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和平县家家香土特产 和平县春夏秋冬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和平县家家香土特产 和平县春夏秋冬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1 09:30:37

一. 湖南省 永州市 江永 江永香姜

江永香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永香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江永产生姜有近千年历史,清光绪《永明县志》载有“筠篮处处卖红姜”的诗句。以福洞村出产的无渣生姜质量最好,民谣赞颂“福洞出生姜,盖过远近十八乡,脆如冬笋嫩如瓜,一家炒姜满村香”。生姜晶莹如玉,形似手掌,外表浅黄色,嫩芽和茎节部鳞片呈紫红色,有如玲珑雕塑,娇艳可爱。肉脆嫩无渣多汁,富含姜油酚、姜油酮、铁盐。据测定,含蛋白质0.6~0.8%,糖分3.1~8.1%,脂肪0.4~0.7%,维生素B1和B2、挥发油姜辣等,有强大的去腥除油力,是调味佐餐佳品。既可鲜食,又可腌制和加工,久腌不变色、不变味。具有发汗、温胃、止呕吐、祛痰、驱风寒、解毒杀菌等药用功能。

江永县地处湘粤要道,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越,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利生姜生长,江永香姜是江永县著名的土,江永县产香姜有近千年历史,清道光《永明县志》上有“筠蓝处处卖红姜”的诗句,自古便有“所城萝卜、福洞姜”,“萝卜不空心、香姜没有筋”之美称。江永香姜肉质脆嫩、无渣多汁、气味芳香,其外观晶莹如玉、形似手掌、有如玲珑雕塑、娇艳可爱。香姜既可鲜食,又可腌制加工;久腌不变色、不变味。

江永香姜常年栽培面积1万亩左右,年总产量2万余吨。近几年都是在姜地中就被经销商订购一空。实行香姜深加工原料丰富,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广阔,有利于蔬菜产业发展。为此,拟新建年生产规模2500吨香姜系列保健食品生产流水线项目,对香姜进行精深加工,建立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提升香姜附加值,促进江永县香姜产业化建设的发展。

江永香姜于1999年10月荣获上海市科技节农村“一村一品”博览会品牌产品称号;2000年分别荣获湖南省第二届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博览会金奖和永州市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获湖南省第三届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博览会银奖;2005年通过无公害香姜产品认证.江永香姜于2008年获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地域范围

地域范围包括江永县粗石江镇、桃川镇、夏层铺镇、允山镇、潇浦镇、上江圩镇、千家峒瑶族乡、兰溪瑶族乡、源口瑶族乡等九个乡镇。江永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0°57′20″-111°41′15″,北纬24°55′35″-25°29′40″,海拔183-1951米。东部与江华瑶族自治县为邻,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富川瑶族自治县连接,西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灌阳县交界,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恭城瑶族自治县接壤,北部与道县毗邻。生产面积2700公顷,年产量40000吨,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江永县土壤以河流冲积土和黄泥土为主,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2.5%之间,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土壤肥沃。江永县属南岭山脉的山地丘陵区,都庞岭和萌渚岭环绕四周,地势四周高中部平坦,山间盆地相连,属喀斯特地貌,大体分为“七山半水二分半田”。

(2)水文情况:江永县共有河流211条,以永明河、桃水为主干流,分属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总长10710.4公里。江永县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永明河干支、流达116条,全长579公里,泾流量9亿立方米;桃水干、支流达95条,总流长492.4公里,平均总径流量10.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地下河达31条,静储量达1.28亿立方米以上。地下水水质优良,为微酸至微

碱性,矿化度均低于0.5毫克/升,含多种中微量元素,特别是硒元素,没有人为及工业污染,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江永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署不铄骨,寒不侵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日照、降水充足,湿度适中,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据气象部门多年观测,年平均气温13.8℃,太阳辐射总量每年117.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数1800小时,平均光照率32%,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588.6℃,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554.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香姜生产。

