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恩施美食特产有什么 必买的恩施特产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恩施美食特产有什么 必买的恩施特产美食更新时间:2023-02-18 14:15:18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建始县 景阳核桃

景阳核桃是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景阳镇的。建始景阳核桃具有果大、壳薄、肉丰且嫩、味美、出仁率高、含脂高等特点,多项指标达到了国际标准,是馈赠亲友和滋补身体的上乘佳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景阳核桃主要生长在清江峡谷地带海拔800米以下的10多个村。按照核桃适宜在1000多米以上的生长环境看,景阳不具备核桃树生长的条件,是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特色产品。

近年来,景阳镇委、镇政府一手抓核桃示范园建设,一手抓核桃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请专家为核桃产业发展把脉问诊,通过利用参与式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等多种机遇,在清江两岸适宜区内大力建设核桃标准示范园,全镇核桃面积达到万亩以上。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建始县 关口葡萄

关口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关口葡萄,湖北省建始县,仅在花坪镇关口乡村坊村(小地名关口,位于景阳关(建平关)附近)生长,故名。果粒着生中等紧凑,每穗平均着粒数 图1 湖北建始关口葡萄

-为40-60粒,果粒呈卵圆形或近圆形,果皮较薄,其色泽绿而透明,有如碧玉;其果香四溢,果肉柔软多汁,可容性固含物为16.5-18%,味甜可口,回味无穷。

生长环境

关口葡萄,恩施乃至湖北叫得响的鲜果名片,主产建始花坪乡村坊村关口、长槽村及附近各村落。关口葡萄生长地仅限于建始县花坪乡村坊村关口,该地区具有适宜葡萄生长的独特的水、热、光、气及土壤等综合条件。关口险要神奇,雄居山隘,地处建始景阳河与花坪交界的一个山垭,这里群山蕴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境内地势平坦,槽田居多,得天独厚的小气候因子,孕育了独特的“关口葡萄”。

历史渊源

关口葡萄,属白玫瑰变种,种植历史近百年,1866(清同治五年)《建始县志》记载建始就有栽培葡萄的历史。原始种源漂洋过海颇富传奇。20世纪20年代,比利时一位传教士到建始景阳关 图2 关口葡萄

-传教,从海外带来一株品质优良的葡萄苗送给花坪乡长槽村12组(小地名关口)一刘姓人家,这株葡萄的引种成功一开始就不同凡响,外观晶莹碧绿,内质香味独特,关口附近村民纷纷引种栽培,由于葡萄萌孽能力强,发展十分快,关口家家户户开始种植葡萄,“关口葡萄”因此得名。2002年以来,县乡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关口葡萄的发展,将独具特色的关口葡萄做成了花坪乡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使关口葡萄从房前屋后的零星种植到连片规模发展。截止2010年,关口葡萄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总产值近4000万元,受益农户达1000余户。户均增收近4万元。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葡萄已成为建始花坪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地域范围

关口葡萄适宜种植区位于清江与野三河交汇处,东抵野三河,西临黄鹤桥,南抵清江,北临花坪周塘公路,海拔800-1000m,关口葡萄的地域范围为:东径109°68′至109°90′,北纬30°25′至30°43′,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6公里,版图总面积为48平方公里(含山林),其中葡萄地理标志面积1000亩,产量1000吨,涉及长槽、村坊、校场、石马、蔡家、周塘6个村。种植区内远离交通干线,无工矿企业、医院、垃圾处理场等污染源,人畜生活垃圾全部进入沼气池处理后排放,种植区内农作物以玉米、洋芋为主,很少使用农药,大量使用农家肥。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板党

板党是恩施州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栽培历史悠久。

性喜凉爽、潮湿条件,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之间,主产于恩施、建始、利川等县市,以恩施市板桥镇产量最多、品质最佳,故名“板党”。

板党以根入药,有补中、益气、生津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肺气不足、体倦无力、心悸气短、肺虚等症。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玉米爽

