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家乡特产博山 博山特产可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家乡特产博山 博山特产可带走的更新时间:2023-02-14 10:19:03

一.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猕猴桃

博山猕猴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山区源泉镇不断强化措施,加强管理,扩大种植规模,为全力打造源泉“中华猕猴桃”知名品牌,建设山东省最大的有机猕猴桃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每村安排一名信息联络员,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机农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对全镇农资经营门店重新注册登记,建立健全农资经营档案,严防违禁农资进入有机生产基地。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打机井4眼,铺设地灌5000米,同时储量1000吨气调库已投入使用,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镇有机农业检测中心目前正在筹建中。成立博山有机猕猴桃产业协会,申报了“博山猕猴桃”地理商标认证。切实做好有机猕猴桃的宣传、策划和推介,抓好猕猴桃有机认证工作,年内完成有机认证2000亩,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据了解,该镇今年新增种植面积1000亩,已达到5000亩的种植规模。

二.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琉璃料器

相传,远在西周时期,奴隶们在炼铜时,发现一种晶莹物体,冷却后脆而坚硬,因其外观光怪陆离,故人们称之“琉璃”。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博山一带已是料炉遍地,盛况空前。到了清代,这里普遍设立专门机构,制作供应宫廷使用的琉璃料器。清朝中叶,博山琉璃料器不仅畅销国内各地市场,而且由青岛海运出口,销往国外,每年都在7000吨以上。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在北京建造琉璃窑时,曾派人到博山选聘工匠,生产琉璃制品所需要的料条、壶坯,也都由博山供应。

至今,花色品种达2500多个。琉璃雕刻、琉璃花球、琉璃料珠和琉璃挂屏等,深受中外人士欢迎。其中琉璃花球,创制于清末,用熔化的各色琉璃做成花叶、花瓣、鱼、虫等配料,再打好底料,将以上配件按设计图样嵌入其中,然后包以软化水晶料,再熔整成所需要的形状,最后进行抛光和 退温,即成为成品。博山琉璃雕刻题材多为山水、花卉、人物、鸟兽,制品有碗、盘、瓶、盏等。

由于料器本身晶莹滋润,故有玉料的质感。“鸡油黄”又称“黄玉”,它色 彩鲜艳,莹润欲滴,黄中透亮,犹如鸡油。用它制作的花瓶等物,就象玲珑剔透的玉雕一般。

三.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香椿

博山香椿 香椿在博山区分布很广,以石灰岩山区的背阴坡生长的树所产香椿芽为最佳。全区目

前有大小树20~30万株,年产香椿芽17.5万公斤左右。以产香椿芽著名的石门夹山,有树5万株,年产

椿芽3.5万公斤。除内地销售外,每年销往香港5000多公斤。

四.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炸肉

选一块新鲜肉,根据个人对肥瘦肉的偏爱选择好肉的肥瘦比例。

首先,将肉改刀,切成比筷子粗两倍以内的约两寸以内的肉条,加上适量的盐、味精、熟花椒面,腌制少许,加入淀粉最好用手带薄手套搅匀。不要加水,切记!

其次,将沾上淀粉的肉条整理匀,为防止再粘在一起,可以在整理过程中,在沾上一点干淀粉。

第三,烧热油锅,约五成热加入肉条炸制,用漏勺翻一下肉条,待油温达到八成热时,控制一下油温,顺势将半熟的炸肉漏出凉一下。一下的工序同上。待全部炸完一遍以后,再将油温调高到七成,将凉冷的炸肉放入锅内,升温快炸,用漏勺翻炸一会,马上出锅,又香又酥的炸肉就做成了。

几点说明:

1、挂淀粉时可以打上一只鸡蛋,最好是用蛋黄。

2、肉切成后,腌制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点酱油,这样色重;也可以加入少许白糖,可以增加一点甜味;也可以加入点葱姜细沫更出味。

3、炸完后的炸肉,要在盆子里晃一晃,尽量的散发出热气,以免影响酥脆口感;还可以加上点熟花椒粉。

4、炸广东肉与炸肉工艺基本一样,只是最好选择五花肉,切成大薄片,要加上五香粉、少许白糖、少量酱油腌制,其它工艺一样。

5、举一反三。其实炸其它的东西,如藕合、茄合等,基本工艺一样。

五.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酥鱼锅

酥鱼锅也简称酥锅,几乎是博山人过年家家必备的一个菜,因为制作有些麻烦费时,且量大储藏也不方便,除了饭店一般人家只有到了过年才做。酥锅的原料比较广泛,主要有白菜、藕、海带、炸豆腐、鸡、鸭、带皮五花肉、带鱼、排骨、猪蹄等,其中肉类除了鱼必有外其它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酌情放。

制作方法:

先在砂锅底层铺以净骨,然后分层排上鸡、鱼、肉、海带、藕块、豆腐等原料,撒上葱、姜、精盐、花椒面等调料,再排再撒。顶层用白菜帮包裹扎严,倒上酥锅汤(酱油、醋、白糖、料酒和成)。用急火煮沸、文火熄汤,烹制8—12小时即成。这样制成的酥鱼锅,鱼酥肉烂、酸咸甜香、别具风味,冷透装盘,形态晶莹、色似 琥珀。 一、把带鱼洗净切成二寸段。

