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随州有什么特产可以带 随州土特产方便带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随州有什么特产可以带 随州土特产方便带的更新时间:2023-08-08 04:25:24

一.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金黄蜜枣

随州金黄蜜枣,色黄似金,故而得名,又因体肥肉厚,甜如甘饴,沙酥爽口,营养丰富,而被列为湖北省十大名产之一。随州制作蜜枣已有两百余年历史,古时仁宗曾赞曰“随州蜜枣胜鲜桃”。解放后,蜜枣生产有了较大发展,蜜枣制作原料“秤砣枣”、“罗汉枣”、以及“牛奶枣”产量大增。现在,唐县镇、尚市镇已成为蜜枣之乡。据统计,常年贸易量已达五十余万公斤,行销武汉、北京等二十余个省市
( 随州)

二.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白灵菇

广水白灵菇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的。广水白灵菇洁白如雪,肉质细腻,口感脆滑,味道鲜美,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真菌多糖。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调节平衡、降压降脂、抗衰老等作用,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食品。

广水市气候特点、地理环境非常适合白灵菇种植。2003年,广水市试种2.5万袋获得成功后,2004年,广水市种植白灵菇450万袋,2005年预计可发展到500万袋,湖北省吉阳食品(广水)公司是广水市的引进企业,专门从事白灵菇等珍稀食用菌科研、生产和外贸出口。使广水市的白灵菇等珍稀菇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5年1月中国(广水)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研讨暨珍稀菇品(白灵菇)交易会在广水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希望广水反复实践,种出适宜广水气候的白灵菇,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近3年来,广水市把白灵菇生产当作农业支柱产业来抓,白灵菇等食用菌已累计创汇2300多万美元,今年创汇可望突破1000万美元。广水市的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正在快速发展壮大。让广水市早日成为真正的“中国白灵菇之乡”。

三.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五香花生

曾都北部的淮河、小林等乡镇地处淮河流域上游,土壤肥沃,盛产花生,播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3000万公斤,小林镇因此形成闻名全国的花生交易大市场,年交易量上亿斤。

“上天梯”牌五香花生是在四川酥香花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本地花生进行详细研究,经改进加工而成的创新产品。它精选地产优质花生,经调料、蒸煮、烘烤而成,具有色泽鲜、味道美、酥香可口、营养丰富等优点,以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年产量1000余吨,行销武汉、北京、天津、青岛等十余个省、市。1986年在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产品展览会上获奖。近年来,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和产品包装,产品已走向各地大型超市,成为都市一族所喜爱的休闲食品之一。

四. 江西省 萍乡 芦溪县 如春带皮牛肉

特点是麻而辣,带皮牛肉滑而嫩,体现了川味的特色。原料采用鲜带皮牛肉,鲜朝天,小米椒、姜等调料。制作方法:将姜片、辣椒段两种放入油锅中煸炒,加入牛肉放入小米椒水,加入白糖、蚝油、鸡精放冷水至将牛肉全部遮盖一起煮。等锅里的水煮干一半时,放入切好的芹菜段,干辣椒放入味精,再淋上花椒油翻炒几下,就起锅入盘。

五.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腌腊狗肉

广水腌腊狗肉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的特色美食。广水腌腊狗肉历史悠久,制法独特,鲜香滑嫩。

广水市原名应山县,腌狗肉在这一带流传已有130多年历史,它的制法与太平天国名将英王陈玉成有关。

广水腌腊狗肉的制作方法:

(1)将活狗宰杀剥皮,掏去内脏,用干湿两法去其土腥气:干除法是用抹布将狗肉外皮血污揩抹干净,放在泥土地面或水泥地上,用 大盆或大锅扣1昼夜,中间翻身1次,使土腥气被地面吸收。

(2)湿除法是将狗肉肢解为几大块,用水洗去血污,再将狗肉放在大盆或自来水池中用清水漂1昼夜,其间换水1--2次,狗肉由红变白,取出沥干水分,一般家庭多用此法。

(3)花椒籽少许研细,与适量食盐拌匀,撒狗肉上,盆中腌渍3--5日,取出挂朝阳通风处晾至半干,狗肉略带霉味,烹食最佳。

(4)制作时割取腌腊狗肉1块,放在干净米泔水中泡胀,再用温水洗净,选用砂锅或瓦罐投入狗肉,加生姜数片,青葱一束,干红辣椒几只,八角茴香一撮,加足清水,先用旺火煮沸,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烹炖至半熟。

(5)胡萝卜洗净切块,投入狗肉汤中同煮,加白酒或黄酒1盅,至狗肉七成熟时整块取出,剔除狗骨,将肉切成小块或肉片备用。

(6)食时将狗肉萝卜汤盛陶钵中,加少量鲜汁酱油,放入切好的肉块肉片,同小炭火炉一同上桌(如图)若无陶钵炭炉,用铝铜火锅亦行。将洗净的大蒜苗、白菜心、鲜菠菜、黄豆芽、油炸豆腐、米线粉等配菜装盘,放在火锅四周,加上几小碟用辣椒油、食醋、香菜、蚕豆酱配制的佐料,便可开怀大吃。