该饮料具有浓郁的玉米香味,口感细腻滑爽,风味独特;同时该产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有机硒等矿物质,且有降低血清胆固醇,调整肠道功需的有机硒,具有极高的调节视力和防癌抗癌作用,更是不可多得的食疗佳品,故被称为“中国一绝”、“黄金食品”。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柏杨豆干

利川柏杨坝出产一种五香豆干。这种豆干薄如纸片,色如柠檬,香有余味,独具特色。其加工制作工艺不用食盐、卤水、石膏,将大豆磨成豆花,倒在方块模型中压缩后,用文火烘干,喷撒香料即成。别的地方也试用这个方法制做的豆干,没有柏杨豆干的特色,原因是柏杨坝有一股泉水,清凉甜爽,四季涌流,只有用这股泉水制成的豆干才有色、香、味、形独具的特色。人们把这股泉水称作“神水”。相传,清康熙年间,当地官吏进京以柏杨豆干为贡品,被朝廷赐赏为“深山奇食”。( 利川)

明清以来,在利川柏杨集镇一带就大量生产豆干,其中尤以沈记好吃婆豆干作坊生产的豆干最为有名,并被当地1列为朝廷贡品,深受朝廷皇族们的喜爱,康熙皇帝还给沈记好吃婆豆干作坊亲笔御赐“深山奇食”金匾,从此沈记好吃婆豆干就改称为深山奇食好吃婆豆干,并以皇恩御赐为荣,使豆干制作传统工艺沿袭几百年传承至今,成为人们喜爱的地方风味小吃。

柏杨豆干主要以优质地产大豆、龙洞湾泉水和若干种天然香料为原料,经过水洗、浸泡、碾磨、过滤、滚浆、烧煮、包扎、压榨、烘烤、卤制、密封等十几道独特工序加工而成。

柏杨豆干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其特殊性就是不用石膏及其他任何化学品,奥妙就在于当地泉水和传统工艺中,是制豆腐业中的一绝。

柏杨豆干色泽金黄,美味幽长,绵醇厚道,质地细腻,无论生食还是热炒,五香还是麻辣,均有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之感。经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检验,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内含丰富蛋白质、多种维他命及钙、锌、钠、硒等多种微量元素,保质期可达8个月以上,有“固体豆浆”之美称。

湖北利川柏杨康美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一家民营龙头企业。公司在利用高温蒸煮杀菌攻克了豆干保鲜贮藏这一难题后,采用真空包装,开发出了休闲及菜肴两大系列产品,经技术监督局、卫生防疫站等部门检测,内含丰富蛋白质,多种维他命及锶、锌、钠、硒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质期可达10个月之久。公司同时拥有两条年生产能力达2000万元的豆干生产线,并配有先进的高温(120℃)蒸煮杀菌设备,产品合格率达100%。公司根据秘方选用天然高山大豆和龙洞湾无污染富硒泉水,不用石膏及其它任何化学品,历经三十二道工序科学精制而成。公司开发的休闲及菜肴两大系列产品遍布全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001年柏杨豆干被评为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湖北省名牌产品;

2002年“柏杨”牌商标被评为恩施州知名商标。

2003年柏杨豆干被评为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

2004年“柏杨”被评为恩施州十大名吃。`

2005年“柏杨”牌注册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建始县 驯养野猪

野猪纯繁、杂交在恩施州还属空白。建始县运通公司长梁野猪驯养繁殖基地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到今年4月20日,已产下小野猪40头。

2002年,运通公司在建始县林业局的支持下,从山里捕获了10头小野猪进行驯养。2004年在长梁乡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将野猪落户在青河村进行人工驯养。2005年12月开始试繁殖。野猪驯养繁殖项目的成功,将为推动建始县养殖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绿豆皮

