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描述民勤特产 民勤特产哪里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描述民勤特产 民勤特产哪里最好更新时间:2023-02-09 22:00:52

一.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骆驼

骆驼是一种很奇特、经济价值很高的动物。驼毛是由长度、细度、拉力、弹性及用途完全不同的鬣毛、正常粗毛、细绒毛构成的。它纤维细长、均匀,拉力大,弹性好,比重小,耐磨性强,抗酸性强,遇碱较稳定,轻便保暖,颜色素雅,吸湿性强,是制作高级大衣呢、运动衫、围巾、袜子、驼毛毯和机械设备中的衬垫、毛绳、衬布、优质传送带的上等原料,还可以做人们喜爱的被褥、棉衣服的填充物。驼毛与细羊毛、半细羊毛或山羊绒混纺后,可制成新颖、艳丽、光滑、丰满的高级平纹织物和毛毯。民勤县驼毛生产量大质佳,颜色正,多呈黄色或棕红色,是国家重要的传统出口商品之一。这种驼毛生产的驼绒毛毯,手感光滑柔软,色泽自然素雅,独具一格,远销海外。( 武威)

二.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葫芦杂碎

葫芦杂碎

葫芦杂碎又叫扬风搅雪或葫芦菜和,最早风于民间本家会的成员聚餐,工艺明快简捷,营养丰富,是素晕混吃的一味民间小吃。做法上是取洗净切块的猪羊肝肺肾肚肠,入水汆制,去粪腥油法,与用血浆热凝而成的血块一起下锅,文炎熨煮,待八九分熟时,加入以葫芦(现称甜美南瓜)为主的自产无污染绿色蔬菜,旺火烧沸,待青菜、南瓜熟透,部分组织混成汤汁后,加入葱韭、青椒、生姜、调料、青盐等提味压腥,既成赤橙黄绿青蓝紫、香麻辣甜沁心脾的烩大菜。

三.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甘草

民勤甘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民勤甘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甘草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大面积种植的一种地产中药材。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由于气候趋于干旱,县境内部分河道及湖泊逐渐干涸。甘草属耐干旱植物,有防风固沙,遏止荒漠化的作用,且种植经济效益良好。民勤县推进沿沙荒漠地带甘草生态修复栽培工程,鼓励农民种植甘草,力求探索节水增收、治理生态的新途径。

文化典故

据《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介绍,甘肃民勤栽培乌拉尔甘草产量大,甘草酸含量高,可作为选育高产、高甘草酸含量甘草品种的育种材料。该县甘草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左右,同时推行“企业+技术+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年加工甘草3000多吨。

民勤甘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甘肃省民勤县现辖行政区域。

四.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沙枣发面馍

是沙乡一种时兴的面点。以其丰富的口味和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而独树一帜,可与江南甜糕、友邦面点相媲美。做沙枣发面馍有三个基本功:一是发面,二是揉功,三是火功。发面时取面粉加十分之一酵母,揉成团,保温发酵使之松软富泡,之后,再兑面粉发酵,反反复复,以少积多,面粉适量时和以沙枣,至筋韧光滑,揉成馒头,待发,时间逾长发头越大,味道更正,但过之则酸。醒发适中时,入沸锅或烫鏊,待热圆锅鏊后,再行文火,焖蒸约两小时许。出锅后,馍饼轻松,摁有弹力,馍内多气泡,馍底色洁白,筋韧甜绵,热腾腾,喧乎乎,赛似玉盘嵌玛瑙。农家巧妇精于此道者,选用小麦次粉谓之黑面,和以沙枣,蒸时越长味更纯、质更优。沙枣发面馍日常干食,或外出携带,一般直径约有15厘米,有的家庭图方便,便烙成直径约20厘米的烤馍,表黄中白,外酥内韧,视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受用无比。

五.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沙米凉粉

沙米凉粉系民勤传统纯天然无污染美食珍品,选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野生沙米为原料,浸水6—8小时,用太阳射线消过毒的麦秸揉搓粉碎,置瓷器内揉搓取汁三次,然后用草木文火加热成浆,盛于瓷器中冷却,至清秀晶亮时翻转倒取;或摊晾凉于案上制成粉皮。食用时,切成条状,配以葱、蒜、盐、辣椒、芝麻、民勤陈醋,芳香扑鼻,令人口舌生津。食之,酸辣滑爽,香留口腹。如果佐之以酒,便成宴席之上的山珍野味,令人兴味大增。

