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肇庆南岸有什么特产卖 在肇庆哪里买特产最好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肇庆南岸有什么特产卖 在肇庆哪里买特产最好呢更新时间:2023-12-30 14:30:30

一.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广宁竹

广宁县是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享有这一盛誉的县份。广宁地处粤西北部,绥江中游,属南亚热带北缘,环境气候非常适宜竹类植物的生长和繁衍。

据有关专家对在广宁境内挖掘出土的文物(战国晚期墓葬群中的青铜竹刀及竹织盛器)的考古鉴定,广宁已有2000年以上的竹子栽培和利用历史。

广宁县竹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据1988年广东省林业勘测设计院的调查,全县竹林面积94.11万亩,为全国平均每个县(市)2.7万亩的35倍,占广东省(含海南)竹林面积338万亩的36%。全县境内均有竹子种植,水平颁从绥江河畔至西北部山地,其分布中心区以绥工沿岸为主轴,称“绥江竹子走廊”。古水、洲仔、南街、横山、石涧、排沙、宾亨、五和等8个镇和坑口镇南商是竹子主产区,其它乡镇的河流沿岸及大部分山地都有连片的竹林。垂直颁从海拔35米的县城至县境最北部罗壳山(海拔1339米)群山之一------海拔879米的锅笃顶,均有竹子生长。1934年,德国林业专家阿普罗到广宁考察后写的《广东省广宁县森林调查报告》中道:“沿江(河)上游之冲积地,为稠密之竹林代田矣。又渐上游,则竹之种植益向山巅扩张,而与马尾松、荷木树混交,林木密度渐浓,各种树木亦皆繁茂。”可见广宁境内竹子生长之广泛,不愧“竹子之乡”美称。

广宁竹子种类较多。清道光四年(1824)《广宁县志》中记载,竹类品种有:筋(簕)竹、观音竹、青皮竹、撑篙竹、苦竹、铁篱竹、佛肚竹、文笋竹、搓(茶)杆竹、大头竹等。据1988年林业部门调查,全县竹子种类有14属55种(其中新发现12种),约占世界现有竹种72属1000多种的19.4%和5.5%,占中国现有竹种42属400多种的33.3%和13.7%,为广东省现竹种21属132种的66.6%和41.6%。青皮竹是广宁最主要竹种,占全县竹林面积的84.4%,也是全国青皮竹中心产区,故又称“广宁竹”。

广宁竹类从用途上主要分为五大类(有些竹类有多种用途):(一)用材竹。有青皮竹、崖洲竹、毛竹(楠竹、茅竹)、撑篙竹、泥竹、茶杆竹、青篱竹、吊丝竹、木竹、麻竹、簕竹、皱耳石竹、硬头黄竹、车简竹、大眼竹、箬叶竹、伞柄竹、托竹、硬颈黄竹等。(二)蔑用竹。有青皮竹、崖洲竹、粉单竹、泡竹等。(三)笋用竹。有大头典竹、蒲竹、癫仔竹、麻竹、文笋竹、簕竹、淡竹、甜笋竹、吊丝竹、车简竹、苦竹、黄麻竹(四季竹)等。(四)藩篱竹(护岸、围园)。有小簕竹、油簕竹、棱枝篱竹、甜笋竹、尖头青竹、沙竹、满山跑、望杉竹、癫仔竹、伞柄竹、水竹仔、托竹、篱竹等。(五)观赏竹。有观音竹、吊丝竹、粉单竹、佛肚竹、孝顺竹、紫竹、紫斑镰序竹等。

二.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怀集木

怀集木

三. 重庆市 南岸区 花生粘

为重庆名特小食品,历史悠久

功效

益智补脑调理 健忘调理 学龄期儿童食谱 便秘调理

制作材料

主料:花生仁(生)(500克) 调料:白砂糖(500克)

制作工艺

1.剔除霉变花生米及其他杂物,将花生米用适量净沙炒成象牙黄色后,筛去沙子,搓去皮备用。 2.在炒花生米的同时,将白砂糖和清水倒入锅中加热,待糖涂加热至145度左右,即用筷子挑糖能拉起丝时,将锅离火。 3.将糖液倒入熟花生米内,迅速铲拌,直到全部糖涂粘于花生米表面并开始凝结时,停止搅拌,移出成品,在筛中冷却摊平,分开个别粘连在一起的花生米,使它成为一颗一颗的,冷却后便可食用。

