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吕梁特产黑冷子 山西吕梁石楼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吕梁特产黑冷子 山西吕梁石楼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12-01 16:01:20

一. 山西省 吕梁 岚县 岚县马铃薯

岚县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岚县是全省驰名的马铃薯种植大县,大蛇头乡是全县种植土豆面积最大的乡镇,全乡种植土豆超过12000亩.岚县的土豆相比其他地方的土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淀粉含量高,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中国有很多可以种土豆的地方,其中各个地方的土豆最重要的差别就在这里,淀粉的含量决定了土豆口感、营养、保存时间,经济价值等很多方面。

个头大,为什么说个头大也是特点呢?因为土豆是用来吃的,而吃的东西当然是讲究口感的,一般来说土豆最佳个头应该在一到两个拳头大小之间。一般人在这犯迷糊,大的小的还不一样?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就是不一样。土豆小了吃起来很硬,没有韧性,而且除了煮着吃以外做其他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个头太大的土豆,做其他饭到是影响不大,唯独煮着吃的时候,太绵,不能煮太长时间,不在多做评论。

品种很多,具体有多少种我没调查过,不过就我吃过的几种说一下。

黄土颜色,个头不大不小,这是最常见的,可以用各种方法配各种菜来食用。红颜色的,这种土豆吃起来有一种甜味,很香。紫颜色的,感觉比前两种要好吃的多。还有一种长不大的土豆,这种土豆怎么长也不可能达到前面说的两三个拳头那么大,就是比苹果大点,用法不太了解,接触的比较少。

所在地域: 山西

申请人: 岚县农业技术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岚县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北部,汾河上游,北靠岢岚,西接兴县,东邻静乐,南连娄烦、方山。最高海拔2275米,最低海拔1131米。 辖4镇8乡,1个城区居民管理委员会,167个行政村,334个自然村,总人口1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4万,全县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耕地75.9万亩,地理坐标:北纬38°05′00″~38°36′11″,东经111°21′43″~111°50′02″之间。历史来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7万公顷,总产值达到38万吨。

二. 山西省 吕梁 交城 交城木耳

木耳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 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类、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热量306焦、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矿山工人、纺织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功能。

三. 山西省 吕梁 石楼县 石楼菜羊

石楼菜羊

菜羊又称“百叶籽羊”,个小体壮,毛细多绒,为石楼一方。

四. 山西省 吕梁 临县 三交火烧

火烧(红印印饼子)以白面为主料,加少许油、盐,表层酥脆可口,盖有红印,象征吉祥。味喷香。

产地:

临县三交

五. 山西省 吕梁 中阳 柏子山羊肉

柏子山羊肉

柏子山羊肉是中阳县的著名传统,素以鲜嫩清香、无腥膻味而闻名于省内外。被当地人誉为“土人参”“补心丸”,颇受消费者的欢迎。

中阳县地处吕梁山西麓。这里满山遍野生长着小地柏和古老的柏树林。这里饲养的山羊,一代又一代地以柏籽、柏叶为食,渴则饮含有相对的山泉水,故产的羊肉风味独特,柏子羊肉由此得名。因柏籽、柏叶有养心、安神、润燥之功效,山羊常食此物,在体内发生了作用,所产的羊肉也就与众不同了,历来被视为驱寒滋补珍品,为“三晋百宝”之一。

柏子羊肉肉质细密,纹理清晰,味道鲜美,有独特的柏香味。用这种羊肉烹制出的菜肴,不腥不膻,味美异常。经测定,柏子山羊肉蛋白质含量为20%多,比一般羊肉高5%左右,脂肪含量为20%左右,热量达103万焦耳,磷含量为151毫克,此外肉中还含有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B1、B2等营养成分,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医学界认为:柏子羊肉具有开胃健脾、理气调血、养神安心、驱寒止痛之功效。当地的老人、产妇常把柏子羊肉作为高级滋补美食。老年人若坚持每年吃一只柏子羊之肉,可益寿延年。正因如此,每当宰羊季节,许多省内外的美食家都争着到此地购买羊肉。

目前,中阳县已有柏子山羊1.5万多只,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该县已成立了柏子羊协会,专门进行柏子山羊的开发研究。

六. 山西省 吕梁 交口县 山西腌菜

山西腌菜有酵、酱制法。酵制的称酸菜,《周礼》称“菹”或“齑”(切碎腌),北魏《齐民要术》记有腌渍酸菜多种方法,山西民间有此传承。晋南村野,人们习惯将萝卜叶切碎,白萝卜擦丝,一层叶一层丝密密实实地压进缸里,于房檐下日月柔光的抚慰中和小雪大雪的冰冷里,慢慢地发酵成菜,直到冬至就可开吃。萝卜酸菜助消化、减油腻、调脾胃,苦日子里略加调拌配窝窝头,条件好一点与牛肉同炒佐白面馍馍,有时还包成饺子,融进一份生活从辛酸到香甜的记忆。

