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金昌市特产可以带走 金昌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金昌市特产可以带走 金昌特产有哪些值得买更新时间:2023-08-11 15:50:42

一.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宜昌红茶

宜昌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先由广东商人钧大福在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公元1854年)高炳三及尔后光绪丙子年(公元1876年)林紫宸等广东帮茶商,先生到鹤峰县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由渔洋关运汉出口,“洋人称为高品”。当时渔洋关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红茶市场,广商除开辟鄂西宜红茶市外,还大批涌向鄂南羊楼洞采制红茶,1840年羊楼洞红茶庄达50余家,年制红茶10万箱,达5万余担。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汉口开始单独出口。1861年汉口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宜红由英国转售至西欧,尔后美商、德商也时有买,宜红得到大量发展。1888年汉口口岸出口量达86万担,占当时全国茶叶出口量的40%,其中以红茶为主。1876年9月,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宜红出口猛增,1886年前后系宜红出口的最盛期,鳘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

宜红茶条索紧细有毫,色泽乌润,香气甜纯,汤色红艳,滋味鲜醇,叶底红亮。高档茶的菜汤还会出现“冷后浑”现象。据湖北省《慈利国志》评还:“鹤峰帮者西贡品,其与宁都同为尚第一,中外驰名。”由此可见,宜红茶很早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二.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子龙花生

子龙花生是最适合人体需要的食品,它以粒大、皮薄、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而为人们所称道。抓把新鲜的花生当作小吃,这是最惬意的事情了。

现代的人们,在讲究吃的质量的同时,更加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我们知道,有很多因素诸如食物、运动、遗传等都对人的体形、肥胖水平产生影响,合理的膳食安排、科学的饮食习惯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多吃些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植物纤维的食品以及每日有规律地食用多样性的食物。

花生被誉为"长生果",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花生售有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他命和矿物质,适度进食对心脏有益。

三.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清江奇石

清江奇石,孕育于八百里清江。清江古名“夷水”,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三十七《夷水》中撰文作记:“夷水……之经者皆石山,略无土岸,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巡颓浪者不觉疲而忘归矣。”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化石》主编刘时藩教授在《万里长江源何处》一文中对长江及清江等支流的考证,清江始于中生代的三叠纪,即一亿七、八千万年前,在北京大学徐钦琦教授所绘制的《地质历史上两个宏年的黄道斜倾变化示意图》上显示,正值地质历史上第二个宏年,是时水往西流,新生代的第三纪的渐新世约三千年前的一次大的造山运动,使清江改西向东流至今,所形成的武陵山余脉纵贯古“长杨”。八百里流域全境经过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纪的古新世、始新世的冲刷,又历经第四纪的洗礼,将太古代和元古代的震旦系、古生代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裂变成的所有矿藏物质和生物相互渗透,随着地壳的剧烈运动、风雨的四季浸蚀,水浪不舍昼夜的冲击及石与石的相互磨砺,由整冲散、由大冲小、由棱磨圆、由初砺精,从崇山落入深谷,从上水卷入下游,清江的内力地质作用和风雨、冰川、温度等外力地质作用,就象万花筒滚动一般,将山岩逐渐冲成千姿态百态和异彩纷呈的奇石精品。

