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阳名胜古迹特产美景五年级绘画 绘画南阳有特色的风景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阳名胜古迹特产美景五年级绘画 绘画南阳有特色的风景更新时间:2023-02-13 05:01:58

一. 河南省 南阳市 南召县 南召土鸡

南召土鸡是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的。南召土鸡肉口感好,香味浓,吃起来有劲道,是上等滋补佳品,特别适合炖鸡汤。

南召土鸡也叫柴鸡,是南召多年来群众自繁自育,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品种。在南召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饲养土鸡,每户少则三五只,多则二三十只。据统计,目前全县土鸡饲养量在100万只以上。 南召土鸡以浅黄色居多,间有黑色、白色和其它杂色,体形较小,生长慢,抗病能力强。每只成龄公鸡体重1.5——2公斤,母鸡1——1.5公斤,母鸡年产蛋80——150枚,每枚蛋平均重 克。

长期以来,南召农村土鸡的饲养方式以散养为主,自由活动,自觅食物,其所吃食物以青草、昆虫、草籽、粮食等为主,饮山泉雨露,所吃食物不含任何药物、激素和添加剂。土鸡肉口感好,香味浓,吃起来有劲道,是上等滋补佳品,特别适合炖鸡汤。土鸡蛋蛋黄呈鲜红色,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对肉蛋奶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对食品的口感、营养、安全性等,会有更高的要求,使用违禁药物、生长剂等喂养的速生鸡越来越不受消费者欢迎,土鸡、土鸡蛋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上土鸡和鸡蛋销售价格高出同类商品鸡(蛋)一倍以上,且供不应求,大部分产品销往洒楼、饭店。

二. 河南省 南阳市 社旗县 赊店老酒

赊店老酒是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的。赊店老酒具有酒体丰满,清澈透明,浓郁芳香,醇和协调,纯正爽净,形成了酒度高而不烈,低而不淡之特色。赊店老酒被评为省优、国优产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等荣誉称号。

在中国名镇社旗县赊店镇,传统的酒文化浸淫、滋养了这片古老的土地。现在,在赊店老酒厂区内保存完好的“深井”、“老窖”已被批准为省级文物。

赊店老酒始于夏,兴于汉,盛于明清,传承至今。从“仪狄造酒,杜康润色”到“刘秀赊旗”,伴随着五千年华夏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赊店老酒在生产工艺上自始至终采用古老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运用当地上等高梁、优质小麦为原料,入三百年泥池老窖,优质矿泉水加浆,科学降度,精心酿制而成。酒体丰满,清澈透明,浓郁芳香,醇和协调,纯正爽净,形成了酒度高而不烈,低而不淡之特色。特别是不加化学香料,顺其自然,饮后不上头、不刺喉、不口渴,在强手如林的白酒行业中独树一帜。国内外酿酒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被誉为“酒中之秀”、“中原之佳酿”。赊店老酒被评为省优、国优产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等荣誉称号。

2011年,赊店老酒先后荣获河南省“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河南省名优产品”、河南名酒“六朵金花”及第二批“河南老字号”、“南阳市首届市长质量奖”等荣誉称号。

三. 河南省 南阳市 邓州市 南阳黄牛

南阳黄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阳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优良品种之一,居全国黄牛品种之首。南阳黄牛体躯高大,肌肉发达,结构紧凑,皮薄毛细,口大方正,眼大有神,香甲较高,肩部宽厚,胸骨突出,肋张而圆,背膘平直,荐尾略高,尾巴较细,四肢端正,筋健明显,蹄大坚实。其毛色分黄、红、草白三种,黄色为上。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适应性能均好。黄牛皮致密柔软,是制革的好原料。南阳黄牛主产于南阳盆地唐、白河流域。国家在邓州市设有黄牛良种繁育场,研究、改良、发展黄牛。南阳黄牛不但为农业生产提供畜力,而且还提供大量肉类、皮张等畜产品及一批良种种牛。

四.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南阳丝绸

南阳丝绸以色泽鲜润,软亮轻柔而载誉海内外。传统丝绸分家丝绸和山丝绸两种。家丝绸以桑蚕为原料,山丝绸以柞蚕丝为原料,亦称柞绸。两种丝绸均质地精良,严谨致密,图案美观,灿若云锦,"久已四方驰名",是河南出口大宗之货。南阳丝绸业以南阳为盛。 南阳众多的丝绸品种中,以柞木丝二六生绸(代号64411-3)历来是国际市场中的"王牌货",柞水丝二六熟绸(代号63311-3)被国家列为名牌产品。

五. 河南省 南阳市 淅川县 淅川酸菜

淅川酸菜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淅川酸菜,色泽黄亮,可以煮面条吃,酸汤粘稠,爽口宜人,也可以炒着吃或者凉拌。

处于豫鄂陕三省交界的河南省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居住在这里的淅川人祖辈素食酸菜,淅川酸菜也因近年来慕水而来的中外游客的传播而名气大涨。

每年初冬,城乡居民多用辣菜、白菜、萝卜叶、红薯叶、芝麻叶等,洗净在水中煮熟,然后趁热放进缸中,用石块压实注入酸浆引子,使其发酸。春天,气温升高,酸菜不易保存,就晒干保存,供夏秋食用。淅川酸菜的历史可谓久远,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有装酸菜的器具--豆。淅川酸菜与全国其他地方的酸菜不同,淹制好的酸菜,酸汤粘稠,带汤食用味道居佳。南水北调重要水源的丹江纵贯我县十余个乡镇,沿江的人们淹制出的酸菜地道,保鲜时间长,其他非沿江的居民和我县临近的人们根本就淹不好这种酸菜来。后来经水质、地质专家考证,丹江水含有多种有益矿物质,才使淅川有了美味的酸菜。

