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宁市城西区沁璇土特产店 西宁机场附近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宁市城西区沁璇土特产店 西宁机场附近特产店更新时间:2024-05-13 07:37:06

一. 河北省 石家庄 桥西区 金毛狮子鱼

    产地:中国河北。    历史:金毛狮子鱼,始于民国初期。最早由石家庄市的中华饭庄名厨袁清芳创制。因成菜色泽金黄,形似狮子,故名。1952年在河北八大城市烹调技术表演赛中,袁烹制的“金毛狮子鱼”,获得了高度 评价。该菜是河北参加1983年全国烹饪鉴定会的名菜。    特点:用鲤鱼加工修饰后,炸制而成。色泽金黄,鱼丝蓬松形似狮子,酸甜适口。    工艺:将鱼洗净。从下嘴唇劈开,掰开鳃盖,将鱼身两面上下交叉批成薄刀片,每片端均与鱼身相连,再用剪刀成细丝。葱、姜、蒜切成米粒,玉兰片、火腿片切成7厘米长的丝。炒锅烧热,下花生油,烧至四成热,将调好的鸡蛋糊均匀地抹在鱼身上,下油锅,边炸边抖动,使细丝散开,呈金黄色时捞出,鱼腹朝下放在盘中。锅内留油少许,将葱末、姜末、蒜末、玉兰笋和火腿长丝(约7厘米长),加酒、醋、白糖、酱油,烧浓,下湿淀粉勾芡至浓稠,淋上热油少许,出锅,浇在鱼身上即成。

二. 河北省 张家口 桥西区 河北接黑枣

产于河北行唐。

按接穗不同,可分为:牛奶黑枣、大羊奶黑枣、老鸦嘴、蜜黑枣。牛奶墨枣又名无核黑枣、接枣,呈长椭圆形,个中等,肉厚味甘,种子极少,熟时由黄色变为蓝黑色,外有白粉,属上等品质。果汁少,适宜生食,亦可加工成枣面、黑枣酒、黑枣醋等。果实入药,有消渴、除烦热之功效,种仁可榨油制肥皂。

三. 天津市 河西区 锅巴菜

锅巴菜,天津话叫“嘎巴菜”,是风味独特的民间小吃,已有百年多的历史。锅巴以小米和绿豆作主料,加茴香籽、大料调味,浸泡后用石磨碾成面糊。摊在加热的铁锅上堡干成粘粥嘎巴,晾去水分。锅巴讲究薄厚均匀,不粘不糊,松软可口,嚼有韧劲,切成柳叶状。用十余种小料制卤浇拌,加外香菜、麻酱汁、红辣椒油调色入味,一碗色泽分明招人食俗的锅巴菜便制成了。吃在口里,柔软滑润,清素芳香,余味无穷。锅巴菜,又当菜又当汤,经济实惠,深爱广大劳动者的欢迎

( 天津)

四. 湖北省 咸宁市 崇阳 楠竹

咸宁种植楠竹传说有5千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代的咸宁志书上就有“竹影蟾光洁、桂影有余光”、“月来窗写竹,风过彻梳荃”的诗句。清末至民国初年,咸宁楠竹已遍布全境。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咸宁的楠竹为革命作出过贡献。北洋军阀在汀泗桥失败后,向北退守咸宁城,由于时遇汛期,咸宁城外围的西河水深面阔使北伐军攻城造成极大困难。这时,咸宁工农协会在聂洪钧的带领下,用楠竹钉成数p百艘竹排,架起浮桥;用竹筒装水送饭;用竹笋壳打草鞋送给北伐军;抬着竹担架抢伤员,为北伐军攻咸宁城创造了有利条件。1938年日寇侵占咸宁后,境内西北部的贺胜、横沟、官埠、张公、甘棠等平丘地域因处铁路、公路沿线,竹林被毁坏一空,幸存的楠竹林,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低矮山区。 到1949年解放前夕,楠竹总面积不足10万亩,蓄积量为681万根。

五. 吉林省 四平 铁西区 朝鲜烤牛肉

将新鲜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酱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匀,另备酱酒、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等调味品分装于小碗、炭火炉放在桌子中央,上放铁箅子,用筷子夹肉片放在箅子上烧烤,蘸调料后食之,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六. 青海省 西宁 湟中县 雕刻