如此得天独厚的生成条件,造就了清江石作为艺术石所凸现的极高的品位与价值。在八百里清江流域,无论是潜藏于深山的经过流水千百万年切割与雕琢的山川秀石,还是在流水中反复历经磨砺和冲刷的江河美石,其形制,其颜色,其图案,其质地,都无一不显现出巧夺天工的自然美。就颜色论,现在有清江红、清江绿、清江墨、清江彩、清江乳之分;就质地论,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纹理石、晶体石以及各类化石等。清江奇石所独具的观赏美,受到了广大赏石爱好者的钟爱,在中华石中独树一帜,已经成为了“三峡奇石”的劲旅,不仅流布国内,而且走出国门,远至东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并多次获得国际性大奖。在中国第一至第五届赏石展上,共获5金19银22铜,名列99个参展团的第3位,其中原县委顾问刘光荣收藏的“大漠春意”、原政协主席李道槐收藏的“疏梅筛影”、县赏石协会副会长张祖武收藏的“黄山夕照”、县赏石协会秘书长覃世本收藏的“沙鸥翔集”等获金奖。另外,李道槐收藏的“阳光下的邓波儿”、“金沙水拍”、“伴侣”还在山东举办的全国奇石邀请展、广州举办的中国第五届花卉博览会上分别荣获金奖、银奖和铜奖;覃世本收藏的长阳清江龟纹石“琼枝骊石”,在中韩于洛阳联合举办的国际奇石交易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部分热衷于奇石文化研究的老同志的带动下,长阳赏石文化热潮蓬勃兴起,收藏、开发清江奇石的气候逐渐形成。早在1995年,由龚发达等一批长阳文化人发起,成立了长阳奇石协会,到目前为止,组织机构日益健全,队伍不断壮大,会员达160余人。在协会的推动下,一批奇石爱好者纷纷上山下河,收藏了大批清江精品石,后又带动了几千农民和上百城镇居民抢救奇石资源,使清江奇石的发现、收集、整理、展示、交流活动尉然成风。一是赏石艺术协会成功举办六届石展,并进行了评审,还有意地组织外出考察参观;二是家庭收藏成馆的百余人;三是编撰出版了大型画册《清江石》,受到韩国、台湾、香港及各省的好评,还组织专家撰写各种论文,进行赏石理论研究;四是大力宣传清江赏石文化,扩大了清江奇石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在三峡奇石热兴起后,一大批专家把长阳清江作为他们搜寻奇石的基地,宜昌、武汉、广东、广西、山东、河南、韩国、台湾、东北、上海等地来长阳寻觅清江奇石者达数万人次之多。可以说,清江奇石文化极大地拓展了巴土文化的内涵,丰富并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需求。清江奇石正与根艺、盆景一起成为长阳民族文化“新三宝”。

以此为契机,一批依托赏石文化而发展的奇石专业户、专业村也在县内悄然兴起,并逐步形成了奇石采集、加工、鉴赏、收藏、买卖五位一体的文化产业链,为文化与经济结合独辟蹊径。全县总计有采集、收藏奇石的人数达数万以上,估价2000万元,交易的最大画面石达15吨重,单体最大价位达20万元,交易达10000人次,交易额达500多万元,现已销往韩国、美国、德国、东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全县现有奇石采集专业村6个(龙舟坪镇渡口坪村、西氏坪村、白氏坪村、永和坪村、津洋口村、渔峡口镇招徕河村),采集奇石人数达2000人以上,其中奇石产业专业户达百余家。渡口坪村家家户户采奇石,户均年收入达3万元,带头人杨远寿采石年收益30万元左右。清江奇石的后来居上,无疑壮大了文化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长阳文化产业,让正在崛起的文化“新三宝”成为文化产业中的龙头,2002年10月,县委、县政府兴建了集奇石、根艺、盆景交易和休闲、游览于一体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清江奇石苑。该苑地处县城北入口处,交通方便,区位环境好,占地2.1万平方米,内设盆景园、根艺走廊和奇石交易所,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园内建筑设计自然得体,闲静优雅,是广大参观者益智、愉悦、休闲、浏览、购物的好去处。

清江奇石,源于自然,高山大川,取之不尽。奇石文化是“发现美、欣赏美”的文化,其资源永远不会枯竭。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与日俱增、审美情趣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奇石文化产业将以其永恒魅力而呈现出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峡长阳网

四. 河南省 许昌市 禹州 禹白芷

禹白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禹州的白芷称为禹白芷,禹白芷与大禹帝同名。白芷是夏禹团结九州代表无私贡献的人民大众。蕙兰又称为夏兰;白芷又称为禹白芷。中国夏禹时期代表中华团结“九州”的象征。在尧、舜、禹时将蕙兰和白芷窜纫成一对称为“蕙芷”,代表着中华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中华民族秀丽山河与繁荣昌盛、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标志。 “蕙芷”是我国文华的精华,是中国和人民本身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禹白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河南省禹州市人民0《关于确定禹南星、禹白芷、禹白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禹政[2004]10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河南省禹州市的古城镇、郭连乡、山货乡、褚河乡、火龙镇、顺店镇、花石乡、粱北镇、范坡乡、小吕乡、张得乡、方岗乡、鸿畅镇、朱阁乡、无粱镇、颍川办事处、韩城办事处、钧台办事处、夏都办事处等19个乡镇办现辖行政区域。