腌酸菜晋北民间多用长白菜。白菜古称“菘”,是菜之美者,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南史》)之称。白菜好吃,但过冬不易,大同民间就制成酸窝菜:去黄叶、净水洗、开水烫,冷却后码进缸内,撒上花椒、红辣椒、小茴香、食盐等,注入凉白开水,再以净石压紧,放阴凉处发酵2个月即可食用,酸甜利口,清淡实惠。若以之氽白肉、煲鲤鱼,俱成佳味。雁北农户还腌制一种什锦酸菜,与德法洋人暗合,用甘蓝做原料,无处寻求杜松子,却掺入芹菜丝、胡萝卜丝,亦成其美。德法的酸甘蓝丝在法式大餐上,要配以熏猪蹄用金刀银叉来吃。雁北农户则水津津夹出几筷,就小米粥、山药蛋,闷头猛吃,有一股北路梆子的粗犷与豪气。

在晋中,平定黑豆叶腌酸菜从尧帝“黎藿之羹”(《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起,经过了那些“抱瓮聊度日,尝羹谋岁卒”(清代李正元《豆叶吟》)年代,已融入了家乡风土食俗的深厚感情。平定秋后做过冬准备,沤豆叶酸菜必为重要一项:采回豆叶,切丝氽透,凉水过凉,入大筐内上压青石挤干水分,然后再放入瓮里捣实,压上石头,添入清水、米汤待慢慢沤制。这样腌制的黑豆叶酸菜,可炒、可煮,败火消炎。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不只是菜,还有它的故事和诗文。

如果腌酸菜是过冬贮菜的古老真功夫,酱菜则已发展到专门制菜的大学问。山西做酱历史悠久,太原府酱、曲沃面酱、襄垣黑酱曾负盛名,为酱菜发展提供了基础。像大同红丝菜,原名“什香菜”,是老字号“庆和泉”酱坊的传统产品。每年秋天,该店将优质苤蓝去皮洗净,对角切成四块,一层苤蓝撒一层盐,码在池中腌制,6个月后取出切丝脱盐,入甜面酱中酱制15天,再将白酒、黄酒、鲜姜末倒入拌均,即成色亮、脆嫩、咸甜、醇香的佐餐小菜。

山西酱菜还有晋中的搅醋丝,相传源于明代,制法是白萝卜洗净,切成筷粗条状,置太阳下晒脱水分,再上笼蒸后晾凉,加酱油、醋搅拌,放在缸里密封半年。搅醋丝,色呈酱红、味含酸甜,口感软中带筋,配一碗细长的面条,既助食欲,又助消化。山西腌菜中名气最大的要数晋南临猗的酱玉瓜,1915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曾获金奖。这种以玉瓜和面酱为原料,经过半年腌制而成的酱菜,清脆爽口,曾畅销国内外,还远销日本和东南亚。但当四川榨菜跻身于世界三大腌菜之列,酱玉瓜却于市场踪声难觅,着实为山西人的一件憾事。即便像六必居、万新合这样的酱菜晋商老店,也扎根于北京、潼关,绽放它金字招牌的不落光辉。

红尘难掩晋俗风韵,洗去历史铅华的山西腌菜在返朴归真的文化潮中,正当崛起。想那文天祥后人文剑峰在英国开中餐馆,以一碟中国腌菜结识富孀而继承千万资产,是数十年“腌菜为媒”的敬老情谊。可见腌菜正如那“在水一方”的“伊人”,对老一代充满一份依恋的情怀,对新一代诉诸一份简洁的时尚,对事业未竟者是一份范仲淹“断齑划粥”、曹雪芹“冬噎酸齑”的励志。

若是烹字章章氽,必有腌文历历陈。诚如吾辈者当从宋代朱敦儒的 《朝中措》中品味一份腌菜的真谛:“先生馋病老难医。赤米餍晨炊。自种畦中白菜,腌成饔里黄薤。肥葱细点,香油慢焰,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

七. 山西省 吕梁 孝义 石头干饼

 孝义的石头干饼别具风味。制作石头干饼是世代家传,是孝义城乡妇女的拿手绝活。逢时过节,大部分的户家都要做些石头干饼。如今城里有制售石头干饼的摊点。孝义人把石头干饼当作礼品馈赠亲友,也是老人做寿、小孩做满月的礼品之一。原料是白面、麻油、盐碱、酵母等,工具是石子、。石子要选用大小均匀的,不要大过拇指头。石头干饼是营养保健食品,一嚼就酥,易消化,人人爱吃,男女老少皆宜食。

八. 山西省 吕梁 临县 黄河鲶鱼

黄河鲶鱼

黄河鲶鱼,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灰黑色,无鳞。头扁口大,有须两对。肉味美,为一优良的食用鱼类。鳔滋补,可入药。

