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卖广西特产酸嘢的女孩 广西酸嘢怎么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卖广西特产酸嘢的女孩 广西酸嘢怎么卖更新时间:2023-08-11 02:38:34

一.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烤烟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1992、1993年鉴定,烟叶质量与云南优质烟叶相似。烘烤出来的烟叶,烟色桔黄,油分足、香味浓,各种化学成份含量协调,品质佳。1993年选样参加全国评比荣获外观质量第一名。产品销往浙江、安徽、江苏、河南、北京等地。2001年靖西县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烤烟生产技术管理示范县之一。2004年靖西县被国家烟草总局列为全国农业(烤烟生产)标准化管理示范县。2005年自治区农业厅授予靖西县"广西烟叶第一大县"荣誉称号。2007年实现了总产量、总产值、均价、亩产值、烟农户均收入、上等烟比例和烟叶税等8项主要指标创历史最高纪录。2015年共落实13个乡镇,97个村,395个屯,2948户烟农种烟,计划种植8000亩,落实面积60171亩,烟农签订合同种植面积50186亩,户均面积20亩。截止6月25日全县累计在烤2267炉,累计出炉9360炉,累计出炉烟叶8.2万担。

二.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胶粉

胶粉

市内胶粉生产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制作焚化香、蚊香、造木船的原料,也可制造儿童玩具。主产区是大业镇和筋竹镇。用种植的胶树的皮和枝叶加工胶粉。单用胶皮加工成胶粉的称上胶粉,用胶皮、胶枝、胶叶混合制成胶粉称中胶粉。岑溪县木夹社、大业镇白竹村、岑城镇樟木街等线香厂生产的焚化香,品种有黄香、白香、红香、原色香等多种,产品除内销外。还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地区。单香港地区,1986年销胶粉量367吨。