五. 江西省 九江 瑞昌市 瑞昌竹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竹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竹编是瑞昌传统民间手工技艺,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距今有3300多年历史。

瑞昌竹编工艺品以竹子为原材料,经手工制作而成。过去,瑞昌山民常以小山竹编织篾器出售。传统的竹编制品有簸箕、米筛、箩等。

瑞昌竹编主要工序有去蔸、去稍、破竹、劈条、去篾黄、取层、拣篾、刮篾、煮篾等。竹器编织的花样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构造都是由底、腰、筒身、缘口、提手等几个部分组成。所编织的竹篾有经纬之分,被挑压的称为“经”,被编入的称为“纬”。整个编织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主要由开头、立腰、编器身等环节组成。

开头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织编、方孔编、六角孔编等。立腰,即编织时把平面底编的水平立篾向上弯曲,继续编织横回篾数周,其中包括湿水、弯曲、立竹片等工序。湿水,就是在立腰之前,应将水平立篾湿水,以增加其柔韧性,便于弯曲。弯曲,就是开始起腰时可用手指把水平立竹向上弯曲,以便向筒身推进。也可将立篾扎成一束,用夹子夹住,然后进行横回编。还可用木模具、电烫等方法,把水平立篾垂直竖起后再进行横回编。如果底编较薄,立腰后立篾容易弯曲,造成竹器底部突起而站立不稳,可使用数条宽厚的竹片插立在底部。六角孔编织法常需要立竹片。编器身的方法与底编基本相同,但其所使用的横回竹篾一般较为薄细。有些工艺美术品的横回竹篾可以使用宽篾和窄篾混合编织,以形成各种花纹。器身编好后,便是收口和提手。在工艺品编织过程中,对篾丝或篾片还需进行漂白和染色。可先漂后编,也可先编后漂;可先染后编,也可先编后染。最后进行烘干、喷漆,这时竹器工艺品才算完。

瑞昌竹编需要的工具主要有指皮、指筒、刮刨、补针、锣铲、尖刀、刮刀、篾刀、拐钻、圆锉、铰子、拣刀、小拐钻、打皮板等。

瑞昌竹编用途广泛。传统的竹编制品有簸箕、米筛、晒筐、晒垫、竹囤、箩、床、凉席、斗笠、篼、鸭棚、播篼、竹水车、拖箩、桌、椅等,其中斗笠、丝箩、米筛被誉为“瑞昌竹器三宝”。上世纪七十年代,瑞昌竹编工艺在继承传统工艺手法基础上,不断创新,由实用型产品向艺术鉴赏产品拓展,远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1981年成立的南义竹编工艺厂,在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生产出花钵、花蓝、鸡、鸭、龟、水果盒、飞禽走兽、礼品盒等一百多种竹编工艺产品,远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瑞典、希腊、日本等国。近年来又开发生产各种园艺产品,如竹篱笆、竹亭子、竹小屋等。2001年10月,瑞昌竹编工艺品参加在四川宜宾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竹文化节暨中国竹业博览会荣获金奖。

六.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金昌大姜

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商品。在品种选用方面,多年来一直依赖于传统品种,新品种极少,常规栽培产量长期徘徊不前。

1996年昌邑市德杰大姜研究所从昌邑传统主栽品种昌邑大姜中发现1株突变体,姜块胖大,颜色鲜黄,丰产性突出。经过连续5a(年)的筛选地育出了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金昌大姜。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生长势强,根茎膨大速度快,对病害有较强的抗性。2001--2005年在昌邑市德杰大姜研究所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金昌大姜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4738.3kg,较对照昌邑大姜增产25.6%。2003年开始引种到省内莱芜、安丘、威海及河北省等地,金昌大姜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累计种植面积7000平方公顷,平均亩产4966.7kg。2005年11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七.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枝江棉纱