菜品口感

口味:甜味 花生米表面粘满雪花似的白糖,香甜可口,酥脆,有花生香味。

食谱营养

花生仁(生):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烟酸、维生素K、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有增强记忆力、抗老化、止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肠癌发生的作用;其性平,味甘;入牌、肺经;具有醒牌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之功效。

食谱相克

花生仁(生):花生不宜与黄瓜、螃蟹同食,否则易导致腹泻;花生不可与香瓜同食。

四. 重庆市 南岸区 鱼皮花生

本品皮酥内脆,甜咸适度,香酥可口
( 重庆)

五.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高要霸王花

高要霸王花--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剑花又称霸王花,高要市种植面积共8000多亩。

六.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蚬岗豆角

蚬岗豆角是高要蚬岗镇品牌蔬菜“六瓜一豆”中的“一豆”,以豆条粗细均匀、色泽鲜艳、透明有光泽、子粒饱满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畅销珠三角、港澳等地。

七.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竹砧板

广宁县万众竹木业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利用广宁县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专业生产各种竹木工艺制品、家居用品。

竹砧板有纵板和横板,经过高温炭化、蒸煮脱糖、杀菌、高频加热压制,为黑色的竹片与原质竹白片排列成黑白相间的竹板。产品竹片作纵向上、下垂直排列,竹纹理与刀向平衡,可避免剁、切时起毛屑。因竹子具有弹性,可使落刀拨出后的刀痕、刀缝闭合复原而消缝,延长使用寿命。竹片作纵向上、下垂直排列有毛细管功能,容易排水,不容易发霉生菌,卫生环保,耐用。是一款美观实用的竹砧板。

公司拥有11项国家专利。“柏运达”牌竹砧板是公司主导产品。

八.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麦溪鲩

麦溪鲩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麦溪鲩,产于高要大湾的麦溪和麦塘两口塘,麦溪鲩有“鱼中之王”的称号,当然,这是说它的美味程度。据史载,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麦溪鲩已负盛名,在清代曾被列为朝廷贡品,相传慈禧太后也对其赞不绝口。广州的一些食肆,现在就将麦溪鲩作为招牌菜。 更奇者,麦溪鲩无特殊种苗,普通鲩鱼种放到麦溪、麦塘,养足岁月就可以转变成麦溪鲩;如把麦溪鲩放到别的鱼塘,经一年半载,它们便会转变成普通鲩鱼。

麦溪鲩烹调独特,清蒸尤佳,如欲保持原汁原味,切忌放姜葱和酱油,只需放入少许食盐、生油和陈皮丝即可,有肉质嫩滑、清甜、甘香而无腥味之感。市面价约30多元至60多元一斤。

麦溪鲩,因产于广东省高要市大湾镇古西村麦塘和白溪塱塘(合称为麦溪塘)而得名。麦溪塘的生态非常独特:麦溪塘原本是耕地,早稻收割完后,农民留下稻禾禾头,再把山泉水引入塘中养鱼。塘里自然生长着野生小荸荠、麻慈籽、茆草等丰富的天然饲料,食料天然外,鱼塘的泥土含有多种矿物质、塘底有温泉泉眼、塘内深处有原始森林沉木堆积等,都为麦溪鲩鱼的生长提供了优厚、无污染的天然环境,而这种不可复制的地理特性让麦溪塘不能轻易扩建塘面积,造就了麦溪鲩鱼的珍贵之处。2012年3月,麦溪塘获得了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称号。

麦溪鲩烹调独特,清蒸尤佳,如欲保持原汁原味,切忌放姜葱和酱油,只需放入少许食盐、生油和陈皮丝即可,有肉质嫩滑、清甜、甘香而无腥味之感。市面价约30多元至60多元一斤。

麦溪鲩的“肤色”很独特,刚出水时银鳞闪闪,全身粉白。只有麦溪塘的水才会造就如此美丽之像。清焖麦溪鲩与清蒸麦溪鲤同样都是一道好菜。秋冬季,还可将麦溪鲩晒干成为“麦溪鲩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也养育了一方鱼儿。广东是多水之地,池塘遍布,在众多的鱼儿品种中,麦溪鲤与麦溪鲩就逐渐冒出头来,远近驰名。作为鱼中贵族,麦溪鲤与麦溪鲩对于环境自然十分挑剔,非得要生长在高要市大湾镇古西村的麦溪塘里。因为这里的鱼塘富含硫磺,池水也具有碱性,而生长在池塘中的野生小荸荠、麻慈籽、茆草等水生物,为鱼儿提供了独特食物来源。因此,麦溪鲤、麦溪鲩无需人工喂养就能长得膘肥体壮。烹制时,麦溪鲤不会像其它鱼的肉那样越煮越老,而是始终保持鲜嫩可口。