离开恩施几年,时时刻刻都想着要吃豆皮。他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又高,跟武汉人吃的豆丝又点像,但味道要比豆丝好太多了。恩施大多数人都钟情于它。在恩施的小餐厅都能吃到的小吃,很多人早餐的首选。

做法:首先把绿豆、大米洗净用水都泡上一天打成浆。然后把一个大锅洗净,文火。用漏斗把打成的绿豆浆一丝一丝的倒入锅中,也可以在锅里贴上薄薄的一层烙熟后切丝。这样一张豆皮就做成了,吃法跟面条的吃法都差不多,可以做成炸酱豆皮,肉丝豆皮,炒豆皮等等,做成自己喜欢的吃法。

八. 香港 美食

香港又是世界风味美食菜点的荟集地,有香港快餐、粤菜、潮州菜、西方菜、日菜、越菜等
( 香港)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魔芋

巴东魔芋是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的。巴东县的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种植魔芋,种出来的魔芋品质好、个头大。

魔芋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它能加工成精粉、粉丝、芋糕、罐头等风味食品,倍受国内外美食家的青睐。还有消肿散淤、解毒止痛、抗癌防癌、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清洁肠胃、帮助消化之功效。对胆石症、心血管病、糖尿病、便秘痔疾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魔芋中还有一种叫做“海曼纳”的物质,它能控制人的体重,长期食用可以减肥健美。魔芋不仅是理想的食品,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用于石油勘探、化工、印染等行业。

巴东既是三峡库区重点移民县,同时也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为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鄂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我省魔芋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制定了《湖北省魔芋板块经济发展规划》,将恩施州定为全省魔芋生产中心区,巴东县是全省、全州魔芋产业化建设和魔芋板块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巴东县按照“一县一特”、“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模式,引导农民发展魔芋产业,并引进2家魔芋初成品加工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销售魔芋,目前,魔芋种植面积6.3万亩,产量22万多吨,主要分布在清太坪、金果坪、野三关等乡镇。主要推广魔芋芋鞭良种繁育技术,2005年巴东县被全国授予魔芋种植大县。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沙地油栗

沙地油栗产于恩施市沙地乡,系恩施市林特局通过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从板栗地方种中决选而成的板栗良种。

沙地油栗树冠紧凑,树势强壮,树姿半开张,圆头形,中果枝,叶大呈倒卵形,叶面有光泽,总苞椭圆形,中等大小,苞皮薄,成熟时呈十字开裂,出实率大于45%,实果平均单果重11克,果面粽红色、油亮、外形美观,涩皮易剥,果肉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据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测试,内含蛋白质8.9%、糖18.8%、8脂肪%、淀粉64.3%,含硒、锌、铁、钙等20余种微量元素。该品种适合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微酸性黄壤和砂质壤土种植,每亩种植55-110株为宜。

沙地油栗于19世纪年代在恩施市沙地乡大池村被发现,而且当时在该村进行了小规模开发。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恩施市林科所开发研究,选育成地方优良品种,恩施市科委将其定名为“沙地油栗”,并通过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测试,其品质优良。1998年以来,沙地乡政府依靠科技、合理规划,对沙地油栗进行了产业化规模开发。一是与湖北民院联姻,在板栗的储藏保鲜、病虫防治、系列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效果;二是办好了大池村和长脚坡林场两个沙地油栗生产基地,面积达1万亩;三是为“沙地油栗”正名。1999年,经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属地方优良品种,并正式定名为“沙地油栗”。2000年9月下旬,在湖北民院和恩施市政府主办、沙地乡政府和湖北民院园艺系承办的“恩施市板栗生产学术研讨会”期间,来自全国种地的30多位知名干果专家对沙地油栗进行品评和学术交流,对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沙地油栗富含硒、锌、钙等微量元素,属地方优良品种,可在长江中下游或南方大部分地区示范推广种植”。自此,沙地油栗踏上了快速、高效、科技含量高、规模开发的产业化建设轨道。目前,沙地乡已发展沙地油栗3.2万亩,年产量达11万公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