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绿茶佛饼哪儿的特产 绿茶佛饼为什么叫佛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绿茶佛饼哪儿的特产 绿茶佛饼为什么叫佛饼更新时间:2023-08-10 12:54:30

一.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绿茶

据史书记载,古新州山高林密,土地肥沃,空气湿度大,适宜茶叶生长。新兴绿茶中,最好的是天露山茶、龙山茶、河步红梅茶等。其中,天露山茶味美清香,不减龙井。而龙山茶则产于龙山,主要是春时寺僧采来供佛之用,其茶味持久,纯净无比。同时,新兴县在逐步引进云南大叶茶品种后,经多年培育先后创出许多颇具名气的新品牌。如今,里洞天露山茶、共成象窝茶两大品牌的茶叶,均以产量大、茶质好活跃在新兴绿茶的舞台上,深受品茗者喜爱。

此外,新兴县境内还有两大鲜为人知的名茶:共成水源山茶和深山田白毫茶。这两种茶都是原生野生山茶。其中,共成水源山茶是当地群众从几百年树龄的高大茶树上剪枝培育的,现已发展到几十亩。虽经人工栽培,但由于依然粗耕粗种,该茶的味道、口感与野生茶无异。据村民介绍,若将这种茶叶存放在柚果皮内晾干,一年半载后就可作药用,患热症冲饮,疗效非常好。由此,水源山茶也有了“水源仙茶”的雅号。而深山田白毫茶,是县内土生土长的优良茶叶品种。原生的一棵野生白毫茶,生长在石羊山山腰的杂木树林里。这棵原生茶树高十米左右,树干一人无法合抱。据史料记载,白毫茶是有性繁殖的大叶种茶,属中生代小乔木,起源于白垩纪。其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叶背皆有白色茸毛,故称为白毛茶或白毫茶,概属野生,非常珍贵。

二.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天山绿茶

天山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天山绿茶为福建烘青绿茶中的极品名茶,原产于西乡天山冈下章后的中天山、铁坪坑和际头的梨坪村。主产地是从无坪山的“中心葫”延伸,东接章后,西连际头,南达留田,北至芹屿,分布在里、中、外天山,方圆约10千米,近百个村落。

这里产茶历史已颇悠久。据载,远在唐代,中天山一带已有栽茶。所产茶叶的品种、花色,几经变革,遂形成现今的“天山绿茶”。1781年前后,天山“芽茶”曾被列为贡品。

历史上天山绿茶的花色品名繁多。按采制季节分为雷鸣、明前、清明、谷雨等;按形状分为雀舌、凤眉、凤眼、珍眉、秀目、蛾眉等;按标号分为岩茶、天上丁、一生春、七杯茶、七碗茶等。其中以雷鸣、雀舌、珍眉、岩茶最为名贵。

雷鸣茶是用早春“一声雷”时节采摘的茶芽制成,冲泡后芽尖向上,竖直悬浮于杯中,犹如破土春笋,颇有情趣;雀舌系“一旗一枪”初展芽叶制成,十分细嫩,形似雀舌;珍眉采制精细,成茶形状如弯眉,颇为秀丽;岩茶采自石隙岩缝所长茶树之嫩叶制成,馨香深远,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这些产品花色,有的业已失传,有的如天山雀舌、凤眉、明前、清明等都已恢复生产,并创出不少新品种,如清水绿、天毛峰、天山银毫、四季春、毛尖等。这些绿茶品质远胜于传统名茶,其品质上的共同特点是:苗锋挺秀,香高,味浓,色翠,耐泡。自从恢复生产以来,曾多次在地、省及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获奖。宁德茶厂以“天山一路银毫”为原料窨制的“天山银毫”茉莉花茶,在1979年全国内销花茶评比会上名列前茅。

闽东天山山势雄伟,主峰宝顶海拔1143米,坡谷延绵,双溪萦回,宛如玉带,河岸多危崖陡壁。茶园多辟于岩上、溪边或山坡谷地。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主,腐殖物较多,有利于茶树生长。无怪乎诗人要称这里是“深山奇石嵯峨立,峡谷悬岩茶味香”了。

天山绿茶的品质特征为: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素以“三绿”著称。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翠绿,锋苗挺秀,茸毛特多;香似珠兰,清雅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该茶很耐冲泡,泡饮三四次以后,余香犹存。

