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霞浦特产邮票 福建白水洋特产邮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霞浦特产邮票 福建白水洋特产邮票更新时间:2024-01-10 08:27:04

一.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霞浦剑蛏

宁德霞浦滩涂,不单风光曼妙,其孕育的特色海味,深深吸引着八方来客,令“吃货”们应接不暇。对虾、虾排、青蟹、土丁、海葵、弹涂鱼、小黄梅、大黄鱼、牡蛎、香螺、笔架、将军帽、海瓜子、鲳鱼、章鱼……每一样都令人爱不释口。

最令人喜爱的要数霞浦剑蛏,它是霞浦人眼中的珍宝,以霞浦县沙江镇沙塘剑蛏村海滩生长的尤富盛名。

剑蛏,学名尖刀蛏,生长在肥沃的海田之中。两扇洁白的壳衣,显得轻盈而灵动。你想象不出油黑的滩涂,竟能孕育出如此光洁的生物。剑蛏体态如剑,与普通的海蛏相比,显得娇小玲珑。野生剑蛏,约莫0.5厘米宽,1.5-2.5厘米长,当地人称“小剑蛏”。规模化养殖后,剑蛏的个头也翻了倍,大的可达1-1.5厘米宽,4-5厘米长,这就是“大剑蛏”。

剑蛏选材以精小为佳,能吃上“小剑蛏”是种福分,口感“鲜、嫩、脆、爽”,当你吃上第一口,就再也停不下来,直到把整盘消灭殆尽。剑蛏是自然独赐予霞浦百姓的补品,它富含蛋白质、钙、铁、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食材决定美食。海鲜烹饪尤合此道,霞浦剑蛏可谓天资优厚。水焯剑蛏,保留了蛏的原汁原味。别看水焯剑蛏,就是让剑蛏在汤里“走一着”没啥技术含量,实则大有学问。火候拿捏需精准到位,少一分则太生,多一分则太老。先往锅中注入适量清水,认真观察,待水中萌发气泡,将剑蛏倒至锅中,一两分钟后,用勺子往同一个方向焯,动作需柔和轻缓,以免蛏壳碎裂,亦利于剑蛏与热水充分接触,熟得均匀。要一直注视锅中,若有一枚剑蛏微开小口,便即刻起锅,滤去汤汁。这样的蛏肉,满嘴清甜,没有其他海味的咸腥,又通体散发着鲜美。除了水焯,剑蛏还可做“葱香剑蛏”“蒜茸剑蛏”,均是佐酒佳品。葱香剑蛏,口感咸香嫩脆。蒜茸剑蛏风味浓郁,蒜有杀菌提味、帮助消化得功效,外来游客或不常食海鲜者,可以选择这种菜色。

如果说,水焯剑蛏味胜于“鲜嫩清甜”,“佐酒剑蛏”味胜于“咸香脆爽”。家常自制的“酒炖剑蛏”“枸杞剑蛏”,则侧重补虚滋养。其实与海蛏相比,剑蛏不大适用这种烹饪方式,对于火候要求相当之高,若炖老了,失了嫩脆口感,则味如嚼蜡。

随着霞浦海味名声渐远,食客纷至沓来,霞浦剑蛏的烹饪更多元,菜色更丰富。如近年来,霞浦酒店、海鲜大排档纷纷“出品”的辣子剑蛏、豉汁剑蛏等,则是与外来口味的融合之作。的确,如今生长的“大剑蛏”需如此烹饪才够味儿。而我最深爱的,依然是小时候那娇小玲珑的“小剑蛏”,深深镶嵌于记忆中,每当忆起,满口生津,满心欢喜。(谢陶靖)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 福建省 福州 晋安区 福建醉排骨

新鲜肋排
粗粒地瓜粉
蒜末
香葱末
调味汁:2勺生抽+1勺老抽+2勺糖+2.5勺陈醋+少许白胡椒+少许的香油+鸡粉+料酒+蒜末+香葱末兑成

做法

1、肋排用清水浸泡一小时去除血水,沥干水分,加入盐、胡椒粉和料酒腌制半小时以上
2、腌制好的肋排均匀地裹上粗粒地瓜粉
3、锅内放油(要多些,能没过排骨块),6-7成油温,放入肋排中火炸熟,(中间要翻动以免糊底),最后开大火至油温9成左右快速炸至金黄取出
4、趁热放入调味汁中,拌匀,盖上盖子,焖着腌制几分钟就可以了。

三. 福建省 泉州 石狮 红膏

红膏(锯缘青蟹),有“石湖红膏,胜过高丽参”之美誉
( 石狮)