(4)人文历史情况:江永香姜有近千年栽培历史,清光绪《永明县志》载有“筠蓝处处卖红姜”的诗句。以夏层铺镇福洞村出产的无渣生姜质量最好,民谣赞颂“福洞出生姜,盖过远近十八乡,脆如冬笋嫩如瓜、一家炒姜满村香”。2004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粗石江镇、桃川镇、夏层铺镇和上江圩镇等4个乡镇,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择具备江永香姜特征特性,抗病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江永香姜生产过程必须执行《江永无公害香姜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采收种姜(即离娘姜):姜苗在6月下旬苗达4-5叶,拨开土块,取出种姜,取种姜后每株撒适量石灰或喷一次波尔多液,以免伤口感染病菌。采收嫩姜:7月上旬-10月下旬采收。采收老姜:10月上旬-11月上旬,地上部茎叶开始枯萎,地下香姜已充分肥大即可采收,此时产量最高。采后清除病伤姜块,按大中小分级,立即采用沙贮或窖贮或鲜销。

(5)生产记录要求:江永香姜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江永香姜其外观晶莹如玉,形似手掌,姜上有节,嫩芽和茎节部鳞片呈紫红色,有如玲珑雕塑,娇艳可爱,一般每株重750克-2000克。叶片象竹叶,根少而较粗。

(2)内在品质指标:江永香姜富含姜油酚、姜油酮、铁盐,经测定含蛋白质0.6-0.8%、糠分3.1-8.1%、脂肪0.4-0.7%、维生素B1和B2,挥发油姜辣等,有强大的去腥除油力,是调味佐餐佳品,而且具有发汗、温胃、止吐、祛痰、驱风寒、解毒杀菌等药用功效。香姜既可鲜食,又可腌制加工,久腌不变色、不变味。

(3)安全要求:江永香姜执行《NY/T745-2003绿色食品根茎类蔬菜》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江永香姜按形状、单株重量、色泽分为特级、一级、二级。江永香姜采用的包装为网袋或纸箱。包装上注明产品批号并加注农产品地理标志“江永香姜”字样。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二. 海南省 三亚 香煎鱼饼

用料

鱼腩肉100g、面粉100g、鸡蛋1个、小葱1根、植物油1大勺、酱油1大勺、蚝油1大勺

做法

鱼腩用刀小心片去鱼排,取净鱼腩肉; 将鱼腩肉剁成鱼泥; 面粉中打入一个鸡蛋; 放入鱼泥和葱花; 加入一大勺植物油; 加入一大勺酱油,一大勺蚝油; 用筷子将混合物顺着一个方向搅拌成均匀面糊; 锅烧热,放少许油,待油烧热,舀入一大勺面糊,摊成小饼; 小火煎至一面金黄,翻面,煎另一面,两面全部煎至金黄后即可。

贴士

鱼腩肉要去皮、去骨,仔细检查,最好不要留刺; 鱼泥尽量剁细,否则不易煎熟,会影响口感; 煎鱼饼时一定要用小火,并不时转动锅,使锅受热均匀,以免将饼煎糊。

三.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黑香糯米

崇州市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东距成都37公里,位于天府之国的腹心。其所产的黑香糯米被称为“黑米之王”,驰名中外。

四. 山东省 临沂 罗庄区 香荷包

沂蒙香荷包,是我国民间一种喜闻乐见、流传甚广、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工艺品。据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沂蒙香荷包,是流传于鲁东南地区民间的一种香荷包,具有沂蒙地方风格。

沂蒙香荷包,是用各种布的下脚料和花线缝制,选料精细,极有特色,多是以沂蒙人所喜欢的传统色彩大红、大绿、粉红、黑等4种 颜色为基调,以其他色彩来点缀,加之巧妙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刺绣技术,形成一件件绚丽多彩、风格迥异、寓意不同的艺术品。以花样多、色彩鲜艳、乡土味浓惹人喜爱,令人赞口不绝。常见的花色品种有:“龙凤呈祥”、“莲生贵子”、“五福拜寿”、“八仙过海”、“岁岁平安”等,以及用鸡、鹅、牛、羊、猪、狗、兔和瓜、果等动植物为象征。荷包大者如巴掌、小者如花生米,里面往往装有香附子、黑豆、雄黄、艾叶、朱砂、陈香等。根据花丝品种可分为三个系列,即实用类、吉祥类(带有一定迷信色彩)、观赏类。

实用类香荷包,据推理和考究,以及用其他民族的风俗来引证,最早兴起的应该是这类香荷包。它虽有艺术性,但以实用性为主。有一种叫“针扎”的香荷包,分内外两层,可上下活动,里面可藏针放线,姑娘媳妇们可以常常戴在身边,可随时缝缝补补,刺花绣鞋,十分方便。还有一种“药包”。荷包内放有一些中草药,出门在外,放在身上,万一发生什么伤病,以备急用。

