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鄄城阿亮亮土特产商店 鄄城阿亮亮土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鄄城阿亮亮土特产商店 鄄城阿亮亮土特产店更新时间:2024-04-20 05:14:39

一. 山东省 菏泽 鄄城县 鄄城鲁锦

鄄城鲁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鲁西南民间织锦是山东西南部独有的民间手工纯棉提花织布,即用染色棉线按照设计好的经纬,手工织成带有几何图案的面料。我国以农立国,几千年来男耕女织,相沿已久。鄄城民间织锦长盛不衰,是与当地盛行女子新婚陪嫁织锦的风俗紧密相关的。鄄城的农家女孩从十三四岁开始织布,一是满足家用服饰的需求,二是准备织锦嫁妆,其中有被面、褥面、床单、帐子、衣料、手巾、包袱带等。当地的群众则以织锦的数量和花色来衡量姑娘们的品德和手艺。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群众自编的《棉花段》歌谣把植棉、纺线、织布的全过程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从中可以概括出十几道主工序:轧花、弹花、搓布绩、纺线、打线、浆线、染线、沌线、落线、经线、刷线、做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每道主工序里还有很多子工序,且都有很多技巧。从中可以看出,一幅织锦里蕴含着多少繁杂的劳动。纯朴、勤劳、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就在一架古老的木结构织布机上,足踩手掷,在“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以22种基本色线可以织出1990多种绚丽多姿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濮洲(今菏泽市鄄城县)出产的鲁西南民间织锦,在清代曾作为贡品晋献朝廷,成为皇家御用之物。

鲁西南民间织锦织造历史悠久,制造工艺复杂,图案艺术绚丽多彩。具有手工织造,纯棉质地、民族图案三大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漫长的织造岁月中,心灵手巧的鄄城农家妇女不断的创新、改进鲁西南民间织锦工艺,逐渐的形成了现代鲁西南民间织锦融提花、打花、挑花工艺于一体,与浑厚中见艳丽,粗犷中精细的独特风格。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纹样由最初的斜纹、条纹、方格纹等发展到枣花纹、水纹、合斗纹、鹅眼纹、猫蹄纹等较复杂的纹样。常用的颜色有大红、桃红、湖蓝、靛青、绿、棕、紫、白、黑、黄等。不同纹样样的搭配效果,不同色纱的的交织变化,通过复杂的手工操作使鲁西南民间织锦的艺术手段达到更丰富的艺术效果。鲁西南民间织锦的图案意境就是用各种色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形来体现,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形象。通过抽象图案的平行、重复、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它反映生活的形式是曲折的、间接的,因而更具艺术魅力。鲁西南民间织锦的各种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是一种主观的、随意的创造,这种主观又符合民众的内心要求和审美感受,是一种“得意忘象”的审美境界。

“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群众愿意用善意的形式,美好的名称来揭示或寄托对美的追求。聪慧的农家妇女赋予了鲁西南民间织锦许多美妙的名字,体现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和憧憬。“老朝廷”是一幅流传已久的锦纹.上古尧帝善理国政,百姓安居乐业.尧去世后,人们织出这种锦纹怀念他,表现了群众向往太平盛事的意愿.图案中黄格象征宫外,蓝格象征宫内,宫外明亮舒坦,宫内安详平静.‘八个盘子八个碗,满天的星星乱挤眼’的锦纹,它以浓重色调的合斗花纹组成‘八盘八碗’,以清淡明亮的蓝白二色交织出闪耀的星星。用浪漫的手法表现出婚嫁宴席上的丰盛场面,人们从清晨畅饮到天黑,体现出星星与人们共庆,天上与人间同欢。好象不到这般时候,不足以表达主人的盛情。这个图案还记录了民间为讨吉足以表达主人的盛情。这个图案还记录了民间为讨吉利,以‘八’为上菜单位的习俗。新嫁娘希望自己的婚礼热闹、隆重、顺利,把别人的婚礼记录在自己的织锦上,当然也寄托了对自己婚礼的期盼。“难死人、“迷魂阵”的图案非常有趣。从名称上就能知道这种图案的难度有多大。姑娘们愿意追求更复杂的工艺,从中领略那织进去织不出来的乐趣。她们还在包袱带上织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如淡雅的枣花,娇艳的五色梅和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

在众多的织锦品种里,黑镶边织锦是极有特点的一种。群众以此作为褥子的专用面料。在整幅面料中,纯黑的平纹占据三份之一左右,另外部分多织成红黄绿白色彩鲜艳的长流水图案。黑镶边长流水图案是自明清以来极为流行的传统锦纹,反映了人们期盼幸福生活细水长流的愿望。“手表、风扇、面棋块”是七十年代出现的纹样,反映了工业生产带来新生活的喜悦心情,手法朴实率直,形象生动。

