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彭山的特产是啥子 彭山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彭山的特产是啥子 彭山特产有哪些可带走更新时间:2024-05-18 02:59:54

一. 四川省 眉山市 彭山区 曾醪糟

曾醪糟(公义乡人)在袁汤圆对门设摊。曾是醪糟世家,在凤鸣、观音、公义等乡镇很有名气。每场一坛(四、五十斤),风雨无阻,卖完收摊。每场到位生火,烧二炉碳,炉上置一口大铜锅。煮一锅舀一锅,每锅十几碗,接连不断。只要一开锅,醇香抓鼻,远溢三丈开外,甜香味袭人。锅内醪糟翻滚,汤汁金黄,不浓不淡,入口香甜化渣、提神。有个叫朱翠莲的川戏演员说:“我跑遍了川西坝,从来没有吃过哪里的醪糟儿有这儿弄么甜!”

二. 四川省 眉山 彭山区 彭山甜皮鸭

彭山甜皮鸭选用健康仔鸭,辅料考究,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色泽亮丽,酥润味浓,咸淡适中,皮酥回甜,肉质细嫩,入口爽滑,风味独特。( 眉山)

彭祖与彭山甜皮鸭

彭祖生在彭山、卒于彭山,传说活了146岁的彭祖,因首创“雉羹”治好尧帝厌食症而留传于世,被尊称为“厨行的祖师爷”,并以“善导引行气”,开创我国气功练身之始,以“延年益寿”的“导引、烹饪、养生”之术,被后人敬仰。

民间传说,彭祖能如此高寿,与其三天吃两次甜皮鸭有关。相传精通医道的彭祖,在一次煮食鸭子时,一改白水炖制方法,而是用生姜、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丁香、草果、砂仁、甘草等放入鲜汤锅内一起熬制成浓汤之后,才将宰杀好的鲜鸭放入锅内炖制。炖熟后,又将整只鸭子淋上一层加冰糖熬制的熟菜油后食用。因鸭子皮甜且脆,甜皮鸭之名由此叫起来。用此方法制作的甜皮鸭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有大补虚劳、养胃生津、清热健脾等功效,深得民众喜食,制作方法一直流传至今。

如今在彭山,甜皮鸭已成为当地的名小吃。最有名的甜皮鸭当数“钟鸭子”、“潘鸭子”和“王福华甜皮鸭”等,彭山县城每天要卖出去6000多只。

三. 四川省 眉山市 彭山区 彭祖枇杷

彭祖枇杷色泽鲜艳、皮薄肉厚、柔软多汁、清香味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清热润肺,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份,是水果中一朵奇葩,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彭祖枇杷在国内水果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 四川省 眉山市 彭山区 唐豆花

豆花

唐豆花,1922年至1954年行业,历经32年之久。唐豆花的创办人唐德洪,初是卖油糕、凉面、热面的,后摸索和总结了张麻子(名不详)、杨豆花的“黑窝盆”豆花绵软、细嫩、入口无渣的经验,与其妻刘春容在北门外关帝庙前的黄桷树下(今农机厂对面)开始经营豆花饭。1932年,唐被军阀岷江之战的流弹炸死后,刘在其子唐国忠、唐绍清的协助下继续经营。到1937年,因生意兴隆,人手不足,先后招收刘德华、周荣贵等学徒六、七人,请家师黄长明帮助,一直到1954年停业。

唐豆花,绵软、细嫩、无渣,尤其是海椒水别具一格,路过香扑鼻,吃无清油味,油封豆花顶,酱油要吃尽(盘内只剩红油不剩酱油),顾客赞叹不绝:”豆花吃不胖,要吃麻辣烫,调味实在好,十味质量高。”十味有干蒜、虾松、日本味素、成都中兴场窝子酱油、彭山长春的杏仁豆瓣、汉源清溪花椒、芝麻酱、鲜葱、芫荽、椿牙等。加上唐豆花古庙前大树下,草堂茅舍,整齐清洁,林木掩映,环境幽静,服务周到,和气待客,且适合劳动人民的消费水平,所以经常宾客盈门。

唐豆花,南至嘉定,北至成都,闻名30多年。民国时期有军长杨森、眉山专员余安民、十七师师长刘树成(人称刘麻子)等官僚军阀,以及成嘉两地的各类人物,曾坐专车多次到此品尝。

五. 四川省 眉山市 彭山区 古佛葡萄

彭山是四川省葡萄之乡,青龙镇古佛村是葡萄生产的主产区。古佛村2059亩耕地,有1800亩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古佛葡萄已经走上了规模发展、品牌创优之路,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六. 四川省 眉山 彭山区 彭祖寿柑

