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省中山特产有哪些零食 中山最出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省中山特产有哪些零食 中山最出名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2-12 08:34:31

一. 广东省 广州 黄埔区 广东月饼

    广式月饼是过中秋节首选的佳品。其特点是:皮薄松软,油光闪闪,色泽金黄,油润软滑、甘甜不腻、造型美观,图案精致,花纹玲珑清晰,饼身呈腰鼓形,饼底呈皮色幼砂眼,不易破碎,携带方便等特点,不但在国内市场上十分畅销,而且远销港澳、海外。广式月饼的馅料多种多样,多以馅料命名,其风味可分为纯甜和咸甜两种。纯甜口味的有五七(桃仁、杏仁、麻仁、花生仁、瓜子仁五种)、椰蓉、莲蓉、豆蓉、豆沙为馅心等月饼;咸甜口味的是在月饼中加入了蛋黄、香肠、鸡丝、叉烧肉等馅心的月饼。    广式月饼主要品种有:白莲蓉月、叉烧腊肠月、纯正莲蓉月、单黄白莲蓉月、单黄黄莲蓉月、蛋黄白豆沙月、蛋黄白莲蓉月、蛋黄豆沙月、蛋黄豆蓉月、蛋黄凤梨月、蛋黄莲蓉月、蛋黄鲜冬蓉月、蛋黄鲜椰汁月饼王、豆沙月、豆蓉月、凤梨精品月、凤梨月、贡品月、果仁芋蓉月、欢乐儿童月、黄金PIZZA月、火腿月、健康月、66、莲蓉月、玫瑰豆沙月、七星伴月、奶油椰丝月、礼品月、迷你月、栗蓉月、双黄白莲蓉月、双黄豆沙月、双黄黄莲蓉月、双黄莲蓉月、榄仁烧鸡月 、水果月、eerwe、三蛋白莲蓉月、三黄莲蓉月、香槟美酒月、鲜花月、伍仁月、特大月饼、瑶柱叉烧月、椰丝莲子月、月饼馅类原材料、云腿月饼 等等。    广式月饼馅料有莲子、杏仁、榄仁、桃仁、绿豆、芝麻、咸蛋、叉烧、烧鹅、冬菇、冰肉、糖冬瓜、虾米、橘饼、陈皮、柠檬叶、瑶柱等。著名的月饼是:莲香楼纯正莲蓉月饼、趣香饼家的四喜牌五仁甜肉月饼、纯正莲蓉月饼、白莲蓉月饼、蛋黄莲蓉月饼等等。 原料:    糖浆皮、鲜鸡蛋、肥肉、果仁、芝麻、糖莲子、糖冬瓜、核桃、白糖、生油、麻油、汾酒、面粉、糖金桔、玫瑰糖制陷。材料用量自酌。做法:    ①果仁洗净。跟白糖、肥肉加清水和匀,再投入潮粉、榄仁、油搓匀,便成为月饼陷料。    ②陷料包在皮内,烘烤即可。( 广州)

二. 广东省 东莞 长安盆菜

长安盆菜始于长安乌沙陈屋。1278年4月,南宋朝廷败退到广东,杨太后与弟弟杨亮节携宋帝昰、昺到东莞、香港一带,6月再迁新会崖山,沿路居民纷纷前往勤王,盛情款待。乌沙李佳之母陈氏,为使儿子一心抗敌,而无后顾之忧,毅然投海自尽。乌沙杨侯古庙至今祭祀杨亮节。由于元朝时纪念陈氏的活动被禁,于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村民们假借天后诞之名来纪念陈氏,一直保存吃盆菜的村俗。

盆菜,各种美味汇于一盆,香、油、味、佐料渗透每一个菜,特别入味。盆菜虽然历史悠久,但烹制方法迄今仍无太大的变动。最早的盆菜分五层,由下而上是:“萝卜、菜头、浮皮、鱿鱼、鹅(或肉、白切鸡)”。盆菜通常由九层十层菜组成,寓意“长长久久”、“十全十美”,有白切鸡、烧鸭、南乳猪肉、鱿鱼、鳝鱼、冬菇、腐竹、萝卜、猪皮等。好的菜总是放在最上层,先是鸡鸭,中层是猪肉和鱼,下层是冬菇、腐竹、萝卜、猪皮等,蔬菜一般用作垫底。上层肉菜的汁渗到下层,使得下面的菜味道极佳。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极大好转,用料讲究,有白鳝、蚝豉、发菜、瑶柱、海参、白切鸡,林林总总,今非昔比。

