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榆次特产大蒜 山西晋中大蒜哪的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榆次特产大蒜 山西晋中大蒜哪的好更新时间:2023-02-19 16:46:03

一. 山东省 济南 商河县 白桥大蒜

白桥镇是商河县15万亩大蒜种植基地的核心区和主产区,白桥镇辖81个行政村,5万人,以大蒜产业为主导产业。目前,全镇共有7万亩大蒜,年产大蒜10万吨、蒜薹4.5万吨,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省级文明镇、济南市唯一的整建制大蒜生产专业乡镇。

白桥大蒜品种主要有两个:一是苍山白皮蒜,二是苏联红皮蒜。苍山白皮蒜以收蒜苔为主,一般亩产蒜苔1200斤,亩产蒜头2500斤。其所产蒜苔粗长质优,长度一般在60cm以上,且品质优良,质脆味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苏联红皮蒜以收获蒜头为主,一般亩产蒜苔500斤,亩产蒜头3500斤。其所产蒜头个大味美,直径一般在6-7cm,且香辣味浓,可生食、腌制,也可加工成蒜片、蒜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白桥大蒜头大瓣齐、肉质脆嫩、香辣味浓、营养丰富、耐储存,储存期可达9个月,外型美观,白净,略微红色,果型直径5公分以上,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大蒜素和碳水化合物,新鲜大蒜每100g含糖7.2g、蛋白质5.2g、钙10mg、磷12.5mg、铁1.3mg、维生素B10.29mg、维生素B20.06mg、尼克酸0.8mg、维生素C7mg,此外还含有镁及其他微量元素等,富含大蒜素,是一种抗菌谱广、毒性低的“植物抗生素”。2007年4月该乡生产的大蒜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核,认定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2007年11月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1年“商河大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二.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峪头南瓜

南瓜在榆次不论山区、平川、水地还是旱地均可种植,但峪头的南瓜别有风味,与众不同。其特点是:个大、肉厚、籽少、甜绵味香,含糖量高,外皮金黄色,内肉桔红色。秋后,人们用新产的小米煮上峪头南瓜,做成小米南瓜粥,看上去蜡黄发亮,吃起来香甜松软,更有米香,这小米南瓜汤着实让人大饱口福。在榆次民间流传着“峪头的南瓜,长凝的蒜,流村的姑娘不用看”之美谈。

三.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榆次油糕

油糕,是以黄米(即软黍米面)为皮,糖料或枣泥、豆沙等为馅,经油炸制而成的食品。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美味可口。

晋中一带,油糕的种类很多,因制作方法不同,有云片糕、枣糕(亦称割糕)、生炸糕之分;因所用原料不同,又有糯米糕、菜糕之称;因“糕”与“高”谐音,为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贵之意,人们往往在年节或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过生日、老人寿诞、起房盖屋时食之,故又称年糕、喜糕。多年来,油糕伴随着人们送旧迎新、庆贺道喜,成为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解放前,以榆次城内衙门街的“中兴德”及祁县、太谷一些老字号的油糕最为有名。

四.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四眼井”陈醋

“四眼井”陈醋山西的醋响誉海内外,尤以晋中榆次、清徐为正宗。榆次怀仁老醋厂生产的“四眼井”陈醋是传统的品牌陈醋。榆次怀仁的老醋坊,开办于明代万历年间,清道光年间,起号名为“钰泉庆”,后代有传承,现为榆次怀仁醋厂。因怀仁地处平川,是古代榆次的重要集镇之一,盛产优质高粱,加之特定的水土和特殊的工艺,使其生产的陈醋优质味美,久盛不衰,1983年,在全省乡镇企业食品酿造工业会上,被评为同类产品第一名。1985年,再次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1998年,该产品定名为“四眼井”商标。

“四眼井”陈醋,呈黑褐色,体态清亮鲜明,味道酸醇烈长,不沉淀、不混浊、不生白皮的特点,存放时间越长越好。打开瓶盖、香酸浓郁的气味扑鼻而来,品尝一口,甜、绵、香、酸,余味无穷。该醋不仅是调味佳品,还具有补益强身,助消化、预防感冒、痢疾,与有关药物配制,可消肿、止痛、除疾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治疗高血压等功效。与石灰粉混合、涂患处,还可除治孤臭等。

现“四眼井”陈醋年产达2万吨,远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倍受人们的青睐。

五.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榆次灌肠

榆次三件宝,元宵、灌肠、豆腐脑,这是流传在当地赞扬榆次传统风味食品的民谣。

灌肠是用荞面加工制作的。榆次灌肠制作讲究,和面先硬后软,再将稀面掺顺。冷食面宜稀,热食面则宜稠,最好掺点猪血。这样做出来的灌肠劲气大,晶莹透亮,精而柔软,且有弹性。冷食时佐以盐、蒜、醋、辣酱,再滴几点香油,利口、凉爽、辣香适口,有咬头。热食切块,猪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灌肠以劲气愈大愈佳,出名的"鸡爪灌肠就是因和面好,在灌肠中间拧着一个鸡爪印而闻名。

榆次灌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是榆次"三宝"之一。

灌肠以荞面制成,入口爽利而筋,味烈,素淡开胃。早先,其制作方法比较简单:用冷水将荞面打成糊状,入锅煮熟,蘸醋、蒜而食,谓之"吃糊糊"。后来,经逐步改进,将糊状的荞面放入小碟内,上笼蒸制。蒸制而成的灌肠,形如碗碟,大的直径20厘米,小的直径15厘米,色灰如瓷,呈半透明状,不粘不连,软而坚韧,富有弹性。佐以醋、蒜汁食之,既可冷食,也可热炒,别有一番风味。

