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沅江河里特产什么鱼肉最多 沅江市所有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沅江河里特产什么鱼肉最多 沅江市所有特产更新时间:2023-02-19 20:26:26

一. 香港 鱼肉烧卖王

鱼肉烧卖王

鱼肉烧卖王,香港传统小吃之一。以鱼肉作馅制成的烧卖。特点是入口特别弹牙,豉油汁香甜。

二.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沅江银鱼

银鱼是沅江传统名贵。体小而透明,喜栖于湖、港汊及清浑两水交江的敝水区,属珍贵食用鱼类。这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肉味美。

三.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益阳油炸臭豆腐

凡到过沅江的人,都被飘扬在街头的“远之则臭,近之则香”的气味所吸引过,那就是众多游人所难以忘怀的臭豆腐。

“油炸臭豆腐”为益阳的一大特色风味,源远流长,一经品味,常令人欲罢不能。一尝为快。臭豆腐其名不美,外陋内秀,平中见奇,风味迷人。经选料、配卤。

浸泡、发酵、晾干、油炸精细制作而成。其特点是:色泽黄亮,外脆里松,香气浓郁。

四.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益阳水竹凉席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益阳水竹凉席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益阳水竹凉席是一种用特殊竹材——水竹剖篾制成的凉席,又称“贡席”。民间俗称“水竹篾簟子”,现有十多个品种。由于制作工艺精巧,益阳水竹凉席“明如玉、平如水、软如帛”,精美异常,享誉古今,驰名中外。

益阳位于洞庭湖西南沿、资水下游,在湖南省地处中部偏北位置,夹资水而又滨临洞庭,特别是其中心地域原益阳县,现在的赫山区,背靠雪峰山丘陵余脉,前揽洞庭沃土平原,湖山各半,山水相依,山腴水润,物产丰饶,除“鱼米之乡”美誉之外,更多佳木名竹,-总理曾称益阳为“竹子之乡”,并挥毫题字。正是基于上天赐予,得天独厚,再加之人工巧夺天工,益阳先民中的智者,勤奋者,取名竹之冠水竹,剖篾制席,称为“水竹凉席”。益阳地土上,后人亦效先民之法,代代承传,使水竹凉席与悠悠岁月相随,与黎庶世人相伴,发扬光大,服务生活,彰显文采,名满五洲,享誉四海,“竹子之乡”的益阳锦上添花,成为“水竹凉席之乡”。

水竹凉席为何有这样高的声誉?为何如此受世人喜爱?首先要从水竹凉席选用的材质水竹谈起。竹有万千,为何益阳先民独选水竹制席?这是生活的选择,智慧的结晶,反复试制,筛选的结果。楠竹粗大,剖篾亦粗,斑竹硬犟,剖篾亦硬,毛竹、油竹、实竹等皆有节密鼓突、肉厚、质脆之虑,唯水竹节稀身直,且性软节平,质地清凉,表皮细密平滑,纤维柔软坚韧,色泽均匀无斑点,竹香淡雅悠远,剖成篾丝之后,优异质地更为显现。水竹凉席受世人青睐,其母体水竹提供了金字塔般坚固厚实的基础。

同时,益阳水竹凉席发展传承至今天至善至美的境界,是经历了千百年打磨、日臻完善的结果。益阳水竹凉席历史十分悠久。《益阳县志》记载,早在元顺帝至正年间,益阳县茅竹湖一带乡民就以编织水竹凉席为生,已有600余年历史,而据考古发现,长沙出土的战国古墓和马王堆西汉古墓文物中,都有花纹别致,加工细致,独著风格的竹席。从其精细程度看,非楠竹、毛竹等材料而能为,很可能是质地优良的水竹剖篾制成;以其工艺的精湛,起源似还可大大上溯到楚汉之前,先民结束洞穴而移入屋宇居住之时。佐证还可举出同为楚地的湖北随县东周墓葬曾侯乙墓棺椁上覆盖有竹席。历史的积淀,给予水竹凉席极其久远的历史。

