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天门市乡土记忆特产店 湖北天门市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天门市乡土记忆特产店 湖北天门市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4-19 03:13:34

一. 湖北省 天门 天门三蒸

“天门三蒸”,据说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最初,居住在江汉平原的农民们在那灾荒不断、战乱频发的境况下,为了填饱肚子,只好把一点点谷物磨成粉,弄点野菜拌成菜糊充饥;后来,又用蒸笼或甑蒸熟拌有谷物粉和佐料的野菜(地米菜之类)或自种的蔬菜(茼蒿、白菜、萝卜等);再后来,由于生活的改善,逐步用谷物粉和佐料拌动物的肉(猪、鸡、牛、鱼等)蒸熟了食用。

不过,以上这种蒸食方法,只是“天门三蒸”的一种——“粉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粉蒸茼蒿,颜色翠绿,清香鲜软;粉蒸猪肉,色泽棕红,滋味鲜美,肥而不腻;粉蒸鸡块,颜色微黄,软嫩味香;粉蒸甲鱼,色泽调和,肉质嫩软,胶质味鲜,已被列入《中国名菜谱》。还有一种在天门很有名的“竹蒿打老虎”,亦称“压桌”的菜,就是用莲藕、猪肉相混后拌上米粉、佐料上笼蒸熟而成。此菜既有莲藕的清香软和,又有猪肉的滑润。

“天门三蒸”的另一种蒸法——“清蒸”,是把食物放入调好佐料的汤(水)中,再入笼蒸熟后食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蒸全鸡和清蒸鳊鱼,这两种菜形态完整,原色原味,肉烂脱骨,醇香可口;清蒸甲鱼,汤清汁鲜,鱼裙软柔,肉松味美;清蒸鳝鱼,肉质滑嫩,香味浓郁,已被录入《中国菜谱》。

“天门三蒸”还有一种方法——“炮蒸”。这种方法,现在只有在天门还有厨师会做。据说是在粉蒸无鳞鱼类时,用滚烫的食油处理其表皮,使其表皮形成一些泡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炮蒸鳝鱼,该菜又以干驿地区做得最佳,真是滑腻爽口,鲜醇开胃,回味无穷。至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甚至有的“三蒸馆”广为宣传的“蒸肉、蒸鱼、蒸菜”或“荤蒸(肉鱼类)、素蒸(蔬菜类)、混蒸(肉、鱼、蔬菜合在一起蒸,现在流行于多宝、胡市等地,‘甩蒸笼格子’就是最具特色的混蒸菜肴)”这些只是粉蒸所用的原料或成品,而不是“三蒸”的全部内涵。

如今,“天门三蒸”除了“炮蒸”外,其他两种方法,可以说目前在天门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做,并且都很地道。可见“天门三蒸”名副其实。愿“天门三蒸”永世飘香。

二. 吉林省 延边 敦化 马五店贝母

马五店村位于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镇驻地西南13.6公里,总土地面积76.9公顷,林地8.99公顷,耕地43公顷,皆为旱田,总户数83户273口人,皆为汉族。主导产业:贝母、林下参、林蛙等,加工业以贝母加工为主。贝母是该村的独业也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立体种植,地上是“粮仓”,地下是“银行”。全村43公顷耕地都种上贝母,并在外地扩繁种植。是远近闻名的贝母专业村,现已辐射全镇16个村及周边贤儒、黑石、额穆、大山等乡镇。这个村接待外地参观者上万人次,是吉林省无公害贝母种植基地。

三. 湖北省 天门 岳口芋环

芋环又称宝塔菜或称甘露子原名草石蚕俗称土食蚕

也称“地环”。属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植物。地下根茎呈现螺旋形脆嫩无纤维叶为针形开红色或紫色小花全草含水苏碱胆碱水苏糖。根茎含蛋白质脂肪水苏糖氨基酸水苏碱葫芦巴碱。茎、叶及根均可作药用主要功用为活血袪风散疲止痛解毒。性昧 甘、平无毒。为中国原产现分布于湖北、重庆、四川、山东等地

尤以湖北天门岳口盛产此物

九十年代初期岳口镇开始小规模种植实为岳口。其栽培历史可追溯至乾隆年间。目前岳口镇种植面积约一千亩亩产芋环可达到1000—1500公斤不等。 岳口芋环喜油沙地尤以汉江流域冲击地带富含矿物质的沙土地最为适宜外形为螺旋状每粒三—十环不等重约10—50克。因其感光性较强故宜种植于短日照略有阴凉的地带或近水低湿地岳口地区以每年的八、九月份为其最佳生长期。也可套种于高杆作物中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产量湖北省仅有岳口地区种植此物为一地方故称“岳口芋环”。