吉祥类香荷包,是过去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过去曾大量体现在民间香荷包中,佳节喜庆之日常常不难看到。比如男女结婚新房之内床帐和门帘两侧以及箱柜上,常挂着和摆放着这种香荷包。最为常见的有:“莲生贵子”、“葫芦万代”、“龙凤双喜”、“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等。这类香荷包一般都是新娘在出嫁之前,在其娘家用几年时间缝制的。

观赏类香荷包。就是以观赏为主,这类香荷包花色品种最多。常可见的有:“王母升天”、“玉兔捣药”、“姜太公钓鱼”、“十二生肖相”以及在农村常见的家禽、花卉等各种动植物为形缝制的香荷包。在观赏中给人一种吉祥、平安的心理安慰,满足人们盼望能获得福寿财宝、升官发财、享受人间幸福的潜在意识。同时,还可看到民间艺人用“转喻”、“谐音”或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来传情达意,达到了吉祥消灾之目的,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希求和美的装饰效果。

沂蒙香荷包,植根于沂蒙文化的厚土,再现了沂蒙人的风土人情,它的艺术风格古朴、典雅、自然,把沂蒙山区淳朴敦厚的民风和多姿多彩的风俗,以及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通过这小小的艺术窗口,再现给人们!

五.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河池环江香猪

河池环江香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池环江香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环江香猪,产自环江县东兴乡、明伦乡,那是香猪的发源地,有专供烤香猪的禾草,烤出的味道绝对独一无二,香脆嫩滑,是环江之一。

环江香猪作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宴席上的珍馐,以其独特的鲜香风味而饮誉大江南北,名扬五湖四海。

——独特地理环境的产物。据民间流传,香猪在环江安家落户始自明朝,可谓历史悠久。环江一带的明伦、龙岩、驯乐等乡,地处九万大山腹地,属环江县的边远高带,大部分是海拔500-800米的峰丛峪地,土石山区地面日照时间短,作物生长期长,交通闭塞,山路遥,在这样独特的环境条件下,导致了这个微型地方猪种的形成。6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不进步,人们以解决温饱为目的,倾向于饲料养体型大、生长快的良种猪,把体型矮小、生长缓慢的香猪品种打入冷宫,致使这一珍种从那以后数量大减。1978年暨南大学实验动物所与环江县畜牧部门合作,重新挖掘正宗品种,立项研究,借助于宜北那悠闲的青山绿水和宜人的气候,用富有的杂粮豆类和集山川灵气而成的山藤野菜,作为香猪的主要饲料,再配以适量的、独在而珍稀的香糯、香粳喂养,以圈养为主,日喂两餐。经过几年的合作开发,终于成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讲究营养美食的饮食转向,从而使这个猪族中的“名门贵族”重新博得人们的厚爱,并获得较快的发展。

环江香猪除了生活存于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享受用独有的饲料外,还由于“世代相袭”的闭锁繁殖手段,杜绝外血统的导入,从而造就了“黑珍珠”、“肥冬瓜”的特异体貌:一是矮小,一般二月龄体高19厘米,体长40厘米;二是体黑,从头到脚一身黑,就连坚硬的蹄子和细细的毛尖,也都油黑光亮;三是皮薄,乳猪为0.05厘米,成年猪为0.16厘米;四是骨细,仅占体重的7.9%;五是轻型,双月断奶重4-8公斤,成年体重60公斤左右;六是耐劳,调运乘车两天两夜,经受千里饥渴,很少昏亡。香猪以上的特有种质,遗传基因都已十分稳定,没有变异。

环江香猪一般6公斤左右宰杀最为理想。烫去毛后,用糯米稻草烧燎至皮呈金黄色。其肉或烧烤或清煮均可。烧制的清脆可口,香气四溢;白切的鲜嫩可口,清香飘逸。两者均无腥味,多吃不腻。但佐料不可缺,白切香猪食用时必须制作一碗配有醋精、马蹄香、生姜、辣椒、香蓼、葱白、蒜泥、豆腐乳、饼干粉末、香油等佐料的盐蘸,使其味更美。年节宴会,助你食欲大进,酒兴陡增,若不自我克制,将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环江香猪不仅肉嫩味美,而且营养成分也独具一格。

