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沙师弟特产 沙师弟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沙师弟特产 沙师弟美食更新时间:2023-02-08 11:28:40

一. 福建省 漳州 漳浦县 漳浦沙西红鲟

漳浦沙西红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红鲟,学名锯缘青蟹,红鲟为其在福建的俗名,广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包括中国东南沿海、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夏威夷、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东南部与红海。甲壳纲,梭子蟹科。喜穴居近岸浅海和河口处的泥沙底内,性凶猛,肉食性。主食鱼虾贝类。 红鲟因生长于闽江口的江水与海水交界处,故肉味鲜美,营养价值极高,不仅是传统滋补食品之一,而且具有壮腰补肾、消积健脾、养心安神之功效。老年人尿频,小儿夜尿,只要买两只红鲟清炖糯米食用,立见神效。红鲟素来是酒宴中的上品,配以各种佐料,可烹制系列名菜,如“红鲟抱桂圆”、“消炖红鲟汤”、“红鲟蒸糯米”、“红鲟蛋”等等。“红鲟蒸糯米”又称“鲟饭”,特别清香可口;“清炖红鲟汤”,肉白膏红,揭盖切计,生姜蘸米醋食用,别具风味;“红鲟抱桂圆”是把红鲟洗净,用竹筷深插鲟嘴,揭开鲟盖,肉切片。覆盖桂圆肉上,鲟盖居中,加汤清炖,色香味俱佳,独具地方特色。

沙西红蟳

漳浦县沙西海产品协会

11571857

蟳(活的)

二. 江苏省 无锡 宜兴 紫沙陶器

宜兴紫砂陶器始于宋代,元朝时,紫砂陶器的烧制工艺逐渐成熟,已开始在器物上题词雕刻。明代中期,宜兴紫砂陶茶具极为盛行,被誉为各种茶具中的上品。清代时,宜兴紫砂陶工艺愈益精湛,开创了采用篆刻、书法和绘画作装饰的新风格。20世纪初,宜兴紫砂陶器的生产亦颇兴盛,有10多座龙窑常年生产,1932年产量高达220多万件。品种有茶壶、茶杯、花瓶、花盆、沙锅、人物雕塑等上千个品种,造型大方,色彩古雅。用紫砂茶壶泡菜不变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持握不烫手,使用年代越久,色泽越发光润。

宜兴紫砂陶是采用一种不同于红色黏土的天然五色陶土——紫砂泥。基本颜色有朱、紫、米黄三种。泥中含有石英、高岭土、云母、赤铁等矿物质和各种氧化物。在1200℃左右的高温中烧制时,随着温度的变化,砂泥的颜色也随着变化,呈现出黄如梨皮,褐如墨菊,绿如松柏,赤加红枫,紫如葡萄,以及白砂、海棠红、朱砂紫等色。

紫砂陶代表作《紫砂百寿瓶》在1984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弦得金质奖。

三.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斗门沙虾

斗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咸淡水适度的水域,最有利于沙虾生长。因此,斗门的著名土沙虾具有鲜、甜、美、脆等特点,是食客推荐的美食,配以海鲜酱油,味道鲜美。通常做法有:白灼、椒盐、盐焗……春耕后是沙虾生长的好时机。

四.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黄豆沙面糖糍粑

黄豆沙面糖糍粑

黄豆沙面糖糍粑,铜仁糍粑,自古象征节庆喜日,亦有“年粑”、“寿粑”、“抛梁粑”之称,其用途一是逢年过节赠亲友,有“拜年拜年,糍粑上前”习俗,二是招待客人,三是农村建房上梁时刻用,谓之“抛梁粑”有庆贺吉祥之意。

铜仁糍粑,除原料选择、制作工艺考究外,常用优质黄豆,经炒香后与白糖同时研磨成细粉作调料,其味软绵糯而不粘牙,馨香舒适可口。

五. 四川省 泸州 纳溪区 窖沙珍珠丸

窖沙珍珠丸选用糯米粉、豆沙糟、小稀米、蜜樱桃、泸州老窖作原料,精心制作包馅,用微火蒸熟而成,具有色泽美观、形如珍珠、豆沙甜香、粑糯爽口、突出老窖酒香的特点。

六. 广西 崇左 宁明县 宁明沙糕

逢年过节做沙糕是壮族古老的风俗。宁明沙糕精选糯米粉、糖、芝麻、绿豆粉、猪油、花生油等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具有入口即化的特点,具有养胃健脾、明目清肝等功效。