广水腌腊狗肉的特点:几块狗肉落肚,遍体生热,再将配菜倒入汤中,蘸上佐料趁热吃起,鲜香滑嫩,亲朋欢聚一桌,吃菜喝汤,品酒赏雪,其乐无比。

六.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三里岗香菇

三里岗香菇是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

三里岗镇是全国食用菌协会授予的中国香菇之乡。早在1964年,湖北省外贸厅经果部就看中了三里岗的栎木资源,并请香菇制种专家为本地培养技术人员。1966年春在这里召开了湖北省首次香菇生产小型现场会。由于“0”使香菇生产停顿下来。1978年,三里岗杨家棚大队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传授人工段木香菇栽培技术,同时选送一批优秀青年到华中农业大学进修。80年代初期,三里岗很快形成了“队队办菇场,家家种香菇”的格局。当时流传最广的民谣是:“一年种菇盖新房,两年种菇娶新娘,三年种菇存银行,再种香菇奔小康”。据《随州贸易志》记载,1973年全县仅收购香菇40公斤,开创了香菇收购的有史记录。1983年香菇收购达5万公斤,货源重点在三里岗。香菇成了县外贸的拳头产品。

当香菇发展受到当地林木资源的制约时,三里岗人开始走向外扩张发展之路。一批农民在陕西、河南、四川等栎木资源大省承包经营山场,每年收获香菇2000多吨,再加上1400多名农民经纪人在全国各地收购香菇4000多吨,以及本地农民的一些零散交易,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三里岗香菇市场年交易量达8千吨左右。近几年该镇干香菇产量4000多吨,产值2亿多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的80%来自香菇产业。干香菇市场年交易上升到1.2亿吨,交易额10亿元。这里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全省初具规模的五个特色产业镇之一,还通了国家级“原产地保护标记”认证。

七.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县黑木耳

随县黑木耳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的。随县香菇之乡三里岗镇,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洪山旅游区境内,这里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香菇之乡和中国最大的香菇集散地,享誉世界的中国香菇第一镇。

随县栎木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有利于黑木耳的生长。上世纪60年代以前全靠树木腐朽过程中自然生长,产量虽低,品质很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近些年,大力推广段木栽培技术,黑木耳产量大增,现产木耳达4千吨以上。木耳在小暑前采收的为“春耳”,质量好,朵大肉厚,水发性好;立秋以后采收的为“秋耳”,肉薄,大小不均,水发性差。黑木耳食、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铁、钙、磷含量高是它的一大特点。现代医学研究综述,黑木耳有养胃、止血、止痛、润燥、补血、吸附排毒通便、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胆固醇、免疫抗癌等功效。主治产后虚弱、贫血、跌打损伤、寒湿性腰腿病、痔疮等;预防心脑血管病,阻止血栓形成,预防癌症、高血压等。是化纤、棉麻、毛纺织工人日常的保健食品。

八.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厉山腐乳

厉山腐乳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厉山镇的。厉山腐乳生产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随县地方名产。它制作精细,具有细、黄、软特色,五味调和,滋味香酥。

厉山腐乳,又称白方。相关史料记载,早在清光绪年间,淅河镇有刘姓人家善制腐乳,因工艺考究、味道独特,兼具香、酥、泡、甜、鲜等特色,被列为清廷贡品,享誉四方。

1929年,厉山富商秦观楼开设酱园,聘请淅河刘家后人制作腐乳,借神农出生之地的甘甜泉水,做出的腐乳味道更美,广受百姓欢迎。因其产自厉山,“厉山腐乳”这个名号渐渐传播开来。

1956年,私营酱园实行公私合营,酥香腐乳改由厉山供销社生产经营。由于是酱园老工人们配料制作,其口味、色泽依然纯正,厉山腐乳的品牌魅力不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1958年,时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的1到随县视察,品尝厉山腐乳后,连声称赞“香醇可口,回味无穷”。1987年,厉山腐乳包装改为古编钟型陶坛,使美味与艺术融为一体,荣获国家包装二等奖。1996年12月在京荣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食品名牌产品”,名动一时。

六十载的发展传承,厉山腐乳已成为地方重要的饮食文化,成为地方名产,名气与品牌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为了让厉山腐乳成为随县惟一,1987年,厉山镇供销社申请注册了“厉山”商标。从此,“厉山”牌腐乳远销大江南北。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花鲢鱼

  曾都区有各型水库500余座,总蓄水能力达20亿立方米。水库除保证农田灌溉用水外,尤适宜发展渔业养殖。因水库多处于深山峡谷、河流上游和交通闭塞地带,其水质洁净、清澈,无污染,是花鲢鱼理想的生长环境。全区年产成品花鲢鱼2万多吨。花鲢鱼,俗称胖头鱼,仅曾都特有。其头大身小,刺少肉细,营养丰富,当地民间甚传:“一个鱼头四两参”。花鲢鱼肥而不腻,香而不腥,具有补脑、明目、养胃、健脾之功效。花鲢鱼头在秋冬季节是烹制火锅和剁椒鱼头等特色菜肴的上佳原料,堪称曾都一绝,深受消费者喜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