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乐山特产怎么写 乐山地区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乐山特产怎么写 乐山地区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2-11 07:28:35

一. 四川省 乐山 峨边 藤椒

藤椒是一种有独特香气和味道的植物,属芸香科。主要生长于金沙江流域和大渡河上游,属于野生植物。藤椒的种子、果皮、叶均可入药。果皮为传统中药,具温中止痛、温通血脉、降压、预防血栓形成、键脾强胃、祛风除湿之功效,中医入药对慢性胃炎有显著疗效。 藤椒的种子、果皮、叶均可入药,果皮为传统中药,具温中止痛、温通血脉、降压、预防血栓形成、键脾强胃、祛风除湿之功效。

黑竹沟藤椒系列产品选用为原料的藤椒采自海拔1800-3000米的云雾山中,那里属高山森林气候,周围群山环抱,人迹罕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绝无污染。制成的藤椒产品芳香浓郁、麻味纯正,是调味之佳品。

二. 四川省 乐山市 沐川 沐川草龙

沐川草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沐川草龙:从唐代起,沐川百姓年年举办草龙表演,耍草龙的习俗也得以世代相传。2008年6月,沐川草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几百亩的稻草咋难以扎成一个沐川草龙

春节直击:

盛世欢腾沐川草龙舞起来

春节期间,欢快的乐山沐川草龙舞上街头,为人们送来新春的祝福

翻腾、叩首、摆尾……2月14日,正月初一,上午10点,在铿锵有力的川剧锣鼓声中,两条金光灿灿、栩栩如生的“中华龙”,在50名身穿民族服装的壮汉进退有序的合力共舞中“活”了起来,时而腾空望月、时而卧地盘旋、时而双龙戏珠、时而九曲游动。很快,城区主干道开始沸腾,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县城成了欢乐的海洋。有的市民还拿出相机、手机拍照,把欢乐留在身边。

春节期间,欢快的乐山沐川草龙舞上街头,为人们送来新春的祝福,过往之处受到城乡群众的热烈欢迎。

来源传说:

沐川草龙曾获唐太宗重奖

唐代起沐川百姓年年举办草龙表演,耍草龙的习俗也得以世代相传

沐川草龙又称黄龙,是从3000多公斤当年收割的稻草中精选848000余根无斑点、呈金黄色的稻秆制作而成,全长200.8米,2003年11月沐川草龙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草龙。

据了解,沐川草龙来源颇具传奇色彩。传说在唐朝开国之初,李世民带领军队征伐各地割据势力。一天,由于过度劳累,便倚靠在一个大草堆边,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李世民梦见自己正乘草龙,身着黄袍,由四周灵兽保驾,巡行神州各地。后来,李世民成为唐太宗,应了梦境。为了答谢草龙给他的瑞兆,在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他下令全国各地举行舞草龙比赛。于是,全国各地纷纷扎制草龙,进京参赛。开赛那天,在众多飞舞的草龙中,有一条草龙身体矫健,翻腾飞舞,灵性十足,一下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经查那条草龙由西蜀剑南道嘉州玉津县(今沐川县)进献。唐太宗在重奖之余,御封玉津县为“草龙之乡”。从此,沐川百姓年年举办草龙表演,耍草龙的习俗也得以世代相传。

三. 四川省 乐山 沐川 沐川山茶

永福镇地处盆地边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生态条件好,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永福茶叶具有内含物质丰富,味醇,香浓,无污染,耐冲泡等突出优点。而且由于永福温和的气候条件,茶叶发芽采摘一般要比其它省早10天左右(多为高山茶)。

四. 四川省 乐山 沙湾区 珍珠鱼

此菜形如珍珠,色泽洁白、味鲜,是乐山市中区饮食行业独创。制作时,将鱼取刺、皮,用其净肉和肥膘捶打成糁,入盘成园鱼状,用边油、蛋清、豆粉、水等制成鱼糁,并将鸽蛋煮熟去壳,一破为二,安于鱼身成丸,上笼蒸熟。特点:形同明珠,色白鲜嫩,富于应验,口味清淡。

五. 四川省 乐山 峨边 峨边猕猴桃

峨边猕猴桃是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的。峨边猕猴桃桃肉甜酸可口,肉厚皮薄,营养丰富。

中华猕猴桃,本地俗名“毛梨儿”,因猕猴喜食,故名。其果实酸甜、爽可口,含有维生素B、P和蛋解酝酸,多种氨基酸、脂肪以及钙、磷、铁、镁、钾、碘、锌等矿物质。现代医学证明,被称为“果中之王”。峨边已发现高、中林区广泛繁生,现有10个品种,年总产量约20万公斤,其中以脱毛大型和无毛小奶果为优,最大单果110.5克。

六.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白蜡

峨眉白蜡,世界珍稀,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峨眉山牌”虫白蜡各项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总社部标准GH011--80》和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规定,该产品不仅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而且远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峨眉山市生产和利用白蜡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 峨眉山)