环江香猪的轰动效应,环江县的“父母官”们看在眼里,喜上眉梢。1993年秋,办公大楼传出了令人振奋的决策:立即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发总公司”;力争两年内实现四个“万头香猪乡”。紧接着,县香猪开发总公司与福建省莆田市德发汽车营运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书,联合在环江建立香猪饲料养基地和香猪批发市场,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服务,条件成熟时兴办香猪罐头的明伦、东兴、龙岩、驯乐等乡相继成立了香猪开发公司,组织发动这几个乡的群众,家家户户成为饲养香猪场。目前,明伦乡已实现了“万头香猪乡”。

俗话说:“一家养女百家求”。1994年3月中旬的广西国际民歌节经贸科技商品交易会,环江香猪誉满邕城。毛南山乡展览厅的“天下美食,环江香猪”八个充满诱惑色彩的大字,引各地商贾竞折腰。烤制香猪每斤优惠价35元,活香猪每头(6公斤)优惠价140元,送展的40多头不到半个时辰便抢购一空。广西电视台现场采访了环江香猪生产销售情况,并在交易会播出,使环江香猪在烟花三月的南宁大放光彩,出尽风头,名扬世界。目前,区内外一些出口部门及港、台商人已来洽谈合作开发,广州、深圳、惠州、顺德的一些业务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也陆续前来联系定货。

一方水土一方物。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你若到环江来,不仅可以目睹香猪市场的风采,而且可以大饱口福。再去游览那赐香猪灵气的秀丽山川,会使你回味无穷,流连忘近。

六. 广西 崇左 宁明县 八角香鸡

宁明八角香鸡是广西崇左市宁明县的。宁明县在八角林下放养的土鸡,鲜美肉质带有八角幽香,成为市场抢手货。

在“中国八角之乡”宁明县一片片八角林下,活跃着一群群毛色艳丽的鸡,因而得名“八角香鸡”。

鸡放养在八角林下,自然以八角树上的昆虫、八角树下的落果及野草为食。又将八角叶、八角粉掺入玉米饲料中一起喂养,让鸡自由觅食散落林下的八角籽和昆虫、野草,饮山泉露水,这样养出来的鸡就称为“八角香鸡”。

据了解,宁明全县有八角面积28万亩,在八角林下发展优质土鸡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在八角林下放养的土鸡,鲜美肉质带有八角幽香,成为市场抢手货。据统计,2010年全县饲养“八角香鸡”6万只,年销售收入500万元。目前,该县已有3个规模养鸡场,“八角香鸡”有望“一鸣惊人”。

七. 广西 百色 田阳 田阳香芒

田阳香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于广西田阳。

香芒色泽橙黄,皮薄肉细,多汁香甜,为果中之佳品。芒果树全身是宝。果实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分、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C等。既可生吃,又可制成蜜饯、罐头、干果。果皮供药用,可作利尿剂。叶子和树皮含黄色素,可作黄色染料。果核能提取淀粉

地处广西西部的田阳县是中国第一个芒果之乡,与“芒果正宗,源自田东”的另一个芒果之乡——广西田东县比邻而居,同属于广西革命老区百色市,百色市地处右江河谷腹地,右江河谷是与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齐名的中国最好的三大热带季风地区之一,夏无台风,冬季无霜冻,被誉为“天然大温室、大粮仓、大菜园、大果园”,最合适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区域。

作为中国第一个芒果之乡的田阳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田阳的芒果生产已形成规模,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量3.2万吨,年产值5120万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中期曾由于果品老化,果园经营粗放,不注意施肥、修剪和防治病虫害,产品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芒果价格直线下降,许多人懒得护理芒果,甚至毁园改种其它作物,芒果生产一度陷入低迷。为了把芒果这一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田阳县全面实施“优果”工程,注重芒果品种改良、科技引进和资金投入。果农也从大起大落的市场中进行了反思,树立起强烈的科技意识、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大力进行芒果园低产改造,保留田阳香芒、红象牙等优质品种,引进台农1号、金煌芒等新优品种;同时,加强果园的四季管理,确保芒果品质,重新打造田阳芒果品牌。目前,田阳县主要栽培芒果有田阳香芒、红象牙芒、紫花芒、台农1号芒、金煌芒、红金煌芒、爱文芒和凯特芒等30多个品种。田阳县生产的芒果,具有外观优美、肉质滑嫩、气味香甜、纤维短少、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田阳县充分发挥“平原宽、土坡多、林地广”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芒果种植,积极引进和推广芒果新技术新品种,先后从外台湾、海南等地引进了台农1号芒、金煌芒、凯特芒等芒果名优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并通过高位嫁接换种的方式更换良种,不断提高芒果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田阳芒果种植