三. 广西 桂林 平乐 平乐苎麻

苎麻,为平乐的传统之一。县内有黑皮蔸、绿自麻、大叶青、黄金串、满园串、红芽蔸和野麻7个品种。考古和史载资料表明,平乐是中国苎麻(B.nvea)的原产地之一。从境内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遗物中发现,男墓有兵器而无陶纺轮,女墓有陶纺轮而无兵器。墓葬显示的男女自然分工,女子主要从事纺织的情况,说明早在战国时期,平乐人已懂得种植苎麻并利用苎麻纤维织衣料了。唐代宪宗时(公元806~820年),桂管经略使辖下的昭、桂两州以当地所产茔麻纺制的“桂布”、“桂管布”,因价廉物美而载誉全国。有著名诗人白居易题诗为证:“桂布自如雪,吴棉软于云。布重棉且厚,为裘有余温”。宋咸平年间,仅昭、桂两地征收的兰麻布折原麻就达10800余担。陈尧叟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了解到昭、桂一带种植兰麻“公私交济,其利甚博”,乃“劝喻部民广植苎麻;以盐。钱折变收市之”。未及二年,把苎麻推广到整个岭南地区。明末清初,平乐人不仅自己种植苎麻,还雇请广东阳山人来专事种麻。当时,县内种麻纳税与种棉纳税被列为同等的地位。明末,县内大扒乡印山村桃花冲一卢姓麻农从野麻驯化培育出“乌龙麻”(黑皮蔸)。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很快就为县内外引种。苎麻成为县内主要经济作物,民国38年,全县麻种植面积已达11278亩,总产127.92万斤。解放后,政府对发展兰麻生产予以奖励扶持。1954~1956年种植苎麻面积都在1.4万亩以上,产量都超过90万公斤。60年代后至80年代初,因大量毁麻种粮,加上取消麻类奖售政策,全县兰麻种植面积锐减。1963年种植面积和产量仅为1954年的40.84%和25.24%。1984年以后,县人民政府加强了对竺麻生产的技术指导,调整了羔麻收购价格和奖售标准,调动了农民种麻的积极性。同时,认真抓好苎麻提纯复壮工作,全县兰麻生产又逐渐恢复发展。1986年种植面积为30961亩,是1963年的5倍多。解放以来先后到平乐引种兰麻良种黑皮蔸的省份有湖南、广东、云南、湖北、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安徽、四川、贵州、陕西、河南、海南等。国外到平乐引种黑皮蔸苎麻种的有保加利亚、越南、罗马尼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至60年代末,广西境内的兰麻90%以上为引种平乐优质苎麻良种黑皮蔸。1988年,平乐兰麻种植面积5.5万亩,总产348万多公斤,分别占全广西的26.1%和30.1%,是广西境内苎麻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县。平乐已列为广西最重要的商品麻基地县。苎麻用途广泛,麻杆可作造纸原料;麻叶可作饲料;麻根入药,性寒味甘,解热凉血,主治热病烦渴、胎动下血等症;苎麻纤维是纺织、机械、国防、渔业、矿业、橡胶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制造飞机翼布、降落伞、电线包皮、传动带、水龙带、工业缝线等物品的上乘用材。平乐苎麻单纤维支数一般为1800~2000支,最高达2722支。是棉花的七八倍,拉力为棉花的八九倍。1980年以来,南宁绢纺厂每年都要从平乐购进600多吨,与化纤混纺,制成各种薄型织物。该厂用平乐苎麻织制的“华锦”牌涤麻布,1981年获国家纺织部颁发的银质奖。1990年5月24日~28日,全国兰麻纺织品展销会在北京召开,广西送展的苎麻面料因品种齐全,且布料质地细腻,布面挺洁、花色新雅,兼有轻、薄、细、飘、透等风格,深受京城消费者青睐。经评比,广西共有18个麻制产品获开放创新奖和鼓励奖。苎麻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从出苗到成熟期需要积温1600℃左右,生长期月降雨量要求在1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苎麻极易获高产。平乐的气候极适兰麻生长。境内13个乡(镇)均有种植,主要麻区为大扒、长滩、附城、福兴、桥亭、二塘、沙子等7个乡(镇)。尤以大扒、福兴、附城等沿河乡(镇)为多。一般年成可收3次,若雨水调匀可收4次。亩产干麻一般为100多公斤,高者可达200公斤。1954年江左乡农民童廷宪种麻1.44亩,产干麻371公斤,平均亩产达258公斤。目前,苎麻已成为平乐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1985年全县苎麻种植面积11728亩,总产97万公斤,分别占全广西的51.4%和50%。当年全县苎麻收入1050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6%。是年,福兴乡上盆村全村种植兰麻660亩,产麻7.2万公斤,收入60.41万元,占农业总收入88.19万元的68.5%。1986年,大扒乡苍板横滩自然村13户农民种苎麻78:4亩,当年总产干麻8400公斤,总收入11万元,人均收入1122元,其中超万元的有7户。1990年全县种植面积14783亩,总产836900公斤。平乐兰麻早在解放前已有出口。据民国29年《平乐县志》载:民国24年,平乐县苎麻出口量达100多万斤。国际市场上,广西出口的苎麻大都打上“平乐大扒”的字样,以示产品的正宗。解放初期,全县每年出口苎麻仍保持在20万公斤左右。1960年后很长一段时间因县内苎麻面积减少,产量少,出口曾一度中断。1985年恢复出口,当年出口20.9万公斤,创汇63万美元。1987年出口36.2万公斤,创汇110多万美元。

四. 广西 钦州 浦北 扁柑

浦北境内种植扁柑始于清朝后期。主要产区分布在龙门、张黄、江城、樟家等乡镇。浦北扁柑的最大特点是果大皮薄,果皮金黄鲜亮,鲜果肉脆清甜,而且耐藏耐运。1999年浦北县扁柑种植面积11989亩,产量138760吨。(浦北)

民国时期,单家独户种植,一般种在易于灌溉的田地上,户种多的几亩,年经济收入较好。解放后的60~80年代,龙镇乡的江埠大队、林塘大队等以生产队集体种植为主,大力种植上山柑桔,成为当时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主产区龙镇、张黄、北通、江城等乡镇生产的扁柑,每年春节前一、两月上市,常年产量200万公斤;1974年12月全国四届人大会议召开前夕,龙镇乡的扁柑被指定为该次会议的特需品调运北京。。浦北扁柑的特点是果大皮薄,最大个重250克,果皮金黄美观。鲜果肉脆清甜,

其中尤以“金钱[尸口]”果为上品。扁柑耐藏耐运。畅销区(省)内外。

五.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黄榄

黄榄

今县境内解放前后均有大量野生黄榄树。1981年,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攻克黄榄芽嫁技术难关,取得嫁接成功并获区(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后,便进入大面积人工种植发展黄榄生产时期。

