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疆阿勒泰山上的特产 新疆阿勒泰北屯市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疆阿勒泰山上的特产 新疆阿勒泰北屯市特产更新时间:2024-01-28 14:56:16

一. 新疆 阿勒泰 福海县 福海甜菜

甜菜种植

福海县从90年代开始种植甜菜,并建立了福海糖厂,破产后于2001年新组建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三合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组建带动了农牧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在阿勒泰地区就带动近3000户农民种植甜菜,农户平均种植30亩甜菜,可创利11000元,种植户人均增收约300元。2006年,全县种植甜菜面积2.24万亩。甜菜是该县农牧民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和一项主要的增收渠道。

二.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三.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四.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五.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七. 新疆 阿勒泰 阿勒泰市 阿勒泰羊

阿勒泰羊的历史悠久,原名叫福海大尾羊,是福海县哈萨克牧民经过千百年辛勤培育而成的优良的阿勒泰地方品种。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新唐书》等史书上记载:“西域出大尾羊,尾房广,重10斤,”唐朝贞观年间,福海大尾羊曾被作为贡品献给唐朝宫廷,被誉为“新疆羊大如牛,尾大如盆”等赞誉。因其原产地和种羊繁育基地都福海,且其尾臀合一硕大而得名。于1976年,被新疆自治区正式定名为“阿勒泰大尾羊”,1990年又被自治区改为“阿勒泰羊”。

阿勒泰羊属于绵羊,在绵羊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脂臀羊品种,为肉脂兼用型,为使其命名科学化,阿勒泰羊在当地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技术人员长期辛勤培育而成的一个地方优良肉羊品种,是国内驰名的肉羊品种,在国外也享有一定声誉。该羊具有耐粗饲、善跋涉、抗严寒、体质坚实、抗逆性强、适用于放牧等特点,以其体格高大健壮、肉脂生产性能高、生长速度快、长膘能力强、羔羊早熟特性突出、肉质鲜嫩味美、无膻味而著称。1959年自治区建立福海种羊场,使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羊品质不断提高,数量发展也很快。20世纪60年代该羊曾在全国种羊展览会上受到好评,以后随着品质的不断提高逐渐被推广到新疆各地,还曾被山东、四川、海南、沈阳军区和哈萨克斯坦国大量引种,受到好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阿勒泰地区开始利用该品种羔羊生长快、抓膘能力强、早熟性好、肉脂性能好、抗病力强等突出特点,开展当年肥羔生产,到90年代,该品种已成为新疆肥羔生产的主要品种。

阿勒泰羊肉是阿勒泰地区各族人民历来喜欢的肉类食品之一。阿勒泰羊肉的食用价值自古以来就享有较高的评价:因其性温,故食用后暖脾胃、滋补身虚和食疗盈瘦等功能.古书记载:阿勒泰羊肉有益气益虚、温中暖下、治虚损盈瘦和腰膝酸软等效能.现代科学估价是:肌肉发达,瘦肉多,脂肪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滩羊肉已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尤其是阿勒泰羊羔肉. 阿勒泰地区冬季严寒,当地的各族人民能抵御寒冷是阿勒泰羊肉的重大作用。阿勒泰羊肉历来被阿勒泰地区当作冬季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寒冬常吃阿勒泰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阿勒泰羊肉还可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帮助消化。中医认为,羊肉还有补肾壮阳、滋阴补血的作用,男、女老少都适合经常食用。

俗话说“美食要配美器,药疗不如食疗”,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人们适时的多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阿勒泰羊肉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阿勒泰羊肉的脂肪熔点为47度,因为人的体温是37度,就是吃了也不会吸收,所以不容易发胖。阿勒泰羊肉肉质细嫩,容易被消化,多吃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疾病能力,所以现在人们常说“要想长寿,常吃羊肉”。瑞士的科学家发现牛羊肉中存在一种CLA的脂肪酸,对治疗癌症有明显效果,在CLA的作用下,癌细胞的生长得到抑制并逐渐减少,这种作用对于治疗皮肤癌、结肠癌以及乳腺癌有着明显的效果。试验还证明,草原放养的羊体内CLA含量更高。