六.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红枣

民勤红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民勤红枣

民勤红枣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每百克含蛋白质1.2-3.3克,糖分24%以上,维生素C80毫克,还含有山楂酸、环磷酸、腺苷和三萜类化合物等,每百公斤热量可达600千卡,具有养胃健脾、益血壮神、防癌抗癌之功能,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天然药物食品,也是血气双亏病人的滋补佳品。年总产量在3000吨左右。

甘肃省河西走廊民勤县昌宁乡、蔡旗乡、重兴乡、薛百乡、大坝乡、三雷镇、苏武乡、东坝镇、夹河乡、双茨科乡、大滩乡、泉山镇、红沙梁乡、西渠镇、东湖镇、收成乡、南湖乡、红沙岗镇等18个乡镇及石羊河林场、勤锋农场2个国营农林场。

《民勤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民勤红枣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民政函〔2015〕98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民勤红枣》(草案)

七.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日本紫甘蓝

春夏秋均可栽培的中早熟一带杂交种。球重1.5-2公斤,圆球型,结球紧密叶片肥厚,球色艳紫,抗裂球。抗病性强,适种范围广,一般定植后70天左右可收获。( 武威)

八.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西瓜泡馍

西瓜泡馍

民勤西瓜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不需任何金属刀具,只在花蒂处,用大姆指甲掐一行印引,挥动巴掌拍打一分为二,将干馒头摁入瓜瓤,食之,清凉爽口,是大漠中特有的美食。泡过的馒放入口中,甘短甜清香,酥脆绵软,嚼之有血有肉,有筋骨有骨,有声有色,百吃不厌。食后肚圆体泰,身心清爽,豪气顿生。

九.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野生鹿角菜

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藻类,因形似鹿角而得名,干菜发白稍淡黄色,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的苔藓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纤维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每100g含粗纤维25.25%,维生素C1.63mg,粗蛋白2.54%,胡萝卜素.55mg,并含有钙、铁、磷、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唯独不含砷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鹿角菜,生长在高山积雪中,不怕严寒,不腐烂变质,干菜用水浸泡后变新鲜翠绿,晶莹剔透,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功能和吸附作用,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对肠胃道疾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有扶正祛邪之功效,久食可增强体质,防止男女肾气亏损,精力不佳以及溃烂等病。( 武威)

十.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甘肃省民勤县主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专指产于甘肃省民勤县特定环境下饲养的特定品种,使用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羊肉。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部,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沙漠气候与天然水草造就了羊肉独特的醇香,具有“膻腥味轻、蛋白质含量高、肉内脂肪适中,肉质鲜嫩、味道鲜美”等很多优点。民勤羊肉有黄焖羊肉、开锅羊肉、烧烤羊肉等多种多样,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大水羊肉和锁阳羊肉。

民勤羊肉品质概括起来就是“膻腥味轻、蛋白质含量高、肉内脂肪适中,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到民勤,不能不提到民勤的羊肉,沙漠气候与天然水草造就了羊肉独特的醇香。民勤羊肉肉品具有较为适宜的脂肪含量,有较好的大理石纹分布(平均2.52),持水性能良好(平均失水率为6.98),故具有较为理想的外观和优良的贮存稳定性。胆固醇远低于其它肉类,所含氨基酸种类和比例符合人体营养的需求,营养学价值极高。屠宰后的民勤羊肉色泽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肌纤维纹理清晰,有韧性,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液面,几乎不用调味品遮盖就鲜香无比。

民勤养羊的历史源远流长,“水草丰美、可牧可渔”是民勤养羊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苏武牧羊的传说是民勤养羊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据《尚书禹贡》记载,“潴野匈奴驻牧”,潴野即今之民勤,足见春秋战国时期,民勤便有人类生存繁衍并从事畜牧业生产。秦汉时匈奴称雄河西,那时的民勤羊就是匈奴人向中原天子进贡的“贡品”,也是其食物的主要来源。另据专家考证,民勤县是汉中郎将苏武牧羝之处,县内苏武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苏武命名的地域名称,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民勤家喻户晓。长期以来,养羊、吃羊肉和用羊肉招待贵客已成为人们的传统,做羊肉系列餐已成为本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养羊历史和良好的养羊传统积淀了深厚的肉羊产业文化,也奠定了民勤肉羊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甘肃省民勤县昌宁乡、蔡旗乡、重兴乡、大坝乡、夹河乡、苏武乡、大滩乡、双茨科乡、泉山镇、薛百乡、三雷镇、东坝镇、红沙梁乡、西渠镇、东湖镇、收成乡、红沙岗镇、南湖乡共18个现辖行政区域

《民勤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民勤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建议函》,民政函〔2013〕107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民勤羊肉》(草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