鲁西南民间织锦图案艺术在漫长的发展变化中不断丰富、升华,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西南民间织锦不仅是实用的工艺品,而且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存在和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人文底蕴。

二. 台湾省 台北 淡水阿给

淡水阿给,是台湾台北县淡水镇有名的小吃之一。“阿给”是日文“油豆腐”(油扬げ、abura-age)发音的直接音译。是用四方形的油豆腐,挖去中间的豆腐,填进Q滑顺口的肉燥冬粉丝,以鱼浆封口,加以蒸熟,吃的时候再店家特制酱汁,一碗半干半湿的淡水代表名物拌着卤汁的香气引诱味蕾。

文化:阿给的由来,是源自1965年杨郑锦文女士所发明,起初是为了不想浪费卖剩的食材,而想出的特殊料理方式,他们所用的油豆腐是向淡水的某制造商所购买,阿给里的粉丝放的是浸过的肉燥冬粉,再用红萝卜丝跟鱼浆封住封口,之后再蒸熟,最后再淋上由杨树根先生(杨郑锦文之夫)所特制的酱料,这就是最原始的阿给。创始店位于淡水镇真理街上。

制作:阿给的做法是将油豆腐的中间挖空,然后填充炒过的冬粉(有些店家使用的是没有炒过的冬粉)、浸泡过卤汁,以鱼浆封口,加以蒸熟,食用前淋上甜辣酱或其他特殊酱汁。

三.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阿左旗酥油

阿左旗酥油

酥油是鲜奶中的精华,含有生物有机体所必需的全部重要营养成份,最为珍贵,是招待贵宾或重大节日享用的昂贵食品。

酥油,古人称其为“醍醐”。元代把醍醐列入御膳用的“北八珍”之一,视为美食之珍品。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品尝过醍醐之后,即兴赋诗《大支寺赞公房》一首,赞曰:“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酥油不但是美食珍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和广泛的实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兽一》中载:“‘醍醐,引寇宗曰:‘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甘美’。”酥油具有润肺止咳、滋补之功能。顾况在《行路难》一诗中云:“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醍醐灌顶”一词,可能由此而得出吧。佛教中常以“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大彻大悟,以达到最高的佛法境界。因此,酥油又是用以敬佛的最佳供品。在蒙古族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酥油是不可缺少的物品。

酥油珍贵,其制做方法必然古分讲究。先将刚挤的鲜奶,通过纱布几次过滤,经发酵使其成为酸奶。再挤两盆鲜奶,煮熟晾温,然后把两盆熟奶和一盆酸奶同时倒入奶筒,加盖密封,这时候,主人就开始用木棍,在筒内不断地上下搅动。如筒内的奶液太凉,就把奶筒放在阳光下或火炉旁加温然后再搅动,至到原本融在奶液中的奶油漂浮到上面。这时就揭开筒盖,用双手将油捧出放入盆内,再倒进凉水漂洗。由于奶油在凉水中要变硬,因此在漂沅的时候,要使劲捏奶油。经过数次漂洗,奶液与奶油完全分离,酥油就制做成了。一般百斤鲜奶仅能提取五、六斤酥油。为食用方便,主人常把酥油装进器皿或洗干净的羊肚内,并加以密封。若需长期贮存,把酥油放置在零下十五度的地方最为适宜。

食用酥油,或蘸到热馒头上,或搀进奶茶里,或佐以西餐,别有一番特殊的清香味道。

四.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阿巴嘎旗 阿巴嘎乌冉克羊

阿巴嘎乌冉克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阿巴嘎乌冉克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史料记载,“乌冉克”是蒙古诸部之一,原居住在蒙古国西北部唐努山一带,故名为“唐努乌冉克”。据《清史稿》记载,“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为逃避葛尔丹战乱,当时居住在唐努山一带的乌冉克人,携带畜群向东南迁涉至阿巴嘎左翼旗境内居住下来,过几年后大部份乌冉克人返回唐努山一带,但仍有部分人畜留在此地。当时,阿巴嘎旗王爷下令,让唐努乌冉克人归则速归,留则归附于阿巴嘎部。由于乌冉克人视该地为吉祥之地,便同意留了下来,并隶属于阿巴嘎左翼旗,被划分为六个佐领(苏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乌冉克羊随着它的主人,在当地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牧民们精心培育,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方良种——乌冉克羊。2009年6月,经国家家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为畜禽遗传资源,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乌冉克羊

