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汇聚内江特产基地 内江土特产专卖店地址查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汇聚内江特产基地 内江土特产专卖店地址查询更新时间:2023-02-18 05:50:37

一. 四川省 内江市 资中县 资中甘露枇杷

资中县种植面积约3万亩,常年总产量约2万吨。资中甘露枇杷色泽金黄,核小肉丰,细嫩甘甜,清心润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产值达5600万元。

二. 四川省 内江市 威远县 威远复立雪芽

威远复立雪芽为高山云雾茶系列之一,由威远县茶叶公司生产的绿色健康食品,系采用高山无公害茶园早春优质独芽,精心制作而成,其外形挺秀翠绿、香气浓郁持久、汤色淡绿清流、滋味鲜醇味甘、叶底嫩绿明亮。长饮此茶能起到清心、解渴,助消化、利尿,调节人体机能、消炎、抗衰老、降血脂、抗癌、抗辐射等作用。复立雪芽已成为广大消费者信赖和认可的知名品牌。二OOO年荣获国际茶博览会金奖,并列入全国十三大名茶之一。

三.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珍珠粉耙

珍珠粉耙是四川内江的传统著名甜食。产品特点:晶莹发亮,耙质绵软,香甜可口。

四.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威远无花果

威远无花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远无花果是四川内江威远县的。

没有鲜艳的花朵,没有诱人的香气,只有甜蜜的果子,据《本草纲目》记载,无花果味甘、性平、无毒、治喉疾、主开胃、止泻疾、治五痣,有“千年仙果”和“21世纪健康守护神”之称。

这小小的无花果形成的产业,是内江市威远县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该县产村相融、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在该县新店镇、界牌镇等地,均分布有无花果基地。

中国经济林协会在收到威远县申报中国无花果之乡的申报材料后,积极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并经过认真的评议和公开透明的公示后,认为威远县无花果产业发展现状符合中国经济林之乡的有关规定,特命名威远县为“中国无花果之乡”。

据了解,无花果产业是威远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目前,无花果种植规模已达1.72万亩,今年还将新发展无花果1万亩,力争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产量突破5万吨、年产值实现2亿元,带动1万户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威远的无花果已实现产、加、销一条龙发展。金四方果业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威远县无花果产业的“龙头”,专业从事无花果的种植、加工、销售,开发出了无花果果脯、花粉茶、炖品、果酒等系列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威远无花果

四川省威远县以向义镇为核心,覆盖新店、严陵、界牌、镇西、高石、龙会、铺子湾、东联、靖和、山王、小河、连界、两河、越溪、碗厂、观英滩、黄荆沟、庆卫、新场等20个镇

《威远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威远无花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建议的函》,威府函〔2015〕22号

四川省(区域)地方标准:DB511024/T1-2014《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远无花果生产技术规程》

五.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黄辣丁鱼火锅

四川—黄辣丁鱼火锅,是四川特色火锅之一,以四川火锅的特色汤卤处于滚沸状态,黄辣丁鱼为锅底,就是所谓的黄辣丁鱼火锅,食者边烫边食,热与味结合,“一热当之鲜"”,加之汤卤调制十分讲究,含有多种谷氨酸和核甘酸在汤卤中相互作用,产生十分诱人的鲜香味;再加上选用上乘的调料,新鲜的菜品、味碟,真是鲜上加鲜,回味无穷。

制作: l、将黄辣丁宰杀,撕去腮及内脏用清水洗净待用。芹菜先斩3厘米长的段,再切成细长条。番茄切0.2厘米厚的片,大蒜瓣去蒂待用,香葱切成5厘米长的段。

2、锅置于火上,加葱油烧至七成热下冰糖小火炒至呈红棕色,下入豆瓣、花椒、胡椒、老姜、花生米大火煸炒出香味加高汤、鸡精中火熬制成汤艳红、浓厚鲜香即可滤渣待用。

3、锅置火上放少量色拉油烧至五成热,将泡酸菜、黄辣丁、芹菜大火煸炒出香味,加入熬制好的红汤小火焖烧8分钟入味,放入川椒节、整大蒜、鲜番茄、香葱段即可随火上桌。

4、制作关键:所选用的黄辣丁不要太大,中等大小即可。

功效:l、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作用,可治疗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2、暖胃、止嗝逆、驱风、镇痛的作用.