当然,水竹凉席之所以为世人青睐,与其做工精巧息息相关。千百年的陶冶、改进,益阳水竹凉席有了一套极其讲究的制作工艺程序,做工非常精巧。首先,其选材非常苛刻,即使是水竹,也须选用节平,节稀,杆直浑圆,开枝高,色泽匀的上品,剖篾后只能选用头青一层织席,其余皆剔除。从砍竹、下料、剖篾、拉丝、蒸煮到编织、锁边,先后要经过近二十道工序,编织时全部靠手工操作,篾篾相织,紧密异常,平整方正。一般每市寸宽度可织篾丝十二根,精细的工艺凉席可达三十六根,虽然每平方米重量只470克左右,但一铺6市尺长,4市尺宽的水竹凉席需用上等水竹70市斤以上。传统水竹凉席讲究纹直线正,素雅洁净,编织时纹路非常精巧,有“人”字纹、“万”字纹、“梅花”纹、“连环”纹不等,通过篾片的挑、提、飞、压的技艺,可编出本色或着色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图案,尽显精巧技艺之能。

成品精美,享用舒适,更是益阳水竹凉席千百年来与人们相濡以沫,不弃不离,生活必备,热捧追求的关键。由于其制作原料水竹质地清凉、性软节平、篾纹纤细,具有散热性能,制成成品后席柔篾软,平软光滑、清凉散热,即使是“三伏”炎夏,人睡在水竹凉席上,能感受到驱暑消热,并有清风徐来,竹香悠然之感。更有甚者,随着使用时间推移,水竹凉席的颜色慢慢由青绿转成桔红、棕红、晶莹剔透,极为古雅,散热性能也越来越佳。水竹凉席还有经久耐用的特点,一般可使用30年不蛀不霉,被人们视为神奇之物。

历史上,益阳水竹凉席作为有名的,地方官吏每年挑选精优上品派专人解运京师,呈给皇帝和达官贵人享用,故又有“贡品”、“贡席”之称。清末民初至当今之日,益阳水竹凉席,不但在国内畅销-,更是成为出口产品。据《益阳县志》记载:“1915年,首次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获奖。1955年,益阳水竹凉席厂工人编织的一床‘和平万岁’花席,在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银质奖。生产的《益阳牌》水竹凉席远销日本、美国及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益阳水竹凉席具有唯一性。各地产席,多为席草织就,虽有楠竹、毛竹、黄杆竹剖篾编织者,但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亦不能雅俗共享,唯有益阳水竹凉席达此境界。因而其制作工艺也就具有唯一性,是各种草席、竹席所不具备的,近二十道的制作工序,保证了益阳水竹凉席不择贵贱家家可用,舒适宜人、清暑散热、美观精巧、宽窄随心、经久耐用的独特性能和卓越品质。

五. 欧洲 意大利 鱼肉色拉

在意大利,许多人有着圣诞节吃素食的传统习惯。不吃肉,鳕鱼倒能在餐桌上大行其道。吃虾,乌贼贝壳类肉做成的鱼肉色拉,还有胡瓜鱼,鳗鱼坚果制成的酱。

六.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糖醋沅白

糖醋沅白

烹制方法:用剪刀剪去于银鱼的头、尾,冷水浸泡10分钟,清洗干净。炒锅内放入杂骨汤、精盐,酱油5克、绍酒、葱结15克、姜片15兑,再放银鱼烧开约1分钟,除去腥味,倒入漏勺,去掉葱姜。将银鱼盛入大瓷盘里摊开,撒上面粉和百合粉,用手拌匀,使银鱼均匀粘附一层面粉和百合粉。炒锅置旺火,放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将银鱼下锅,用筷了划散,约炸5分钟,外表已呈金黄色时,倒入漏勺,滤去油,盛入大瓷盘中。

将白糖、黄醋、葱花10克,姜末10克、酱油15克、味精、湿淀粉盛入小碗,再加肉清汤兑成汁子。炒锅置旺火,放入熟猪油50克,烧至八成热时,倒入调好的汁水,烧开成黄色糖醋汁,出锅盛入小碗里。上桌时,一手托盘,一手端碗,将汁子倒在银鱼上,发出吱吱响声即成。

工艺关键:银鱼拍粉,不可过厚,假如太厚,则外皮发硬,不酥不脆。

风味特点:湖南沅江所产银鱼色白如银,故称沅白,以此制成的糖醋沅白,颜色金黄,外表微脆,味道酸甜,香气袭人,乃沅江地区传统名菜。

七. 山东省 青岛 市南区 鱼肉水饺

用鲅鱼、海鳝、偏口鱼鲜肉加适量肥猪肉,剁成鱼泥,加高汤、韭黄、芝麻油调制馅心,包成水饺。皮薄馅白,滑嫩鲜香。

八.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沅江苎麻

沅江苎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5年10月12日,沅江市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苎麻之乡”荣誉称号。

