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丽水有啥土特产 丽水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丽水有啥土特产 丽水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的更新时间:2023-02-15 11:13:47

一.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庆元香菇

庆元香菇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庆元香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品名称:庆元香菇

产品产地:丽水

产品特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产品简介:香菇,又名香蕈,是食用菌的一个主要品种。香菇"肌理玉洁,芳香韵味",营养丰富,风 味独特,素有"诸菌之冠,蔬菜之魁"美称。是我国传统的"山珍"之一.

香菇不但是席上之珍,还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它含蛋白质中的十八种氨基酸, 其中人体必需的有七种。香菇中还含有一般蔬菜所缺乏的维生素D原(麦角固醇)。它同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接触后变成维生素D,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防治婴儿的佝偻病,有助于骨胳、牙齿的生长,促进身体正常发育。香菇中还有三十多种酶,是纠正人体酶缺乏的独特食品。香菇中所含的腺膘吟可预防肝硬化,还可抑制血液中胆固醇的增加,有降低血压的功效。香菇中所含由 B.…I.3萄糖甘酶和 B.…1.4葡萄糖聚搪所组成的香菇多糖以及干扰素诱导物,对抑制病毒和抗癌变有良效。据清代黄宫锈《本草求真》记载:"香菇味甘性平,大能益气。助食及理小便失禁"。我区民间也有以香菇辅助治疗小儿天花麻疹、粘膜溃疡、坏血病等症 的经历。因此,香菇也是药中之宝。最近几年,香菇在国内外还被称为"植物食品的顶峰"、 "8 O年代菌星"、"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免疫促进剂"而倍受欢迎。

产品历史: 相传明朝年间,因久旱无雨,皇帝朱元璋为祈雨需素食,数日后已食而无昧,国师刘伯温献上香菇,朱元璋食后顿觉神怡,赞口不绝,下旨把香菇定为岁岁需上献皇家的“贡品”,并敕定香菇为刘伯温国师家乡处州府龙泉、庆元、景宁三县生产的专利产品,其它地域一律不允许种制香菇。庆元民间自此就把香菇视为“皇上圣品”、“菜中之王”。对此,民间有“国师献山珍,香菇成圣品,皇帝开金口,谕封龙庆景”之说。 据此,庆元(处州)人对香菇怀有特殊感情。

二.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社粿

社粿:每逢“春社”,庆元有“烙社粿”的习俗,每年春天,田塍及潮湿的坡地上,有一种开黄花的草本植物,俗称“社曲”(学名“鼠曲草”)。春社时令,社曲嫩芽初长,妇女们三五成群,上山采摘,然后放在舂臼中舂成富有粘性的酱状,与糯米浆掺和烙成薄饼,称为“社粿”,其色翠绿诱人、味清香可口,还具有止咳、理气、燥湿等药用功效。

三.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凤阳春茶

产品名称:凤阳春茶

产品产地:丽水

产品特性:茶香浓郁

产品简介:凤阳春茶采摘精细,嫩度均匀,长度一致,其形似松针,条索紧直浑圆,两端略尖,锋苗挺秀,茸毫隐露,色呈墨绿。冲泡后茶香浓郁,滋味鲜醇,汤绿清澈,叶底嫩亮,芽芽直立,上下浮沉,犹如辈翠,真是清香四溢,品饮一杯,沁人肺腑,齿颊留芳。

新研制的龙泉贡茶----凤阳春茶,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2000年国际名茶评审委员会的国际名茶优质奖,浙江省高品质绿色茶叶。2001年5月,贡茶凤阳春又通过了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农残检测,达到欧盟标准,为进一步打响绿色生态有机茶的牌子走出了重要一步。凤阳春有限公司拥有优质茶园1300亩,年产凤阳春名茶1000多公斤,产品远销上海、江苏、山东、福建和本省各地。龙泉市政府已将凤阳春有限公司命名为市级午点农业龙头企业,正在实施以“龙泉贡茶——凤阳春”为品牌的2万亩绿色无公害茶叶基地计划,以进地步推动龙泉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品历史:据《龙泉县志》记载,早在三国、五代时龙泉已产茶。唐时龙泉置县,所产的茶叶因色味双绝而被朝庭列为贡品,到明清时期就更明确额定龙泉须向朝庭进贡名茶。 又据史籍记载,龙泉的贡茶产于江浙第一高峰凤阳山(今龙泉山)北麓天堂山的新大堂,也就是现在良种场一带。这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且降雨调匀,气候温暖湿润,为优质茶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岁月沧桑,贡茶湮灭。为恢复贡茶,龙泉市凤阳春有限公司根据史籍资料,在良种场凤阳春茶园用绿色产品生产标准精心培育茶树,终于恢复并研制成功了比原贡茶更胜一筹的绿色生态茶“龙泉贡茶---凤阳春”。

