎病患者尤宜食用。体弱多病、产后、病后、外感风寒和贫血患者不宜食用。糖尿病患者禁食。每次1~2个足矣。

九.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三都米粉

周末回家,因为转移户口的事,我去了三都镇派出所,回想起来差不多有十几年没去过三都镇了,刚进三都镇,面对一排排整齐的新街道,一座座新楼房,我再也找不到我记忆中熟悉的三都镇了,三都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变化,现在是焕然一新,再也不是两条小街的乡镇了,以前的木房早已被现在的漂亮的楼房代替,以前的地摊都变成了现在一排排整齐的商铺。唯一的熟悉的那就是大街上还是人满为患,人群密密麻麻,整个市集充斥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广告宣传语,显示出三都不愧是市集重镇。

办完事到了中午,肚子有点饿了,心里不由自主的想起吃米粉,小时候的我非常喜欢吃三都的米粉,十几年没吃了,我非常怀念三都米粉。三都的茶馆很出名,十几年前,三都镇的大街小巷里大大小小茶馆无数,无论春夏秋冬茶馆永远是最热闹的地方,特别是到了中午,每个茶馆爆满,座无虚席,男女老少都挤在在茶馆里,大人们喜欢喝茶,泡上一杯茶,吃点甜点,一边喝茶,一边高谈阔论,有吹嘘之谈,也有内幕曝光之料,有点评国家大事之论,也有生活琐事之争……小孩子不喜欢喝茶,包括我在内,大部分小孩都喜欢吃三都的米粉,茶馆里也有米粉,三都的米粉粗而滑,吃起来特别有嚼劲,口感非常好,而且米粉都是店主手工制作,再配上三都特有的米粉调料,煮出来的米粉还没端出来,我们就闻到了香飘飘的米粉味道,让我们这些垂涎欲滴的小孩更是受不了,米粉一出锅,我们这些小孩就抢着去端,谁先端到,就是谁的,没抢到的只能一边等下一碗,一边嘴馋的看着别人美美的吃着,三都米粉主要有炒粉、汤粉、拌粉,每种又分鸡蛋粉、肉丝粉、素粉。小的时候条件困难,尽管鸡蛋粉、肉丝粉只贵五毛的钱,我们经常只能吃素粉,偶尔父母豁达一次,我们才能吃到鸡蛋粉或肉丝粉。尽管是素粉,三都米粉的香、辣、鲜、滑,我们吃的是相当过瘾,每次吃的是连汤的不剩一丁点儿。吃饱了就坐在茶馆里听大人们讲故事、笑话(小时候听大人们说的事觉都是在说故事)。记得每次为了想吃三都米粉,父母要去三都时,我们这些小孩就想跟去,父母们不肯带,我们便使出全身解数:有撒娇的,也有哭闹的,有谈条件的,也有地上打滚耍无赖的,什么办法都用了还是不行,那只有偷偷的跟着父母后面,等到了三都才现身,父母无奈只能接受现实。三都镇是我们的临乡,离我家将近有十公里。那时候交通工具不发达,为了缩短路程,我们去三都都是走山路去,要走一小时。实在是三都米粉太诱人,我们是宁愿走一个小时的山路,也要去,而且是特别兴奋,都是你追我赶的跑着去,快到了三都才停下来等被我们远远甩在后面的父母。

十几年过去了,如今再次端起一碗三都米粉,还没吃就闻到了那熟悉的香味,顿时小时候吃三都米粉的一张张画面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画面的生动演义,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夹起一筷子米粉,送到嘴边,嗖一下,一根根米粉滑进嘴里,香、辣、鲜、滑,还是这熟悉的味道。和小时候一样,连汤的不剩,美美的吃完了一大碗。十几年吃过了各地的米粉,感觉还是三都米粉最好吃。虽然三都米粉没有桂林米粉闻名于全国,但三都米粉的味道我最喜欢,也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我就是喜欢三都米粉味道,或许我更想回味的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味道吧?(杨仪平)

十.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商都县 袖珍蒙古包

袖珍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以蒙古族特有房屋——蒙古包为原型结构制作,直径28厘米,高30厘米,毡面绣花。内装牛角杯、银碗、哈达、蒙古刀、牛骨筷子各一个,既古朴典雅,又具现代气息,既美观精致,又可作为储物盒,具有实用功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