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关于无棣的特产手抄报图片 无棣县风景手抄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关于无棣的特产手抄报图片 无棣县风景手抄报更新时间:2023-02-22 04:30:37

一. 山东省 滨州 无棣县 艾虎

【艾虎】 珍稀动物,俗称“地狗子”,又叫“艾鼬”。其皮毛十分珍贵,保暖性能好,有“雪

离三尺而融化”之说。皮为上等制裘原料,毛绒丰足色泽美观,为出口商品,售价与水貂皮相近。

野生艾虎外貌与黄鼬、水貂相比,除个体稍小,毛色不同外,其他基本相同。公虎体长约34~43

厘米,体重1.5~2公斤,尾长10~14厘米;母虎稍小。艾虎绒毛淡褐色,背部针毛毛尖呈棕褐色,体

侧呈褐黄色,腹部呈淡褐色,上下唇及鼻周为白色,眼周及两眼间为棕黑色,四肢及尾尖为褐棕色,

各部位毛色差异较明显。

在野生条件下,艾虎多于水沟、草塘、洞穴内栖息,喜昼伏夜出,间或白天也有活动,以鼠类、

蛙类、鸟类和昆虫等为主食,方圆200亩农田内,只要有一只艾虎,粮食作物保证不受鼠害。

1981年7月,无棣县种驴场在当地捕获4只野生艾虎,人工驯养成功。1983年从欧洲引入雄性艾虎

杂交试验饲养,结果表明,杂交后的一、二、三代有明显优势。杂交后代体长毛丰,且具有较野生种

性情温驯,野性小,较引进种活泼好动,适应性强,食量大,抗病,生长发育快等特点。杂交艾虎毛

色深浅程度随气候季节变化而变化,寒露后毛色逐渐变淡,冬至前后变化最快,来春大地颜色变绿,

其毛色变深。皮毛色泽柔和,底绒为乳白色,棕黑色的针毛分布十分均匀。

艾虎的日常管理、日粮搭配与水貂相同。艾虎每年能繁殖两窝,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秋季8

月下旬至9月份发情配种,发情持续期4~5天,妊娠期30~40天,每窝产幼虎6~8只,较水貂稍多。

1987年3月在青岛举行的艾虎研讨会,对无棣县饲养的“我国定型艾虎”作了肯定的评价。目前

无棣县艾虎存栏量已达1500只。几年来,提供艾虎毛皮2000多张。

二. 山东省 滨州 无棣县 水湾剪纸

水湾剪纸最初起源于700年前的明朝永乐年间,由水湾镇前孟桥村孟氏先人创立,代代传承,至清朝康熙年间,水湾剪纸已名扬鲁北。如今水湾剪纸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山西剪纸、蔚县剪纸、阜城剪纸、陕西民间剪纸、磁性剪纸、潮阳剪纸、山东民间剪纸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特色,经过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水湾剪纸与喜用剪纸不同,不光选用单一的红色,突出特色是套色,一幅作品最多可以用到5种颜色。采用多色重叠剪裁,不仅克服了剪纸同色物品必须相连的弊端,而且这样层次感更强。目前水湾镇荣德堂剪纸艺术创意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和水湾镇前孟桥村结成产业协作关系,由村里的100多位技师按照他提供的式样剪裁,每年产值高达2000多万元。

三. 山东省 滨州 无棣县 无棣贝瓷

无棣贝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棣贝瓷,又称贝壳瓷、海瓷,属高钙瓷,产于山东省无棣县,在日用陶瓷中无棣贝瓷是新瓷种,属于 图1 无棣贝瓷产品展示

.国际流行的高钙软质瓷系列。无棣县是国际上唯一的产地。2008年2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对无棣贝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品质特征

无棣贝瓷质地细腻、壁薄轻柔、釉面滋润、玲珑剔透,与骨质瓷和普通陶瓷相比,具有白度高、透明度高、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尤其可贵的是无棣贝瓷产品釉料中重金属铅的含量低,镉几乎为零,其中富含天然珍珠成分,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堪称“绿色健康瓷”。另外,釉料中采用纳米技术,能够起到抗菌活化水的作用,经检测抗菌率达97%,活化水率达88%。.