四.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高山羊

高山羊

青田县小舟山乡山地资源丰富,当地农户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山羊养殖,已经有了多年的养殖经验。2004年,该乡-为了早日脱离贫穷面貌,为民谋求另一条致富之路,发展完善了小舟山村高山生态养羊示范点,投入3余万元改善示范点的硬件设施及广告推广,建立首个300平方米的羊圈,以科技特派员为契机,开展了“百户千羊”工程。

小舟山乡高山羊采用传统野外放养,羊全以天然杂草为食,因此肉质鲜嫩无膻味,同时通过优质羊种——波尔山羊的引起,有羊的品种上不断获得优化。现小舟山乡养羊已初具规模,养殖范围覆盖全乡9个行政村共67户,主要集中在新建村、上山炉村、西平村。

五.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柑桔

。 柑桔 过去多为零星户种,品种多为本地桔。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开始小量引 种外地柑桔。1972年县政府扶持,余村、坑西成片引种温州蜜桔并获得成功。1990年 全县柑桔种植面积767亩,产量2243吨,品种有温州密桔、椪柑、甜柑等,产地分布于 余村、后田、八都、竹口、黄田、小安、张村等地,其中余村产的温州蜜桔(属山田品 系中熟品种),以其果面光洁,色深柔软,汁多无渣,风味香郁而在烟台举行的全国优 质水果评选会上被评为“全国第一”。( 庆元)

六.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山鸡

山鸡:又叫野鸡、雉鸡。性情活泼,善于奔走而不善飞行,喜欢游走觅食,奔跑速度快,高飞能力差,只能短距离低飞并且不能持久。食量小,食性杂,胃囊较小,容纳的食物也少,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回来再吃。山鸡是杂食鸟,喜欢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枝等。人工养殖山鸡,可以适合大群饲养环境。山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高。公山鸡的羽毛艳丽,具有观赏价值,标本可以提供给教学、科研和展览用,还可以作为高雅贵重的装饰品。

七. 浙江省 丽水 景宁 景宁香菇

景宁是香菇最主要的原产地和主产地之一,属被命名“中国香菇之乡”最早之列。

景宁香菇是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的。景宁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之一,199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香菇之乡”。

景宁香菇,据食用菌专家张寿橙、赖敏易编著的《中国香菇载培历史与文化》记载,香菇栽培源自中国浙江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连成一片的以创始人吴三公住地龙岩村为中心的1300平方公里的菇民区。龙、庆、景三县还世代传颂香菇是皇封专利。清道光19年(1839年),在景宁包坑口,建菇神庙,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起连续十天为菇神香期,延续至今。

景宁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800多年的香菇栽培历史。食用菌栽培品种有香菇、黑木耳、大球盖菇、平菇、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等10多个。2008年全县食用菌生产5294万袋,产值17109万元,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1995年“山山”牌香菇、黑木耳双双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2001年分别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0年再获浙江农博会金奖。2006年,景宁香菇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菇”之一。景宁多次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199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香菇之乡”。

八.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泉青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龙泉青瓷

产品产地:丽水

产品特性:清丽、造型优美

产品简介:龙泉青瓷以其清丽的釉色、优美的造型而久负盛名。

产品历史:龙泉窑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窑址分布广,是享誉中外的名窑。根据文物普查和考古调查资料表明,龙泉古代窑址为350余处。自宋代起就远销亚、非、欧三大洲和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龙泉也因此闻名中外。龙泉青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结晶,龙泉青瓷为中国的陶瓷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龙泉青瓷这一古老的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枝艺苑奇葩,将再度重放光彩,为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锦上添花。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

龙泉窑始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传统龙泉窑中的哥窑与官、汝、定、钧等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龙泉窑的青瓷技艺推动了各地瓷窑的发展,从南宋至明代,福建、广东沿海和江西一带的瓷窑纷纷烧造出类似龙泉青瓷的产品。

