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黔西土特产是什么 黔西南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黔西土特产是什么 黔西南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3-02-17 11:14:49

一.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稻香一品酥

稻香一品酥

“稻香一品酥”古为宫廷菜肴,清末由宫庭传入黔西民间。它的主要特征是:进口酥脆、香甜、油而不腻,有健胃、提神、醒酒之功效。

配方:主料—鸡蛋30个。配料—色拉油2500克(约耗200克),白砂糖500克,精盐2克,吉士粉(孕晕记)50克。

制作工艺:先将30个土鸡蛋打在一起调合,加入白砂糖、吉士粉、精盐;下2500克色拉油入砂锅中,见油温升高90℃至110℃时,把火关至中火,倒入调合好的鸡蛋,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推动,待鸡蛋汁变金黄时,滤油控干;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压盘中加入50公斤的重物压住,10分钟后取出用刀切成方块状,再装盘点缀后,一品酥即成菜。

二.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羊场茶食

羊场茶食

黔西茶食早为清宫御点,由晚清宫廷御点师后代张女尼在黔西羊场乡秘授女徒张二和尚,后又传至羊场民间。其制作只要以上等糯米为原料,水泡40天,每三日换水一次,晾干碾成粉,拌水提成块,煮成蜂窝装,取出放石碓内搅拌至翻泡,按比例加野小豆根粉搅匀,铺于案板上晾干后,剪成各种图案花样穿挂,晾干用混合油浸泡数分钟后放于扇勺内用热油淋,直至膨胀定型食用,此品入口酥脆香甜,是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和席上美食。

羊场茶食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特色美食。茶食,因其色、香、味具佳,入口酥脆香甜,且有健胃醒酒之功效而成为人们饮酒时用以佐食的风味佳肴。

羊场茶食制作方法考究,在低温下将优质糯米泡上45天左右(3—5天换一次水),捞出滤干后用碓舂成面粉,用箩筛后将面和水捏成圆形薄面粑,放到沸水里煮到起蜂窝状,捞出后放到碓里搅拌,直到起泡后将备好的去皮细捣烂的野小豆根等植物放进去共同搅和,搅拌到又起泡,能在搅棒上挂片时,捞出分大小块放在洒有干面粉的木板上摊开晾干,5、6天后将半干的面片剪成各种形状,如:鱼、兔、鸟、蝴蝶、或剪成条,编成绣球、花形等,再继续晾干即成。

“茶食”的名称始于宋代,泛指佐茶食用的糕点,在清乾隆年间作为进贡食品传入宫中。而传入黔西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茶食为晚清时期由“御点”制作后代——四川人杨大娘(又一说法为张姓女尼)传入,因其先辈曾是宫廷御点师,在宫里专门负责制作茶食,告老还乡后,因违抗宫廷禁令将茶食制作工艺传到民间,从而导致其家庭遭诛连,杨大娘逃生后讨饭到贵州黔西,在偏僻的羊场乡出家为尼,居住在羊场乡文昌阁里。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清朝政府被推翻后,当年的杨大娘成了老态龙钟的老太婆,她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不久于人世了,而且羊场又远离京城,天高皇帝远的,不必担心朝廷会追究了。于是,偷偷做了“茶食”祭祀自己被诛灭的祖先,祭祀后的“茶食”她自己一人吃不完,就分给文昌阁里的尼姑和附近平常对她很接济的村民们吃,大家吃后赞不绝口,都说不愧为“清宫御点”,纷纷要求向她学习这一工艺制作方法。盛情难却之下,杨大娘决心将茶食的制作工艺传出,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茶食”是黔西县著名风味小吃之一,其保健性对人的健康有益良多,对茶食工艺的研究有助于黔西风味小吃市场的拓展和旅游商品的开发,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2006年6月,羊场“茶食”被黔西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普安县 傣家腊染

蜡染艺术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

蜡染工艺品图案精美,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其传统的制作方法是用特制的蜡刀,蘸上熔化适度的蜂蜡在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白布上画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画好的白布浸在染缸里染色,再将染了色的布经沸水去蜡,清水漂洗, 摊平晾 ,便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蜡染花布。由于蜂蜡附着力强,容易凝固,也易龟裂,因此,蜡染时,染液便会顺着裂纹渗透,留下人工难以描绘的自然冰纹,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另—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斗艳。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少见的。