岳口芋环种植期为一年收获期为当年的年底至次年三月份因其状似算盘珠色泽奶白被岳口人民喜称为算盘子和车萝卜。当地人以鲜食为主亦可淹制后长期食用。淹制后香甜脆嫩回味长久。鲜食时用以红烧煲汤因其富含蛋白质、脂肪、水苏糖、氨基酸、水苏碱、葫芦巴碱等味道绵柔可口营养丰富且具一定食疗效果深受欢迎

是岳口人民新春佳节主要菜肴之一

岳口芋环喜油沙地尤以富含矿物质的沙土地最为适宜而天门市岳口镇地处汉江流域冲击地带属沙壤土土层有机质含量丰富。岳口芋环因其感光性较强故宜种植于短日照略有阴凉的地带或近水低湿沙地岳口镇以每年的八、九月份为其最佳生长期。种植期为一年收获期为当年的年底至次年三月份 岳口芋环外形为螺旋状其状似算盘珠色泽奶白富含蛋白质、脂肪、水苏糖、氨基酸、水苏碱、葫芦巴碱等味道绵柔可口每粒3—10环个体重量在30—50克之间。以鲜食为主亦可腌制后长期食用。腌制后香甜脆嫩回味长久。鲜食以红烧煲汤为主口感粉嫩绵柔营养丰富

芋环

又称宝塔菜或称甘露子,原名草石蚕,也称“地环”。属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植物。地下根茎呈现螺旋形,脆嫩无纤维,可制作酱菜。本品为中国原产,分布于各地,栽培于近水低湿地。

茎、叶及根均可作药用。性昧 甘、平,无毒。

成分

全草含水苏碱,胆碱,水苏糖。根茎含蛋白质,脂肪,水苏糖,氨基酸,水苏碱,葫芦巴碱。功用活血袪风,散疲止痛,解毒。

[跌打损伤]干根6克,杜衡根末1·5克,共研和,以黄酒送服。

[黄疸]根30克,积雪草30克,黄栀子6克,茵陈蒿9克,水煎服。

[毒蛇咬伤]鲜根、1等分,共同捣烂,敷于伤口。

[游走性关节风湿病]干草15克 (鲜草60克),黄酒和水等量煎服。

四. 湖北省 天门 张港花椰菜

张港花椰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张港花椰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腹地,汉水之滨的天门市张港镇自距今170年的清朝道光年间开始种植花椰菜,如今全镇37个村常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是中国花椰菜规模化种植第一大镇。张港花椰菜洁白如玉,味道甘糯、口感细腻,营养丰富,富含微量元素硒及蛋白质、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K和维生素C等,尤以维生素C含量丰富,每100克含129.6毫克,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生物活性物质起到防癌抗癌作用,高含量的天然维生素C对保护心血管有益。加工产品有花椰菜净菜、速冻花椰菜、盐菜、干制菜等4个品种类型,产品畅销北京、哈尔滨、武汉、深圳等30多个大中城市及欧美和东南亚国家。

张港镇是属于湖北省天门市管辖的一个小镇,人口95700人,面积153平方千米。位于汉江下游北岸,市境西南部。张港镇的棉花、花生、花菜形成了特色产业,被誉为“三花”之乡。其中花椰菜产业特别突出,张港镇花菜种植历史悠久,全镇44个行政村几乎村村种花菜,2011年种植面积达6万亩,占全镇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4%,花菜产量达12万吨,属全国第四。

花椰菜是蔬菜的一种,属于甘蓝的变种,花椰菜肉质细嫩,味甘鲜美,食用后很容易消化吸收,是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蔬菜,它味道鲜美,营养也很高,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其中西兰花的平均营养价值及防病作用远远超出其他蔬菜,名列第一。

天门市张港镇花椰菜栽培于2008年3月正式被列为国家第6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天门市花椰菜标准化示范区通过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验收,被认定为湖北省无公害花椰菜生产基地,花椰菜经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确定为无公害产品。从2005年开始,张港花椰菜出口到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经新疆和内蒙远销到蒙古和俄罗斯。至 2006年又出口到韩国和日本。