龙泉窑青瓷在国外也有重大影响,宋元时期就大量出口,陈桥驿在《龙泉县地名志序》中说:“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海,……无处没有龙泉青瓷的踪迹。”龙泉青瓷在宋元时达到高峰,明代生产规模不减,但质量下降,至清代逐渐衰落,晚清后曾一度停烧,仅有少数窑口从事仿古生产。

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

1、五代到北宋早期

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这一时期的青瓷作品制作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吴越国的统治者为了俯首称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计其数的“秘色瓷”,以示修好。如此庞大的生产数量致使越州窑场无力承担,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龙泉窑便以担负这样一个“和平”的贡器使命换来了它本身发展的契机。当时,龙泉窑业初具规模,烧制青瓷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加上越窑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龙泉窑产品的质量得以迅速提高。

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器皆为淡青色釉瓷,胎骨多为灰白色,少数灰黑色。胎壁薄而坚硬,质地坚实、细密。龙泉窑的制瓷作坊大多数建造在河流或溪沟两旁的山麓上。窑匠们在山的缓坡上建龙窑,窑旁小块平地造作坊和住宅,窑和作坊连在一起,布局合理,操作方便;山上有树木,附近有瓷石矿,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燃料取用方便;附近的溪水与河流,既可为作坊提供工业用水,又可通过船筏等水上运输工具将产品运往销售地。从五代到北宋中期,龙泉一跃成为江南第一名窑。那些被无数人所吟咏赞叹的“秘色瓷”,也正是龙泉青瓷演绎它美仑美奂传奇的开始。

2、北宋后期到南宋

南宋可谓龙泉窑的黄金时期,青瓷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而北方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争所破坏,瓯窑和越窑也相继衰落。到南宋晚期,由于北方制瓷技术的传入,龙泉窑结合南艺北技,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

这一时期,龙泉窑出现了一种碧玉般的厚釉瓷,这种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两类。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对外贸易,于是龙泉青瓷就藉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成为当时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路誉为“陶瓷之路”。对外贸易产生的大量需求带动了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烧制技术质量不断提高。

南宋末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粉青和梅子青的烧制成功,巧夺天工,在我国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粉青、梅子青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它不仅意味着龙泉窑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丰富的审美意蕴。南宋龙泉窑很多器皿的新造型都是传承古代青铜器演变而来的,如尊式瓶、鼎式炉等。人们在审视这些玲珑隽秀的南宋龙泉窑青瓷时不免要发出惊叹,它们身上带着太多官窑器的影子。官窑作为一种垄断,绝对不允许民间仿制,龙泉青瓷与官窑器的相似恰好说明了它受到了官窑器的影响。虽然尚未找到南宋龙泉设立官窑的明确记载,但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宫廷很可能派遣了技术人员和官僚在龙泉等地监制“贡器”。

南宋时期,龙泉青瓷的制作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釉色追求一种青碧玉般的情调和效果。后来这种青瓷传入朝鲜,影响到高丽青瓷。日本人称之为砧青瓷,并大量仿造成。在欧注入龙泉青瓷叫做“雪拉同”(Seladon)。这个名字有着一段富浪漫色彩的传说。十七世纪初,法国作家雨费写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是当时法国最爱欢迎的读物之一。后来这个小说被改为戏剧,搬上舞台,上演后轰动一时。演出时,剧中的牧童雪拉同穿着一件像海水样碧绿,像青天一样美丽的青色外衣,逗人喜爱。而来自遥远东方充满神秘感的中国龙泉青瓷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艺术品,许多贵族对它的喜爱几乎达到着迷的程度,人们很想给它起个最能表达那种狂热感情的名称。恰好龙泉青瓷的色调和牧童所穿的衣裳相似,因而人们就把“雪拉同”赠给龙泉青瓷,直到现在,欧洲人还是把龙泉青瓷叫成“雪拉同”。

3、元明

或许元代统治者欣赏不了那种精致细腻的艺术,但瓷器仍然是贵族生活不可或缺的点缀。元代的龙泉窑依然为宫廷和贵族烧制瓷器,龙泉窑出现的八思巴文瓷器,便是一个力证。元代的龙泉窑瓷器在风格上更是焕然一新。其实元代的蒙古统治者不是单方面地被汉文化所同化,蒙古铁骑在征服一个王朝的同时也带来了草原的大气与粗犷。加上元代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贸易政策,使龙泉青瓷生产规模在元代继续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品品种增多,远销国外。