蜡染生产绝大多数工序是手工操作,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用机械化自动化来代替。

四.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晴隆县 南盘江黄牛

南盘江黄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盘江黄牛是贵州黔西南州的。

南盘江黄牛,是云贵高原有名的畜禽,其种牛“盘江牛”入选国家牛品种志目录,是中国有名的地方牛种。

南盘江黄牛是指在南盘江流域养殖生长的盘江牛,因为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所养殖出的盘江牛体格健壮、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优异。

南盘江黄牛,头中等大小,额宽平,鼻镜宽大,口方平齐,角短,角形多“萝卜角”或“鹰爪角”,颈稍短,肉垂发达。公牛肩峰特别发达,峰高出背线8~10cm(个别可高出18cm),母牛肩峰平缓。胸较深而略窄。荐部较宽,尻部多倾斜。四肢关节筋腱明显,系部强壮,蹄质致密坚固,前肢正直,后肢略呈外弧。尾根较高,尾细长,尾帚过飞节。乳房较小,0细短,皮薄而致密,毛细软,黄色居多,其次为褐色和黑色。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册享县、望谟县及义龙试验区共9个市县区现辖行政区域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南盘江黄牛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黔西南府呈〔2015〕22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南盘江黄牛》(草案)

五.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金钩吊玉牌

金钩吊玉牌

“金钩吊玉牌”色泽清爽,细嫩味美。相传它同样是李世杰及高夫人制作来招待乾隆皇帝并受到称赞的菜肴之一。

配料:豆腐干250克,黄豆芽150克,红椒、色拉油、盐、味精。白糖、花椒面、芡粉水、蒜苗少许。

制作工艺:将豆腐干切成片,再将豆芽去根,把红椒切成小片;将色拉油放入锅中,置火上至热,即放豆腐干爆炒1分钟,再放入豆芽爆炒1~2分钟捞出;放入50克色拉油置火至热,再放入姜片、蒜片、红椒和高汤(50克)将爆炒后的豆腐干、黄豆芽放入锅内,加入盐、味精、花椒面、白糖、芡粉,翻滚装盘即成。

六.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望谟县 望谟火龙果

望谟火龙果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的。望谟县“红肉火龙果”属亚热带水果,由于其肉色紫红、多汁、口感清甜,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

望谟县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县内海拔在375—1718米,年均温19℃,无霜期340天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县内无“三废”污染,非常适宜火龙果生长。

望谟火龙果种植2011年6月起步,到目前已投入中央和省级生产发展资金114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00万元,公司和种植农户自筹1200万元,火龙果种植区域分布在油迈、乐元、蔗香等6个乡镇。全县现有火龙果种植面积5000余亩,挂果近1500亩,成为黔西南州目前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

七.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黔西黄花

黔西黄花又名"金针荣",是我国传统蔬菜,味道鲜美,花雷富含糖分,蛋白质,维生素。据《本草纲目》记载,还有利胸膈,安五脏,明目,清便等功效,现黔西县已投资在铁石苗族彝乡兴建黄花基地500亩,生产,销售已初具规模。

八.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刺绣和挑花

毕节市苗族刺绣和挑花多以大自然为背景,结合生产实际,绣出风格优雅、充满民族气息的花纹图案。苗族妇女随手绣来,花样百出,有平绣、盘绣、结绣、绉绣、牵线绣、布贴绣等多种绣法,图案美观大方,耐人寻味,凝聚着苗族妇女的才能和智慧,堪与其他绣种争芳斗妍。挑花历史悠久,除苗族以外,其他民族也非常喜爱。挑花多以几何化的形体挑绣,讲究反挑正看,平滑细腻,朴素自然,无论在色彩、构图等方面都极富审美情趣,用挑花绣制而成的裙子、披肩、围腰、帽子、背包等生活饰品在民族传统工艺品中独具特色,深受游人青睐。

九.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麻辣大头菜

麻辣大头菜

“麻辣大头菜”色泽鲜红,麻中带辣,入口香脆。

配方:花叶子大头菜、糖水、食盐、味精、花椒粉和辣椒面

制作工艺:将大头菜削去须根洗净、晾干,用盐揉后入坛封一个月左右,即可取出切成薄片或丝形,拌入适量糖水、食盐、味精、辣椒面和花椒面即成。

十.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晴隆县 晴隆豆沙粑

晴隆豆沙粑用精选糯米、小米或鲜米,经泡、蒸、搅拌后,以豆沙、油渣或瘦肉、姜、蒜、食盐、猪油炒熟后为馅,经手工包裹成为圆形豆沙粑,烤、油煎后食用。

其外形美观,口感极佳,富有地方特色,是家居食用、馈赠亲友之佳品,深受县内外人士亲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