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省宣城市有什么特产美食 安徽宣城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省宣城市有什么特产美食 安徽宣城有什么好吃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0 17:18:18

一.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顺德美食

顺德民丰物阜,县人自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加以外出经商、作官人多,不断传入外地的制作经验,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早在清代,就有“凤城食谱”的名目,菜式烹饪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梁介香《凤城梦游录》)。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标榜“凤城(大良)名厨”以广招徕。顺德厨师特别擅长清蒸河鲜(海鲜),小炒菜式也很到家,充分体现鲜、嫩、爽、滑、香的特色。招牌菜式如“水鱼(甲鱼)三味”:甲裙加杞子、桂圆、冬菇、瘦猪肉清炖,头、尾和爪红烧,肉切薄片配冬笋或菜胆生炒。一只甲鱼因应不同部位可制作出多样的风味。“炒水蛇片”:水蛇剥皮起去骨后切片。配鲜笋、碗豆等菜料生炒。极其鲜美爽滑。“野鸡卷”:肥、瘦猪肉分别切片,拌生粉及其他佐料,卷成圆筒形蒸熟后切成棋子状。再油炸成金黄色上碟,以汁淮盐蘸吃,甘香可口而无肥腻之感,是佐酒的上等菜式;“大良炒牛奶”将鲜牛奶混和鸡蛋清,加入蟹肉、虾仁、鸡肝粒之类炒制而成,鲜嫩软滑,浓郁可口。是中国烹饪技术中软炒法的典型菜例。其他如褪骨大鳝、六味烩长鱼、乐从鱼腐、均安鱼饼、龙江米沙肉、虾饼、大内田鸡、凤城酿节瓜、酥炸春花肉等,都制作精细,独具特色

在吃法上,地方特色鲜明又大众化的,为淡水鱼的烹饪,方式主要有全食、块食、片食、拆食、剁食、酿食、生食和腌食八种

全食是制作时去除内脏、鳞、腮而保留鱼的全形,制法又可分蒸、煎、炸三种。加姜丝、葱丝、料酒、食盐蒸熟再淋豉油熟油(经煮沸的花生油),名“清蒸”,以鲩(草)、鲮、鲫鱼为主。煎炸则各种家鱼均可,一般在煎、炸后加酒、豉油及少许调料再蒸或炆,可免燥热上火,又别具滋味。先炸后炆称“红烧”,与“清蒸”并为两种常见的制法。如将抹盐蒸熟的鱼(以鲩鱼和鳙鱼为主)配上酸荞头丝、酸姜丝及酸甜芡法汁,则为“五柳鱼”,也很常见块食是将鱼带骨切成骨牌大小,调味后以生粉拌匀,放进沸汤锅内浸熟,蘸豉油熟油和姜丝、葱丝吃,香滑可口,俗称“浸滑鱼”

片食是将鲩鱼或大头鱼(鳙鱼)的脊肉起出,切片,以筷子夹持在沸汤锅内灼片刻,再蘸豉、熟油和姜丝、葱丝吃,俗名“鱼片打边炉”,是最方便的一种吃法。若拌蛋清等配料猛火炒之,名“炒鱼片”;若将鱼片拌少许姜丝、葱丝加入白粥稍烫片刻,名“鱼片粥”

拆食是将大头鱼的鱼头稍煎之后,放进沸汤中浸熟,取出去骨,放汤加配料制成羹,名“鱼云羹”。将整条大鱼浸熟后去骨拆肉煮粥,名“鱼蓉粥”。

剁食是将鲮鱼(鲩鱼、大头鱼亦可)的脊肉剁至糜状,加配料和挞至起胶,再捏成丸状,名“鱼球”,蒸熟或沸汤浸熟均可,又可配其他佐料煎、炆、炒、炸、皆成美食

酿食是将整条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取其肉剁糜,掺上猪肉料、冬菇粒、虾米等配料,调味后酿回皮囊内,回复原型,煎或炸熟后略炆即成