1975-1977年在韩国西南部的新安海底发现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1万多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占了9000多件,可见龙泉青瓷在元代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元后期,随着阶级矛盾和-的加剧,严重影响着青瓷的生产。此时青瓷器的胎骨逐渐转厚,且较粗糙,多数瓷窑在坯体成型以后未经很好修整,釉层减薄,器皿釉色青中泛黄,造型也不及以前优美。而明代龙泉窑青瓷是在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残片中仍可看出元代器物的影子。

到了公元1403-1435年(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此后,青花瓷兴起,加之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侵略之路。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龙泉窑窑口纷纷倒闭,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但是,明代龙泉窑也有精品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对照同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器不禁豁然开朗,两者在造型纹饰上的不谋而合正昭示着这类龙泉窑青瓷器的正统身份。

到了公元1636年~1911年(清朝),龙泉窑窑场所剩无几,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灿烂的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但是,大明处州龙泉官窑,这个被历史遗忘湮没了很久的奇迹终究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被拨开尘土,重见天日。

九.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庆元茶叶

庆元茶叶

庆元茶叶有绿茶、红茶二种,明、清季曾作贡品进京。历史上最高年产量

(民国35年)达100吨,茶园面积5410亩。此后茶园荒芜,至1949年产量仅23吨。新中国

成立后,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89年产量达543吨。庆元茶场创制的碧玉春

曾以其色泽鲜翠,味香甘爽而获浙江省一类名茶奖。

柑桔

过去多为零星户种,品种多为本地桔。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开始小量引

种外地柑桔。1972年县政府扶持,余村、坑西成片引种温州蜜桔并获得成功。1990年

全县柑桔种植面积767亩,产量2243吨,品种有温州密桔、椪柑、甜柑等,产地分布于

余村、后田、八都、竹口、黄田、小安、张村等地,其中余村产的温州蜜桔(属山田品

系中熟品种),以其果面光洁,色深柔软,汁多无渣,风味香郁而在烟台举行的全国优

质水果评选会上被评为全国第一。

十. 浙江省 丽水 松阳 松阳晒烟

松阳晒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松阳晒烟

产品产地:丽水

产品特性:叶大片厚、气香味浓

产品简介:松阳晒红烟松阳晒烟,又名松阳晒红烟,以叶大片厚、气香味浓闻名中外,远销日本、苏联、民主德国等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曾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之一。松阳也被定为全国七大晒烟出口基地之一。据1981-1987年统计,全县出口烟叶3.3万担,七年中创利一千七百五十万元。

产品历史:松阳晒烟,历史悠久。据载:"明代万历年间,福建人经商吕宋(今菲律宾),携回烟叶种子,于福建永安各地广为种植","明朝末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南下攻闽。福建人不堪凌扰,乃携眷入浙,迁居松阳,由此即传人烟叶种植".

地域范围

松阳晒红烟种植区域分布在松荫溪及其小流域,海拔高度在140-170米之间。松阳晒红烟(又名松阳晒烟)以叶大片厚、气香味浓闻名中外,主销埃及、马里、几内亚、德国、菲律宾、比利时、科威特等国家。曾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之一。松阳也被定为全国七大晒烟出口基地之一。

特定品质

晒红烟的烟丝是刨出来的。新鲜烟叶用烟片夹子夹住,经过暴晒后,会呈现出亮红的颜色,并有浓郁的烟香。刨烟丝时,将几十张烟叶码压在一起,紧紧固定在呈斜面的刨床上。刨刀的外观与木匠用的刨子类似,但刨肚要大得多,以容纳刨下来的烟丝;刨刀长约六七十厘米,宽约30多厘米,像一条微型的船。刨时为了润滑,往往要上油,同时也使得烟丝油亮润泽,外观上好看得多了。

文化典故

松阳烟叶在长期种植中,经过反复选种、引种、杂交,单培体育种等试验,已培育出“蒲扇烟”、“牛舌烟”、“松选十四号”等品种。尤其是“松选十四号”产量高、品质好、早熟、耐病。1988年,望松乡开展“松阳晒烟模式”试验,创造亩产二百八十公斤烟叶的记录,比全县平均亩产增加了25%。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