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兴最难吃的特产 宜兴著名三大特产有哪些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兴最难吃的特产 宜兴著名三大特产有哪些呢更新时间:2024-01-15 04:29:04

一.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高塍猪婆肉

高塍猪婆肉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高塍镇的特色美食。宜兴高塍猪婆肉色艳、肉香、味鲜、皮沙,为大众喜爱的下酒之物,亦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高塍红烧猪婆(母猪)肉历史悠久。始出于宜兴市高塍镇桃园村陈氏家族,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先祖们以农耕为生,生活艰难,多有农户饲养猪婆,产仔出售,以补生计。每只母猪产了10窝左右小猪就无膘而不再怀胎,因其肉腥难食而不得不弃之。桃园村一陈姓农民,觉弃之可惜,遂试用多种佐料,烧制成美味猪婆肉。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途经宜兴高塍时,偶然用餐吃到了当地陈家猪婆肉店烧制的猪婆肉,觉奇香扑掉鼻味道上乘,连声称好,挥笔提匾:“高塍猪婆肉”。这匾被店家高挂于店堂,并将当天烧制乾隆所吃的猪婆肉汤敬称为“乾隆老汤”,嗣后,每每盛小勺“原汤”加进第二天烧煮的猪婆肉汤里,以此类推,即成“祖传秘方”。代代相传。现烧制的猪婆肉更是色香味齐全。

高塍猪婆肉的制作方法是:把不能再生仔猪的0猪,宰杀洗净后剁成6大块,下锅烹制,看着火候适时加上茴香、生姜、桂皮、芗草糖、黄酒等调料,其中烧制一只猪婆黄酒要用2至3千克之多,最后投下大红(食用色素),白肉由浅入深渐变赤色,煞是好看。随之飘出的香味也越来越浓。烧制时间一般为一天,当起锅时,那股鲜美而又奇特的肉香飘溢四方。一旦熟肉起锅来趁热尝鲜的络绎不绝。有买“厚头”腿肉的;有买“薄头”腰囊的;老人们喜欢既便宜又脆嫩的“省肠”(子宫)和奶酥;青年们喜欢啃猪蹄;更有人专买肉骨头啃。其中,用饲养时间超过4年的老猪婆烧制的猪婆肉,不仅油而不腻,而且肉皮香脆爽口(称之为沙皮),更是上品。其味之鲜美,没法用语言表达。卖肉人常用沿湖荷花塘采摘的荷叶,洗净晒干,作为猪婆肉的包装。

即使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仍有人在“地下作坊”烧制,只是不用色素,改用白烧,悄悄提篮小卖。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蒋南翔提起家乡和红烧猪婆肉,称赞它是“名不虚传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并嘱咐高塍的干部要用高科技提高猪婆肉质量。1995年,台胞虞兆中返乡赠建“兆中图书馆”,见乡亲们用高塍红烧猪婆肉款待他,非常高兴地说:“一见家乡的传统美食,顿觉家乡父老更亲更近。愿这一地方风味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临行前,他还将乡亲赠送的猪婆肉带到了台湾。

现在的高塍猪婆肉已经借助真空包装行销全国各地。

二.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宜兴草莓

宜兴近年来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多种经营,先后通过成立专业协会,建立示范种植基地,培育重点专业户,引进日本、美国等10多个高产优质新品种,草莓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品质和效益得到大幅提升,成为苏南地区有名的“草莓之乡”。去年宜兴草莓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平均亩产近2000公斤,最高亩产效益超过两万元,种植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85万元,比该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芳桥镇扶风村农民种植大棚草莓,亩均收入1。2万元,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道路,还带动周边一大批农户发展种植,形成了一个草莓种植专业村。

三.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五.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六.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八.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和桥豆腐干

和桥豆腐干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镇的。和桥豆腐干历史悠久,其特点是干咸而不涩,甜而不腻,香而不厌,细细咀嚼,香喷喷,甜滋滋,咸津津,其味无穷。

和桥豆腐干是宜兴久享盛誉的之一,相传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因其味特别鲜美,驰名遐迩,连清朝的皇帝也赞赏它为食中佳品,定为贡品。1950年,宜兴特制和桥豆腐干十多万斤,专程运往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寄寓祖国家乡人民的一片深情厚意。和桥豆腐干于2011年被列入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桥豆腐干制作要求很高,从精选原料到精制成品,要经过选豆浸发、清水过滤、上磨粉碎、蒸汽煮沸、撇泖点花、上榨压水、上盘划块、滚水氽翻等12道工序,然后再放入由茴香、桂皮、味精、白糖、酱油等调料配成的特备汤水中煮焖,让各种调料的味道渗透进去。同时,因其经高压而成,不易破碎,保管期长等优点。

如今的和桥豆腐干制作和选料更加讲究,它从黄豆的筛选、去杂、浸泡、磨浆、煮浆到灌装共1 9 道工序,好多实现了机械操作,仅有二三道工序是靠手工操作的。在配料上,除了习用的酱油、食糖、茴香外,还采用丁香、精盐、味精、海带、桂皮等多种作料。在品种上,有“海鲜豆腐干”、“开洋豆腐干”、“鲜辣豆腐干”、“焦油豆腐干”、“白坯豆腐干”等新品种,采用了消毒防腐真空软包装。2006年开始和桥豆腐干已经在互联网上售卖,直接可以在网上买到纯正的和桥豆腐干。

九.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葛根茶土家(族)人的甘露

    采用湖南省西部--张家界高山区的野生葛根加工。    葛根茶是一种纯天然、无任何污染、未加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饮品,富含钙、铁、铜、锌、硒、磷元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十八种氨基酸。    葛根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无污染的高寒群山之中,可生食,也可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对其功效有详细记载。中医认为葛根味甘辛,性平无毒,食之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同时因它含有大量的黄酮素化合物,故能降压退火、抗病解毒、防癌抗癌。    长期饮用,有补元气、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显著疗效,还有养血安神、滋阴壮阳、健脾益胃、活血通脉、降压减肥、养颜美容之功效。    饮用方法:取葛根茶0.8克左右放入杯中,然后用95度左右的开水加上盖浸泡1--2分钟,即可食用,也可直接食用。( 张家界)

十.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