所在地域: 内蒙古

申请人: 阿巴嘎旗畜牧工作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乌冉克羊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吉日嘎朗图苏木、伊和高勒苏木、那仁宝力格苏木、别力古台镇、洪格尔高勒镇、查干淖尔镇6个苏木镇的71个嘎查 。位于锡林郭勒盟中北部。地处东经113°28′~116°11′,北纬43°05′~45°26′。东边与东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相邻;西边与苏尼特左旗毗邻;南部与正蓝旗交界;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75㎞。草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年存栏羊110万只,年出栏 58.9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乌冉克羊(Wu Ranke sheep),系喀尔喀蒙古羊血统,属肉用短脂尾粗毛羊。是蒙古羊的一个优秀类群。它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草原特定的光照、温湿度、降水、水质、地形地貌、土质等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地方良种。素以生长发育迅速、抗严寒、合群性好、遗传性能稳定、具有多脊椎多肋骨特征、瘦肉多、肉质优良而著称。 1、独特感官特征:乌冉克羊黄头(颈)、褐青头(颈)为主,体躯白色。体格大,头略小,额较宽,鼻隆起。眼大而突出,颈中等长,颈基粗壮,鬐甲稍高,部分个体颈上部有鬃毛。胸宽而深,前胸突出,肋骨拱园,胸深约体高的二分之一,背腰平宽,体躯较长,后躯发育良好,肌肉丰满,十字部略低于鬐甲部。尾形呈方园形,尾长宽度多数接近,尾中线有道微纵沟,尾尖细小而向上卷曲,并紧贴于尾端纵沟里或S形细小尾尖。全身结构匀称,体质结实,骨骼健壮肌肉发育良好,皮肤致密而富有弹性,被毛厚密而绒多。公羊有角的占50%左右,母羊一般无角。其最低生产指标:1.1羔羊初生重:公羔 4.3公斤,母羔4.0公斤;4月龄体重:公羔 35公斤。1.2产肉性能:屠宰率成年羯羊55%,1.5岁羯羊52%,6月龄羯羊50%;净肉率成年羯羊45%,1.5岁羯羊42%,6月龄羯羊40%。1.3繁殖性能:母羊的产羔率112%。 2、独特的内在品质指标:乌冉克羊肉具有香味浓郁、肉质柔嫩、食之爽口等风味特点。蛋白质含量21.0g/100g以上,皮下脂肪平均为17.0g/100g,氨基酸总含量为19.0g/100g左右冷冻肉。 3、产品质量安全: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NY5027、NY5147、NY5149的无公害畜产品规范和标准生产。肉羊屠宰检疫必须按照农业部NY467—2001《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做好宰前检疫、宰后检疫及检疫检验后处理;羊肉产品卫生指标必须符合国家质检局GB2723《鲜牛肉、鲜羊肉 、鲜兔肉卫生标准》和GB2709《冻羊肉卫生标准》。

五. 山东省 菏泽 鄄城县 什集烧羊肉

什集烧羊肉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什集镇的。什集石家石玉臣烧羊肉风味独特,香而不腻,不腥不膻,味道爽口,回味无穷。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利于养胃益气,保健强体,延年益寿之功效,是宴席会客之佳品。

在鲁西南一提起“烧羊肉”,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鄄城什集。什集烧羊肉,采用祖传秘方结合现代工艺,制作出质量上乘、新口味、新感觉、风味独特的烧羊肉,现已成为省内外名吃。其中最著名的是石玉臣烧羊肉,石玉臣师傅是鄄城县什集镇村人,其祖上五代以经营烧羊肉为业,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故都食物百咏》中有烧羊肉咏诗:“烧羊肉味美尤鲜,都道全无半点膻。不是都人偏嗜此,清真妙制万方传。”传说乾隆帝出宫私访,从远处闻到香味,闻香而至,品尝了烧羊肉,大加夸奖,并引进御膳房,成为宫廷御膳。

石玉臣作为第六代传人,什集烧羊肉选料考究、严格。原料是选取生长不足半年、重量不超过10斤并且有质检、卫生部门检验过的著名鲁西南山羊。鲁西青山羊以肉美香嫩而著称,特别是10斤以下的青山羊更是肉中精品。制作时全封闭,不用硬水,用软水。用丁香、肉扣、花椒等10余种大料配方,以消除肉的腥气味。选用天下闻名的鄄城亘古泉水,先把洗净的生羊肉放入铁锅,用木柴猛火煮。待水沸腾后,再用细火慢慢煮至4小时,以保持肉的独特风味。生产宰杀车间采用先进清洗消毒工艺,保证达到国家卫生防疫标准。2004年5月,被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评为"山东名小吃"

烧羊肉风味独特,香而不腻,不腥不膻,味道爽口,回味无穷。长期食用,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利于养胃益气,保健强体,延年益寿之功效,是宴席会客之佳品。每逢中秋、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各销售点门庭若市,供不应求。现已在鄄城、菏泽、濮阳、济南、郑州等地设有连锁分店。

六. 山东省 菏泽 鄄城县 左营绿豆丸子

左营绿豆丸子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左营乡的。左营绿豆丸子色香味俱全,干吃、煮汤、火锅皆可,口感酥脆、清香、可口。主要品种有绿豆牛肉丸、绿豆海鲜丸、绿豆麻香丸、酥香绿豆丸等。