枝江棉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枝江市独特的气候、土质,培育出了纤维色泽洁白、品质优良的“枝江棉花”,享誉长江流域。用“枝江棉花”加工出的“枝江棉纱”,成纱中纤维伸直平行结杂少、光泽好、条干匀、强度高,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棉纺织业的宠儿。新中国成立后,枝江纺织业得到恢复和迅速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猛发展,产量、质量、知名度均不断提升。目前,枝江市内棉纺织规模企业30余家,年纺纱规模达30万绽,年产棉纱5万吨,棉纺织业已成为枝江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年产值过百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龙头企业奥美公司取材当地枝江棉纱,推出了医药各种类型的纱布片、无纺布片、无纺布曲缩弹性绷带,填补了敷料界产品空白,水刺无纺布产品成为美国强生公司的指定产品,公司现已成为中国医用敷料行业最具价值企业之一。

八.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宜都宜红茶

宜都宜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都宜红茶是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的。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宜都宜红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宜都宜红茶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黑油润,香气甜香高长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明亮,茶汤有“冷后浑”现象,是我国条形红茶的代表之一。宜都宜红茶,产自长江与清江交汇的丘陵山区。这里山峰层叠绵延,种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十九世纪中叶,有茶商来到宜都开设茶庄,传授红茶制作技艺,拉开了宜都宜红茶百年兴盛的序幕。宜都宜红茶是宜红茶的典型代表,上世纪50-60年代,宜红、祁红、滇红并列为中国三大出口工夫红茶。基于宜都宜红茶巨大的影响力,《宜都县志》将其收录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宜都宜红茶的发展,几经风雨后,于1951年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原苏联在宜都援建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的茶厂——中国茶叶公司宜都茶厂,开始了宜都宜红茶的收购、精制加工与销售工作。该茶曾被湖北省政府评为“优质产品”、湖北特色名茶等称号。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又称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据历史文献记载:宜红茶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光绪年间,就大量出口,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把宜昌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就有大量宜红茶出口。解放后,由于国门封闭,宜红茶出口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宜红茶才逐渐恢复出口。

宜红茶的特殊历史地位,也成就了它特色的品牌地位。宜都宜红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由于品质稳定,深受欧洲、美洲及中东地区消费者的喜爱。

2013年,宜都市宜红茶协会申报的“宜都宜红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宜都宜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宜都市全境包括(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镇、五眼泉镇、聂家河镇、潘家湾土家族乡、王家畈乡、松木坪镇、枝城镇、陆城街道办事处)产地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0°05′55″—30°36′00″,东经111°05′47″—111°36′02″之间。规模10万亩,产量1.3万吨。

九. 甘肃省 金昌 金川区 麻食子

麻食子的做法很简单,先用盐水和好面,在盆子里捂一会儿后,取出反复揉搓,直到面团柔软光亮为止。然后再找来一顶新草帽,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揪半个小手指头肚大小一疙瘩面,在帽沿上一搓,便可搓出一粒薄厚匀称,圆形中空,外皮带花纹的麻食子来。只是在草帽沿上的这一搓,力度须把握得恰到好处。用力太重,会薄厚不一,形状蠢拙;用力太轻,搓出来的就成了面疙瘩,不成麻食子了,所以,能做麻食子者,多为聪慧灵巧的女性。

搓好麻食子后,下到开水锅里,再烩以芹菜、胡萝卜、肉丁等,调好佐料,舀到那细瓷花碗里,算是完成了全部工序。当一碗香气扑鼻,碗里绿、红、白相互辉映的麻食子放在面前,不要说有多香,单那色泽就足以令人馋涎难抑。吃麻食子讲究用汤勺,轻轻地舀一勺进嘴,那麻食子的柔韧劲道,芹菜、胡萝卜的嫩脆以及肉丁的香浓,会让你吃了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十. 甘肃省 金昌 金川区 金昌灰香豆

金昌灰香豆是甘肃著名的风味小吃,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灰香豆是选择优良黑豆,佐以蓬灰煮煎,温凉后调入食糖,味色俱佳,食之清热凉血,是解署消渴的风味小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