七. 四川省 乐山市 沐川 沐川绿豆

绿豆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蔓生。三出复叶。蝶形花,绿黄色。荚果园而细长,种子矩矩形,绿色。属豆科植物。原产我国,现广泛栽种。绿豆种子,供食用,并可入药,能清热解毒,可作夏日的清凉饮品。绿豆,古时也叫菜豆、文豆、植豆等。我国栽培绿豆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总产量居世前列。世界上绿豆主产国有中国、印度、泰国、阿富汗、菲律宾等国, 以中国、印度及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最为广泛。我国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平原各省都有绿豆栽培,尤以四川、河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江苏、辽宁省居多,四川尤以川西南片区的峨眉、犍为、沐川、马边盛产,该片区近十万亩所产绿豆色绿纯正,颗粒饱满,深受东南亚一带客商和我国南方商家们的喜爱。我市绿 豆种植地区处于未被污染环境中,土质肥沃,气候条件好,适宜绿豆生长。

绿豆不仅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也是我市重要的出口物资之一。绿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各种矿物质,多种维生素B和氨基酸,其用途广泛,被誉为粮食品种中的绿色珍珠。具有广泛的用途,被誉为粮食中的绿色珍珠,既是调节饮食的佳品又是食品工业和酿酒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也是重要的药材。

《本草纲目》中记载,如因食物中毒,上吐下泻,烦燥闷乱,便可用绿豆治疗。尤其是夏季的发热疾病,皆可用绿豆治疗。而绿豆衣更佳。绿豆具有利尿解毒的作用,可治丹毒、肿痛、疮疖等皮肤病毒。解暑;治疗腮腺炎;治胃痛;治肝硬化腹水;治糖尿病;治哎逆;治溃疡性皮肤病;治痈肿疼痛;治湿疹、皮炎瘙痒、流水;治痱子;治疗腮腺炎;治疗农药中毒;治砒霜中毒;治铅中毒;治烧烫伤;酒精中毒;痔疮或肛裂;治妊娠水肿;治尿路结石;治痤疮。

八. 四川省 乐山 夹江 新沙田柚

夹江县新新乡,是乐山市的名优特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全乡有柚子树60万株,栽种面积1万多亩。新新沙田柚,瓣大味甜,口味纯正,耐贮运,远销省内外,并在成乐高速公路新新接口处建有水果批发市场。

九. 四川省 乐山市 马边 马边绿茶

马边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马边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马边绿茶”历史悠久,产业底蕴厚重。 据资料考证马边产茶历史悠久,溯及两汉,从采摘野生 茶到人工种植,1000多年未曾断息,延续至今,辉煌依旧,在明清时期,马边茶曾作贡茶,更在解放后作为十年国庆献礼,敬献伟大领袖毛主席。宋代以前,马边就产野生粗茶,明中期开始人工种植。在清末民初时,马边已成为四川省茶叶重点产销地之一,细茶销售成都、乐山及宜宾一带,粗茶则多销于夷(藏)地。解放后,国家统一收购和经营茶叶,由农业技术部门和商业部门指导农民种茶,茶叶产量逐年回升,1951年的细茶产量已上升到3471担,1955年产粗茶已达13727担。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

地貌特征:马边县地处横断山脉东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具有低山、中山、亚高山多种地貌。总体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东有黄连山,南有茶条山,西有黄茅岗、大风顶、鸡公山,北有药子山。境内山峦迭障,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多断裂和褶皱,沟深谷狭,地面切割破碎,平坝极少。海拔最高4042米,最低448米,相对高差3954米。

土壤特征:境内土壤按土类论,以紫色土面积最大,共982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4.99%;黄壤面积5037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8.17%;水稻土面积2600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0.67%,土壤pH值4.5-6.5,有机质含量高达

4%-7%,理化性状好,适合马边绿茶树生长发育。

(2)水文情况:马边彝族自治县境内河流水系纵横交错,河流属于金沙江水系和岷江水系,主要有马边河、挖黑河、铁觉河、荞坝河、玛瑙河、镇江庙河等6条,连接大小支流226多条。荞坝河向东南汇入金沙江,马边河自西向东汇入岷江。产地种植范围水质的属清洁水平,适宜生产优质马边绿茶。

(3)气候情况:马边绿茶种植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6.9℃,年降雨量1044.3mm,相对湿度80%,山间云雾缭绕,这是马边绿茶独特的生长气候条件。

(4)人文历史情况:马边绿茶种植历史悠久。史料记载,三国蜀汉时,从金沙江畔的新市镇至马边,原无通道,诸葛亮南征时率部顺金沙江而上谋取大小凉山和滇北,从安上县(今屏山县新市镇)上岸,到夷都(今屏山县中都镇),荞坝经马边,打通通往成都的战略通道,“时正当六月炎天,其热如火”,在那不毛之地,蜀军众将士口渴难忍,忽见眼前冒出一泉,争相饮之,而纷纷中毒,“皆不能言,但指口而已”,成为哑巴,蜀军一时束手无策,后寻服马边河两岸深山幽谷及山林溪涧中与兰花、杜鹃等花草灌木杂生共处的野生马边绿茶和草药一起解毒。