九. 山西省 吕梁 方山 山西老火锅

冷冷的冬天,思念暖暖的火锅。在川锅的市井热闹里,居家过日子的人们,还是忘不了被时代渐渐淡漠的山西老火锅。

火锅的源头是一万年前的陶鼎,并在从鼎到锅的演变中,伴随着对冬季暖食的需求,产生并独立出来。空足之鼎曰鬲,西周有“刖刑奴隶守门鬲”和“温鼎”,放入木炭烧煮食物并保温,可以说是最早的火锅雏形了。汉代时有铜“染杯”,上为盛食杯,下为炭火盘,推断为古代单人使用的保暖食物的小火锅。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暖食的 “锥斗”、分格的“五釜熟”,演变到唐代,又有用于暖酒、暖茶、暖食的陶瓷暖锅。宋代始有锅涮兔肉,名曰“拨霞供”(《山家清供》),元代时出现涮羊肉。明清时,暖食多称为热锅,涮食称为生火锅,如《清稗类钞》记载:“案辄有一小釜,沃汤其中,炽火于下,盘置鸡鱼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入,俟熟而食,故曰生火锅。”清帝除夕宴要上热锅一品,千叟宴则上生火锅,如嘉庆元年举办的千叟宴,有5000人入席,共用了1550个火锅(《中国历代御膳大观》),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

火锅宴上,用的最多的是大同产的铜火锅,“分上下层,中以红铜为火筒著炭,汤沸时,煮一些肉脯、鸡、鱼,其味无不鲜美”(《奉天通志》)。大同铜火锅自古享有盛名,《民国大同志稿》有“大同虽非铜区,而铜制品向颇著称,物美价廉,多运往外蒙古地方。其大宗售品有铜锅、铜壶等物,尤以火锅为最。自平绥路通车,中外游人旅客咸乐购置之,用作馈赠,其销路愈畅,本品愈多,故手工业中,铜工最为独步。”大同铜火锅有六件套,经过七道工序制成,不仅结构合理,而且造型美观,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1973年,1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席间,总统及随行的法国友人,对大同火锅风味之独特、器具之精美赞不绝口。细心的周总理在蓬皮杜总统别离之际,将一个雕有 “九龙奋壁”的铜火锅相赠,世界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声誉传遍了国内外。此后钓鱼台国宾馆等著名饭店,纷纷订制,火锅宴席兴盛一时,铜火锅涮羊肉亦成为地方特色名吃。

与大同火锅齐名的,有尧乡火锅,早期以翼城或平定的砂火锅为器,将肉菜等食料先入锅后注汤,煮沸上桌而食。这种吃法唐代叫暖锅、清代叫热锅,宋代时则叫“骨董羹”。苏轼的《仇池笔记》记着这个出处:“取凡饮食杂烹之,名骨董羹”。范成大有诗“毡芋凝酥敌少城,土薯割玉胜南京。合和二物归藜糁,新法侬家骨董羹”。晋南稷山金墓博物馆段氏墓穴出土有一块方砖,与段氏家传的一块方砖相合,组成一付完整的“贯通宴锅汤”方,类似今天火锅之煮与涮相结合的吃法。笔者曾三次亲往考察,亦曾品尝,食以鹿料为主,但汤方却秘而不宣,只出示了一幅描绘北宋年间三晋南北酒馆冬令吃宴锅汤的古画。贯通宴锅汤曾在太原著名的全晋会馆销售过,现在又推出有木炭铜火锅,是老太原的吃法,层层码料,先煮后上,配以特殊的山野“麻麻花”香料,相传源于北汉。

过去山西民间吃火锅,平日里是不多见的,大都在冬季节令应市。春节期间,人们走亲串戚,初二或初三女婿给丈人、丈母拜年,丈人则多以火锅款待,取意“团暖”之意。火锅料需荤素兼备,如古绛州一带多达十余种。若是将料煮沸后连锅热上,则讲究码放原料至锅子的四分之三深度为宜,过多汤易溢,过少则不丰富。火锅还被应用于山西民间筵席的主菜,如晋中太谷的一品锅、三鲜盆,所用器皿与大同铜火锅有别,是1的平底圆形带盖的铜镀锡盆。三鲜盆内要有三等份的格,互相接通,如魏晋时候的“五釜熟”,三样主菜分放在各格,汤味因相互连通而调和。铜盆配一铜架,下方可安置一酒杯,食时点燃杯中酒,置于盆下,边烧边食,为过去晋商大户人家的吃法。

今天,火锅不再是稀罕之物了,在新生一代却言必川、渝,“上继唐风晋韵,下启调鼎美味”的山西老火锅之种种,正渐渐式微。如此,山西老火锅亦需在根脉文化的复苏中,唱着《从头再来》,与时俱进。

十. 山西省 吕梁 兴县 乌枣

乌枣

由兴县红枣熏烤加工而成,色泽乌红发亮,皱纹均匀明显,无鼓泡,无破裂,形状在3公分左右,便于储藏运输。经熏烤之后,不仅具有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的功能,而且还增加了止咳化痰、开胃化食等医用功效。产品主要销往东欧、东南亚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