3、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

4、有燥湿健脾、祛痰温中、逐寒抗疟疾的作用。

5、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之功,药用于胃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炎、痢疾、胎动不安等症。

六. 四川省 内江市 东兴区 内江猪

内江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内江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内-产于四川省的内江市和内江县(现东兴区),以内江市东兴镇一带为中心产区,历史上曾称“东乡猪”。内-产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沱江流域,境内河渠纵横,浅丘起伏,海拔400-600米,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17.7℃,年降雨量1043毫米,四季长青。盛产水稻、玉米、甘薯、小麦、豌豆等。农副产品、酿造产品,青绿饲料资源丰富,为养猪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内-体型大体质疏松。头大嘴筒短,额面横纹深陷成沟,额部中隆起成块,耳中等大下垂,体躯宽深,背腰微凹,腹大不拖地,臀宽稍后倾,四肢较粗壮、皮厚,成年猪体测及后腿皮肤有深皱褶,俗称穿“套裤”。被毛全黑,鬃粗长。0粗大6-7对。

地域范围

内-中心产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北与资阳市安岳县交界;南与内江市的隆昌县为邻;西与内江市的资中县相连;东与重庆市的大足县交界。地理座标在北纬29度11分至30度40分,东经104度16分至105度26分之间。保护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的33个乡镇。现存栏种猪10403头,年出栏15万头。

七. 四川省 内江市 资中县 干烧鲟鳇翅

干烧鲟鳇翅

大千先生十分爱好鲟鳇翅干烧,因鲟鳇翅在各类鱼翅中属上品,翅针粗壮、明亮,烧后柔软

糯爽口。大千先生烹调鲟鳇翅的方法独特,通过煮、蒸、烧、煨等多种方法,使鱼翅退砂,去尽翅板骨,除去胶质异味,鳇采用生猪析油包信翅针,入笼蒸制,利用蒸馏水的传递,使油脂浸透鱼翅,致使鱼翅软胀,最后干烧烹制成菜,,翅针金亮,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原料

鲟鳇鱼翅

1500克

生猪板油

1000克

绿豆芽

200克

老姜25克

50克

料酒

500克

冰糖色

50克

川盐

25克

胡椒粉

5克

高级清汤

2500克

化猪油

25克

化鸡油

25克

烹制方法

1.退砂。将鲟鳇翅放入开水锅内,焖煮5--6小时(保持微开),取出后用小刀刮尽翅砂。

2.去翅析骨。锅内另掺水烧开,放入鱼翅焖煮2--3小时,煮至翅板裂骨,然后去掉翅板骨、腐肉,取出翅针。

3.蒸发翅针。将生猪板油包信翅针,放入盆内,加盖入笼用旺火蒸4-5小时,利用蒸馏水的传递,使油脂、鱼翅,达到鱼翅软胀。

4.除胶去异。锅内清汤,加姜、葱、料酒,分3-4次放入鱼翅氽煮,以去净胶质异味。

5.干烧。将鱼翅整齐包入纱布内,放轩锅内,掺清汤1000克,加入冰糖色、胡椒、川盐,用小火烧煨2小时,烧运载翅针色典发亮、柔软、汁稠时放置一边。

6.另用炒锅一口洗净,下化猪油烧至七成热,放入掐去头须的绿豆芽、川盐,炒至断生盛于盘内垫底。然后将鱼翅包打开,将翅针整齐摆放豆芽面上。锅内原汁烧开,下化鸡油,淋在鱼翅上面即成。

八.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盐煎肉

“盐煎肉”是川菜家常风味菜肴的代表作,与回锅肉共称为姐妹菜。本品以瓜类制素肉用盐煎肉的烹制方法加工而成,成菜肉片鲜嫩,色泽美观,咸辣适口。

成菜颜色深红-,干香酥嫩,味道鲜美,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此菜在四川家喻户晓,是下酒佐餐的佳肴。