麦溪鲩产地范围为广东省高要市大湾镇现辖行政区域。

麦溪鲩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

二、环境条件

1.水源:来源于产地范围内的山泉水或西江水。

2.水质要求:pH值为5.5至6.5,水溶氧量≥5mg/L,塘底土质为高岭土,水深1.6 m至1.8 m。

三、养殖技术

1.放养要求:放养规格为0.5kg/尾至1.0kg/尾,放养密度300尾/公顷至450尾/公顷。

2.生产方式:采取种养相间的生产方式,3月份先在塘内种植小荸荠和撒播稻种,5月待稻禾开花后放鱼养殖。

3.投饲与管理:5月份鱼种下塘后主要以稻禾花及水底的小荸荠为食;8月份增投稻谷、小麦、玉米。

4.捕捞:捕捞季节为每年的秋冬季节,捕捞规格≥3kg/尾。

5.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全身呈粉白色,口感甘香、肉质嫩滑,无腥味。

2.理化指标: 粗脂肪含量3.5%至6.5%,粗蛋白≥1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九.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八洞鸭

地处偏僻山区的怀集县洽水镇八洞村,村民历来都有利用河涌养鸭的传统习惯。当地独特的水土环境造就了“八洞鸭”皮薄、肉厚、骨软、不肥腻、无腥味的特点。村里的河涌水质特别清澈干净,富含各种营养矿物质。生长在八洞村的八洞鸭生长快,抗病力强,耐粗饲,易育肥,胸肌丰厚,几乎没有肥肉,少有脂肪,肉味鲜美。

八洞鸭生长在矿产资源丰富的洽水镇八洞村,过去曾有人吃八洞鸭时吃到黄金的故事,后来广而流传而得名。其实,除了八洞鸭黄金故事外,也由于其入口香鲜味,肉质美味的原因,得到人民的喜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八洞鸭”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难以闯人市场打开销路,因此饲养量不大,多是当地农民自养自吃。2001年以来,县老促会和镇的有关部门将公路修通到村委会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民大力发展养鸭业,使群众逐渐树立起市场观念,增强了商品意识。

十.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谭脉西瓜

谭脉西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谭脉西瓜产于梁村圩内的谭脉片区域内,一年三造,个头小,约1000克左右,因产地在谭脉,因而得名谭脉西瓜。谭脉西瓜外表青绿、柔滑细嫩,皮薄籽少,果瓤鲜红多汁,清甜、蜜香、无渣,被喻为“瓜中之王”。2013年的种植面积约240亩,产量735吨,产值220多万元。

谭脉西瓜叫“小红宝”,果型小巧,单瓜重1.5-3公斤,皮薄,果肉鲜红甜爽,一年可种三造,无须轮作。谭脉西瓜的根系入土深广,对土壤条件适应范围较广,最适宜的是具有一定保水、保肥能力的砂壤土。当西瓜栽后长出5~7片叶时进行摘心,待长出4~5个蔓时(即蔓长到50m左右)要选择3~4个强壮的主蔓留下,其余蔓摘除。每株西瓜株与株之间的主蔓用小竹签分开固定。当结瓜长至茶杯大小时摘心控长。一般在坐果后3 d左右进行选瓜,每株3~4个主蔓上只选3~4个生长均匀、瓜色好的瓜留下,其余的全部摘除。从而使瓜长得大小均匀一致,平均达到2 kg至3kg的标准。

关于谭脉西瓜。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梁松冈,讳壮,字行之,怀集梁村人,四十六岁时,即明嘉靖十三年,岁次甲午(公元1534年) 选贡。在任期间,他爱民如子,政绩卓越,民敬之如父,称之神君,很受上司器重,不久便升任南海县正堂,兼理(署) 番禺、顺德。一次回乡省亲,途经土名谭脉之西瓜地,吃了当地盛产的西瓜,感觉鲜红甜爽,回到南海县后,怀旧之心油然而生,故每年托亲友从梁村带谭脉西瓜到府上给亲朋好友品尝。当地人知道“神君”热爱谭脉西瓜,故形成习俗。

谭脉西瓜产地范围为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梁村镇、岗坪镇、马宁镇、冷坑镇、大岗镇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