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木里格萨尔土特产 萨尔布拉克村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木里格萨尔土特产 萨尔布拉克村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8 10:27:06

一. 黑龙江省 大庆 萨尔图区 大庆橡子

橡子,栎树的果实,形似蚕茧,故又称栗茧。《新唐书·杜甫传》:“客秦州,负蕲采橡栗以自给。”唐张籍有诗云:“岁暮锄犁倚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含量达百分之六十左右。既可食,又可作纺织工业浆纱用的原料。用橡仁加工制作的橡仁豆腐,味道鲜美,香中带甜。每百斤橡仁可酿五十五度的白酒四十斤左右。鄂东山区都有橡子,可供采摘。

橡树又名栎树,是对壳斗科栎属植物的通称。全世界共有栎树300多种,我国有60种左右。由于栎树能适应广泛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所以在热带、温带、寒带都有栎属树种分布。橡树生长迅速,抗干旱,少虫害,无需专人管理,荒山野岭,沙丘薄地,均可栽种。所结果实,易保存。加工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
橡子很大部分指的是栎属植物的坚果,鄂东山区比较多,形似蚕茧,故又称栗茧。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含有丰富的淀粉。
橡子是号称比水稻、小麦“资格”还要老的粮食。人们食用橡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橡子一直是许多山区人民的主要食物。唐代皮日休有一首《橡媪叹》,诗中写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从诗中可以看出,唐代末期橡子还是民间的一种粮食。

二. 新疆 昌吉 吉木萨尔县 吉木萨尔辣椒

吉木萨尔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吉木萨尔辣椒是新疆昌吉吉木萨尔县的。

吉木萨尔辣椒

吉木萨尔县农产品种植购销协会

11154024

辣椒(植物)

三.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凉山马铃薯

凉山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山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09年,四川马铃薯面积列全国第四位,总产居第一位。

作为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先锋,凉山马铃薯已成为一面旗帜: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成为我省马铃薯规模最大的产区,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经济效益四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

剖析马铃薯产业发展路径,我们看到了一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和农民钱袋子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

马铃薯是凉山传统优势农作物,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凉山州具有发展马铃薯的独特自然资源,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马铃薯。高二半山区、河谷流域、平坝地区具有与马铃薯原产地极其相似的生态条件和良好的无污染环境,被誉为全国最佳马铃薯种植区域之一。

1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东经100°15′-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

凉山马铃薯保护范围为凉山州17个县市,共计610个乡镇,3743个行政村,保护面积20万公顷,现有种植面积12万公顷,有极大的产业发展潜力。

2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凉山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区域内地貌复杂多样,以层状地貌发育。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幅员面积的80%,山原次之,丘陵、冲积平原、宽谷和断陷盆地约占10%。凉山州土壤类型以紫色土、红壤土、黄棕壤、棕壤为主,占土壤总面积的80%,土壤结构好,土层深厚且疏松,透气性好,土壤微酸,pH值在5.8-7.5之间,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1-4%,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丰富,碱解氮60-135ppm,速效磷5-25ppm,速效钾在50-170ppm以上。

(2)水文情况:凉山州境内雨量丰富,河流纵横,山地水系发达,除安宁河谷外,多数为山地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共160多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有雅龙江等13条河流,其中安宁河是凉山州最大的河流,全长326公里,流经州境内222公里,贯穿冕宁、西昌和德昌3个县市,共有大小支流18条,最大支流有孙水何、锦川河、河曲河。

(3)气候情况:凉山州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年日照时数1227-2603小时。年平均气温10.1-19℃,≥10℃的年积温4500-5760℃,无霜期202.9-346天。年降水量776毫米-1176毫米。全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凉山州由于特殊的立体气候,在不同的区域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马铃薯,主要为冬、春、秋作。凉山州海抜1800米-2600米的地区是大春马铃薯最适宜种植区。