当你来到青海,走进农户家中时,看到的都是木制的小平房,一户连着一户。走近家门,青海人最讲究的是大门,有砖砌的不同的形状的花或用木头雕刻的花纹,在木板上雕刻各种花形,这木头不是一般的木头,是木质比较硬的杏木或桦木。这门很有讲究,门大、花纹精细就能反映这家的经济条件状况,说明这家生活富有,当你走进家院,你会看到一排土木结构的平房或砖混结构的平房,同样,在房檐下柱子、梁上雕刻精美的花纹,龙凤图案、牡丹图案等,象征吉祥如意。这些雕刻尤其在一些寺庙的建筑中显得神圣庄严。这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七. 辽宁省 鞍山 铁西区 清炸里脊

特点:饮酒佳菜,越嚼越香

主料:猪里脊300克。油、酱油、味精、绍酒、花椒盐。

制作过程:1、把里脊切成滚刀块,用酱油、绍酒、味精卤一下。2、勺内放入油,烧至九成热时把里光彩块放入炸一下捞出,待油温升高时再放入油内,炸熟呈火红色捞出装盘即成。

八. 吉林省 四平 铁西区 四平玉米

四平玉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四平玉米

四平市粮食行业协会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 植株高大, 茎强壮,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 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 脂肪、 维生素、 微量元素、 纤维素等, 具有开发高营养、 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 变异种类丰富, 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 变异系数过大、 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 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 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

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九. 天津市 河西区 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用料上,狗不理包子的肉馅别具特色,选用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鲜猪肉,上等酱油找口,放上香油、味精、葱姜末等佐料,边加水边搅拌,打成肉丁水馅。包子皮使用半发酵“一拱肥”富强面。做工上,狗不理包子从揉面、揪剂、擀皮、装馅、掐包、上屉、上大灶,都有明确的规格标准,掐出来的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的褶不少于十五六个。刚出屉的包子,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

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据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店主叫高贵友,其乳名叫“狗不理”,人们久而久之喊顺了嘴,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据说,袁世凯当直隶总督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很爱吃。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许多地方开设分号。如今,狗不理包子已走向世界,进入许多国家市场,倍受宾客欢迎。

菜品历史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现天津市武清区)。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

高贵友14岁时,到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因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三年满师后,高贵友独自开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生意十分兴隆。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高贵友初创“德聚号”小吃铺时,用鲜猪肉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1916年(民国五年),高贵友病故,其子高金铭继承产业,转年在南市东大街立了分号。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把侯家后老号迁址到北大关桥口。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将老号、分号合并,迁址到天祥商场后门(今辽宁路),设立新号“德聚号”。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高金铭之子高焕文继承产业,经营至1952年歇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天津市将狗不理包子收归国有并将店铺迁至今和平区山东路,后又在南市食品街设立了分店。2001年,“狗不理”总店扩建。

随着“狗不理”的发展,所经营的品种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逐渐形成6大类、98个品种的包子。技师们精心研制出以鸡、鸭、鱼、肉、海鲜及应时蔬菜、野菜、菌类为原料,采用蒸、煮、烤、烙等多种烹调技法做出了“金针包”、“龙凤包”、“鸳鸯包”、“香芹包”、“什锦包”、“大虾韭菜包”等。

历史文化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1973年时,毛泽东主席有一次和大家谈到了天津的美食,特别想到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生活管理员吴连登为此还专程到天津,给主席买回去了“狗不理”,主席吃后特别高兴。

高贵友 (1831~1916)高贵友(约1831—1916)小名狗子,武清县杨村人,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高贵友的父母是贫苦农民,清朝道光年间携全家逃荒到天津卫,靠捡破烂维持生活。高贵友 15岁时,到天津侯家后街的刘记蒸食铺当学徒。名为学徒,实际是干杂活。高贵友靠偷看偷听,学到了一些做包子的手艺。刘记后来停业了,他就在侯家后街搭起一个小棚,自己做包子卖。高贵友为人老实,做的包子真材实料,人们爱吃。德聚号包子铺...... 详细>>>

十. 湖北省 咸宁市 崇阳 果品

境内果树有桃、梨、李、枣、杏、栗、柿、柑、桔、石榴、枇杷、白果、花红、樱桃、葡萄、核桃、山楂、木瓜、无花果、猕猴桃、等160多种。( 崇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