地域范围

张港镇位于湖北省天门市境西南部,位于东经112°46′00″—112°55′00″,北纬30°30′00″—30°40′00″之内。南临汉江,与潜江市隔江相望,东距竟陵48公里,北距拖市15公里,西距多宝20公里。张港花椰菜种植主要分布在张港镇境内的罗万村、洪山村、彭湖村、张港村、狮子桥村、尹港村、周铺村、段铺村、河山村、毛巷村、郭垱村、梁滩村、泽口村、毛岭村、高拐村、同兴村、罐头尖村、大渊村、泗港村、九郡村、三合村、熊刘村、十周农场、茶店村、白果树村、顺河村、柏台村、螺狮滩村、高荣台村、孙李湾村、菱角洲村、中南村、河堤村、龚王村、张角村、徐桥村和新合村37个村,总生产面积3346公顷,年总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各小花球肉质花茎短缩,花球紧实,洁白色,花球表面无污物,无机械损伤、散花、绒毛 2、内在品质指标:张港花椰菜营养价值极高,维生素C丰富,每100g新鲜花椰菜含≥100mg。 3、安全要求:张港花椰菜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具体标准如下: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五. 甘肃省 酒泉 玉门市 黄羊

黄羊又叫黄羚、蒙古原羚、蒙古瞪羚、蒙古羚等,因为它实际上并非羊类。它的体形纤瘦,但比藏原羚和普氏原羚大,也略显粗壮,体长为100—150厘米,肩高大约为76厘米,体重一般为20─35千克,但最大的可达60—90千克。头部圆钝,耳朵长而尖,并且生有很密的毛。具有眶下腺,与藏原羚和普氏原羚不同。
地方名"长尾羊",亦称"蒙古羚",学名"鹅侯羚",偶蹄目,牛科。在玉门境内荒漠戈壁和荒漠草原地区都有分布,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六. 湖北省 天门 天门生姜

生姜,铜陵“八宝”之一。
铜陵所产生姜称为“铜陵白姜”,属铜陵独有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品质极佳,具有“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品味纯正、香味浓郁”等特点,享誉海内外

七. 湖北省 天门 天门蓝印花布

位于江汉平原的湖北地区,濒临长江,土质、气候对棉花的种植尤为适宜,而天门更是全国著名的棉乡。随着植棉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地方棉纺织手工业的兴盛。另一方面,天门在已大量种植蓝草,为染制蓝印花布就地提供了染料来源,这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据《天门县志》记载,“乾隆六十年(1795年),山(西)陕(西)帮商人在(天门)岳家口收购棉布(土布),销往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岳家口蔡云昌经营的棉布被陕帮商人誉为棉缎……道光元年(1821年),天门县城有郭复兴、刘茂盛、唐茂盛等作坊大规模生产蓝印花布。后来,岳家口、干镇驿、皂市、渔薪河等地也相继兴起印染业……”蓝印花布在很多地方都有生产,同为手工业时代的产物,其制作工艺大都一样,但在其他方面却不可避免地带有地方色彩。江南蓝印花布以温文尔雅取胜,湖北蓝印花布则以强健大胆、沉着朴素、清新明快、抒情性的乡土魅力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八. 河北省 邯郸 大名县 孙甘店花生

孙甘店乡位于大名县城东南17千米,面积63.6平方千米,人口3.40万,辖南石冲村等22个行政村。孙甘店乡属于沙质土壤,适宜花生种植,因此这里花生资源丰富。孙甘店乡利用花生资源优势,从花生加工为切入点,办起了烤花生厂,吸纳村里的劳动力,使全乡经济有了很大增长。

九. 山东省 德州 宁津县 宁津保店驴肉

宁津“三大名吃”之一的保店驴肉成名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宫廷贡品,因其风味独特而名扬全国,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入选《中国土品名吃大辞典》。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保店驴肉,质细鲜嫩、营养丰富、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久放不变、咸淡适口、老幼宜食。且一驴出“八锦”——心、肝、肠、肚、精肉、蹄筋、口条、脆耳。著名营养学家,1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品尝后连连赞叹,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

若说保店驴肉,还得从嘉庆皇帝说起。

保店镇位于宁津县城东十二里处,古时为一条昼夜兼程的邮路。邮路旁设客店饭馆,饭店主要经营驴肉。邮差品尝后大为赞赏,消息传至京城,京城显贵要人闻说后也让邮差捎去品尝。从此,保店驴肉便慢慢誉满京城了。

清嘉庆四年腊月,天降大雪,足不出户的嘉庆帝对宫中食品倍感厌烦,很想品尝一下民间野味。经太监探听,保店驴肉不仅色味俱佳,且有舒筋活血强身健体之功效,便如获至宝,特派御膳房大厨师前来保店,亲自监督制作。做好以后,大厨师便快马加鞭,