北宋大诗人黄庭坚在戎州为官时,写的《筇竹颂》中辞曰:“伟邛崃之美

竹,有山而不险,有水而无波,金声而玉节,故贯四时而不改其柯。一子遗我,扶予涧阿。坐则倚胡床斐几,行则随青笠绿蓑”,描述了马边绿茶生长的清幽环境。

到了明朝中期,马边绿茶开始人工种植,主要源于佛家僧侣坐禅过久易困,需饮茶以解,所以又称“茶佛一味”(清嘉庆版《马边厅志略》载),目前马边县内还保存大量的僧侣茶楼遗址。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叙州王启昆到马边筹划建厅事宜,脚迹遍县境,著有《烟峰城杂咏》八首,录一首:“左插云遮烟草花,右遮半面抱琵琶。双双高绾青螺鬓,淡远峨眉晕晓霞。”优雅的诗句展现了马边绿茶的美态。

因马边绿茶以“芽肥叶厚匀成朵、汤清色绿回味甘、香高持久耐冲泡”而闻名,并贵为茶中珍品,1959年马边绿茶进京敬献毛主席。且马边是彝族自治县,绿茶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彝族同胞在远方有朋来时、逢年过节时、种田栽秧时、结婚父母时都会饮茶,用以去油腻和酒气,预示健康。

民国10年,余洪先撰《马边纪实》说:“马边素称产茶之区,唯均野生,无特为培植者”,后经省市良种茶会评定,这是很有价值的茶叶新品种,也是原始茶树的孑遗品种。民国19年,马边在垦社试办茶厂,从大竹堡收买生茶

改良烘制,包装改良马边绿茶“龙湖”、“凤眉”等数百斤。民国26年(1937年),县长余洪先主张整理旧茶树,种植新茶树,开辟茶园,集中种植,统一制造包装,齐一货色,训练技术工人采用机械制造马边绿茶,年产2万担,专办出口茶叶。80年代,马边绿茶“白岩迎春茶”、“建新清茗茶”、“荞茶3号、4号”等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名优茶,而后马边绿茶“柏香炒青茶”、“白岩迎春”、“永山玉叶”、“龙湖雪梅”、“小凉山毛峰”、“荞坝贡茶”等系列产品又先后获四川省名茶叶“甘露杯”奖、中国西部名茶开发“陆羽杯”奖,并在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优农产品”。

目前,马边尚存近万株野生绿茶树,分布于县境1300m以上的深山(袁家溪乡额洛村,烟峰乡邓基阿托、火炉沟等地),马边也被认定为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名优绿茶的最适宜区域之一。马边绿茶已获无公害生态茶园认证9485亩、A级绿色食品茶园认证15500亩、有机茶园认证20026.3亩。先后被四川省农业厅命名为“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茶基地”、“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2006年1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和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列入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县,2008年被四川省命名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茶叶基地,在四川省茶叶产业发展工作会上确定为全省茶叶产业发展核心县。拥有“马边绿茶”原产地证明商标。全县拥有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60余人,农民技术员870多人,并有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省茶科所及省、市业务部门的技术支持。随着标准化的大力实施,马边县涌现出“森林雪”、“荞坝贡茶”、“边河玉叶”、“文彬绿雪”等知名绿茶品牌。

特定品质

扁形茶:成茶扁平挺直,光滑匀齐,色泽嫩绿,香高持久,汤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匀成朵,鲜绿明亮。卷曲形茶:条索紧细卷曲,峰苗显露,色泽嫩绿油润,晶莹剔透,有特有的肉质感。香高持久,滋味鲜醇,回味醇微甜,余香久聚不散。叶底嫩匀自然完整,鲜绿明亮。炒青茶:外形条索紧细成条,锋苗显露,色泽油绿,清香持久,汤色青绿明亮,滋味甘爽,叶底嫩匀完整明亮。

文化典故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马边大部分茶农依然是按照较传统方式管理茶园,加上独有的生态环境,使得“马边绿茶”的品质和风味在绿茶中独具特色。

地域范围

马边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的民建镇、建设乡、苏坝乡、烟峰乡、高卓营乡、沙腔乡、三河口乡、雪口山乡、大竹堡乡、镇江庙乡、下溪乡、荣丁镇、石梁乡、劳动乡、民主乡、老河坝乡、荞坝乡、梅子坝乡、袁家溪乡等19个乡镇159个行政村,东到老河坝乡灯塔村,南到高卓营乡羊子桥村,西到三河口乡涉水坝村,北到镇江庙乡阴心岩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4′-103°49′,北纬28°25′-28°45′。

十. 四川省 乐山 沐川 建和金银花

沐川自古以来产金银花,为国家中药现代产业(四川)金银花科技示范基地,其中以建和乡出产的金银花最有名。

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初开花呈白色,后逐渐转变为黄色,因此有“金银花”之名。其茎、叶、花都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杀菌、利尿、止痒等功效,为国家管理的38种名贵中药材之一,被誉为“中药抗生素”“绿色抗生素”。建和金银花具有花朵密集、花型肥大、绿原酸含量高的特点,除用来制药外,还开发出了“银花茶”系列保健饮料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