芒果荣誉面积20万亩,是中国三大芒果生产基地之一,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芒果之乡”,优质品种"田阳香芒"两次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最高奖。

1992年,荣获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同类芒果评比银质奖;

1992年,获得“广西优质果品”称号;1994年,获得“广西优质果品”称号;

1995年,荣获“中国芒果之乡”称号;

1996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同类芒果评比金质奖;

1996年,中国农业部指定“田阳香芒”生产基地,属中国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之一

1999年,通过国家工商局认证商标“田阳香芒”的注册,成为享誉中国的芒果品牌。

八. 山东省 菏泽 东明 东明香肚

东明香肚是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的。东明香肚,又称粉肚。是本县“靳家老店”的传统名吃。浓香适口、香而不腻、风味独特、色泽纯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令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靳家粉肚店于清光绪末年由靳家先人靳富山创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粉肚以80%瘦猪肉、20%的绿豆粉为原料,加盐及砂仁、花椒、香油等数十种佐料拌合,装入猪膀胱中系口,然后放到加水的锅里,先大火后文火慢慢煮熟即成。该产品切开后,色泽鲜艳,浓香扑鼻,香而不腻,老少皆宜,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东明地方名吃。靳家后人及其亲戚李家又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产品更负盛名,常常供不应求。1993年,被国家、省、市先后评为“菏泽市地方名吃”、“中华名吃”、“山东省名优新品”。被省政府列入“政府采购肉食指南”,2005年被市卫生局评为“安全卫士食品”,2006年,被国际菏泽牡丹花会评为“指定地方名吃”。

东明香肚的做法:

腌制

在腌制猪膀胱前,先除去外部附着的筋络和脂肪。然后每80个猪膀胱用盐1公斤分2次擦腌:第1次用2/3的盐均匀擦猪膀胱的内外面,擦后放入缸中或罐内,盖上盖腌制;10天后再用剩下的1/3盐进行第2次擦腌,擦后再放入缸中腌制。3个月后,从盐卤中取出猪膀胱,每只再用盐25克搓揉腌制,然后放入蒲包中晾挂。这样处理可去掉膀胱的臊味,并使其质地柔软,弹性增强。在装馅前,再内外洗涤6次,以彻底消除污物与残留的臊味。经过以上处理的猪膀胱即成为可装肉馅的肚皮。

配料

切成5厘米长、筷子粗的瘦猪肉35公斤,肥猪肉15公斤,食盐和白糖各2.5公斤,用八角4份、花椒2份、桔皮1份研粉焙黄制成的混合香料75克,硝石30克。

灌肚

先将切好的肉条拌入食盐、硝石和香料中静置半小时后,再加入白糖搅拌均匀,15分钟后即可装肚。灌肚时,用台秤将配制好的肉馅,按照200、250克等不同标准称好,一份一份堆放在大搪瓷盆中,然后装肚。装肚方法是:手拿肚皮,用两只手的中指与大拇指捏住肚皮的边缘,使之外翻,让肚皮口张开,接着把肉馅装入肚皮内;再用手握住装好的肚皮上部,在桌面上轻轻按揉,将肚皮中的空气排出,然后用竹签头封口,最后用细绳打一活扣,套在香肚的上部与竹签的一端,用力拉紧,使肚口收缩,并砍去竹签的一段,这时一个小肚就脱离竹签,封口处仅剩余一段绳头。按照上述方法可再灌第2个。当第2个香肚灌好封口后,也砍去一段竹签,这样一根绳的两头就扎住了两个小肚。

晾晒

将装好的香肚放在阳光下晒2~3天后,再晾挂在通风干燥的房间里3~4个月。之后,将小肚按每4个1组扎在一起,一层层摆入缸内。入缸后按100只小肚用香油1公斤淋上香油,并进行搅拌,使小肚外表都涂上一层香油,最后盖好缸盖。以后随取随用,可保鲜防变质。