做法

做法一

菜谱配料:猪后腿肉50克,青蒜150克,郫县豆瓣40克,甜酱10克,化猪油75克,酱油10克,料酒15克。 盐煎肉

制作方法:1.将肥瘦相连的肉去皮,切成5厘米长、2.5厘米宽的
薄片,清蒜择洗干净,切盛3厘米长的节;2.锅内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肉片,煸炒至刚熟,烹料酒,下豆瓣酱、豆豉,炒出红色,加酱油、甜酱、青蒜炒匀,青蒜熟时起锅装盘,盐煎肉即成。
烹调技巧:1.豆瓣要炒出红色,肉味才香辣;2.青蒜下锅不宜久炒,要快速起锅,方能保持翠绿色,如无青蒜,可用大葱代替。
菜品特点:色泽红润,滋味浓香,咸鲜中带辣,质地酥软适口。

做法二

菜谱配料:猪腿肉250克,郫县豆瓣20克,青蒜苗50克,永川豆鼓15克,糖盐1克,酱油10克,油75克。 盐煎肉

制作方法:1.青蒜苗去蒂和老叶后洗净,切成短于3厘米长的节,郫县豆瓣剁细,猪肉去皮切成长约5厘米、宽3.5厘米、厚0.15厘米的片;2.炒锅炙好置旺火上,放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肉片略炒后,加入精盐反复炒至出油,放入豆瓣炒至香气已出,油呈红色,再放入豆鼓,酱油,青蒜苗炒断生,待香气四溢时起锅装盘,盐煎肉即成。
烹调技巧:1.炒肉时先用旺火,后用中火炒至表面略带干香滋润即可;2.原料需选择肥瘦相连的部位;3.蒜苗不宜久炒,以断生出香为好。
菜品特点:咸鲜微辣,色泽红亮,香气扑鼻。-

做法三

菜谱配料:素肉初坯450克,郫县豆瓣20克,菜油120克,盐2克,鲜红椒10克,味精2克,青蒜苗40克, 盐煎肉

老姜5克,永川豆豉3克,大蒜5克。制作方法:1.素肉做法:爪类(冬瓜、瓠瓜)500克,米粉6克,鸡蛋2个,面粉10克,豆粉10克,食油150克,盐适量。瓜类削去皮,除去瓤,入蒸笼蒸至成熟,取出晾于水气,用刀切成 6.5 厘米的长方块。将鸡蛋打入碗内,加米粉、面粉、豆粉、适量的盐和水,调匀呈糊状,然后涂敷在整个长方块瓜类上,下油锅(油温掌握在七成热)炸至金黄色即成猪肉;2.素肉初坯切成长10厘米、宽5厘米、厚0.3厘米的片,蒜苗切成寸节,鲜红椒切菱形片,姜蒜切成指甲片;3.炒锅上火烧热,炙好,放油120克,下郫县豆瓣,煸出香味,加入永川豆豉、盐、糖、姜蒜片、素肉片、味精等,翻炒入味,起锅装盘,盐煎肉即成。
温馨提示:此素肉还可作回锅肉、杂烩。若将瓜类切成片,可炸制成门板酥,制作攒丝杂烩。
菜品特点:本品以瓜类制素肉用盐煎肉的烹制方法加工而成,成菜颜色深红,肉片鲜嫩,色泽美观,咸辣适口。

做法四

菜谱配料:猪后腿三刀肉200克,青蒜(或青椒、蒜台)7克,大油65克,酱油、面酱、豆豉、料酒各15克, 盐煎肉

豆瓣酱15克,盐2克,白糖5克,葱25克,味精3克。制作方法:1.将带皮肉切成宽3厘米、长4厘米的薄片,青蒜切成3厘米长的段,葱切成马耳状;2.炒勺烧热注油,油热后下入肉煸炒,待断生时(勿过火)下豆瓣酱、面酱、盐、豆豉炒出味后再下青蒜,并将酱油、白糖、味精、料酒、葱下入后,翻炒几下,盐煎肉便成。