制造工艺

所谓贝瓷,就是将一定量的贝壳经特殊工艺处理后,掺入陶瓷原料, 图2 贝瓷生产过程

.然后经过素烧、釉烧两次烧制而成。早在明代,人们就发现,将金银、珍珠、玛瑙掺入瓷胎,可以烧制出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瓷器。贝瓷也正因为其原料贝壳中富含珍珠成分,而显现出普通瓷器所没有的风采和神韵。贝壳中的钙可以增加瓷器的硬度和透光度,在烧制过程中与高岭土中的杂质发生作用,起到消除杂质的效果。贝瓷用料十分考究,工艺复杂,成型难、烧成温度范围窄,所以成品非常珍贵。无棣贝瓷质地细腻、壁薄轻柔、釉面滋润、玲珑剔透,与骨质瓷和普通陶瓷相比,具有白度高、透明度高、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尤其可贵的是无棣贝瓷产品釉料中重金属铅的含量低,镉几乎为零,其中富含天然珍珠成分,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堪称“绿色健康瓷”。.

生产条件

无棣县具有生产贝瓷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端,东 图3 无棣贝壳堤岛

.北濒临渤海湾,是黄河入海口的交汇处,属泥沙质浅海滩,非常适宜贝类产品的繁殖与生长,特别是文蛤产品。贝类产品在该区域繁殖率高,生长快,随着潮汐的运动,不断推向海岸,形成贝壳滩。无棣境内渤海岸线有两列平行的贝壳堤。第一列在南端,长40公里,埋深0.5米~1米,贝壳层厚3米~5米,距今有5000多年历史;第二列在北端,长22公里,贝壳层厚3米~5米,属裸露开敞型,距今有2000年历史,贝壳含量100%。距统计,无棣贝壳总储量达3.6亿吨,而且随着潮汐作用每年增加10万吨以上,号称世界三大贝壳堤岛之一,因此,无棣贝瓷的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资源条件。
无棣贝瓷的生产与自然条件也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无棣县地质土壤为盐碱地,受海洋气候影响,终年空气湿润,一年中空气湿度平均在65%RH以上有300天,并且一日内温差和空气湿度变化不大,在贝瓷生产的脱模、干燥过程中可以减少粘膜、开裂、变形问题出现,这些成为贝瓷大规模生产的必要条件,即使在气温较低的冬季和湿度较高的夏季,无棣的空气湿度条件都适合贝瓷的大规模生产。由于在生产中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贝瓷的成型合格率达90%以上。.

生产历史

无棣县烧制贝瓷的活动古已有之。据《无棣县地名文化调查材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者在无棣县无棣镇韩家窑遗址上发现了一口古井,从中发掘出石夯、石磨、陶瓷残片,还有一只较为完整的瓷盘。陶瓷的瓷质细腻,白度很高,半透明度较好。之后又在古井的北部1公里处发掘出一座卧式半椭圆形古窑,窑内四壁红烧土层及青砖痕迹明晰,经考证这里就是古时的烧制贝瓷的窑址。
建国初期,无棣县有零星的民窑生产贝瓷,但是生产技术、工艺非常落后,品种单一,产品合格率极低。之后,这些民窑相继关闭停产,无棣贝瓷几乎消失了。
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无棣县委、县0提出利用当地资源优势贝壳砂烧制高档日用细瓷,并于1991年成立无棣县贝壳资源开发总公司,在吸取民间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集各地名窑之大成,汇聚制瓷技艺之精华”,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上百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1994年,无棣贝瓷实现工业化生产,1999年获国家发明专利,200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年达到年产量1300余万件高档日用贝瓷的生产规模。产品出口到韩国、德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地。. 2011年,无棣贝瓷被选定为中央领导专机用瓷和国家礼品瓷,2011年1月18日,-主席访美期间,专门将4件海瓷艺术品作为国礼送给奥巴马总统。.

无棣贝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山东省无棣县人民0《关于请求给予无棣贝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棣政发〔2006〕6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山东省无棣县现辖行政区域。

四. 山东省 滨州 无棣县 枣年糕

枣年糕

无棣小枣远近闻名,用本地小枣作为原料做成的枣膳食香甜而不腻,是人们钟爱的食品。

五. 山东省 滨州 无棣县 汪子岛鳎麻鱼

汪子岛鳎麻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汪子岛又名“望子岛”、“汪子堡”,这个名字的得来据说与秦始皇有关。汪子岛鳎麻鱼学名半滑舌鳎,无棣县渔民俗称鳎麻、鳎米。因其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一直以来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据老渔民介绍,我县汪子岛鳎麻鱼名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伏吃鳎麻冬吃鲤”“开河鲤鱼冻河梭,伏天吃鳎麻”“宁扔大闺女腿,不扔鳎麻嘴”等渔谚也是从那时流传至今,当地人人皆知。关于汪子岛鳎麻鱼的传说有很多,在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志对其也有相关记载。由于汪子岛鳎目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养殖中病害少等特点,工厂化养殖生产鳎目鱼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成为我县渔业养殖的“黄金产业”。

