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株洲特产简介和特点 株洲特产产品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株洲特产简介和特点 株洲特产产品介绍更新时间:2023-08-08 04:08:20

一.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花岗岩和大理石

花岗岩和大理石 商城、新县、罗山、固始等地均有储量大、品种我的大理石和花岗岩矿产。商城县大理石矿有绿、白、黄3种,矿源面积达10平方公里,花岗岩的储量更为丰富,灰白中夹杂黑星点、质地坚硬美观的“雪花尼”一个品种的储量就可供大规模开采300年之久;新县花岗岩的储量为9.5亿立方米,品种达15个以上,主要产品有花岗石装饰板材素花、将军红、鸽血红、枫叶红、森林绿、银花等20多个品种;罗山山店乡的大理石储量为53万立方米,花岗岩储量为7000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汉白玉、云罗红、翠花红等30多个品种。( 信阳)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大蒜

茶陵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紫皮大蒜与生姜、白芷并称"茶陵三宝",栽培已有400多年历史,2001年6月通过市科技项目鉴定.茶陵大蒜主要分布在虎踞、平水、潞水、思聪、米江、城关等乡镇,主要产品有青蒜、蒜球.分别集中在12月~翌年2月,4~5月出产,是我市淡季蔬菜品种之一,茶陵以生产蒜球为主.除作调味品外,主要供作种蒜用或出口.近年来在平水镇狮口村和思聪乡华隆村建立了茶陵大蒜提纯复壮示范基地60多hm2,使得茶陵大蒜种子质量大大提高.

三.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花炮

醴陵花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醴陵还是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花炮生产,历史悠久,遍布城乡。醴陵花炮走出了一条由没落到辉煌的创业之路,实现了产品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由千百年的传统生产技术向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转变,由内销为主向出口内销并举转变,花炮产值位居全国主要产区县(市)前茅,并销往80多个国家、地区和全国各地。在′99昆明世博会、′99中国普洱茶叶节、首都国庆50周年及澳门回归等重大焰火晚会上,醴陵烟花大放异彩,以迷人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由衷赞叹。在两大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服装、建筑、防水建材、印刷包装、化工等产业不断壮大,成为新兴产业群,服装、建材行业年产值分别超过4亿元和10亿元。

四. 湖南省 株洲市 荷塘区 柰李

炎陵柰李属小乔木,树冠半圆形,枝条丰立或半张开。三月上中旬开花,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成熟,正值水果淡季上市,倍受顾客青睐。炎陵县柰李果大形美,核小肉厚,质脆致密,风味浓甜,清香可口,果实心形似桃,果皮黄绿色,果肉黄色,半离核,平均单果重71.4克,最大果重204克。经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5%,总糖8.55%,含酸量0.56%,糖酸比为15.3,含维生素C16.84毫克/100克,可食率97.7-98.2%,耐贮运,鲜食或加工兼优。  

五. 湖南省 株洲市 炎陵 炎陵“十碗荤”

凡到炎陵,人们总是要谈起“十碗荤”。海外游子归来,家乡亲人招待他的是“十碗荤”;乡里红白喜事,做寿做酒,起屋上梁,乔迁新居,最隆重的酒席是“十碗荤”;大年三十除夕,合家团聚,辞旧迎新,最丰盛的团年饭是“十碗荤”。

“十碗荤”究竟为何物?声名竟如此之显赫?“十碗荤”其实就是宴席上的十大碗荤菜。第一碗荤叫“头碗”。一个大海碗,堆得冒了尖,笋子鸡杂盖面,里面是一个个圆圆的或椭圆的油炸团子。你别以为那是肉丸子和酥鸡蛋,那是酥糯米团。

第二碗是蒸蛋,淡淡的黄色,嫩嫩的荡漾着。舀一匙吃进口里,一丝清凉,满口清香。比起油腻的扎扎实实的“头碗”来,这个菜就显得清淡而轻松了。这大概是遵从“文武之道,有张有驰”了。

接着是鸡,是鱼。鸡是炒鸡,鱼是蒸鱼。这时,你有点犯疑了,怎么第四碗就是鱼?席上的一般规矩是“鱼到酒止”,酒还喝不喝呢?看看旁人没有不喝的意思。你估量,这两道菜本身无特别之处,而此时上桌,其间大概是有些文章。