做法五

菜谱配料
素肉初坯..450克 郫县豆瓣...20克
菜油....120克 盐......2克
鲜红椒....10克 味精.....2克
青蒜苗....40克 老姜.....5克
永川豆豉...3克 大蒜.....5克
〔烹制方法〕
1.素肉初坯切成长 10厘米、宽 5厘米、厚 0.3厘米的片。蒜苗切成寸节。鲜红椒切菱形片。姜蒜切成指甲片。
2.炒锅上火烧热,炙好,放油 120克,下郫县豆瓣,煸出香味,加入永川豆豉

特写(20张)、盐、糖、姜蒜片、素肉片、味精等,翻炒入味,起锅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素肉制法:爪类(冬瓜、瓠瓜)500克,米粉 6克,鸡蛋 2个,面粉10克,豆粉 10克,食油 150克,盐适量。瓜类削去皮,除去瓤,入蒸笼蒸至成熟,取出晾于水气,用刀切成 6.5厘米的长方块。将鸡蛋打入碗内,加米粉、面粉、豆粉、适量的盐和水,调匀呈糊状,然后涂敷在整个长方块瓜类上,下油锅(油温掌握在七成热)炸至金黄色即成猪肉。
2.此素肉还可作回锅肉、杂烩。若将瓜类切成片,可炸制成门板酥,制作攒丝杂烩。
〔风味特点〕
“盐煎肉”是川菜家常风味菜肴的代表作,与回锅肉共称为姐妹菜。本品以瓜类制素肉用盐煎肉的烹制方法加工而成,成菜肉片鲜嫩,色泽美观,咸辣适口。

九. 四川省 内江 隆昌市 隆昌素

“隆昌素”属兰科兰属中的软叶春剑素,其根粗壮,假鳞茎椭圆形而不明显,芽嫩绿无杂色,叶草质润绿色,有肉质感,叶缘具细锯齿,较软略成弧形。中脉、两侧脉平行深绿而明显。开花期2—4月,2月下旬为初花期,3月为盛花期,4月中旬为末花期,其花属水仙瓣型,每箭着花2—5朵,花最大时可达85毫米,主副瓣为玉绿色而含数条绿线,白绿自然辉映,晶莹无瑕,瓣尖外卷,主瓣有时内卷成折鹤瓣,捧心和唇瓣嫩绿黄心白底呈绿线有透明感,幽香馥郁,浓而不浊。

“隆昌素”1988年9月在广州举办的“中国首届兰博会”上四川送展的“隆昌素”获金奖。

1989年3月在江苏无锡举办的“中国春季兰博会学术交流会”上四川送展的“隆昌素”获金奖。

1990年在成都举办的“四川省首届国际兰博览会”上由隆昌县送展的“隆昌素”获金奖。

1994年2月“第四届中国(四川)兰花博览会”上“隆昌素”同时获得金、银、铜三奖,这是历届兰花博览会上同时获三奖的唯一品种。

十. 四川省 内江 资中县 姜汁鸡块

用生姜、葱、干辣椒、花椒,胡椒烹制,成菜后风味特浓,姜香悠长,微酸带辣,味极鲜美,令尝者齿颊留香。



原料



熟仔公鸡肉 500克 老姜 30克 干红辣椒 10克 化猪油 100克 花椒1克 醋 15克 醋 15克 酱油 15克 川盐 2克 胡椒粉 1.5克 味精 1.5克 葱花 25克 鲜汤 300克 湿淀粉 15克



烹制方法



1.将煮熟的仔公鸡肉边骨斩成约3.5厘米大的方块,老姜洗净去皮剁成细末,干红辣椒去蒂、去籽,切成约1厘米长的节。



2.炒锅置旺火上,下化猪油烧至七成热,投入辣椒节、花椒、姜末煸香,下鸡同爆炒,加入川盐、酱油、鲜汤、胡椒,烧至粑而入味时,下葱花、味精,水豆粉勾芡,下醋推转起锅装入盘内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