生食俗称"食鱼生",取鲩鱼(鲤鱼亦可)脊肉去皮及皮下红肉,抹干后以快刀切成蝉翼般薄片,再加入姜丝、葱丝、炸榄仁(或炸花生、炸粉丝)、酸荞头丝、蔬果(雪梨、莲藕之类)丝、熟盐末、花生油和芝麻油,拌匀生吃,味道鲜美爽滑。但由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近年已不如过去盛行

腌食实为制作鱼干,将扁鱼(鲢鱼)、鲮鱼去除内脏和鳃、鳞,以适量食盐腌一夜后吊起吹至半干,里外再匀涂一层乌酱晒干,蒸熟佐膳。味道甘香,耐嚼醒胃,比之鲜食,别具风味

此外,有几种传统点心小食也名闻遐迩:一是金榜牛乳,为雪白圆状薄片的咸乳酪,以水牛奶制成,创始于明代,味略咸而甘香,佐粥下饭有坠火功效;二是大良双皮奶,始制于清代,为甜炖水牛奶,碗面覆盖一层鲜奶煮制时形成的薄膜,食味清甜嫩滑,乳香浓郁;三是大良的嘣炒,为面粉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油炸而成的食品,始制于清代,形似金黄色的蝴蝶,过去广东人称蝴蝶为嘣炒,故名;四是凤城鱼皮角,始制于清代,鲜鲮肉刮青加入精面粉搓匀擀薄作皮,鲜瘦肉松、虾仁、韭黄等作馅,包成小巧玲珑的饺子状,宜汤煮、宜干蒸;五是伦教糕,始制于明代,糕体雪白晶莹,爽软滑润而有弹性,食味清甜透凉;六是龙江煎堆,始制于明代,为糯米粉掺和大米粉作皮、爆谷花与炸花生仁加糖浆作馅的球状油炸年宵食品。( 顺德)

二. 安徽省 宣城市 郎溪 郎溪绿茶

郎溪,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富足,素有“鱼米之乡”、“天然植物园”之美誉,是安徽省粮油、蚕茧的重要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农业部确定的“绿色食品基地”。境内8万亩茶园连绵起伏,堆绿叠翠,30余种国家、部级名茶馨香四溢,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绿茶之乡”和“全国茶树作物无公害用药示范基地县”。主要有历史名茶“瑞草魁”、“古南丰”黄酒、金丝蜜枣、姚村闷酱、雁鹅、银鱼、青虾、蟹、鳖等。主要矿产有萤石、黄砂、石灰石、花岗岩、高岭土、叶腊石等,萤石储量200万吨,居华东之冠。

三.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 宣州板栗

安徽著名。产于宣城地区的广德、宁国和泾县。“宣州板栗”历史悠久,品质优良,1602年苏颂著《图经本草》记载:“栗处处有之,而兖州、宣州者最佳。”现在该地区集中成片的种植面积约8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60%。主要品种有广德县的“处署红”、“大红袍”、“大油栗”、“小油栗”、“九月寒”和宁国县的“乌早”、“软刺早”、“二新早”等。板栗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0.7%、脂肪7.4%、糖及淀粉70.1%、粗纤维2.9%、灰分2.4%以及较多的维生素B等。“宣州板栗”以其甜、香、糯3大特点驰名中外,在国际市场上被统称为“中国甘栗”。

四.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 徽州炒面

炒面采用徽式传统的座杠刀切面,比机器压面味道好,皮质柔润、爽滑、韧性大。配以半瘦肉、熟冬笋、开洋、水发香菇、精盐、味精、酱油、猪油、黄酒、蒜叶等佐料。炒成后,色泽翠黄,金丝缕缕,鲜香扑鼻,柔软润滑。既是宴席上的点心,又能随菜上桌。