九.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广昌白莲香四海

箐花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面,全村334户,1595人,由5 个自然村组成。人均收入748元,人均有粮389公斤(2003年)。

村寨地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寒山区,依山傍水,附近有罗古箐、大羊场等著名自然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居建筑中井干式木楞房占82%,保持了普米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村寨格局保持传统风貌。箐花村历史悠久,传统农牧业、服装服饰、饮食、民间歌舞、麻毛纺织工艺等保存情况良好,文化传承人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该区域传统村规民约与新的村规民约相结合,对村寨日常生产、生活,共同起着管理约束作用。

箐花普米族妇女服饰庄重艳丽,美观大方。穿麻布大襟衣,着毛线长裙,背披羊皮,胸前佩戴银链。各个年龄段的穿着有所不同,喜用宽大的红、绿、蓝、黄等各色彩带束腰,手戴镯圈和戒指,耳戴银环或玉坠,用五光十色的串珠作头饰和项链。包大头帕,喜用牦牛尾及丝线编入发辫中,盘于头顶,以发辫粗大为美。男子一般穿对襟麻布衣,着宽大长裤,披羊皮领褂,左衽像藏族穿戴。富有人家的男子穿氆氇和毛质大衣,膝下用布或毛毡裹腿,有的穿自制的半筒猪皮、牛皮鞋。

特色工艺主要有皮制品及毛制品。皮制品主要指羊皮披风,多用于探亲访友、婚丧年节时穿用,有装饰、御寒和作为姑娘嫁妆等功用。毛制品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后即形成毛料,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制作氆氇、毡、帽、鞋等。

普米族信奉自然神灵,祭祀活动较频繁,主要有祭天地、祭龙潭、祭山神、祭铁三脚、祭祖先、祭中柱等。主要传统节日为吾时节,要举行打枪、射弩比赛。每逢节日、婚庆和重大祭祀活动,本村人及周边亲友聚集在一起,唱古歌、跳舞蹈“搓蹉”。

普米族民歌多为前人传下的传统曲目,即兴创作较少。在形式上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婚俗类主要有求亲歌、迎客调、接亲歌、拦门歌、果碟调、聚谈调、顶梁柱调等;情歌主要有“铁打链环扣一生”、“除非秤砣水面漂”等;祭祀类民歌主要有祭三脚调、拜龙调、祭中柱等;丧礼中主要演唱指路歌;传统古歌类主要有吉典、马鹿调、黎明调、巴扎贤赞等。曲调多用五声音阶,旋律与语调密切相关,朗诵性与歌唱性紧密结合,旋律质朴清新,优美流畅。部分民歌音域较宽,可达到或接近两个八度。节奏平稳匀称,长短交错,明快活跃。歌词一般为奇数,三、五、七、九个音节不等。

四弦是普米族民间乐器,也是四弦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曲目较多,除舞步的12调外,还有部分古老的曲目,如四弦母调、雀上树等。四弦弹奏不受性别和年龄限制,在普米族地区传承和保护情况良好。“搓蹉”舞流传广泛,群众基础好,是节庆场合的主要民间舞,用羊皮、木碗、木筷、夹板为伴奏,领舞者右手拍击羊皮,伴舞者左手持碗,右手用数双筷子敲击,夹板系在舞者腰间,左右撞胯时发出声响。

普米族无文字,民间文学为口头传承,村民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互相交流,或在晚上围坐火塘,听老人讲述或演唱,更多的则是在新房落成、求亲结婚、节日庆典、丧葬、祭祀等场合进行讲述演唱。近年,普米族流传较广的民间文学被翻译成汉文,收录于《兰坪民间文学选集》、《普米族故事集成》、《普米族歌谣集成》、《兰坪民间故事集成》、《兰坪歌谣集成》等出版物中。

花村是普米族聚居大村,历史悠久,传统农业、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传承较好,有一批传承人,并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香湖东平粥

香湖东平粥

东平粥厂生产的香湖东平粥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浓如酱,喝如水,洁白爽滑,清香甘美,糊香味独特,因其制作工艺复杂考究,成品难以储存运输,未能走出故乡。陈光银先生经过多年研究,添加东平湖的莲子,麦米等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携带方便、营养丰富的“香湖”牌东平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