"彭祖寿柑"品名已由工商局正式注册,系桔橙杂交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果实大(横径85-120毫米,一般果重250克,大约600克)、色彩鲜红、有光泽、肉质佳、味纯甜、无核或少核、不发泡、耐储运等特点。

一、果大。横径一般8-9cm,最大12cm,果重一般200克,大的500克。


二、色鲜。果实鲜红,尤滑,皮较薄,包着紧,易剥离,果皮甘甜,芳香,无苦辣,有金柑味,可食用。


三、味甜。质地细软,肉质纯甜,果香味浓,较化渣,可溶性固形物13%,品质上等,无核或少核。


四、供市期长。11月无酸味,下旬可上市,12月中旬鲜红成熟,留树挂到下年3月不枯水,不发泡,中心柱紧,果皮较密,室内贮至5月仍色鲜、味甜,商品性强,吃后不燥火。

五、适应性强。对土肥、砧木要求不高,一般管理长势较旺,技术性不强,丰产性能好,高接两年来10公斤,三年后可超过50公斤。

七. 四川省 眉山市 彭山区 彭山美人指葡萄

美人指葡萄,由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育成,1998年引美人指入中国。穗重400-700克,平均粒重12克.果粒长尖椭圆形,尖端呈紫红色,近根部呈黄色至浅粉红色,宛如美女的指甲一样美丽。含糖量为18%-19%,食味清爽带甜,肉质极佳。9月上中旬成熟,抗病强,适应广,易栽培。

果穗中大,元副穗,一般穗重450-600克,最大1750克;果粒大,细长型,平均粒重10-12克,最大20克。果实外观极奇艳丽,故此得名,果实皮肉不易剥离,皮薄而韧,不易裂果;果肉紧脆呈半透明状,可切片,无香味,可溶性固形物达16%-19%。

华东地区一般在8月上旬着色,8月下旬成熟;华北地区8月下旬开始着色,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耐贮运

八. 四川省 眉山市 彭山区 米冻粑

米冻粑

旧城隍庙沙门南侧,住一姓吴的母女俩,一年四季都卖米冻粑(现在叫发糕)。色白、不酸、甜正、匀一、柔和、不粘牙,是老人、妇女、儿童经常光顾之处。除在摊上坐吃以外,还可以买走用苞谷壳包蒸的冻粑。特别在寒冬,还要煮一大毛边锅红苕。俗话说:“花钱不多,吃起热烘!”平坝区的农民特别欢迎。

九. 四川省 眉山市 彭山区 彭山鲜花饼

彭山旧城隍庙沙门(位于今县人武部住地),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大木结构高楼,临北街而立。门南,一姓周者临街设一摊,专卖鲜花饼。其用料十分讲究,外用上等白面做成直径约6厘米的圆饼,饼色雪白,正中心一红点印记,酷似一朵鲜花。内用冰糖、白糖、芝麻、花生、核桃仁、枣泥、猪边生油混合舂成心子,再用上等边油油酥成型。味具嫩、酥、香、甜和入口不腻而化渣的特点,深受甜食者的爱好。

十. 四川省 眉山市 彭山区 谢家狗肉

谢家狗肉

狗肉在商朝就作为御席“八珍之一”,俗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之说。相传苏东坡青年时期到中岩书院求学时,常与学友相邀到彭山谢家镇煮狗赋诗,开创了狗肉汤锅最早的吃法。

谢家狗肉的食用方法经历代名师改良创新,形成了砂锅原汤狗肉、红汤狗肉、狗肉香肠、回锅狗肉、民间狗肉养身汤等一系列狗肉美食。

原汤砂锅狗肉选用农家圈养的仔狗,经防疫、卫生部门检疫后当场宰杀,经滚水烫去毛后分料加工,经秘方烹煮后作为汤锅的主要原料。原汤狗肉均切成极薄的肉片,厚薄均匀,无一粘连,其汤清白犹如泉水,其味浓香无腥燥之气,煮12小时其汤依然清可见底。由于采用特制砂锅,狗肉久煮不烂,更增汤的鲜美。

食法也颇讲究。把烫好的狗肉片放入用切碎的青红海椒、豆腐乳、香菜、香葱、香油等配成的味碟中蘸食,入口肉质细嫩化渣,鲜香爽口。狗肉汤锅使用多种药材和特制香料秘法烹制,既保留了狗肉的营养价值又发挥其药用功能,具有保健强身、养颜美容、祛病益寿等作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