地域范围

闽东天山位于东海之滨,山势雄伟,天山主峰——屏南天湖山,屹立在福建省屏南、宁德、古田三县交界的屏南黛溪乡。除天湖山外,还有天峰山、仙峰山、大坪山等山脉,是天山绿茶的原产地。

特定品质

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素以“三绿”著称。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翠绿,锋苗挺秀,茸毛特多;香似珠兰,清雅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该茶很耐冲泡,泡饮三四次以后,余香犹存。

文化典故

天山产茶,地理优越,历史悠久。 《唐书?地理》称:公元940945年,现宁德市蕉城区已是“蜡面”贡茶的产地。据南宋嘉泰(公元1201至1204年)名士张按记载,“于今西乡(即天山),其地山坡泊附近居民旷地遍植茶树,高冈之上多培修竹,计茶所收有夏春二季,年获息不让桑麻。”可见,800多年前,茶叶就成为天山百姓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那时天山产团茶、饼茶,还制乳茶、龙团茶。 元明生产的茶叶,供作礼品和祭祀品。清后期由于三都海上交通发达,天山茶区采制的大量绿茶和以天山绿茶为原料窨制的茉莉花茶输出国内外,供不应求。从此“天山绿茶”蜚声海内外。天山绿茶为福建烘青绿茶中的极品名茶,原产于西乡天山冈下章后的中天山、铁坪坑和际头的梨坪村。主产地是从无坪山的“中心葫”延伸,东接章后,西连际头,南达留田,北至芹屿,分布在里、中、外天山,方圆约10千米,近百个村落。

三.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四. 湖南省 岳阳市 湘阴 兰岭绿茶

绿茶系列:兰岭银针、兰岭毛尖、兰岭毛峰、兰岭龙井、兰岭银毫绿茶、兰岭绿茶王、兰岭绿茶。

五.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六.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 高山绿茶

安徽省宣州市古溪镇地处皖东南,高山起伏,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丰富的山区农副产品。江南名镇--古溪镇,自古盛产名茶。系列高山绿茶珍品: 塔泉云雾、天竺云牙、狮峰银钩、黄花云尖、天竺云牙、溪口金片。古溪镇历来盛产优质名茶,在我国当代茶圣陈椽教授精心指导下,开发研制出“塔泉云雾、天竺云牙、狮峰银钩”等系列高山绿茶珍品。 “塔泉尽头水,高山云雾茶”。“香飘中南海,远渡英皇宫”。皖南高山茶雪峰山精制茶厂还继承传统手工艺、精选高山天然无污染优质茶叶,生产高档云芽、爪片、云尖等系列产品
( 宣州)

七. 福建省 莆田 荔城区 龟山绿茶

龟山绿茶

龟山绿茶被列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1980年10月被评为全国五大名茶之一,1988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奖。

龟山岩绿茶,产于湖北黄冈麻城市龟山峰一带海拔800米以上的罗百川村、龟尾村和柿饼山村的高山上。这里常年雾锁烟横,气候湿润,气温一般低于山下5—8度。每当谷雨前夕,大雾特多,有时只有午饭前后的2—3小时才能见到阳光。这时,生长在峰巅岩缝里的茶树渐渐-,冒出如针尖似的绿叶。山里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采摘,采摘的毛尖,经过人工精巧制作,就是龟山岩绿茶。这种茶具有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汤色碧绿,叶底嫩匀等特色。

八. 浙江省 杭州 富阳 精美的竹编工艺

精美的竹编工艺,富阳的竹制工艺品,式样美观,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入口处,有一座双面竹贴屏风——竹石图,修篁扶疏,奇石点缀,工艺精巧,目睹者无不拍手叫绝。( 富阳)

九.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十.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南郑绿茶

南郑绿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南郑位于秦巴腹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梁州出名茶”的记载(梁州即为南郑),境内碑坝镇“干龙洞茶”在明清时期就扬名省内外,是全省茶叶优势产区和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南郑茶区地处巴山北坡林间,森林覆盖率达62.9%,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纬度高、海拔高、水质纯净,土壤富含锌硒,经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完全达到绿色、有机茶生产基地的标准要求。所产绿茶以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的特点而深受消费者亲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