苎麻又名“中国草”。据记载,沅江具有1500多年的苎麻栽培历史,是全国最大的苎麻生产基地。据统计,该市苎麻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总产原麻5万多吨。今年,该市的苎麻种植面积扩大到34万亩,预计总产苎麻达6万吨以上。

地域范围

沅江境内的黄茅洲镇、共华镇、南大膳镇、泗湖山镇、草尾镇、琼湖办事处(注:琼湖办事处为具体地域名)、阳罗洲镇、四季红镇、茶盘洲镇、新湾镇、南嘴镇、三眼塘镇,共12个乡镇

特定品质

沅江地处洞庭湖腹地,总耕地面积80万亩,是一个农业大市。其苎麻种植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早在梁武帝时期,沅江就种植苎麻,历史上享有“无沅麻不成庄”的美称。新中国成立后,沅江成了世界有名的苎麻之乡,其苎麻以常年产量占湖南的40%、占全国的20%而闻名于世。2003年被定为“湖南省优势区域农作物——苎麻产业带”,2004年被省农业厅定为“湖南省万亩苎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目前沅江市苎麻种植面积达37万亩,其中“中苎一号”、“湘苎二号”占总面积的90%以上。沅江市苎麻常年亩平单产达200公斤,高产麻园亩平达250公斤以上,常年总产原麻5万吨以上,商品率达98%以上,单纤维支数在1800支以上,强力达40以上。

文化典故

沅江,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是中国的“苎麻之乡”。相传,范蠡和西施隐居于此,在山上种植了一种能纺纱织布的草。于是,千百年来,沅江这片土地成为了苎麻种植、加工的聚集散地,有着“无沅麻不成庄”的美誉。

九.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肉末酸豆角

肉末酸豆角

酸豆角洗净,用温水稍泡片刻,捞出切成0.5厘米的小段;猪肉切成肉末待用。炒锅置旺火上,先将酸豆角下锅炒干水分起锅。锅内放猪油烧热,倒入肉末,加盐稍炒,再放入酸豆角合炒,接着放蒜泥、干椒末、酱油拌炒,加清水50克焖熟,收干汤汁,放味精起锅即可。特色:选料丰富,色泽红亮。爽脆滑嫩,麻辣咸甜鲜,香味扑鼻。

十.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沅江芦笋

沅江芦笋,又名“荻笋”,生长在南洞庭湖的滩涂湿地上。它天赐野成,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集天然野生和绿色有机等特点于一体,是大自然对人类美食的无私馈赠。

据史料记载,沅江芦笋的食用,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自宋代起,不少文人墨客更留下了关于美味芦笋的美词佳句。

苏东坡观察刚出土的芦笋,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描述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王安石从食用芦笋中了解了芦笋的营养价值,有诗云“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而在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笔下:“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认为芦笋炖鲥鱼是不折不扣的美味。

千年过去,时光荏苒。

尽管现代中国各种美食竞显风流,沅江芦笋仍是洞庭人家一道不可替代的佳肴。洞庭人将芦笋凉拌、清炒、炖煮、下火锅、做熟食,或与鱼、肉、鸡、蛋配制成菜。芦笋清香脆嫩、润滑鲜美,只一口,就叫你能领略到洞庭湿地的别样风味。

“沅江芦笋天然野生,无需人工栽培。不仅风味独特,更重要的是绿色健康,营养价值高。”沅江市芦笋办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

芦笋食药同源,自古以来备受推崇。《神农本草》将芦笋列为“上品之上”,称“久服不仅能轻身,还有益气延年”的功效。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芦笋“瘿结热气,利小便”,具润肺、镇咳、祛痰、杀虫之功效,称其能“解诸内毒”。《中华医典》更是详述芦笋内含芦丁、维生素C,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吸收,可作为高血压、冠心病人的食疗方剂。

近两年,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对芦笋的药理进行研究,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芦笋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丰富的硒元素,具有较强的防癌、抗癌活性。芦笋中的组织蛋白能促使细胞正常生长,并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对所有癌症病人有一定疗效,可以作为各类癌症病人的辅助治疗食品。同时,芦笋还是很好的抗氧化食物,是营养、美容、减肥、抗衰老的保健佳品。

今天,清肺解毒的食物更显珍贵。最新研究显示,芦笋清热生津、清肺解毒的功效,对人们,恰好有着十分明显的调理作用。

也许,正因为芦笋的种种好处,慷慨的沅江人迫不及待将它推向全国。沅江芦笋相继走进长沙、广州、北京等地高档酒店,成为美食界的新宠。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