鳎麻鱼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低脂肪低胆固醇,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增强记忆力和保护视力颇有益处。味道鲜美,肉质细嫩。

地域范围

汪子岛鳎麻鱼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无棣县近海海域及陆地工厂化养殖车间,其中近海海域地理坐标为:118°01′33.90″,38°22′04.45″;117°52′39.76″,38°16′53.07″;118°05′06.61″,38°11′48.64″;118°09′55.11″,38°18′51.69″;陆地工厂化养殖主要是山东海城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山东车网城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全县汪子岛鳎麻鱼自然资源分布面积24834公顷,年产量4472吨,工厂化养殖面积20000平方米,年产量2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要求:汪子岛鳎麻鱼体呈长舌状,背腹扁平,眼位于左侧;鳞片和头眼较小;背面褐色,背鳍处略呈暗红色,腹面白色;背鳍及臀鳍与尾鳍相连续,无胸鳍,尾鳍末端尖;肉质肥厚,蒸煮后口感细嫩味美,富有弹性,久煮而不老。2、内在品质指标:汪子岛鳎麻鱼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以鲜品分析,可食部分含有蛋白质19.5g/100g~20.8g/100g、脂肪7.5g/100g~9.2g/100g、锌0.42mg/100g~0.51mg/100g、钙 65mg/100g~71mg/100g。3、质量安全规定:产地环境、育苗、底播增殖、加工等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从事生产经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06.4)、《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5073)中规定的技术标准。按照上述各项标准要求,制订质量管理细则,强化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汪子岛鳎麻鱼”的质量安全。

六. 山东省 滨州 无棣县 无棣金丝小枣

无棣金丝小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棣金丝小枣以皮薄、核小著称。鲜食清脆,甘甜可口,《本草纲目》记载:“干枣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经验证,无棣小枣含糖量之高列百果之冠,含维生素比梨高140倍,比苹果高百倍。鲜枣1公斤含维生素的总量达5460毫克,有“活维生素C丸”之称,是延年益寿,营养丰富的最佳果品。目前,无棣县小枣精深加工能力达1000吨,研制生产出了“枣木杠”酒为代表的白酒类,以“中华金丝枣酒”为代表的果酒类,以“金丝枣汁”为代表的饮料类,以“金丝蜜枣”为代表的食品类,以“金丝枣醋”为代表的佐料类,以“蚁王壮骨液”为代表的保建品类等六大门类40多个花色品种,其产品远销日、韩、法、美等13个国家和地区。

七. 山东省 滨州 无棣县 莛杆门帘

【莛杆门帘】用高粱杆(俗称莛杆)为原料制成的门帘,洁白、光滑、古朴典雅。既是家庭的实

用品和装饰品,又是大型舞台的高档屏风,在国际市场上更受欢迎。

历史上无棣民间就有制作莛杆门帘自用的习惯。1970年,县土产公司在河沟乡韩家村选购了一床,

由省外贸公司送广交会展出,这一全国独品,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客商,纷纷索取样品,一次订

货5000床。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需要量日益增多,1980年,无棣县成立专厂生产,型号从两个发展到70