过去吃盆菜不用台、凳,全是蹲在地上吃。而今有台有凳,但多数人仍舍台凳而在空地上蹲着、围着吃,这种风俗,长安镇村民叫做“围堑”,是纪念当年在战壕里吃饭的历史。

吃盆菜最大的乐趣不在吃而在“围”。人们围在一起,饮食说笑,全村人围在一处(过去多在祠堂、庙宇内),自由结合,热闹非凡。吃盆菜其实吃的是一种气氛,吃盆菜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全村同吃一盆菜,表示团圆和睦,象征团结、团圆。体现了人与人和谐共处、关爱体贴的亲情。盆子里的菜分层叠放,又有上下和睦、团结一心、不分彼此,上下同心协力的寓意。

经过多年改变,盆菜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配料及味道更是讲究,吃盆菜亦演变为庆祝喜庆日子必不可少的宴请方式。盆菜象征一团和气、富贵团圆、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每逢元宵、开灯、天后诞、观音诞和男婚女嫁,盆菜依然大为盛行。

三. 广东省 中山 五桂山红茶

五桂山红茶始种于1977年4月,当时由五桂山白石坳知青场在后山率先种植茶树160亩,取名为五桂山红茶,随后桂南、石鼓、长命水管理区以及各小林场相继开垦土地种植数百亩。1985年镇开垦种植云南大叶茶树60亩,取名为五桂山茶场。1988年是茶叶种植的鼎盛时期,总面积约1100亩,总产量30吨。早期各茶场茶叶制作采用人工机械结合,后来五桂山茶场全部实现机械制作茶叶。由于各种原因,桂南、长命水管理区的茶场于1991年先后荒弃。五桂山茶场仍保留60亩,南桥白石坳尚有10多亩,各林场均有数10亩,年产量约8000公斤。2000年五桂山茶场及市林场茶场先后由私人承包,改称龙珠茶庄及茶趣园,已开辟成中山旅游购物点之一。五桂山红茶因生长在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的五桂山深山密林之中,茶叶甘醇美味,色泽橙红。



四. 广东省 中山 白灼猪肚粉肠

猪肚粉肠的炮制最考验一位厨师的手艺,如果漂水不好又不会烹饪,不仅猪肚粉肠吃起来韧得无法下口,而且猪肚粉肠的臊味难除。当年,沙溪的一位民间厨师对此颇伤脑筋,于是常常琢磨着怎样使猪肚粉肠吃起来更易嚼,味道更香。

有一次,他正在煮沙溪人常喝的那种见汤不见米的白粥,由于想得太入神,不知不觉将手中已经漂洗的猪粉肠放进了正在滚烫的清米粥里,等他醒悟过来,那根猪粉肠已经煮熟了。他很懊恼,于是把熟了的猪粉肠扔在一边。中午吃饭的时候,家里人回来,看到有一根猪粉肠在粥的旁边,以为是厨师忘了切,就把它切好,并拌上胡椒粉、生抽、清油等食用。家人尝后大声称好,高呼从没吃过这么好的粉肠,它滑脆、爽口又没有臊味。问厨师是如何烹制出来的,厨师开始还以为大家都在拿他寻开心,于是不作声。等到他一试,觉得真的好吃时,连忙对家人说,这是刚想出的秘制白灼猪粉肠。厨师想,粉肠可以用粥来烹制,那猪肚子是否同样可以呢?依照方法一试,果然一样好吃,从此后,就有了这样一道白灼猪肚粉肠。

现今的沙溪人,在烹制这道菜时,首先将猪肚洗干净,然后再以生粉拌过,用汤水煲后再漂清待用。将猪粉肠洗干净后,用粥煲,直至觉得不韧为止,这样处理过的粉肠不会有臊味,而且久放不会变黑,有一种米香味。