(4)人文历史情况:凉山州境内居住着彝、汉、藏、回、苗、蒙古、傈僳等14个世居民族,全州总人口约448万人,农民388万人,其中彝族人口208万多人,占总人口的46.5%,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马铃薯在凉山种植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马铃薯是当地农民精心选留与自然选择的结果,在长期的马铃薯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繁育经验。马铃薯是凉山州高二半山区农民群众生产少不得、生活离不得、经济发展缺不得的重要作物。彝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及高山蓄牧业发展是万万离不开马铃薯。凉山马铃薯种植规模大,是四川省马铃薯的重点产区,以2006年为例,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4.33%,总产占全省总产的20%,平均亩产1460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出410公斤,高39.05%,比全国平均亩产高出471公斤,高47.62%。2006年7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生产现场会在凉山州的昭觉县、布拖县召开,会上充分肯定了昭觉县、布拖县的两个万亩马铃薯生产现场示范作用。2008年11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会又在凉山州召开,会上凉山州政府作了典型发言,凉山州马铃薯良繁中心、昭觉县洒拉地坡乡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昭觉县农业局马铃薯脱毒良种网室和豪吉集团昭觉马铃薯淀粉加工厂的规范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给领导们和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再一次突现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2008年全州大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7.6万公顷,占大春马铃薯面积70%以上,大春马铃薯鲜薯单产由2004年每亩1418公斤提高到2008年每亩1577公斤,每亩增产159公斤。凉山州目前正打造西南最大的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公顷)。

凉山州马铃薯种植大县较多,全州17个县市中,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盐源、布拖、昭觉、越西、喜德、金阳、美姑、会东8个县,为马铃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创造了基础条件。经过30多年的品种选育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凉薯系列品种(凉薯14、凉薯17、凉薯97、凉薯8号、川凉薯1号等),并在当地广泛种植,深受市场欢迎,产品销往成都、广州、郑州、武汉、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2008年销售量达到了125万吨以上,部分商品销往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等地。

四. 黑龙江省 大庆 萨尔图区 干锅鸭头

一、干锅鸭头的做法:卤料包配料

1、 卤料包的香料:

香毛草、香菜籽、八角、陈皮、良姜、胡椒、金银花、党参、香叶、小茴香、红干花椒;红干辣椒段、三奈、桂皮、丁香、甘草、白芷、罗汉果、干贝、桂枝。

2、 卤水中添加的辅料:

姜片、大葱节、洋葱片、小香葱节、香芹、新鲜青尖椒。

二、干锅鸭头的做法:

1、香辣酱的香料:

香毛草、小茴香、孜然、千里香、党参、丁香、白扣、草果、三奈 、八角、香叶、沙仁、罗汉果、毕拨 、香桂皮、干草、香果。

2、香辣酱的辅料:

洋葱片(5两)、大葱节(5两)、小香葱节5两、香芹节2两、尖椒节2两。

三、干锅鸭头的做法:

鸭头的腌制方法:将鸭头2500克解冻,冲洗干净后,切成两片,加入特制香料粉100克、花椒面适当、姜块50克、葱节50克、精盐少许及料酒100克、火硝1/10000和均匀,腌渍码味约12小时,取出,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沸水锅里汆水(大约5分钟),捞出用清水漂备用。

四、卤油的制作方法:

卤油的制作:净锅上火,放入卤油2000克烧至8成热,放姜片2两、大葱节5两、洋葱5两、小香葱5两、香芹2两、尖椒2两,中小火炒至金黄老出。将油打出,渣倒掉不要。

五、制卤水:

1、将卤料包的香料粉放入布包中,在沸水中煮2分钟左右,捞出料包备用,余下的水不要目的是去香料中的苦味。

2、在桶中加入4000克的清水,烧开后,放入红曲米粉适当,当红曲米粉完全溶于水后,加入高汤半汤勺(根据当地的口味,确定用量),熬出香味。放入制好的卤油2000克、精盐(少量)、鸡精、味精(少量)、冰糖适当、白酒(适量)、硝盐(按1/10000)、复合磷酸盐(适量)烧开后,改小火熬煮10分钟左右,至逸出香味后,即成卤水。

