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梧州农村有什么特产 梧州各县区市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梧州农村有什么特产 梧州各县区市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3-08-08 00:45:08

一. 广西 梧州 岑溪 滑肉肠粉

又名“猪肠粉”,因形似猪肠而得名,制法是先用一张卷粉卷上滑肉,卷成一条后再切成约8厘米长的小段,上蒸笼蒸熟,出笼后,浇是生油,熟油,糟辣酱,海鲜酱等佐料即成。

二.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茶

岑溪种茶已有300多年历史。乾隆四年(1739)县志记载:“岑向无茶,止大峒山巅植之,其味甚佳,故有岗茶之名。迄今各乡近山处尽种,而谢孟堡山场所植尤夥,远近贩鬻,为利颇饶。”宣统二年(1910)梧州府出产商品调查统计岑溪茶叶2600石(约30万斤)。解放前茶叶盛产于清末民国时期;主产区是樟木山心,梨木乡的双元、里汉、泗祥,大乡的奕清,筋竹乡的横山,其他各乡也有种植。清末民初,茶商在县内樟木、筋竹、新圩、南渡、水汶等圩市,共有茶庄22间,经营茶叶收购、加工、外销,清末称茶叶为本县大宗农产品之一.民国22年(1933)出口茶叶4000担。民国26年统计,全县(不含解放后划归岑溪的三堡、糯垌地区)茶园面积1.038万亩。年产茶叶208.2吨。岑茶各具特色,如珠圆玉润的山心茶,色香味兼优的里汉茶,香味浓郁持久的三贯茶、三都茶、古浪茶,独具板粟香味的朝阳茶,在广东、梧州等地都享有盛誉,统称之为“岑茶”。

解放后的合作化时期,大力推广种茶,1956年,容县专区派专业技术人员在糯垌塘坡建立茶叶生产试验站,引进云南大茶叶、福建铁观音、水仙茶等良种。1958年国务院定岑溪县为茶叶生产重点县,同年广西省农业厅在梨木乡召开茶叶生产工作现场会,同年县委领导和梨木乡双元村茶叶专业队长出席全国茶叶生产先-表会议。茶叶出口最多是1962—1970年,平均每年出口茶叶272.34吨,其中1967年出口400吨。1976年推广良种茶及密植栽培等新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茶叶生产由原主产区发展到南渡、三堡、诚谏、归义等一批新产区。1982年岑溪县获得梧州地区推广茶园密植栽培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是全县茶园面积和产量最高的一年,茶园面积达到2.44万亩,年产茶叶700多吨。南渡镇是全县产茶最多的一个镇。

近年内销扩大,出口减少,但年产级内茶仍在200吨以上。1990年茶园面积7394亩,年产茶叶205吨。土产公司茶叶加工厂的红碎茶、青毛茶、炒绿茶,加工精细,香味清纯持久,大部分出口境外。

三.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龙虎凤烩

是梧州的一道传统名菜。选用广西野味为原来,配以香菇、木耳、陈皮等20多种佐料精制而成。食用时气味芳香,口感嫩滑鲜美,有“桂东南第一味”的美誉

( 梧州)

一、原料:

1.主料:熟五蛇肉丝25 克,生鸡肉丝100 克,熟果子狸丝5 克,浸发鱼肚75 克,煲发鲍鱼75 克,鲜平菇75 克,水发木耳50 克,炸薄脆100 克。

2.调料: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胡椒粉、姜汁酒、葱段、姜丝、陈皮丝、柠檬叶、菊花、湿淀粉,猪油、高汤、蛇汤。

二、制法:

1.薄脆分盛2 小碟,再把5 朵菊花洗净剪好瓣放在薄脆上,把柠檬叶切成丝放在菊花瓣上,将鸡肉、鱼肚、鲍鱼、平菇、木耳均切成细丝。

2.烧热锅,下猪油烧热,放入蛇丝略炒,烹料酒,加入蛇汤,用调料调好味,烧沸后,盛入瓦钵内,加入姜片、葱段、入笼炖1 小时取出。

3.将木耳丝、鱼肚丝、鲍鱼丝用调料、高汤煨味。将鸡丝用蛋清、湿淀粉拌匀,下热油锅泡油至仅熟,捞出沥油。将锅下猪油,烹料酒,加入高汤、蛇汤,烧沸后,放入各种肉丝调好味,加胡椒粉、酱油、麻油,用湿淀粉勾芡,出锅装盆即成。

此菜由五蛇、鸡、果子狸、木耳、平菇、鱼肚、鲍鱼及多种调料组 成,具有滋阴补肾、驱风祛湿的功效。将鸡的滋补,鲍鱼的强肾,蛇肉的驱 风湿,鱼肚的益精补髓,木耳的通脉祛瘀,平菇的抗癌,果子狸的滋补等功效融合贯通,可治风湿性关节炎、半身不遂、瘫痪等症。常食能容颜健美, 延年益寿。

四.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梧州腊肠

梧州腊肠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成的肉制品。代表产品“龙舟牌”腊肠,包括龙舟牌腊味、肉脯系列产品。梧州腊肠源自于清末民初的梧州荘记腊味,至今已积累了近百年的肉食制品精加工生经验,选用优质原料,并佐以独特配方,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经严格质量监控精制而成。

“秋风起,吃腊味”,梧州流行这样一句话。每年立秋之后,天气转凉,猪肉腊肠等腊味就成为桂东人的佐餐佳肴。梧州腊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在光绪年间蓬勃兴起。小小的腊肠汇聚了众多“秘诀”,一股腊香飘扬大江南北。听老梧州人说,腊肠传入梧州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腊肠就是珍贵佳肴的代表。1901年,梧州“良田腊味”店开业,所经营的腊肠在当时最为出名。“驰名两广,良田腊味”这句广告语仍回荡在老梧州人的脑海中。

梧州腊肠外观红润,制作方法以风干为主,目前以龙舟牌腊肠为代表。梧州腊肠与广式腊肠特点明显不同在于:外形细长,外表起大坑皱纹,红白分明,味微咸不太甜,越嚼越香,甘香不腻。蒸出来的腊肠口感细软,可与其他食品原材料做成各种美味菜肴,既下酒又下饭。制作梧州腊肠时,猪肉的好坏绝对是第一位的,选用梧州附近有着“狮子头、豹子眼、竹筒脚”之称的陆川公猪为佳。庄国礼说,梧州腊肠不光要讲究肉的质量,腌制所用的材料也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腊味的味道。

梧州腊肠是如何出炉的呢?首先选新鲜猪大腿肉和臀肉,切肉并剔去皮、骨、筋腱,切成一立方厘米大小的肉块,将上述米酒和酱油与肉充分混和,腌制2~4小时。灌制的过程十分讲究,先将肠衣洗净沥干备用,后将竹管套入肠衣内进行灌制,每灌12~15厘米,可用绳结扎,直至灌满全肠。在装填原料过程中,应边装边挤紧,将肠衣内的空气尽量排除干净。接下来的工序就是烘晒。梧州腊肠仍采取柴火烘烤的方式,温度控制在50℃左右。烘烤时间一般为一两个昼夜。火烘湿肠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控制温度。若温度低,则易引起发酵和变质;温度过高,则会使脂肪融化,把瘦肉烤熟。

2008年8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梧州腊肠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继梧州龟苓膏后,梧州又一个地域特色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迄今,梧州腊肠获奖无数,并远销海外,最远到达非洲。

梧州民间目前仍保持着自制腊肠的习俗。梧州人方国工说,腊肠属于季节性生产的美味,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做腊肠,七月初一刚好插完晚稻秧,于是当地就有了“插完晚稻秧,洗脚上田做腊肠”这句顺口溜。

梧州腊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梧州腊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梧政函〔2007〕9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现辖行政区域。