因绿豆丸子主要产地在鄄城县左营乡,所以叫左营绿豆丸子,其中以孙氏绿豆丸子最为著名。

左营绿豆丸子,系历史名吃,地方,迄今已具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清朝时曾作为贡品进点。利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配方相结合,以牛肉、绿豆、海鲜、芝麻等为主要原料,用色拉油反复烹炸而成。不加色素和防腐剂,色香味俱全,干吃、煮汤、火锅皆可,口感酥脆、清香、可口。还具有清热解毒、醒脑提神、利便止渴,止泻痢,降血压、血脂、血糖、改善微循环,补充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锌、镁)等多种药用和保健功效。

目前,该产品已注册了商标,申请了包装专利,卫生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并被消协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荣获“八六年鲁菜大奖赛菏泽地区优秀奖”,二00二年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二00四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山东名吃”、“菏泽名吃”。为适应市场及消费者的要求,本产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了真空包装,程序磨浆和自动封口流水线技术,以其美观的外包装投入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和招待客人的理想菜肴,产品一直畅销不衰。

七. 山东省 济南 槐荫区 亮亮拉面

亮亮拉面

泉城“十大名吃之一”。地道的配料,劲道的拉面,现在亮亮算得上是济南新一代的老字号了。要上一盘肘子肉,一碗3元的面,再来上点香菜,倒上点醋。总店在经四纬十二路西商业街。一店英雄山名优小吃城。二店济微路38号。山大路。

八. 山东省 菏泽 鄄城县 菏泽水煎包

水煎包是鲁西南名吃之一,其状扁圆,上下呈金黄色,外酥里鲜,口感甚佳,因其馅不同,分为羊肉、猪肉、素菜水煎包多种,其馅无论是荤素均加葱、姜、五香粉、香油、细盐调制,皮为小麦粉面发酵,将包子放入平底锅内少许时间,再加面水,后浇香油,翻一遍出锅即成,成为人民深受欢迎的食品。

九. 山东省 菏泽 鄄城县 旋木制品

旋木制品具有造型精巧别致、图案新颖、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生动传神、乡土气息浓郁的特点。

在旋做时老式旋床的原料适用长度为50厘米左右,其粗细可在1.5-2厘米之间自由调节。因旋木轴头碗直径为4.5厘米左右。因此,粗于轴碗的原料在旋做时要将原料的一端砍削至适用。细于轴碗的原料在旋做时要将轴碗用木块填死,再用钻刀钻出适合原料粗细的孔,才能安装原料开始旋做。老式旋床的动力由人脚踩提供。方法是:在旋轴中段缠绕三圈指头粗细的麻绳或更细些的牛皮条,绳的两头下垂分别系住两根木棍的前端。木棍的后端则搭在机架座机板下的横杆上。旋木者坐上座机板,两脚依次踩动两根木棍,踩下右棍轴头向右旋转。旋木者面对所旋原料,腰前顶一根木棍做支杆,支杆的一端钉有铁钉,穿在支架上的园孔内。旋木者右手持刀,左手辅佐,旋刀要放靠在支杆上,防止刀的抖动,也利于旋木者控制刀具。新式旋床的出现使旋木者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原料限制也大大放宽。旋木原料长度可放至80厘米甚至更长,原料粗细也可在25厘米至2厘米之间自由调节。

鄄城当地盛产杨柳木,做旋木玩具的木材一般是较粗点的树枝。树的主干部分可以用来做家具,枝枝杈杈的树枝,用来做旋木玩具正好。旋木原料选择有一定的讲究。选取二至三年以上生无果节和虫眼的干木,按照旋木制品的大小把木材截成一段一段的,这些木材就成为旋木的原材料。然后剥去中段外皮,两头不剥,以防干裂。经风干至含水量到50%以下,才可使用。过干可造成加工困难,过湿会造成变型和干裂。

旋木伊始,品种较为单一,主要旋制各种实用刀把、木碗、木人、花啦棒槌、耳报子神、猴子爬杆、三羊抵头、公鸡叨架。随着旋制刀具的改进和旋制技术的提高,旋木品种不断增多。主要有笔筒、脸盆架、挂衣架、书画轴头、轴杆、彩蛋座、茶叶筒等。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演变,旋木品种逐渐发展到今天60多个品种,通过因材而异的加工,取得各种不同的效果,利用木材本色,略施彩绘,便成为生动活泼的不倒翁、小猴吃桃等玩具和形象逼真的桃、梨、苹果、柠檬和蘑菇等水果蔬菜;利用木材细白的颜色,施以火烙,便成为古朴典雅的梅花鹿、小鸡等摆件;利用木材的韧性,挖空毛坯,绘以水墨丹青,又能做成实用大方的笔筒、茶盒等用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