榆次灌肠分红、白两种。红灌肠用鲜猪血与面知成;白灌肠不用猪血,故呈灰白色。

榆次历史上以民国初期大乘寺街范庆林的灌肠最为有名。他制作的灌肠,每片先成团而后放开,不变不裂,故有"范一品"之美称。

六.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古宅大蒜

古宅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古宅大蒜是古宅大蒜福建厦门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的。

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现有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00人,耕地面积3000亩。古宅一带村落,地处丘陵,隆冬风大,湿度较低,土壤疏松深厚,很适合大蒜生长。如今古宅大蒜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村民农业生产的主导产品,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区3000多亩耕地均以种植大蒜为主,目前带动本区及南安市周边村共发展种植面积约9000多亩的规模,年产值6000多万元。作为驰名,“古宅大蒜”以其瓣大皮薄、味道香辣的独特优点和杀菌健胃等药用功效,风靡闽粤两省和港澳地区,远销新加坡、比利时、斯里兰卡、菲律宾、日本等国,是厦门市出口创汇蔬菜品种之一。

古宅大蒜于1992年通过形成福建省地方标准化FDB/NY92栽培管理技术,1999年青蒜通过形成福建厦门农业标准规范DB/XNY7.0-1999的无公害指标,2002年向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古宅”商标,树立自己的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目前村民正积极组织筹措成立“厦门市翔安古宅大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将进一步推动大蒜生产的有序经营,为实施“市场+合作社+农户”的经济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专家指出,古宅大蒜有三大优势可利用。首先是季节优势,青蒜苗出口刚好可以弥补东南亚市场季节需求缺口,我国苏北和鲁南地区大蒜主要是以蒜薹和蒜头形式出口,并且集中在5月~6月下旬出口。此时正好是东南亚国家青蒜苗收获季节。古宅大蒜则不同,它的播种季节在每年8月~9月,到10月~12月进入采收。10月下旬开始,到来年的2月,为青蒜苗出口季节。这时刚好可以进入东南亚国家,供应春节和元宵市场。其次是品牌优势,目前种植地集中于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及周边一带的“古宅大蒜”,味道独特,辛辣、味浓厚、耐寒,为国内上好的品种,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它在口感上迎合了东南亚国家居民饮食习惯。第三效益优势也是青蒜苗出口取胜的“秘诀”。东南亚春节大蒜市场的年需求量为2000多吨。从价格看,厦门青蒜苗市场收购价约为1300元/吨,其在东南亚市场的销售价格更是高达6000~7000元/吨。据悉,2001年以来大蒜出口主要输往东南亚,并且多是供应春节、元宵节的市场需求,其中以马来西亚最多,占49%,其次分别为日本(21%)、新加坡(17%)。

古宅大蒜

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12877116

大蒜(新鲜蔬菜)

七.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大蒜

茶陵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紫皮大蒜与生姜、白芷并称"茶陵三宝",栽培已有400多年历史,2001年6月通过市科技项目鉴定.茶陵大蒜主要分布在虎踞、平水、潞水、思聪、米江、城关等乡镇,主要产品有青蒜、蒜球.分别集中在12月~翌年2月,4~5月出产,是我市淡季蔬菜品种之一,茶陵以生产蒜球为主.除作调味品外,主要供作种蒜用或出口.近年来在平水镇狮口村和思聪乡华隆村建立了茶陵大蒜提纯复壮示范基地60多hm2,使得茶陵大蒜种子质量大大提高.

八.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八碗八碟

乔家在逢年过节时也有与平常不同的饮食,称之为"八碗八碟",这其中八碗主要是热菜,是指--喇嘛肉、荤炖、烧肉、甜粥、红烧肘子、蜜阍、羊肉胡萝卜、丸子;八碟主要是冷盘,是指--焖干肉、鸡丝、琼菜、什锦丝、龙爪菜、爆腌蛋、排骨、熏肉。喇嘛肉是类似于酥肉的肉菜,荤炖是走油的炖菜,烧肉和肘子都是酱油烧制的肉菜,蜜阍是一种甜食,什锦丝就是蔬菜丝腌豆腐等拌和在一起,龙抓菜就是石花菜,爆腌蛋就是煮熟的腌鸡蛋。

从这些食品上来看仍然是很简朴的。但是,这些菜却不失营养价值,而且搭配合理。不仅蔬菜品种在当时的山西已算丰富,还选用了很多内陆较少的海产植物,而且冷热合理、荤素适宜。尤其是焖干肉,选用五花猪肉浸酱油切薄片,与上好薰干逐一排列,一起蒸熟,再切条,加调味拌匀,肉有香干味,滋味独特,香干吸收了油脂,滑润适口,整盘菜爽而不腻,风味独特,而且营养结构很合理。这些菜整体上叫八碗八碟,但是视食用时间和目的不同可以调整。比如在夏天,羊肉烧胡萝卜可以改为拔丝山药,肘子也有水晶肘子等不同制法。而如果为了招待内部或者外部客人,八碗八碟的用料也会出现不同的档次。比如会增加海参、鱿鱼、鱼肚、发菜等,可是仍然凑够八碗八碟之数。

九.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凉州大蒜

凉州区大蒜种植历史悠久,是传统优势作物,播种面积1.2万亩,总产量达1.5万吨,种植区域分布在洪祥、双城等乡镇,品种主要有当地红皮大蒜、新疆红皮大蒜等,3月上旬种植,7月上旬收获,2005年6月,洪祥大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畅销山东、日本、韩国等国内外市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