六、卤制:

把初加工好的鸭头放入烧开的卤汁里,加老姜(适量)、大葱(适量)用中火卤10分钟即可关火,让鸭头继续在辣味卤汁中浸泡20-40分钟,即可。

七、卤油的回收:

卤汁不使用时。将面上的油打出和卤汁水分别保存于冰箱中;(卤水中的细渣过虑不要,当卤水发黑,或者味道有变化时,将卤水倒掉不要,重新制卤水。)

1、卤油不多时,按同样的制作方法制卤油;

2、卤汁水不多时,按制卤汁方法制卤汁;

八、辣酱的制作方法:

1、炒豆豉;

将豆豉剁细,色拉油(1斤)在锅中炼到没有白气泡,放入大葱节适当、洋葱适当、小香葱适当、香芹适当(目的是增香)→葱的颜色焦黄时捞出→放入豆豉(放入时注意:豆豉先在勺中,不要直接倒入锅中)→继续搅拌→炒3分钟→放入香料(适当)→炒2分钟→小火下泡姜茸、泡海椒茸→炒1分钟→放蒜茸→炒1分钟→放白酒(30克)→炒2分钟左右→关火→放胡椒粉、鸡精、味精、花椒面、辣椒面→盖上锅盖焖。→备用。

2、焖豆豉:

将炒好的豆豉淹制1小时左右

3、炒酱和提老油:

将混合油(菜油和色拉油,按0.2:0.8的比例),在锅中炼到130度左右,放入大葱节适当、洋葱适当、小香葱适当、香芹适当(目的是增香)→葱的颜色焦黄时捞出→放特制豆瓣酱茸→放糍粑辣椒茸→搅拌→炒5分钟左右放冰糖适当→小火炒香→放香料适当、放白酒适当→关火,将多余的油大出,就是炒干锅的老油。然后将焖好的豆豉放入锅中再炒1-2分钟左右关火→起锅。

五. 新疆 昌吉 吉木萨尔县 天山雪莲辣椒丝

吉木萨尔县,位于东经88°30’-89°30’,北纬43°30’-45°01’,地处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是南北疆与东疆交汇地带。国道省道贯穿全境,乌准铁路、吐乌大高速公路与疆内外通达快捷。年均日照2937小时,是新疆特色四平头辣椒的主产地。经考证,只有在天山北纬44°的地方才能种出这种品质的辣椒,所以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其独有的地理特质造就了其无可比拟的产品天然优势。

产品特性:天山雪莲辣椒丝,利用天山名贵植物雪莲极阴极寒、祛湿补损的药理,与新疆四平头辣椒温润回辣、天然高维生素的特性,组合成一道美味独享、兼俱保健养生的佳肴。新疆中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辣椒酱(丝)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的检测设备,拥有辣椒种植基地3000余亩,设计年产可加工各类农产品20000吨。公司和农户签订合同约6000亩,可带动近2000户农民增收。

推荐单位:吉木萨尔县农业局

新疆中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六.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彝家回锅蛋

在凉山,回锅蛋几乎是大大小小彝族风味餐馆里必备的彝家菜肴。我第一次吃到回锅蛋,也就是在这样的彝家饭馆里。

没错,乍一听名字,第一反应联想到的是我们平常经常吃到的回锅肉。这回锅蛋和回锅肉有什么关系?好奇之心,驱使我在回锅蛋刚端上桌,刚刚落定之时,就忍不住立即动筷子夹起半个鸡蛋,品尝起来。“嗯……不错呢!”忍不住的赞叹之声叫了出来。这半个鸡蛋表面金黄、附着红色的辣椒碎块,吃在嘴里,外酥内软,蛋白绵软爽滑富有弹性,蛋黄粉嫩,不光有鸡蛋的香味,还真能吃出回锅肉的那种味道来,麻辣鲜香中融合了蒜的香味。鸡蛋里吃出回锅肉的香味,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