第五碗上的是一条条的东坡内。不过已经“炎陵”化了,没有江浙间的那么多糖,倒有点近似湘菜扣肉的形制了。第六碗叉上了一个“围肉”,炎陵人又叫“喜事肉”。如果说第五碗“东坡肉”已经够份量的活,这接青上来的“喜事肉”就太有份量了,整碗全是用一寸见方的方块肉一层层围垒雨成,故名“围肉”。这碗肉是定量共应,每人三块,一块肥的,一块半肥半瘦的,一块瘦的,每桌八人,共是二十四块。这怎么吃得下呢?只见旁边已经有人拿出油纸,把自己的那一份包了起来。哦,这是可以带回去的。

连着出了两碗肉后,第七碗又是鸡,第八碗叉是鱼。炖鸡,佐以酃县香菇;块鱼,切成一方块一方块的草鱼,原汤原汁烧炒;炎陵“十碗荤”讲究的是双内双鸡双鱼。这时,有人起动盛饭了。这碗鱼,才是止酒的讯号。

最后两碗,是豆皮炒肉,海带炖内。这白然是大鱼大肉后的一点淡化。这时,你可能已经半点吃不下了。同去的朋友却会告诉你,这还不是炎陵最丰盛的“十碗荤”呢。

据炎陵老人们介绍,炎陵“十碗荤”,最初是地方1为朝廷派来的祭祀炎帝陵的“钦差”开斋、饯行举行的宴席。按照规定,御祭1们到了炎帝陵,只能素食, 不动荤腥。直到祭祀活动结束,行将回京之际,地方1便设此“十碗荤”招待,丰盛扎实可想而知。后来,这种宴席传人民闻,就成为老百姓招待贵宾、举行庆典的最高礼节。炎陵“十碗荤”便成了炎陵县这工方的风俗了。不过,随着生活的富裕,已经有很多地方很多人并不用油纸包肉回去了。那多少可以看作一种风俗遗迹。

六.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黄菜

醴陵黄菜细切如丝,佐高汤葱花,吃起来嫩、爽、滑、脆、鲜、香齐备。黄菜之有其名,据父老口传,当是在清末民初。那时水运发达,在水上靠船讨生活的人家很多,醴陵产的生猪、谷米、瓷器、鞭炮、夏布等,靠船运出,而醴陵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得要靠船运进来。船将出发时,家人抱来大捆芥菜,洗净,用木桶装好,再烧一锅开水,往桶里一倒,然后盖好盖。中午,船入湘江,也到该做中饭的时候,揭开盖子,桶中芥菜也成了黄菜,此时倒掉桶中黄水,将整片的黄菜漂洗一下,换上清水,以后每日换一次水,桶中黄菜既不会腐烂,也不会变味,随吃随取,极其方便,船家就省去了上岸买菜的麻烦,还节约了开支。

又据《醴陵商业志》载;民国时期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每年冬春两季,都要派车回乡采购,请老厨精心制作成称之为醴陵名菜的“八宝黄菜,”并每以此菜大宴宾朋。

七.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白芷

白芷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性温、味辛,能祛风止痛。茶陵盛产白芷,量多,质量好,名扬中外。

茶陵白芷栽培历史2000年,是茶陵“三宝”之一,誉满全国。茶陵白芷古称“楚芷”,今称“茶芷”和“抗芷”、“川芷”并列为全国三大名芷,1987年出版的《全国土大全》,茶芷名列白芷榜首,茶陵白芷菊花心,个大洁白又无筋,气烈香重药味浓,是芷类之中的上品。茶陵发展白芷,有独特的土壤、气候资源,悠久的栽培历史,较强的品质优势,在同类药材中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八. 浙江省 丽水 云和 金瓜丸和金瓜饼