二、压力锅底放点白菜叶(防止糊锅)。

三、将鱼轻微过油(即用油炸一下,目的是去腥味)后,放入压力锅内。

四、加调料:盐、白糖、鸡精(味精)、醋、料酒、酱油、葱段、姜片、五香粉等适量。盐宜少,酱油宜多。醋,推荐使用山西省美和居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山西省老陈醋总厂)生产的东湖牌老陈醋;如无东湖牌,可选择与东湖牌产地同为山西省清徐县的水塔牌。酱油,一定要用大厂名牌酿造酱油,不要用南方的以头发为原料用化学方法生产的酱油。还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酌加其它调料。

五、加水,以刚漫过鱼为宜。

六、盖锅点火,中火烧。烧开(排气阀排气)后,再小火维持开锅状态二十分钟。 经过上述步骤,酥鱼锅就做好了。这样做出的鱼,鱼骨全酥,是补钙佳品;既可热食,亦可冷食,但冷食一定要趁新鲜,放置多日的不宜冷食。如果多日吃不完,为了防止腐坏,要加热烧开以灭菌。

六. 江西省 南昌 湾里区 家乡锅巴

制作方法是将锅巴瓣成块状。猪血切厚片,鸡脯肉切片上浆滑好油,味菜切斜刀片,冬笋切片,干椒切小斜刀片,香葱切段,姜切指甲片。然后将炒锅上火放入油,将干椒、豆豉炸香后捞出,再将姜片下锅煸香,放入味菜、冬笋煸炒片刻,放入好汤,下入猪血,烧沸后撇去泡沫,加入精盐,放入鸡片、味精,烧开后勾稀芡出锅装碗,撒上葱段,淋上麻油待用。炒锅上火放入油,油温至七成热时,推人锅巴,炸至脆硬,捞出装入深盘内。上席时,将碗中菜肴倒在锅巴上面即成。特点是酥香鲜辣。

七.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池上桔梗

池上桔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池上桔梗,产于池上镇。池上镇是淄河的源头,是山东省淄博市特级水资源保护区。这里,地面水丰富,远离污染源,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为桔梗的健康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桔梗作为特色蔬菜,吃起来口感好,深受市场青睐。目前,桔梗需求量不仅在国内市场呈大幅度增长趋势,而且风靡了韩、美、日等多个国家。

为了池上经济的繁荣,为了致富路子的拓宽,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先后建起了20多家桔梗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了桔梗生产基地与桔梗加工企业互动的良性循环。其中,6家大中型企业已经赢得独立的进出口权,年加工各类桔梗1.5万吨,桔梗产品上万吨,实现年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的目标。

池上桔梗的今天如此辉煌,可有几人知道它昨天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慢慢地回溯一下它的昨天吧。

三十年前,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在池上公社乔-与药材站李站长的指导下,桔梗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悄悄地来到这片地杰人灵的沃土上。

据说,桔梗种子的来历很不寻常。最初的桔梗,是野生的,很稀少。为了大面积发展桔梗,李站长背上干粮,独自爬山涉水,踏遍了鲁山的山山岭岭。他一个葫芦头一个葫芦头(成熟的种子外壳像葫芦头,小小的种子藏在里面)的采集,终于累积了半茶碗(相当于1两)桔梗种子。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他终于可以下到村庄,实现大面积发展桔梗的愿望了。

前面已经说过,适值割尾巴年代,庄子里(文中村庄、村民的称呼会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时,村叫庄,村民叫社员,村长叫大队长)尽管入不敷出,可是大队长们在是否接受种植桔梗这件事上还是慎之又慎。这时,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吴家台勇敢地接受了桔梗试种的挑战。有幸的是,挑战的生产队还是我家所在的三队。

当时,走集体化生产的道路,村庄里多数土地由分队长领着集体种植,只有少数偏僻的土地派专人管理,种植点经济作物,方便年终给社员们分红。我们生产队也不例外,偏僻的念珠峪成了经济作物种植点。念珠峪由山谷及两边的山脊组成,土壤十分贫瘠。

没想到,这里竟是天然的桔梗之家。它的到来,尽管没有得到轰轰烈烈的欢迎,却也凭着一股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壤里发芽、扎根,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1978年,三中全会召开了,我家所在的生产队实行了小组承包制。土地包产到户,意味着桔梗也要走向千家万户了。面对桔梗这个刚刚落户的新生事物,多数社员不愿接受它,怕它给自己惹麻烦。这时,爸爸和少数社员壮着胆子从队里领了种子,回家尝试种植。自然,我见证了桔梗艰难的生产发展史。

看得出来,经过几年打交道,爸爸对桔梗已经有了浓厚的感情,摸到了不少种植桔梗的门道。为了大面积种植桔梗,爸爸承包了村边最平整的土地育苗。出苗后栽植,桔梗的适应性就很强了,山坡、平地都可以。育苗时却乐观不得,土地越肥沃越好,地面越平整越好。