五.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 宁国牡丹

宁国牡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宁国牡丹是安徽宣城市宁国的。

宁国牡丹栽培始于晋,历经唐宋元代,至明代有较大发展。1981年8月,宁国创建了南极牡丹园。十多年来,南极牡丹园工作人员经四处寻觅,八方搜集,喜得江南古时遗留珍品物种数种。经过精心培育、目前已拥有“西施”、“轻罗”、“四旋”、“脂云”、“云芳”、“玉楼”和“凤尾”等20种花色品种。牡丹园种植面积达30000平方米,拥有大红、粉红、紫红、白色等四大色系,50000多株牡丹。如今,宁国南极、青山两大牡丹园已培育出三大类牡丹:单瓣、重瓣、千瓣。按其花朵型态和雌雄蕊变化情况,分为六大类型:荷花型、玫瑰花型、葵花型、平头型、绣球型、皇冠型。宁国牡丹根系发达,侧根多,耐热、耐湿的习性,以花大、色艳、重瓣、形美、味香形成我国南方一派。中国当代牡丹专家喻衡教授认为:“宁国牡丹是江南牡丹群的主要代表。”俗语有云“谷雨三朝看牡丹”,每当4月中旬前后,宁国牡丹盛开的季节,五彩缤纷,花团锦簇,娇艳欲滴,妩媚娇艳,层层梯田百花盛开,百花丛中彩蝶飞舞,一派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景象,形成花的海洋、人的海洋。四方游客慕名纷至沓来,赏花者留连往返、无不叹奇。

《中国牡丹全书》曰:“清代江南牡丹就以宁国为重要栽培中心,并以栽培观赏牡丹为主,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公园所栽培的牡丹,以宁国南方牡丹为主。”中国牡丹的栽培素有“北洛阳,南宁国”之称。宁国牡丹以耐热、适应江南多雨气候;以重瓣花大、色泽浓艳;以花型多、根系浅、花期长而名扬江南。2008年5月在河南省洛南市召开的中国牡丹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牡丹年会上,宁国南极牡丹园被列入中国国花档案。

宁国牡丹除销往苏州的狮子林、万景山庄、拙政园、留园以及上海、杭州、广东、福建、云南、南京、合肥等十多省市外,还远销欧美等国。

宁国牡丹誉满江南。

六. 安徽省 宣城市 宣州 伏岭玫瑰酥

特点:甜而不腻,星星点点的玫瑰让玫瑰酥白中带红,更显洁白

制法:将芝麻手工脱壳,炒熟磨成粉加入白糖,和面粉搅拌,分层卷起,切块,在其撒上玫瑰花、红绿丝等配料而成。

七.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苏派美食

苏派美食

八.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涌溪火青茶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涌溪,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鲜茶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标准,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声;色如墨玉,油泣显毫;汤色杏黄明净,滋味醇正甘甜;质优形美,耐泡持久,携带方便,实乃茶中之珍品。清代“扬州八怪”大诗人王士慎,号巢林老人,饮尝涌溪火青后,顿觉六腑芬芳,诗兴大发,挥毫抒情曰:“不知泾邑山之崖,春风茁此香灵芽,两茎细叶雀舌卷,蒸焙工夫应不浅;宣州诸茶此绝伦,芳馨那逊龙山春;一欧瑟瑟散轻蕊,品题认比玉川子;共向幽窗吸白云,令人六腑皆芬芳;长空霭霭西林晚,疏雨湿烟客忘返”。对涌溪火青之质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据《宁国府志》记载:“宋时泾县有茶树四百万六千六百八十七株”。可知泾县产茶历史久远。关于涌溪火青茶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涌溪有一位名叫刘金的秀才,外号罗汉先生,一年春天在涌溪弯头山发现一株“金银茶”(半边黄叶半边白叶的茶树),一时间刘秀才找不到炒制工具,就放入饭锅里用猛火炒揉,制成一种茶叶,形如珍珠,状如雪球,色泽墨绿,白毫显露,坠盘有声。无论杯中水冷水热,一投入茶盅,茶叶立即沉底,无一丝一片漂浮。由于加工时用猛火炒制,刘秀才称之为"火青",又因为沉底迅速,人们又称之为"冷水沉"。后进贡皇帝,火青随之广为传名。涌溪火青起源于明朝,盛名于清代。当时涌溪的茶农仿徽州炒青的做法,并参照浙江平水珠茶的特点,创制出具有独特外形和上乘品质的涌溪火青。