1990年,全县野生和人工种植的黄榄树约有200多万棵,年产鲜果1000多吨。其中,挂果100公斤以下的约6万棵、100公斤以上的约7万棵;单棵挂果有达700公斤以上的。主要产区是福旺、江城、龙镇、大成、张黄、安石、三合等乡(镇)。每年7一10月黄榄上市。一般是付食加工部门、联营户和外地客商到主产区的圩场设点收购。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的和顺榄等果脯。畅销全国,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六.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蚕丝

今县境内种桑养蚕盛于明朝中叶和清朝。据《廉州府志》载,当时的归德图(今六艰乡、平睦乡)“各处多种桑养蚕,名为‘归德丝”’。蚕种是“金丝种”,织造的丝绸布细密均匀,柔软轻飘,金光灿烂,衰于民国中期。

解放后,养蚕传统得以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是银丝,主产区是泉水、石、安石等乡,1990年全县产蚕茧510多吨,是广西产茧超万担的五个县之一。

1989年泉水缫丝厂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60吨,产品均为B级、A级。产品出口英、法、美、加和东南亚国家等。

七. 广西 桂林 平乐 夏橙

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
( 桂林)

八. 广西 桂林 龙胜 瑶家衣饰

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种类最多的一个民族。在八桂大地上,居住着瑶族的各个支系。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因穿红色服装而得名,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红瑶服饰”是龙胜各族自治县瑶族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闻名世界,有 1900多年的历史。这独特的红衣服饰无疑体现了广西瑶家的民族文化底蕴。红瑶服饰总的来说,男子喜好青衣青裤,女子喜好五色,因而红瑶服饰以五彩斑斓、鲜艳精美著称。妇女上衫下裙,上衣花色繁多。上衣有饰衫、花衣、便衣和双衣四种,双衣是老年妇女的服饰。红瑶妇女上衣以玫瑰红、大红两种颜色为主色调,纹饰繁复,极富想象力。整件衣服用蚕丝挑绣而成,花衣上绣有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等图案,体现了红瑶妇女在生产劳作中,对大自然的描绘。

红瑶妇女服饰精美万分,服饰的配件更是多种多样,有包头布、包肚、腰带、围裙、东摆、裙摆、脚绑、花鞋、银质制品等等。红瑶服饰的制作工艺主要有挑花和蜡染两种。

居住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胜镇、马堤乡等地的盘瑶,其服饰也极具艺术特点。盘瑶妇女的服饰由头巾、上衣、坎肩、围裙、腰带等组成。头巾一般为一丈二尺长,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少女用浅色和红色,象征女子妙龄如花,青春红似火,同时又是未婚的标志;中年妇女多用蓝色,寓意洁朗如天,纯净似水;老年妇女则用青色,表示庄重稳健,青松不老。盘瑶妇女的服饰搭配得十分得体,丽而不华,娇而不浮,且多有寓意,既体现了盘瑶妇女的智慧,又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民族工艺品。

瑶家女子新婚之时,还要穿亲手制作的水红色镶边鞋,鞋用金丝银线,拼凑成龙腾凤舞之式,百态千姿,顿生脚下。盘瑶服饰的配饰以银饰为主,银梳、银荷叶别、银耳环、银项圈、银牌、银戒指、银镯等等,制作精巧,式样各异。

九. 广西 桂林 兴安 干桂花

干桂花是广西桂林的。桂林这个美丽的城市因桂树(花)而得名。桂林市区范围内现已种植桂花树约二十万株,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桂花桂花,香飘万家。江畔湖滨、大街小巷、山前屋后,桂树的芳影真是无处不在。

桂花不仅色泽宜人,芳香甘甜,而且营养十分丰富,药用值高。经研究表明,每百克糖腌桂花中含蛋白质0.6g,脂0.1g,碳水化合物26.6g,水份63g,热量110千卡,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其中锌的含量最为丰富,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高人体抗病免疫能力。 桂花性温,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瘀、平肚、消除疲劳,消火解毒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桂能“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

十.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八角

八角是田林之一,分布在全县各乡(镇),种植面积5.2万亩,年产量约2000万斤。近年来,我们通过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八角低产林改造,其面积和产量均有所提高,已成为高海拔山区群众收入主要来源。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