爸爸先在家中精心培育种子,直到种子冒出了白花花的芽儿,我们才去田里播种。土地早被爸爸打成一畦一畦的等着了。这时,我与爸爸再一一地平地、施肥、浇水、撒种、盖土,再细细地罩一层薄沙……扯得远了,其具体的管理,如出苗、栽植、拔草以及后期的切片、晒干都需要相当精细与耐心的,这里先不一一叙说了。

凡是新生事物,一旦得到市场认可,自是十分受宠的。这时,作为药材被认可的桔梗,一下子被宠起来,桔梗种子立刻昂贵起来,30元1斤也不容易买不到新鲜种子了。看到了喜人的收获,村民们家家户户开始种植了。不过,这东西发展起来慢,至少两年才有收获。

这是桔梗的第一个辉煌年——八十年代初期。

历经几年的风吹雨打,村民的脸上渐渐绽开了笑容。

好景不常,货多成灾。村民大面积种植桔梗了,桔梗的销路却没有扩大。一段时间里,桔梗出现了臭市现象。晒干的桔梗片儿由1.5元1斤迅速下跌到了0.09元,还必须用粗筛子把里面的小片儿、碎末儿全部过滤掉。村民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侍弄的药片儿从筛子大大的网眼里纷纷落下时,自己的那颗心也淅淅沥沥地流血了……

渐渐的,村民种植桔梗的少了。看到这种光景,伤感的我不禁惴惴地想:可爱的池上桔梗啊,你还有明天吗?

慢慢的,在镇政府与杰出人士的不懈探索中,池上桔梗拓宽了市场渠道——桔梗由单一的神奇药材变成一种美味佳肴。此时,新建的池上食品加工厂适时地兴建了桔梗半成品车间,可以吸纳部分滞销桔梗了。

村民们收获桔梗后,首先挑选优质产品供应出口业务,再挑选二等品刮皮后卖给食品厂。然后,把剩下的桔梗刮皮、晒干。最后,唯有刮皮刮下来的茅根才被切了、晒干,当作药物卖了。

这时,无论鲜桔梗,还是刮皮的干桔梗,它们的主要市场在韩国,都是出口创汇项目了。

这是桔梗的第二个辉煌年——九十年代初期。

市场的再次繁荣,刺激着村民再次大规模的种植桔梗了。

可是,市场规律就是不近人情。大家经过几年的努力,都认为可以大赚一把的时候,桔梗的价格再次大幅度下跌。鲜桔梗由3.5元钱1斤一下子跌到0.35元,刮皮、晒干的桔梗,也由原来的5元1斤跌到0.50元。村民的心,再次寒了……

不过,执着聪慧的池上人,面对桔梗的几起几落,始终不抛弃不放弃。当桔梗已经走上餐桌,当桔梗再次卖不出去的时候,池上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开办桔梗深加工企业的美好前景。他们想到了,雷厉风行地干起来了!十多年来,池上桔梗深加工企业已经由当初的1家2家,发展到如今的10家20多家。出口创汇,已经由单一的韩国发展到美国、日本……

桔梗的深加工解除了村民大面积种植桔梗的后顾之忧,村民们也可以大刀阔斧的干一场了。几年来,鲜桔梗的价格年年提升。今年的价格一路狂飙,竟然到了7元钱1斤。村民们喜上眉梢了。

这是池上桔梗的第三次辉煌了——2011年。

池上桔梗,前景无限好。

为满足桔梗市场的各种需要,我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池上桔梗的优良品性。村民们严格按照规范的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将产前、产中、产后过程全部纳入了标准化生产轨道。

现在,池上桔梗已经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产品。当前,我镇桔梗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

池上桔梗的生产,已经坚不可摧。同时,它大大带动了周边地区或者外省的桔梗生产。如果细细地追溯起来,你会发现远到安徽或内蒙的桔梗,它们的老家也在池上,他们的老0就是那半茶碗种子中的一颗。

目前,池上已经成为博山区首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桔梗集散中心。作为池上人,我们为此而自豪!

八.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连翘

博山连翘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山连翘

博山区有机农产品行业商会

11022631

连翘(中药材)

九. 北京市 怀柔 家乡肠

怀柔大水峪村家乡肠,其产品是几代人的祖传配方,已有百余年历史,选料精致,制作规范,主要特点是其味芳香、清爽可口、回味无穷,是餐桌上一道理想的菜肴。配方主要成份有精瘦肉、香油、冰糖、淀粉;中药有滋阴、补肾、明目的枸杞子;有芳香、开胃、醒脾,增进食欲的沙仁;有补气、提神,增强体质的西洋参等二十余种名贵中草药配制而成。

本产品经中国肉研中心检测,检查化验一次性通过。已注册了商标,三证齐全。本产品早以畅销怀柔各大宾馆、饭店。现以小批量进入北京市几家超市,进行试销,反映极好,供不应求。

十. 广东省 深圳 福田区 家乡猪肉汤

猪肉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磷等,具有滋阴润燥、补肾养血、益气强身的功效。精选客家地道家乡猪肉,肉质优良,“和兴客家道”精心打造,清淡好味,烫头鲜美,肉质鲜嫩,给唇舌以最纯真的慰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