产地

涌溪火青茶属珠茶,产于安徽省泾县城东70公里涌溪山的丰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泾县志》上曾描述道:“由磨盘山(今盘坑)南趋至溪溪山广袤三十余里,多产美茶并杉木”。这一带山高林密,谷深溪涌,云雾缭绕,花草丛生,生态条件得天独厚。据测定,该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达到90%,平均日照百分率40%左右,春季日照百分率仅26%,尤以涌溪盘坑的云雾爪和石井坑的鹰窝岩地所产茶叶品质最佳,为涌溪火青之极品。有人推断,“火青”是由“烚青”演化而得名,由屯绿炒青吸收珠茶制法技术发展创制而成。目前屯绿产区仍称“炒干”为“烚干”。

一、产地特点:“涌溪火青”系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涌溪,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

二、茶叶特征:鲜茶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标准,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声;色如墨玉,油泣显毫;汤色杏黄明净,滋味醇正甘甜;质优形美,耐泡持久,携带方便,实乃茶中之珍品。

三、茶叶制作:采摘“两叶一心,身长八分”的涌溪大柳叶种鲜叶,通过杀青、成形、烘干等十八道工序,历经址几个小时,在-罐锅中制出成品火青。

四、冲泡方法:取少许茶叶放入杯中,冲入约茶杯四分之一容量的开水稍等片刻,将杯中水倒掉,然后再将茶杯冲满,即可饮用。每次放入的茶叶可冲泡5—6次。该茶宜用75—85℃的开水冲泡,切忌用沸腾的开水冲泡,那样将会使它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C将受到破坏。

五、保健功能:饮用“涌溪火青”绿茶汗浓味美,具有明目清心,止渴解暑、利尿解毒、提神消腻之功效,对接受化疗的癌症者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六、贮存方法:

1、简袋保存:取无毒无味无隙的塑料食品袋,将干燥的茶叶用软白纸包好装入塑料袋中,排出空气,封好袋口,放入干燥、无味、密闭的铁筒内,并在筒中放一截草纸包裹的木碳或干燥剂即可。

2、瓷坛保存:用干燥、无味、无裂缝的瓷坛,将茶叶用草纸包好置于坛中,在瓷坛中再放置一截草纸包裹的木碳或一袋干燥剂,用草纸将坛口盖住,每3~4个月换一次木碳或干燥剂。饮用时,可用小筒取出部分,将瓷坛仍旧封好。

3、冰箱保存:将茶叶置于干燥、无异味、能密封的盛器瓶中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即可。

4、热水瓶保存:将茶叶放进干燥无味完好的热水瓶中,在瓶口放小袋干燥剂,把瓶口塞盖紧即可。

涌溪火青

地域范围

涌溪火青产于安徽省泾县榔桥镇境内黄田、涌溪、浙溪等12个行政村一带。榔桥镇位于泾县东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5′18″—118°38′18″,北纬30°25′07″—30°37′52″之间。东到汀溪乡桃岭村,南到旌德县云乐乡、三溪镇,西到茂林镇铜山村,北到黄村镇平垣村。涌溪火青茶园面积300公顷,年产量12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1)外在感官特征:涌溪火青风格独特,外形似腰圆,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隐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微黄,匀齐成朵。

九. 安徽省 宣城市 广德县 广德毛竹

广德毛竹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之首,素有"毛竹之乡"之称;

十. 安徽省 宣城市 绩溪县 绩溪核桃

核桃

山核桃产于宣城市绩溪县,药用价值核桃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应用广泛。祖国医学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将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唐代孟诜著《食疗本草》中记述,吃核桃仁可以开胃,通润血脉,使骨肉细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