四.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烙粑

烙粑

农历四月初一是沙县特有的烙粑节,沙县是小吃之乡,沙县人过节当然离不开吃的,烙粑节光听到名字也是和吃相关。据说,沙县烙粑还有不少典故:其一,烙粑是女娲用来补天用的;其二,是百姓对付恶鬼下蛊毒。不论它出自何故,反正是一道简单易做又美味的小吃。

每年四月初一,沙县城乡的家家户户都要做烙粑。烙粑有甜和咸两种,沙县烙粑看着和北方的煎饼相似,可能与沙县始祖从中原南迁,随同而来的饮食习惯有关。

甜烙粑是把面粉和着白糖水调成稠浆,烧热锅后把浆舀起倒在锅底,稍等片刻闻到香味就翻一面,等两面皆熟时撒上芝麻出锅,即成又香又甜的甜烙粑,其味道甜美而不腻。

咸烙粑的做法与甜烙粑相似,就是原料大有不同。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加入韭菜或蝴蝶菜(一种香草)、食盐等调料,用上述方法烙成又鲜又香的咸烙粑,其色泽青绿、味道清香,口感绵软却不粘牙。

五.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捆板

捆板:亦称米粉板、卷板,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连城南部地区,几乎家家会做,人人爱吃,街头小吃摊上也时有出售。

【捆粄】将打制好的米浆舀入铜盘中,在滚水锅中即刻就可烫熟,将成型的外皮取出,捆入馅即可。在一些地方也有种袖珍的捆粄,只不过他们叫簸箕粄罢了。

六.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气糕

气糕把粳米碾成粉,然后放在木制杯状模型里,放在炊锅里蒸熟。气糕中间放少许红糖或白糖,顶上也主些红糖或白糖。( 福鼎)

七. 福建省 三明 大田 花茶

花茶

花茶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放肆情人。它由洛神,橘橙,玫瑰果,苹果肉等干果调配而成,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口味酸甜是女士饮用的首选花茶!

八.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蟹羹

蟹羹

蟹羹平潭俗称“虫戈羹”,选用鲜肥梭子蟹,剥壳后放入沸汤中搅动,待蟹肉脱落,再加入蛋花、肉丁、葱花、香醋、芡薯粉为羹。其色晶莹透亮,五彩纷呈;其味鲜嫩微酸,食后大开胃口,为海岛独特佳肴。

九.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霞浦元宵茶

霞浦元宵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霞浦元宵茶来源及分布由福建省霞浦县茶业局于1981年从霞浦县崇儒乡后溪岭村“春分茶”群体品种中采用单株选种法育成。福建和浙东茶区有栽培。品种特征灌木型,中叶类。植株中等大小,树姿半开张,分枝尚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浪状,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密,叶质尚厚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尚多,一芽三叶百芽重41克。花冠直径3.7厘米,花瓣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霞浦县处于我国海岸线的中部,福建省东北部,东濒东海,西接福安,北邻福鼎、柘荣,西南与宁德、罗源、连江隔海相望,介于北纬26°25′~27°9′,东经119°46′~120°26′之间,北距温州、南距福州均160公里。地处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域,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19℃,年降雨量1100—1800mm之间,水、热、光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为“霞浦元宵茶”的加工提供了优质的鲜叶原料,构成“霞浦元宵茶”特有的品质特征。同时,霞浦优越的自然环境也为“霞浦元宵茶”的品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霞浦历史悠久,海岸绵长,为闽浙海上交通要道。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古越人在此劳动生息。三国时期,吴国在此设置温麻船屯。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始置温麻县。自晋至唐的600多年时间,霞浦先民靠海上交通方便的地理条件,引进茶叶生产技术,开山种茶,制茶饮茶,发展茶叶生产,成为唐代福州地区茶叶主要产区。“霞浦元宵茶”是在霞浦特有气候、土壤等条件影响下,经传统的技术工艺精心制作形成。“霞浦元宵茶”是福建省名茶之一,香高味醇,鲜爽生津。在闽东茶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我县人民摸索并创造了一套适合当地茶叶加工的手工制作工艺流程,即:鲜叶采摘—晾青—杀青—理条压扁—辉锅,由此生产出闻名周边地区的“霞浦元宵茶”。上世纪改革开放后,我县茶叶技术人员在传承本县历史地方名茶手工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通过选育和改良当地茶树品种,引进现在绿茶加工机械,改变制作工艺,跳出手工制茶的局限,大力推广机械化制茶,使我县茶叶产量成倍增长,不仅保留了原来地方历史名茶的特有品质特色,而且在外观和品质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进而形成了今日闻名遐迩的福建省茶类精品—“霞浦元宵茶”。

霞浦元宵茶

霞浦县茶业协会

10430783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