淅川酸菜的吃法很多,可凉拌、可热炒、还可蒸包子、包饺子、垫米饭等等。为此,淅川县各大宾馆的餐桌上就有了以酸菜为主要成分的特色菜,诸如酸菜牛肉、酸菜粉条、酸菜鱼等。县城和主要风景区近年来还开了酸菜鱼、酸菜面等餐馆,供游人品尝。不过,淅川人吃的最多的要数酸菜面条了。

从酸菜缸里捞出一把酸菜来,青乎乎的酸菜扯着细长细长的亮晶晶的银丝,酸菜独有的那股浓浓的醇香味就弥漫开来,一下子就能把人的食欲全勾出来。先把切碎的酸菜先放进锅里煮,随后放进食盐,等水烧开了才最后下面条,撒上葱花、芫荽。这样做出的酸菜面条,酸味渗在面条里边,酸菜入口绵软,面条吃起来有筋骨,口感极佳,有一种十分独特的地方风味。芝麻叶酸菜下到面条锅里油腻腻的,面条吃着香,但吃多了易上火;红薯叶酸菜则有少许的苦涩,可清凉去火;最好吃的是酸白菜,晒成干酸菜后,一年两年酸味都不会减退。冬季天冷的时候,人们还习惯在开水锅里撒玉米糁,玉米糁汤煮好后再下入面条、酸菜,作成酸菜糊汤面,吃上一碗浑身暖和 。 吃酸菜面条时,必须预备好“辣子蒜水”,如果酸菜面条里不浇点“辣子蒜水”,那酸菜面条的“味道”便出不来。在石臼里放些蒜瓣、姜、葱和辣椒,将其捣碎,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小汤匙挖出来放到瓷碗里,倒上酱油、醋,滴几滴小磨香油,再兑点开水搅拌一下,“辣子蒜水”就算做成了。吃着手工作成的辣酱,酸菜面条中又多了一味辣香。

勤劳朴实的淅川人这些年,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做起了酸菜的买卖,办起了公司,同我县香花小辣椒、丹江鱼这些一道,向外推销淅川酸菜,让更多的游客在游玩中了解淅川,感悟山城淅川人的热辣性情。

六. 河南省 南阳市 宛城区 酒精

南阳市酒精生产企业共10家,已形成年产20万吨生产能力,具有规模优势,是南阳市工业支柱产品之一。河南天冠酒精化工有限公司、河南赊店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野汉华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了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98年生产酒精10.5万吨,出口1.8万吨,创汇755万美元,酒精出口量居全国前列。 天冠集团的酒精生产技术和综合利用居世界领先水平,其天冠牌食用酒精被评为“98河南省名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南阳)

七. 河南省 南阳市 西峡县 西峡香菇

西峡香菇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峡香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西峡香菇,河南省西峡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福建、浙江、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

特定品质

西峡香菇品质优,味道好,花菇率高,深受消费者欢迎。

文化典故

2010年,西峡县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达3万余户,超过农户总数的1/3,年种植规模保持在1亿袋左右,年产量(干品)3.5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1/10,成为“南菇北移”后中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地。形成的香菇市场年交易额稳定在10亿元左右,成为中国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加工地,每年从这里运出的香菇占全中国出口干香菇的70%以上、占全中国香菇总产量的近1/5,由此奠定了全中国干香菇的价格形成中心和出口货源集散中心地位。

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田关乡、阳城乡、回车镇、五里桥镇、丁河镇、重阳乡、西坪镇、寨根乡、桑坪镇、石界河乡、米坪镇、军马河乡、双龙镇、二狼坪乡等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贵屿南阳熏猪肠

潮阳贵屿镇南阳街熏猪肠的正名是“五香腊肠”,为南阳街“老和合”商号独创,有近200年的历史,饮誉海内外。南阳熏猪肠集北方香肠和南方灌肠的特点,既香醇又爽脆,色泽油润,多食不腻,为潮汕小吃风味上品。其制作程序十分细致考究。

首先选用当天宰杀的健康猪的肠衣,取其直肠(小肠)部分,用刀剥去内壁脂肪,再用盐水捏拌,名曰“去常”,然后用温开水反复多次洗干净,以保证无杂质杂味,然后将八角、川椒、桂皮、谷皮、牙硝(硝酸钠晶体)、五香粉、豆蔻等拌少量的精盐,研末筛粉,再把拌料与肠衣捏配在一起。经腌制后,将加入配料的肠衣在烈日下晒3至4个钟头,遇雨天要用木炭烘烤,沥去水份,晒(烤)至手摸无粘湿感,色泽变深红,表面干燥光滑为止,即可转入熏烤。

九. 河南省 南阳市 淅川县 胡桑

种植面积3万亩,产茧100万公斤,实现产值0.21亿元,形成荆关、寺湾万亩桑园基地。( 淅川)

十. 江苏省 盐城市 大丰区 南阳柿子

南阳镇自8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柿子,通过20多年的努力,柿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技术不断更新,营销网络更趋完善。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品牌,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全镇现有柿树面积近万亩,年产25000吨,产值2500万元。

间套作模式有:柿子—大蒜、柿子—银杏、柿子—韭菜、柿子—青玉米等多种模式。

在生产中不仅注重量的增加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更有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根据市场需求,采用生长素调控技术让柿子或提前上市或滞后销售,错开销售高峰,有效提高柿子价格,柿子平均售价高于其它地方0.2元每公斤。同时还特别重视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每年有1300多人从事柿子购销经营,确保了“成丰”牌柿子畅销大江南北。

2010年南阳成为镇扬州农业大学实验示范基地,成功运用了多种先进科技成果,提高“成丰”牌柿子的品级与产量。己经国家注册的“成丰”牌柿子成为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无公害农产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