赶至京城,嘉庆帝食后果觉余香满口,意犹未尽,赞不绝口,真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从此,保店驴肉便年年成了皇室的贡品。

保店驴肉创始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清廷贡品。其传人李守恒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与现代生产技术相接合,创建了“保店守恒精制驴肉厂”。中国美食家于若木先生品尝后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保店驴肉已入选《中国土大全》。保店驴肉,选优质德州黑驴为肉源,取祖传科学配方,配以老汤,文火预煮,并经紫外线消毒,商业无菌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处理等精心制作而成。保店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

十. 甘肃省 酒泉 玉门市 玉门酒花

玉门酒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玉门酒花,指在甘肃省玉门-酒泉地理区域内,以按照DB62/T1177-20

.04《-绿色食品啤酒花栽培技术规程》种植生产的鲜花为原料,经各级加工而成的啤酒花制品。玉门酒花香气更为浓郁,色泽黄绿新鲜。品质优于中国国内其它地区产品。产品类别主要有三种,压缩酒花、颗粒酒花、酒花浸膏深加工制品。.

历史渊源

中国是野生酒花的原产地之一,野生酒花集中分布于陕、甘、宁、新、滇 .四省区,玉门位列其中。中国酒花人工栽培最早开始于1921年,栽植于黑龙江一面坡酒花场。1921-1949年中国种植酒花仅属于试验性质。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崛起,啤酒工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啤酒灵魂的啤酒花,也开始了大面积的种植。
1981-1990年,原轻工部把西北作为酒花的重点发展区域。新疆、甘肃、宁夏、内蒙面积迅速增长。东北、山东、安徽等省区面积逐步萎缩。甘肃酒花开始崛起,1990年,甘肃酒花面积达到了1.52万亩,产量3409吨仅次于新疆。全中国酒花种植面积达到了6.64万亩,产量达到了10174吨。
1991-2006年,发展调整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国内酒花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种植面积逐步调整。宁夏、内蒙酒花退出比赛,国内酒花新疆、甘肃两强相争。2005年,甘肃酒花面积超过新疆,位居全中国第一。2006年,全中国酒花面积6.2万亩,产量11000吨。甘肃面积达到了3.7万亩,产量5800吨。同时,在这15年间,国内酒花加工方式,完成了由压缩酒花-颗粒酒花-酒花浸膏及深加工制品的历程。.

生产情况

从1980-2006年国内酒花面积产量变化来看,甘肃酒花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新疆酒花自1994年后,面积和产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05年,甘肃酒花全面超过新疆。2006年,全中国酒花面积为6.2万亩,产量为10200吨,玉门-酒泉地理区域内压缩酒花产量为4000吨,生产颗粒酒花3800吨,酒花浸膏30吨。而玉门面积占28%,产量占30%,2006年区域内实现产值颗粒9500万元,浸膏1200万元,共计产值1.07亿元。在甘肃、新疆种植啤酒花的十个区域中,玉门-酒泉地理区域内,酒花种植 .最为集中。所以说,啤酒花是玉门-酒泉地理区域中标志性的的特色经济作物。
2009年,玉门-酒泉酒花种植区域内,已建成了3万亩酒花种植基地,年产酒花3800吨。18家压缩花加工厂,7家颗粒加工厂加工能力1.4万吨。并拥有国内唯一一家专业化酒花浸膏深加工企业-玉门拓璞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加工能力为3000吨。该区域内,酒花加工手段完善,产业链条衔接紧密,在国内正逐步率先走向集团化、产业化发展的轨道。玉门酒花主要面对国内青啤、燕京、华润等大型啤酒集团和中、小型啤酒厂销售,销售范围遍及中国各地。同时,面对东南亚、东欧市场,2005-2006年出口500吨酒花。.

品质特色

玉门酒花地理标志所涵盖的压缩酒花、颗粒酒花、酒花浸膏制品,其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满足GB/T20369-2006国家标准《啤酒花制品》中各类产品的要求。理化特性方面,玉门酒花中的青岛大花品种,α-酸含量,β-酸含量均衡,α/β值在1.1-1.5之间。感官指标方面,玉门酒花香气更为浓郁,色泽黄绿新鲜。这是区别与其它产地酒花的显著特性。.

保护范围

玉门酒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下西号乡、黄闸湾乡、柳河乡、赤金镇、花海镇、清泉乡、小金湾乡、柳湖乡等9个乡镇和饮马实业公司、黄花农场、裕盛实业公司、农垦建筑公司等4个农垦团场所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