五. 广东省 中山 咀香园杏仁饼

咀香园杏仁饼创始于一九一八年,产于广东中山市。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称。已有八十余年历史,原属家庭自作自食;以后创制成为产品,外形改为圆形小饼。先选取一级绿豆,经传统工艺精选制成绿豆粉;配以上等菊花精制而成。饼身松脆,饼心香甜,入口松化,风味独特。中山杏仁饼,以咀香园生产为正宗,规模最大,质量最佳,故又称咀香园饼。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地区。

六. 广东省 中山 禾虫饼

禾虫是中山季节性极强的稀有物种,中山神湾一带的农民有句俗语:“禾虫过造恨唔返。”一年之中能收获的机会只有两造。每年在农历的三、四月和八、九月的初一、十五大潮时才捕获。

三月正当黄瓜盛产期,叫“黄瓜虫”,四月正当荔枝扬花结果期,称为“荔枝虫”,这两种禾虫体型小,吃起来带有点腥味。而到农历八、九月产出的禾虫叫分别叫做“秋分虫”、“禾花虫”,这两个月禾虫不但数量多,而且虫体肥美,特别好吃,是禾虫的极品,中山人最为喜欢。食家称秋季的才是“正造禾虫”,这时的顶级禾虫又美名为“金花虫”。

禾虫样子极之丑陋,幼时如红线,身体分节明显,成虫身体细长稍扁,体节两侧有突出的刚毛疣足,长约一两寸,其色金黄带红杂绿,虫身丰腴,含浆饱满,行动缓慢,形似蚯蚓,样子可怕。有人说它像蚯蚓、像蜈蚣,也有人说它像水蛭,但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觉得它更像乡下厕所里的蛆虫。中山也有句俗语叫“合埋眼,吃禾虫”。早期够胆食用禾虫的,只有中山、斗门、新会等河口地带的居民。禾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珠三角河口人家的餐中美食,懂享受之人一定要在短短的几天内尝个新鲜为快,不然的话,要翘首盼望到来年了。

中山的禾虫名菜有“生炒禾虫”、“禾虫煲莲藕”、“禾虫煲眉豆”等,各具特色,各有故事,而最传统最正宗的吃法是“瓦钵炖禾虫”。鲜活的禾虫漂洗干净后,放到瓦钵内,放入生油、鸡蛋、粉丝等配料,再加入适量生盐、味精、陈皮、蒜蓉、芫茜、榄角、糖以及胡椒粉调味,与禾虫搅匀后,隔水炖熟。以往,没有更多的保鲜技术,一夜之间大量收获的禾虫就这样全部炖好,一钵钵保存起来。到食用时,连同瓦钵再放到炉上去烤一会,直至钵内禾虫冒出白烟为止,这时整个空间都会弥漫着诱人的特有禾虫香味,被烤成外表金黄微焦,内里甘香软滑的禾虫糕就是中山地道的特色佳肴。现今亦有些大酒店将其切成一片片用平底锅做成“香煎禾虫糕”。这种烹制方法,既迎合了禾虫的风味特质,又适合于禾虫季节性强,便于长时间保存,慢慢享用。

由于禾虫的独特风味和地方独有性,常使远离家乡的游子魂牵梦绕。曾有那么一个传说,清朝光绪年间,中山黄圃人何文耀中了进士,被派到四川任职,他极好食禾虫,眼看要远离家乡,难再烹用美味,于是他让人将禾虫先焯熟后晒干,制成一个个“禾虫饼”带到四川。到职后,他将从家乡带去的名贵鲍参翅肚用于给上司送礼。不想,一天上司看到他一人在独享禾虫饼,随即认为他不敬,自己留着好东西,并责问他“为何有金龙仔不送我”。从此,黄圃一带的人就将禾虫称为“金龙仔”。之后,禾虫饼就成了中山人可长年享用的美食,其中,冬天禾虫饼煲仔饭是一绝。