阿勒泰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黄金路”,肉质鲜嫩、肥美,非常爽口。阿勒羊已远销内蒙、山东、甘肃、河南、上海等地。福海县在齐干吉迭乡、阔克阿尕什乡进行了阿勒泰羊的有机基地认证并与2008年6月拿到了有机认证书。福海县还在齐干吉迭乡、喀拉玛盖乡开展阿勒泰羊标准化的生产和提纯复壮工作,按照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的模式,建立了阿勒泰羊良种繁育基地,并辐射带动全地区阿勒泰羊的生产。

阿勒泰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7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利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关于批准阿勒泰羊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阿行署函〔2011〕71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DB65/T2284-2006《阿勒泰羊 标准体系总则》

八. 新疆 喀什 巴楚 新疆肉苁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新疆肉苁蓉的非凡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体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久服轻身、强身、强阴、强肾、壮阳、为滋补药。”

肉苁蓉又名苁蓉或大芸,生于荒漠沙丘,常寄于琐琐和白琐琐的根上。为多年生寄生肉质草本,高40~100厘米,下部藏于地下;茎粗壮,基部直径5~10厘米或过之,不分枝,或基部分成2~4枝。叶螺旋状排列,鳞片状,下部叶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0.5~1.5厘米,宽1~2厘米,上部叶较稀疏,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2~4厘米,宽0.5~1厘米,两面均无毛。花春末夏初开放,淡黄色或淡紫色,排成顶生、多花、长15~50厘米的穗状花序;下部苞片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与花冠近等长;小苞片与萼近等长;花冠管状钟形,长3~4厘米,冠檐裂片半圆形;雄蕊4,花丝基部和花药均被长毛。蒴果卵球形,长1.5~2.7厘米;种子极多数,椭圆形或近卵形,长0.6~1毫米,表面有网纹。

九. 新疆 阿勒泰 布尔津县 哈纳斯黄豆

哈纳斯黄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布尔津县农业生产的历史很久,大豆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是布尔津县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哈纳斯黄豆种植面积占全疆大豆面积种植的。布尔津县哈纳斯黄豆种植区域富含氮、磷、钾、铁、镁和钙等丰富营养,含石灰和盐分含量较低,有机值中的胡敏酸含量较高,含有的大豆生长的元素比例均衡,被全疆公认为是做豆腐的首先品种,每年产品供不应求。 经过多年的种植与改良,形成了本地独有的大豆品种,被自治区审定为“阿豆一号”、“阿豆二号”和“阿豆三号”,平均单产210/亩公斤以上,达到全国大面积种植平均单产的最高水平,种植亩产高于全国大豆产量。种植区域“新疆农科院豆类示范基地”、“新疆布尔津豆类试验站”,是自治区重点大豆生产县,引资建成了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的县中良大豆深加工企业,形成了公司加基地加农户产业链。

地域范围

布尔津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纳斯黄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布尔津县杜来提乡、冲乎尔镇、窝依莫克乡、也格孜托别乡、阔斯特克乡现辖行政区内的沙土地。东邻阿勒泰市,西接哈巴河县,南毗吉木乃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接壤,地理坐标位于北纬47°22′-49°11′、东径86°25′-88°06′之间。哈纳斯黄豆面积10000公顷,年产量达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哈纳斯黄豆籽粒饱满均匀,粒椭圆型,直径均约4-8毫米,呈淡黄色,有光泽,脐淡黄色,与种皮颜色接近,百粒重18-20克,手感较硬,豆堆可散发出清新香味。 (2)内在品质指标:脂肪含量在10%——14%、蛋白质含量在32%-38%、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含铜(mg/kg)14—19、铁(mg/kg)100—150、锰(mg/kg)20—26、锌(mg/kg)30—37、钙0.18%—0.5%;含有多种脂肪酸,如:棕榈酸含量8%—13%、硬脂酸含量3.5%—7%、油酸含量20%—24%、亚油酸含量49%—55%、亚麻酸6%—9%;氨基酸种类齐全。 (3)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 豆类》(NY5078-2005)标准的安全要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