虽然不知第一个创新制作回锅蛋的人是谁,但猜想大抵还是受了回锅肉的启发。一经打听,这回锅蛋的做法,还真和回锅肉的做法很雷同。通常,先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再把鸡蛋从中间切成两半。然后把切好的鸡蛋放入烧好的油锅内,稍微炸一下,当看到鸡蛋表面有些金黄就可捞起来,放在旁边备用,注意不要炸过了。接下来的做法就和做回锅肉做法差不多。在锅里放上油,烧开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干辣椒、花椒、姜末、蒜末翻炒至香味飘出后,放入炸好的鸡蛋和蒜苗一起炒熟,最后放盐、味精等调料后即可起锅。

白水鸡蛋简单的回一回锅,加入些平常的佐料,一道美味的回锅蛋就做成了,味道和之前刚煮好的鸡蛋就有了很大的差别。由此,遂想到那些刚刚毕业走出校门的学生们,就如那白水鸡蛋似得齐刷刷的大都差不多,但进入社会后,因为不同的环境、各自不同的境遇以及自我喜好中的不1炼,最终走出的是丰富又各自千差万别的人生滋味。

七. 新疆 昌吉 吉木萨尔县 吉木萨尔县红花籽醋

吉木萨尔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气候条件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平原地区无霜期170天,山区无霜期145天,年平均降雨量212毫米,生物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特别适宜农作物制,具有500多年的种植红花的历史传统,年种植面积8万余亩,周边种植红花面积超过10万亩,具有丰富先天的资源优势。

产品特性:(换内容)醋:味酸性温,做为一种传统的调味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时间证明,食醋不仅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而且还有许多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不仅具有医疗保健功能,而且颇有美容功效。同时红花醋连续被评为“新疆农业名牌、中国优质畅销产品、中国市场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并具有自己的专利号。 国内外市场对红花产业产品的需求量很大,这些产品具有很强的营养和保健功效,食醋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推荐单位:吉木萨尔县农业局(新疆庄子实业有限公司)

八. 黑龙江省 大庆 萨尔图区 大庆玉米

早熟禾科(Poaceae)玉蜀黍族(Maydeae)一年生谷类植物,学名Zea mays,起源于北、中、南美洲。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後成谷穗,玉米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後发育成两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称作包皮。籽粒可食。
商业等级主要根据籽粒的质地划分,分为马齿种、硬质种、粉质种、爆裂种及糯玉米、甜玉米等。籽粒顶端凹陷,因籽粒硬淀粉和软淀粉的干燥度不相等而致的。硬粒玉米含软淀粉少,干燥後顶不凹陷。粉质玉米主要含软淀粉,粉质,易碾碎。甜玉米发皱,透明,糖分不转化为淀粉。爆裂玉米是硬玉米的极端型,籽粒小而硬,不含软淀粉,加热时细胞内水分膨胀,籽粒爆裂。用优良自交系杂交可改良玉米类型。
玉米用作饲料、食物和工业原料,在许多地区作为主要食物,但营养价值低於其他谷物,蛋白质含量也低,并缺乏菸草酸,若以玉米为主要食物则易患糙皮病。玉米的谷蛋白质低,不适於制做面包。在拉丁美洲,玉米广泛用作不发酵的玉米饼。美国各地均食用玉米,做成煮(或烤)玉米棒子、奶油玉米片、玉米糁(在南方制成玉米粗粉)、玉米布丁、玉米糊、玉米粥、烤饼、玉米肉饼、爆玉米花、糕饼等各式食品。
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籽粒加工方式有多种︰湿磨法是将籽粒在稀的亚硫酸溶液中浸泡40-60小时;乾磨法是用喷雾或蒸汽使籽粒短期濡湿;发酵法是将淀粉转化为糖,又加酵母使糖转变为酒精。植株的其它部分用途也相当广泛:玉米秆用於造纸和制墙板;包皮可作填充材料和草艺编织;玉米穗轴可作燃料,也用来制工业溶剂,茎叶除用作牲畜饲料外,还是沼气池很好的原料。