金瓜丸和金瓜饼

南瓜,云和俗叫“金瓜”,是民间最普通的蔬果。山区农民房前屋后,田头地角大量种植,困难年景,它是救命主粮以瓜代饭,吃得边皮肤都发黄;年稔岁丰,这代主粮的瓜果,又会降格成为猪饲料。但想不到聪明灵巧、善于烹调的农家主妇,还能使它变化成为美味佳肴,接待贵宾的地方特色食品,“金瓜丸”就是其中之一。每年除夕团圆宴,就缺少不了这位名角,它名字高雅而寓吉祥,味道鲜美,风格特异,又非珍禽异兽、山珍海味所能媲美,它比肉不油,比鱼不腥,比山珍不清淡,比海味不鲜浓,可说是集百家之优点而无百珍之异味。浓淡适口,鲜香诱人,主料价廉物美,配料亦极普通,难怪民俗中流传久远!笔者从记事起,上至祖母、父、叔,下至子侄,人人爱吃,数十年来,每逢年节,年年不能无此君。

九.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麻鸭

攸县麻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攸县麻鸭是湖南省著名的蛋用型地方鸭种,全身羽毛黄褐色与黑色相间,形成麻色,故称麻鸭,具有体型小、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饲料报酬高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攸县麻鸭一般在70~75日全身长满羽毛,90日龄公鸭为1120克,母鸭为1180克,120日龄公、母鸭均为1240克,随后体重相对稳定。120日龄母鸭进入产蛋期,产蛋期长达3~4年,年产蛋200~250个,最高可产310个。攸县麻鸭产于攸县洣水河和沙河流域,中心产区为网岭、鸭塘铺、大同桥、新市和高和等地,全县年产麻鸭400万羽,产蛋7000吨。

攸县饲养麻鸭历史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麻鸭就是攸县农家饲养的家禽品种,经过长期实践,攸县人们在麻鸭选种、孵化和饲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许多农户以养鸭为生,或开鸭店,销售雏鸭;或赶群鸭沿醴陵、株洲、湘潭、长沙一带游,就地销售;或到长沙、湘潭、汉寿、南县等地开设鸭店并传授技术。县境鸭塘铺、鸭店里等地名,均因孵鸭、养鸭而得名。

攸县麻鸭在国内享有盛誉。1981年7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攸县麻鸭》科教片。1984年2月,攸县麻鸭又被列入湖南省地方良种,载入《湖南省家禽品种志和品种图谱》。为了保护攸县麻鸭这一地方良种资源,提高品种纯度,攸县科委和畜牧、肉食、外贸等部门,于1981年将新市、大同桥划为“攸县麻鸭保护区”,开展原种繁殖。1998~1999年,省畜牧局和县畜牧局共同开发攸县麻鸭规模开发技术,其成果被授予株洲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十.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油茶

在2004年底公布的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攸县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攸县盛产油茶,素有“湘东油库”之称,栽培历史悠久。据攸县地方志记载,该县油茶栽培已有800余年。主要栽培品种以“霜降籽”为主,还有少量的“寒露籽”和“珍珠籽”等类型,既是经济树种,又可作庭院观赏树种。其中有一种“薄壳香”油茶,早在1965年就被国家林业部定名为“攸县油茶”。

湖南的油茶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我国江南低丘陵区最重要的食用油料树种,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攸县油茶是1960年在上云桥公社江南大队(今年上云桥江南村)发现的一种野生油茶,主要成片分布在上云桥镇江南村和瑶塘村,当时称之为“薄壳香茶油”。经中国林业科学院胡先啸教授鉴定,命名为“攸县油茶”,1981年,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认定该物种应为长瓣短柱茶,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其主要特点是:株型紧凑,耐瘠薄、早熟、抗油茶炭疽病、果皮薄,出籽率高,油质好。每百公斤鲜果出籽70公斤,此普通油茶高1倍左右,干籽含油率45~55%,全籽出油率为28~36%,比普通油茶高8~10%,缺点是果实成熟期前后可相差40天,至1985年,已有18个省市引种,少量输送越南、尼泊尔等国家试种。

油茶是山茶科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淡黄褐色,平滑下裂。秋季开大型白花,又称“白花茶”。油茶的适应性强,耐贫脊,抗干旱,是改造红壤的主要树种。油茶籽可榨油,种仁含油量高达59.2%,是我国产油量最高的植物之一。茶油是植物油中的精品,也可作为肥皂、蜡烛的原料和防锈的涂料等。

油茶的生长快,寿命长,优质高产,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湖南省有 “油茶之乡” 之称,是我国种植最多的省份。浙江常山县有棵清末的 “油茶大王” ,株高5.5米,占地64米2,年产茶籽最高可达250多千克,产茶油约17千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