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各地著名的土特产有哪些图片 山东各地区特产详细介绍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各地著名的土特产有哪些图片 山东各地区特产详细介绍大全更新时间:2023-08-07 11:31:57

一.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甜酱

酱是烹调的主要佐料,其既能调合菜肴的滋味,又能调合菜肴的颜色。在鲁西北及冀东南一带“夏津甜酱”为其佼佼者。

夏津甜酱为本县“三古”之一,以小麦面粉制成,为邑中名品,所谓“恩(原恩县,今平原县恩城镇)瓜夏(津)酱(甜酱)”者即指此(见民国《夏津县志·杂志》)。“夏津甜酱”如粥,色红,咸甘适中,以油烹之,其味异香,以汤和之,其味微甘。若以春葱(夏津俗称羊角葱,即隔冬不刨,翌年春天萌发的新葱)蘸食甘辣适口,人们多以为春令佳食。当地还有常年以葱蘸甜酱佐餐者,因而以大葱蘸甜酱卷薄饼(烙烤的面饼)为当地之名吃。久居外地的本籍人及外地慕名者多以食夏津“薄饼卷酱葱”为欣慰。据民国《夏津县志·杂志》载:城内有一“三山井”,水味极苦“银工镀金用此水特发宝光,作甜酱别有异味”。原夏津“永泉居”酱园即设在“三山井”南侧,其“永泉居甜酱”即以此井水制做,产品畅销附近数县,人们多以为馈赠礼品,然因生产规模小,产品常出现脱销。

信息来源:夏津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薄饼

薄饼是五十年代以前常见的一种面食。其制作方法是,把小麦面粉加适量水和成面团,分开成拳头大小的“面季子”,(即小块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茶盘大小,厚薄如纸的圆形,然后放在烧热的鏊子上烙熟,即可食用。东平人常以薄饼卷葱为美食。如果在和面时加少许盐或糖,制成的薄饼便会有另一种风味。过去,农村家庭主妇多会做这种面食,有的擀饼高手可以把1公斤面粉擀制成32张薄饼,其饼薄如蝉翼,圆如满月,透过饼页,可以清楚的看到饼下面的五号字。

现在饭店、宾馆里,常用薄饼卷糊鱼或其他菜肴作为风味小吃招待宾客。

三. 山东省 烟台 蓬莱 巴梨

巴梨俗称“洋梨”,因果实状若丫腰葫芦故又名“葫芦梨”,是蓬莱传统的水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巴梨风味独特,品质极佳,单果重200克左右,充分成熟后,果皮呈黄色,阳面有红晕,皮薄,肉乳白色,质细软而易溶,汁极多,无石细胞(不涩口),味浓甜芳香,含糖量高达15%。蓬莱巴梨历史上多次获誉,1995年又在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巴梨是西洋梨系中仅存的珍品,最宜鲜食,极受人们(尤其老人)的喜爱。巴梨一般9月上旬成熟,因不耐贮运,多在8月中、下旬采摘青果贮存,待其泛黄后食用。蓬莱市气候、土壤条件特别适宜巴梨生长,全市栽培面积长期稳定在500O一6000亩之间,年产量4000~5000吨,主要产地在王庄、村里集、崮寺店、遇驾夼、南王等乡镇,每年有部分销往东北和南方。( 蓬莱)

四.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酥锅

菜系:鲁菜

口味:咸鲜

价格:10—40元

原料:大骨棒,海带,五花肉,海鱼(黄花鱼,鲅鱼等),莲藕,大白菜,豆腐(老豆腐),花生等,以上材料均需1.5斤左右,酱油,醋各一瓶,盐,糖,酒适量。

制作方法:

1.锅底(是蒸东西的那种很深的锅)平铺大骨棒,需是剔过肉的,起一个托住菜的作用,以免在烧制过程中糊锅。

2.将大白菜的帮子围在锅的周围,也上防止糊锅。

3.根据各种材料的易熟程度,最下面放最难熟的,依次将海带(卷成厚2厘米左右的卷)、海鱼(黄花鱼、鲅鱼等)、五花肉、莲藕、白菜、豆腐(老豆腐)、花生一层一层平铺在锅里,中间沫上少量的盐糖,上面再以白菜帮覆盖。

4.材料铺好后,将酱油、醋、料酒浇在材料上。

5.大火烧至锅开后,改成小火,四到五个小时就可以了。

五.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豆神

“豆神”原名“豆什”,于观城。这一绿色食品在观城镇已有千余年的酿造历史。隋开皇六年设观城县,属武阴郡,武阴郡将豆神做为贡品进奉于宫庭。时隋文帝赞之曰“乃神味也!”意即只有神仙才能尝到的美味,后既更名为“豆神”。民间自古有这个俗语:“豆神炸三遍,给肉也不换。”

"豆神"选用上等原料,采用传统的酿造工艺酿造而成,色艳、味美、醇厚、浓香、去腻、爽口、营养丰富。开封可食,蒸、煎、炒、炸更是别具风味,实为佐食之佳品。

六. 山东省 济南 七星螃蟹

【七星螃蟹】济南菜。将7只活螃蟹洗净,入笼用旺火蒸30分钟取出,揭开蟹盖,剔出蟹肉,加入精盐、绍酒、味精拌匀,分放在蟹盖内。将鸡蛋清、清汤、绍酒、味精、精盐拌匀,也平均倒入蟹盖内。然后将蟹盖摆在盘内,入笼蒸3分钟取出。再在每个蟹盖上撒上火腿末,放上青豆3粒,再入笼蒸6分钟即成。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七.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芦笋