九. 新疆 昌吉 吉木萨尔县 吉木萨尔县红花籽油

吉木萨尔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气候条件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平原地区无霜期170天,山区无霜期145天,年平均降雨量212毫米,生物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特别适宜农作物制,具有500多年的种植红花的历史传统,年种植面积8万余亩,周边种植红花面积超过10万亩,具有丰富先天的资源优势。

产品特性:红花油是目前食用油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的,高达75%~83%,被营养学界称为亚油酸王,这是其它植物油无可比拟的。红花油为纯天然绿色食品,富含亚油酸、天然维生素E,富含维生素族和生物活性成份,不含任何添加剂,能养血、活血、降脂、降压、软化血管、抑制血栓、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是高血脂、高血压理想营养食用油。公司有147家销售网点,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推荐单位:吉木萨尔县农业局

新疆庄子实业有限公司

十. 四川省 甘孜州 色达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属于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以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最有代表性。色达县位于蜀西北,传说曾是岭国长系部落居住的地方,又是岭国名将尼崩达尔雅和阿奔•;布益盘达的故里,故格萨尔文化的积淀十分深厚,有“格萨尔艺术之乡”的美誉。两个多世纪前,格萨尔彩绘石刻就在这片草原上孕育产生。

格萨尔彩绘石刻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核心内容为表现对象,融精湛的刻石技艺和传统绘画为一体,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再现了岭•;格萨尔王及岭国众将士为民造福、不畏1、英勇奋战的历史场面。石刻以色达县出产的天然板石为材料,制作时多保持石材的自然形状,先以线描构图,再用立刻、刮刻等手段雕刻,走线如行云流水,形象自然生动。绘刻完成后,在刻石的画面上通刷一道白色颜料为底,干后着彩。色彩多用红、黄、蓝、白、黑、绿六色,一般不用中间色。这些色彩都具有特定的意指,与《格萨尔史诗》中的各位将士相对应,当地群众一看便能明白。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的传承方式以师徒或家族传承为主,作者一般不在石刻上署名。现在传承人有17位,主要有尼秋、觉热、扎洛、切邛等人。

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主要存放在泥朵乡、色柯镇、年龙乡、翁达镇,其中翁达镇翁达村雅格修行地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年代最为久远,而传承最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则是泥朵乡普吾村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群,其工艺不仅在色达县和甘孜州具有代表性,就是放在全国格萨尔文化流传地区中来看也非常典型。

泥朵乡位于色达县西北部的泥曲河畔,海拔4180米。这里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存放在普吾村普吾寺白塔四周刻石经墙中的一座大石台上。石台共分五层,安放着千余幅格萨尔彩绘石刻,形成一个谱系。此处石刻的近期部分由普吾村著名高僧阿亚1发起组织刻绘,它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刀法精细,取材考究,表现了岭•;格萨尔王及岭国三十员大将、八十位将士的前世,石刻中还有天竺八十大成就者和百位文武尊神的形象。无论从人物谱系的完整性还是从艺人技艺的传承性来看,这一石刻都具有代表性。泥朵乡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数量繁多,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刻绘工艺体系。

2002年以来,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格萨尔彩绘石刻相继公诸于世,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有关专家一致认为它不仅为格萨尔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承方式,而且填补了格萨尔文化在藏族石刻中的空白。

格萨尔彩绘石刻长期露天放置,因高原严寒的侵袭和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自然损坏,20世纪60年代又遭到近乎毁灭性的人为破坏,有关刻绘技艺基本失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阿亚1的发起和组织下,格萨尔彩绘石刻的技艺才薪火复燃。但由于格萨尔彩绘对艺人的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目前的石刻艺人基本都是农牧民或寺庙僧人,业余从事彩绘石刻,“有艺不精”,“学而不成”,其中还有一些艺人放弃这门手艺改从他业,因此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面临着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亟需扶持、保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