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特产正宗法饼 湖南长沙法饼配方与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特产正宗法饼 湖南长沙法饼配方与做法更新时间:2023-02-17 19:03:38

一.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五强溪鱼

五强溪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强溪鱼因其生长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五强溪库区而名得。这里森林覆盖率高,库区水质优良、水深域广,出产的“五强溪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其它地方鱼类更高,达到了“富硒”食品的要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悠悠的沅水,翠翠的山峦;宁静的河滩,轻摇的渔舟。”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秀丽的五强溪,位于湖南沅陵县东北部,是怀化市和沅陵县的北大门,体肥味美的五强溪鱼就产自这里。

沅陵产鱼历史悠久,据《沅陵县畜牧水产志》记载,早在三国以前就开始了稻田养鱼,山民素有捕江河鱼籽进行孵化,饲养于稻田、池塘的习惯。明代《南中纪闻》也有“辰常间水族甚多”的记载。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辰州府志说:“江南地广或火耕水,民食鱼稻,以渔猎伐山为主。”可见,因为有这一泓碧水,沅陵的先民们过着渔耕自足的生活。相传唐太宗派钦差大臣巡防江南,路经麻伊洑,见湖光潋滟,山色青翠,便泊船上岸小憩。乡民为了款待这位京官,便用五强里的鱼做了几道小菜,不想吃惯了大鱼大肉的钦差一吃到五强溪的小鱼,不停地叫好,“五强溪鱼”之名也不胫而走。

五强溪鱼

湖南省沅陵县现辖行政区域内沅水、酉水流域,北纬28°04′48″至29°02′26″,东经110°05′31″至110°06′27″,水域面积31万亩,包括五强溪镇、陈家滩乡、肖家桥乡、清浪乡、北溶乡、深溪口乡、沅陵镇、太常乡、盘古乡、二酉乡、明溪口镇

《沅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五强溪鱼地理标志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沅政〔2013〕134号

沅陵县农业技术规范:DB431222/T001-2013《五强溪鱼生态渔业技术规范》

二.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通道腌鱼

腌鱼是侗家精心制作的食品,其制法是将鱼洗净剖开剔除内脏,摊平后抹上一层食盐,食盐的分量取决于腌鱼食用的期限,年内食用的用盐量是鱼重的 10-15%,另外,将适量摊凉的糯米饭拌以预制好的辣椒末、生姜末、蒜泥、料酒等作料,然后逐个放入腌制,盖上盖,注意清水使腌鱼与空气隔绝。这样腌制一个月后即可食用,腌鱼肉质红润酸软,醇香扑鼻,咸辣相间。

三.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沅陵腊肉

沅陵腊肉是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沅陵腊肉(在湖南省外也叫做沅陵熏肉),口味麻辣咸香,味美可口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沅陵人特有的一种隔年熏腊肉的习惯。每年临近年关,杀了年猪,将猪肉切成三至五斤一块,擦上盐和各种香料后腌三至五天,待盐及香料浸进肉内,再用竹条或藤条穿串挂到火坑上,以烟火慢慢熏干。熏制得比较好的腊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如用桔子皮熏烘,腊肉油中透红,红中透亮,不见烟灰,颜色更显好看。腊肉做菜前须洗净,煮熟、蒸软、再切片,既可直接蘸酸汤辣子食用,也可加佐料翻炒,香味独特,菜色亦佳。

四. 湖南省 怀化 麻阳 苗子佬食品

苗子佬食品

位于中国长寿之乡-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境内。苗家人公司专业致力于大湘西地区和少数民族民间特色产品的开发与销售,秉承“自然赋予、精诚制作”生产理念打造产品。主要产品有:原生态柴熏老腊肉、腊鸡、鸭、鱼、灌肠等腊制品;萝卜、青菜、茄子、豆角万菜等系列外婆菜;苗家糯米粑、桐叶粑粑、蒿菜粑粑、棕叶粑粑等长寿粑产品。企业实施“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重点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生产等项目。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科技创新、奉献社会”的企业精神和“客户至上、品牌经营、质量一流、诚信永久”的经营理念,引领湘西美味走向全国。企业时时处处把消费者健康权益放在心上,以过硬的质量、实在的价格、良好的信誉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消费者的一致信赖和赞誉,被第五届全国传统龙舟邀请赛列为参赛运动员指定产品,2010年8月获“怀化市首届旅游产品博览会金奖”,2010年被推荐为湖南省首届旅游商品展览会指定参展产品,11月“苗子佬”油辣椒老腊肉被湖南省农博会评为金奖。产品热销北京、长沙、广州等大中城市,并在湖北、广西等省设立销售总部。

五. 湖南省 怀化 辰溪 灌肠粑

灌肠粑是由猪血拌糯米或小米,加食盐佐料,灌入猪大肠内,然后煮熟、炕干,色泽乌红,食用时,蒸熟切片,味道香浓,且软又糯,为老人小孩最佳菜食。

六. 湖南省 郴州市 汝城 水蕨

水蕨

水蕨是生长在热水河畔的一种天然绿色野生蕨类,口感鲜嫩柔滑,且具有清热、滑肠、降气、驱风、化痰等功效。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湖南腊鱼

鱼体剖割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每100公斤鲜鱼用盐8~11公斤进行腌渍,腌6~8天出缸(盆),晒至体表没有水分时,再用微火熏烟6~8小时,熏烟时要控制烟量和温度,并每隔2小时翻动一次,使鱼体充分均匀受到烟熏,以提高鱼品质量。

小吃制作:

熏制腊鱼一般选用鲤鱼、青鱼、草鱼等鲜鱼作为原料、依鲜鱼的大小和剖割方法不同,可分为腊块、腊皮、腊刀鱼三种。一般1.5公斤以上的鲜鱼,砍头去尾除内脏,将鱼肉砍成3.3厘米见方的鱼块,制作成腊块鱼,1.5公斤以下的鲜鱼,从背面剖开成片、肉厚处再打一花刀,便于腌透,然后加工制成腊皮鱼,200克以下个体较小的鲜鱼、通常剖割腹部除去内脏,制成腊刀鱼。

小吃介绍:

湖南腊鱼色泽金黄,具有肉质坚实、咸淡相宜、清香特殊、易于保藏,为湖南人们所喜食的一种传统水产加工品,每到冬季,许多家庭都有熏制腊鱼的习惯。

八. 湖南省 怀化 靖州 靖州蜜饯

是怀化的传统,产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以南瓜、西瓜、冬瓜及一些中药为原料,用蜜糖腌制而成。品种和花色多种多样,成为人们非常欢迎的食品之一。

靖州蜜饯是用未成熟的柚子切片做原料,或用冬瓜、黄瓜、西红柿等切片雕刻成各种图案,多以吉祥图案如龙、凤、鸡、羊、鱼、虾等为题,再以糖腌后晒干。加工后的蜜饯光洁晶莹,玲珑剔透。

靖州的苗族侗族自治县,随着她的民族文化“苗族歌鼟”成功申报为国家第一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名扬天下的同时,当地盛产一种纯手工制作的“果饯茶”渐渐为外人所知。这种用各种瓜果为原料,加以不同的造型制作而成的食品,靖州人称之为“蜜饯”。其中以青柚雕成的蜜饯更是此中一绝,堪称精美的艺术品。

靖州蜜饯是将未成熟的柚子青果切成片,用柳叶刀雕出龙、凤、鱼、虾、花、鸟、虫、叶以及“喜鹊闹梅”、“孔雀开屏”、“燕子啄泥”、“二龙戏珠”、“嫦娥奔月”、“鱼儿戏水”等一些图案,放在水中漂洗,然后拌白糖或蜂蜜,晒干即成。吃起来脆生生、甜蜜蜜,香喷喷,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润肺生津的药用价值。雕花蜜饯除用柚子青果作原料外,还用冬瓜、黄瓜、菜瓜、西红柿、苦瓜、红豆、刀豆、瓜筒子、天茄子作原料,瓜类切成长方形、菱角形、四尖角及其他花样;苦瓜雕出水癞头1;豇豆扭成三耳结、扣子结;刀豆专织兰花;西红柿专做海棠花;天茄子专做玉簪;瓜筒子做成仙人柱。上述蜜饯,都是送礼佳品。

未食之前,人们就会被雕花蜜饯精巧有趣的图案所吸引,食欲倍增,食之则口味独特、气爽神清。其脆生生、甜蜜蜜、香喷喷的美味来自柚片和优质白糖。直接食用,咬在嘴里“咯嘣咯嘣”作响,也可用开水冲泡,特别受老人和小孩的喜欢;当地比较普遍的食用方法是将蜜饯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3至4分钟,有时再放入些蜜枣、花茶等。冲泡后的蜜饯晶莹剔透,甜美清香,茶水甘甜,是有益健康的绿色食品。

2009年,雕花蜜饯技艺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九.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侗布

侗布

侗族妇女擅长纺纱、织布。建国前侗族家家户户都有木制纺纱机和织布机。侗族的衣料多为自织自染的“侗布”,有粗纱、细纱之分。侗布结实耐用,染色青蓝鲜艳。其印染工序繁多,一是用蓝靛(采用自种的蓼蓝草叶加石灰泡制而成的染料)染三、四道(每道染后清洗晒干),方变蓝色;二是将蓝色布再用柿子皮、猴粟皮、朱砂根块等,捣烂挤汁染成青色;三是又用蓝靛继续加染多次,使布景出青而带红的颜色;四是用牛皮赘胶又浆染一遍。使布质硬挣不退色。青年妇女喜欢穿既柔软又为青底带红的布衣,还有用薯根块作料蒸布匹二小时许即成。

侗毯、侗帕、花带

侗毯、侗帕在木制织布机上用竹片针挑引梭手织而成,工艺十分复杂。有飞禽走兽,昆虫及各种花草图案,色彩鲜艳,线条清晰,朴素美观大方。花带不用机织,其经纬线编配后,一端套在腰带上,一端勾住脚拇指,手持竹片挑织而成。除自家用外,过去侗家姑娘多以花带作定情信物。

十. 湖南省 益阳市 桃江 湖南特制无骨腊肉

菜系:湘菜

口味:咸鲜

价格:40-80元

特色:条形,无-气味,皮上无毛,皮和肥肉颜色金黄,精肉红亮,刀工整齐,无碎骨,有浓郁的风味。

原料:猪腿肉5000克,盐400克,花椒粉10克。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去骨的猪前后腿。

2.切条、制作过程:选出质好的猪前后腿、去掉骨头,然后把肉放在切肉板上,从后腿尾骨节砟切第一刀肉。前腿槽头肉不能做特级腊肉,只能做二级腊肉。从第二刀起每条肉坯长40厘米、宽3.3至4厘米。

3.腌制:切完肉坯后,用秤称好。按比例配好调料,调料要拌匀,再把肉放入调料内(每次放2.5至5千克)拌匀,直至每块肉坯沾上调料为止,然后一块块拿出放入缸或池内腌制。春夏季腌3至4天,秋冬季腌7天左右。

4.泡洗:出缸后把每块肉坯从膘头3.3厘米以下用小刀刺1小孔,穿上麻绳,再投入清水池内泡洗1至2小时后捞出。

5.烘焙:穿入竿(每竿穿12块,按烘烤柜大小决定),送入烘柜内烘焙36个小时出柜,即为成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