七. 广东省 东莞 碌堆

碌堆

碌堆以糯米粉加糖浆,做成团,中空,吹以气,表面沾些芝麻,油炸而成,形似禾碌(沙田柚)。新鲜时香、甜、软,十分可口。时间长后,中间的气跑了,变硬,可切碎,加酒槽、番薯、煲糖水食。

八. 广东省 广州 天河区 广东红碎茶

广东红碎茶:产于广州市及英德市等地。汤色红艳,香气鲜爽,营养价值高。成品外形细碎,形成颗粒,重实匀净,色泽乌润,金毫显露,内质香气浓郁芬芳,汤色红艳带金圈,滋味浓强鲜爽,饮后回甘。

九. 山东省 青岛 市南区 中山公园水蜜桃

■聂惠哲

提起中山公园的水蜜桃,恐怕很多老青岛都会溢口水。这也难怪,要知道早在半个世纪前,这可是青岛鼎鼎有名的优质水果,曾一度行销京津。不过,当年青岛的市区小,所以即便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吃到如此美味亦并非难事。而如今,只怕别说吃到,就是见到也很难。对于近十几年移居青岛的人,则是大多连听都没听说过。

中山公园水蜜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当时,青岛出产较多的水果为苹果和梨,但由于土质不甚相宜,果实质量不高,价钱也不是很好。为此,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林事务所建议大家种植桃树。原因是,花同样的本钱和劳力,获利更多。为在全市推广种植桃树,农林事务所于1932年编写了《桃树栽培法》分发给青岛的果农,书中详细讲解如何接木、种植、整枝及修剪、施肥、中耕除草、挂袋、病虫害驱除、采收、包装。为了调动果农的积极性,该书甚至详细计算了种桃的收益。

在农林事务所的推广下,30年代初青岛郊区开始广泛种植水蜜桃。农林事务所的人也在中山公园的东南角开辟了一大片桃园。只是没想到,这个桃园竟成了事务所的一个营生。三四十年代,中山公园水蜜桃非常热销,成为该所的主要收入来源。据档案记载,中山公园水蜜桃共有三个品种,分别是七月底成熟的早生玉露、八月下旬成熟的上海水蜜桃和八月底成熟的晚生玉露。这些水蜜桃除分送农林事务所的员工及各机关外,其余全部出售。

有趣的是,在日占期间,中山公园水蜜桃实行的是对外公开招商包销的出售方式。当时农林事务所自行留售三至四成。其余水蜜桃由事务所派人摘取,每日上午十时会同承销商过秤登记,承销商签字确认后即刻运走,农林事务所不负责保管。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公园水蜜桃仍为市民所喜爱。由于加强了技术管理,水蜜桃产量年年增加,质量也年年提高。1954年,中山公园水蜜桃大丰收,个特别大且蜜汁多,格外香甜。当年的中秋节前,公园专门提供了一部分上海水蜜桃和晚玉露供应市民。

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山公园的桃园还成了中学生学农基地,到公园给桃树施肥,是当年“学农”劳动的一项主要内容。

如今,中山公园的水蜜桃仍是青岛夏季水果中的珍品。据报载,2006年时,中山公园水蜜桃园还有五十亩,年产近五千公斤水蜜桃。不过,因为这种桃子久负盛名,成熟后等不到上市就被订购一空,根本不会大量上市。这,也是很多市民无福品尝中山公园水蜜桃的主要原因。

吃不到也看不到的中山公园水蜜桃,它的样子和味道只能靠口口相传,这使得它多少有了一些神秘感。据品尝过的人说,中山公园水蜜桃一个就有半斤重,大小有些像莱阳梨。至于它的味道,则是肉嫩多汁,香甜可口,回味无穷。据说,中山公园水蜜桃之所以香甜味美,既得益于专业的培植技术,更得益于桃园本身的土质和太平山上的流水汇成的公园内湖水质。不过,也有人直言不讳地说,它的味道没有传说的那么玄。其美味更多源于没有化肥和农药的侵害。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中山公园水蜜桃更像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过,如能在桃花盛开之时,于赏樱前,漫步至林木深秀的太平山下,一睹被守护神般的青岛电视塔所呵护的桃园,欣赏那如彩云般的桃花,也是一大乐事。

十. 广东省 中山 家乡芦兜粽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