五.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生炒田螺

是梧州的风味小食之一。将活田螺处理干净后,把螺尾去掉少许,以便入味食用。然后配上蒜泥、姜末、豆豉、紫苏和少量辣椒或胡椒粉,炒至近熟后加入猪骨汤熬至螺香四溢即可趁热食用。田螺肉鲜甜可口,田螺汤美味无穷
( 梧州)

六. 广西 梧州 藤县 藤县同心米粉

已有近200年的历史。选用该县同心村的优质大米和优质水,经科学方法和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粉丝幼滑、油光白净、呈半透明、速熟耐煮、汤清不浊、入口爽脆及细幼美观等特点而久负盛名,并远销港澳

( 梧州)

同心米粉主产于广西梧州市藤县同心镇的同心村一带,故称同心米粉。在清朝时,同心米粉已有盛名。当时,同心村一带的村民以家庭小作坊形式,利用自家井水加工米粉,所产的米粉洁白细滑耐煮,熟后柔软可口。据传,清朝时一位官吏把同心米粉进贡朝廷,备受青睐,从此,同心米粉声名鹊起,成为一个知名品牌。

同心米粉都是选用当地优质大米和高山矿泉水或自家井水,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工序主要有浸米、洗米、磨浆、蒸粉、晾晒、回软、切丝、再晾晒、包装等。成品每扎约50克,美观、小巧、别致。粉丝细薄,干爽白净,呈半透明的润泽虾肉色。用开水烫直粉丝沥水,配以汤料即可食。同心米粉速熟耐煮而水清不浊;汤煮则滑嫩,爽脆可口;炒则粉条柔软,不粘连;口感好、易消化。以其口感独特而被称为“广西一绝”。2005年向国家专利局注册了“正心牌”专利商标。

上世纪70年代,同心米粉加工小作坊有100多家,年产量600多吨;80年代,加工作坊150多家,年产量1100吨;90年代加工米粉作坊达200多家,年产量1800多吨;进入21世纪后,加工作坊达260多家,年产量3500多吨。已形成了同心、沙村、真胜等一批加工米粉专业村。

同心米粉多由商贩收购后运至各地销售,以区内和广东、上海及港澳地区为主。1999年南宁国际民歌节经贸洽谈会上同心米粉火暴邕城,南宁及桂林、百色、上海、珠海的客商纷纷前来洽谈订购。南博会后,同心米粉冲出国门,打入了新加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市场。

七. 广西 梧州 长洲区 银鸥牌面粉

是全国六大面粉厂之一的梧州面粉厂产品。其中银欧牌特一面粉和标准面粉多次被评为国家商业部和广西的名牌产品、优质产品及全国名牌产品
( 梧州)

八.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梧州蛇宴

蛇宴制作根据不同的蛇品种,可用蒸、焗、煎、炸、炒、熬、煲等不同的烹制方法,配以各种不同的佐料制作成各款粤式、川式美味佳肴,是一种极佳的保健食品。蛇宴中的用蛇生宰即制为之上品,可将所得的鲜蛇血、鲜蛇胆调制成鲜蛇血酒、鲜蛇胆酒,这是蛇宴席上不可多得的佳酿。而活宰的蛇可分别以蛇衣、蛇肉、蛇骨及内脏配以不同佐料,烹制出百余款不同品味之佳肴,经厨艺大师拼制成各种图案,组成丰盛美味的全蛇宴。品蛇按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最理想是在秋冬时节,俗话说:“秋风起,三蛇肥,进补要及时”、“秋冬不补,人生易老。

九.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梧州三蛇酒

用广西的三种蛇泡制而成的药酒,专治同湿瘫痪、面部和脚部浮肿,以及中风伤湿、半身不遂等疾病,是去病强身的上乘药酒。

十.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冰泉滴珠豆浆

以优质黄豆和广西名产柳花牌白糖为原料,用独特的冰井泉的井水浸泡优质黄豆,精工细磨后经各种工序精制而成。冰泉豆浆又名“滴珠蜜味豆浆”,以其独特风味饮誉中外,人们说:“不饮冰泉豆浆,不算到过梧州”
( 梧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