芦笋号称世界“蔬菜之王”,主要成份“两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因营养丰富、无公害,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 安丘)

八.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红麻

红麻

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又称洋麻、槿麻、钟麻。起源有原产印度或热带非洲两种看法。以中国、泰国、印度、前苏联种植较多,次为孟加拉、越南、古巴、巴西、印度尼西亚和伊朗。中国于1928年引种,50年代因炭疽病害而停种,60年代由于推广抗病品种,生产得以恢复发展。广东、广西、浙江、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省、自治区均有种植。

红麻茎直立,高3~5米,粗1.5~2.0厘米,呈绿、紫、红或浅红色。叶分掌状裂叶型和阔卵叶型。花淡黄或乳白色,花柱5裂,柱头紫或红色。蒴果,种子呈肾形。红麻依据叶形、茎色、成熟期分类。印度分5个变种、8个类型;中国分为13个类型。日本根据品种对光、温的反应,分为感光型和感温型。

红麻是短日照喜温作物。要求生育适温25℃,无霜期150天以上,生育期降水500毫米左右。适于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幼苗期怕涝,成株后抗涝力强,是涝洼地区的稳产作物。生长期日照时数延长,有利营养生长;缩短光照可促进生殖生长。故可在低纬度地区繁殖晚熟良种种子,高纬度地区种植收麻。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比重,提高品质。麻株在开花并结少量蒴果时达到工艺成熟,即可收获。随即整株或剥皮沤洗。红麻主要有炭疽病、根结线虫病和小地老虎、蚜虫、小造桥虫等病虫害。

1980年,禹城被山东省农委、计委、财委定为全省红麻生产基地。其种植历史已近百年。产品以手感柔软、颜色银白、有光泽、拉力强等而著称。

禹城县种植红麻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该县种植红麻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为红麻适宜碱性

土壤生长。建国前有些村庄零星种植,大多是利用沟头、壕崖和盐碱地。建国后广辟麻源,扩种红麻,

特别是伦镇、袁营、莒镇等乡镇盐碱地较多,成为红麻主要生产基地。1971年全县种植红麻面积已达

5万多亩,产量也逐年增长,一般年景亩产200~250公斤。1982年袁营乡台楼村农民台友德,利用盐碱

地和开荒地种红麻8亩,亩产达297公斤,总产2376公斤,收入2375元。1973年禹城红麻开始出口,全县

年出口量在200万公斤左右,最高达300万公斤,主要销往泰国、联邦德国等地。1980年省农业委员会、

计划委员会、 财政委员会确定禹城县为全省红麻生产基地。

九.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官庄筛子

官庄筛子

清康熙年间,刘家官庄村(今属龙山街道)村民于云财一家用竹料编织筛子,随后有五六户也学会竹编手艺。至1949年,全村200余户人家有180户的700余人从事这一手工业。1952年,即墨县手工业管理局在该村成立了即墨县竹器厂。人民公社成立后,生产大队、生产队分别成立了竹器社、竹器厂,作为集体副业。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该村很快成为全县有名的运输专业村,从事竹编业的人员大减。尽管如此,艺人们根据社会需求,将竹编筛子逐渐增加到竹筐、竹篓等20多个规格品种。由于官庄筛子等竹织品造型独特,技艺精湛,产品除畅销山东省周村、潍坊、青州、烟台、青岛、莱阳、海阳等39个县市外,还远销东北三省。因此,该村至今还有“筛子官庄”之称。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孙村竹编

沙河站镇孙村全村185户,家家从事竹编生产,出产的竹编制品,方圆百里闻名。1992年,曾被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竹编专业村”称号。

孙村发展竹编业,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说有个叫李箩匠的浙江藉竹编艺人,逃荒要饭至此,被一位名叫孙洪明的村民收留,结为拜把兄弟,李箩匠遂将竹编手艺传授于孙氏,以后逐渐在全村推广开来。最初村民们主要利用冬闲时间从事竹编,以加工竹笆子、竹筚子、竹笼头等粗放型的竹制品为主,产品靠走村串巷销售,换取零花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该村竹编业也随之迅猛发展。竹制品由粗加工逐步发展为精加工,由制作简宜品发展为制作竹挂帘、竹扇面、竹饰物、竹挂件等技术较复杂的手工艺品;花色品种也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个;数量由最初的年产数百件发展到现在年产50多万件,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

孙村竹制品原料全部选用江南竹,村里每年到浙江、安徽等定点地选购,根据生产需要,挑选毛竹、钢竹、水竹等不同竹料运回。一般每年秋后至冬初进料,冬春两季进入竹编生产的旺季,夏秋时节销售。孙村竹制品有着严格的生产程序,从选料、破竹、削条到编花成形、刨光上漆,大体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村里每年都要专门从省、市外贸部门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孙村竹制品不仅结实耐用,而且设计别致,美观大方,曾多次参加省、市工艺品博览会。该村制作的“心”形花篮、“嫦娥奔月”、“五子闹春”等竹制挂件,远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