多个;图案有旭日、天坛、熊猫、仙鹤、天鹅、松鼠,还有椰子树、花瓶、双喜等几十种。用料也由

单一的莛杆,发展到莛杆与柳条、麻杆、麦草、玉米皮、草珠子等合穿;着色对比强烈,多以红绿搭

配,黑白相间,蓝黄穿插,色彩明快,富有地方特色。特别是织有熊猫图案的门帘,形象逼真,栩栩

如生,讨人喜爱,一直供不应求,日本、英国、香港等地一些厂商还曾来样来图复制。

无棣县盛产高粱,原料丰富,除门帘生产外,还用莛杆编制果盒、果盘等。1987年销售门帘17万

床,果盒、果盘10万件套。

八. 山东省 滨州 无棣县 无棣大山烧鸡

无棣大山烧鸡,起源于山东省无棣县碣石山镇(原大山镇)。据民间传说,大山烧鸡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明朝神宗皇帝,非常喜欢吃鸡,皇宫内的御厨1的手艺也不断翻新,侍内大臣为讨好他,摆下擂台,召集民间1高手进行御厨大赛,通过七天的较量,大山街的邢有才以他做的烧鸡味美、肉嫩、色泽鲜亮脱颖而出,夺得此次擂台赛的第一名,被招进皇宫封为御厨,专门侍候皇帝,平时大臣、侍从也很难品尝到。只有到岁末,各附属国来纳贡,大摆宴席招待纳贡使臣时,大臣们才有机会美餐一顿。再就是在心腹大臣过大寿时,为拉拢人心,御赐几只烧鸡以示皇恩。(过生日送烧鸡的习俗,至今流传了下来)后来,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邢御厨告老还乡,把手艺传给了他的幼子,并一代代传承下来。民国初年,大山烧鸡的第五代传承人邢宝亮推着独轮车,串街叫卖,每天只做10只,卖完回家休息,决不多做一只,也不少做一只,人送外号“邢老十”,由于大山烧鸡味美、生意好,好多村民上门学艺,邢老十思想很开通,把手艺手把手教给登门学艺的庄乡村民,他的技术渐渐被群众所掌握,成了养家糊口的手艺。 大山烧鸡的独特之出:一是肉质嫩,鸡肉纤维细腻、肥瘦适度、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倍受消费者青睐;二是色泽鲜,外表枣红、鸡油欲滴、外酥内软,大有看一眼馋涎欲滴的感觉;三是价格廉,大山烧鸡的价格随行就市,是老百姓买的起、吃的起的美味佳肴。大山烧鸡做工独特,采用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工艺,从市场购进优质笨鸡苗进行散养,到1.5市斤左右时宰杀,先用含有肉桂等中草药的老汤浸泡、蒸煮,然后用白糖熏烤,色泽鲜亮、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有劲道,“羊肉膻、猪肉滑、大山烧鸡不塞牙”确定了大山烧鸡在当地饮食行业中的地位,它美名远扬,是当地的名吃。 大山烧鸡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大山街,由邢氏家族继承发展。新中国解放后,以生产队集体的方式,抽调技术比较好的社员加工烧鸡,然后运到集市上去买,算集体收入。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为增加家庭收入,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加工出售,其中,带动大山烧鸡产业龙头的是大山“小铁屋”烧鸡。大山村民李风阁以煮的烧鸡味美价廉而闻名,他为把大山烧鸡技术发扬光大,带领三个儿子进行加工出售大山烧鸡,以自制的小铁屋为出售点,“小铁屋”成了大山烧鸡的代名词。

九. 山东省 滨州 无棣县 梭鱼

梭鱼属近海浅水性鱼类,喜栖息和觅食于河口较多的咸、淡水交汇地带。无棣县沿海之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河、潮河、套儿河等河口区,是梭鱼生活的优良场所。因此,梭鱼又是无棣县及附近沿海的地方性鱼资源。

梭鱼体近圆筒形,长50厘米,银灰色,眼上缘红色,头宽,稍平扁,口端正平横,下颔有突起,上颔有陷,有背鳍两个。梭鱼依年龄分群生活,渔获个体较单一,常以二、三龄鱼为主。每年4月份,梭鱼便在各河口区产卵,只做短距离回游,至12月份始到海水深处越冬,翌年开春即到近海河口生长育肥,形成渔汛。梭鱼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蛋白含量很高,是高级宴席上的佳肴,尤以春天的开凌梭最为名贵。烹制的梭鱼,以头为香,故民间有“丢了车和牛,不丢梭鱼头”之说。梭鱼除禁渔期外,可长年进行捕捞。

十. 山东省 滨州 无棣县 梭子蟹

梭子蟹,俗称“螃蟹”。在众多海产中,以其肉鲜味美,堪称“海鲜一绝”。梭子蟹营养丰富,蟹肉中维生素A的含量较高,还有蛋白、脂肪、糖、钙、磷、铁等其他营养物质,是渤海中经济量高,产量最大的经济蟹类。蟹肉不仅供食用,还可供药用,有清热、散血、滋阴的功效。

梭子蟹栖居随季节而异,一般春夏季来近海,活动于港湾和河口附近。无棣海域因有大量淡水径流入海,近海水域营养盐丰富、浮游生物种类多,密度高、饵料充裕,为梭子蟹提供了极好的生殖条件。

每年三月末,梭子蟹游向近岸浅水区,并于四月中旬至四月底产卵,此时正处在“谷雨”前后,故有“谷雨螃蟹顶壳肥”之说。梭子蟹在生殖回游和索饵时,常集群行动。有明显的趋光性。性凶猛、好斗,常相钳食。寿命一般2-3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