对于沙糕的记忆是跟随准备春节的年货而开始的,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卸下一年多的奔波与疲惫,和家人团聚,最重要的话题是准备丰富的年货。在桂西南,我的家乡,有北方从未听说过的一种点心——沙糕。

年节前,家人都回来了,女人们聚在一起,讨论做沙糕的选料。这是一个大工程,女人们在这个时候最有发言权,平日里一家之主的男人们只能听从“派遣”。哪家的糯米比较上乘,哪家的芝麻最得人心,哪家的豆沙最绵密,她们往往心里最有数。

南方冬潮,黏黏的空气让人难受,可是家里的女人们却准确无误地算好返潮的时间,淘糯米、晾晒风干,风干后的糯米上锅炒热,然后打成糯米粉,铺在事先准备好的模具里,待上一天半,糯米粉充分吸收空气里多余的水分,变得柔软,这时候浇上糖浆,将糯米粉和糖浆揉搓均匀,然后压实,中间铺上调好味的芝麻或者豆沙,继续压实,一层层地铺,一层层地放,放进去的是细致的心思,是对家人的爱。

沙糕,因“糕”与“高”读音一样,因此壮家人喜欢当作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寓意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探亲访友带上沙糕,收礼者收到它自然高兴。

七. 湖南省 永州市 新田 新田沙螺

新田沙螺是选用当地所产铁螺加工烹调而成,具有清香脆嫩、汤鲜味美等特点,带有浓厚的地方风味。据鉴定,沙螺营养价值极高,能清火开胃,益元气,和五脏。

新田沙螺的味美,主要是它的制作讲究,大体可分为选、生、剁、炒、煮五道手续。首先选用大小相等的活铁螺,放入水中并滴几滴茶油;过一到两天,使之吐出污泥杂质。再用清水洗净,把剁成泥的瘦肉掺入水拌匀,倒入盆内,使螺饱食。然后剁掉螺尾,搓洗干净,放到烧红的铁锅内,稍炒干水气后,加适量茶油,再加食盐和少量米酒复炒,继后将生姜、大葱、蒜泥、辣椒、紫苏、酱油等佐料,匀撒在铁螺表面,倒入肉汤,加盖煮滚几分钟即可,出锅时淋以生茶油,但久煮则不甜不香,不嫩不脆。

食沙螺还要得法,喝时嘴要紧贴螺头,喝气要适当,用力过大会呛住,用力不足则喝不出肉来。故新来乍到的外地客人,常常望“螺”兴叹,难以领略到食此菜特有的趣味。

食用方法:沙螺虽好吃,但食用方法不对,螺肉就喝不出。为此,食螺时嘴要紧贴螺壳。嘴唇缩小到和螺口一样大,喝气适当。如果螺肉仍喝不出来,可用嘴在螺尾一吸,再来喝螺。

八. 新疆 伊犁 霍城县 伊犁沙木萨克折刀

伊犁沙木萨克小刀是依制作人沙木萨克.阿西木而命名的。 沙木萨克出生在原绥定县(今霍城县),后流落到南疆库车等地,在流落的过程中对小刀制作倍增爱好,他细心观察各种小刀的样式,潜心学习各家的制作工艺,给名师巨匠帮工当徒弟兄,后来沙木萨克征众家之艺,集众家之长,经过不断探索,改进终于推出了一种从工艺到款式都别具一格的新颖的折叠式单面刀,具有经济、美观、实用、方便、精巧、便于携带等特点受到了众人的称赞,因而冠以“沙木萨克小刀”之美称. 1933年,沙木萨克在伊宁开了个铁匠铺,从此沙木萨克小刀的名声在伊犁地区沸扬起来。

伊犁沙木萨克折刀 - 传统工艺特色

伊犁沙木萨克小刀是一种折叠式单面刀,选用好钢锻打成型,制成粗坯后,用各种粗、细、扁、圆锉刀,锉平磨光,然后再进行淬火。传统的刀柄用牛角、铜皮制作,现在也用玻璃和塑料制作,柄部还采用各种钢、银、玉、骨等材料嵌成各种晶莹俏丽对称的图案,十分精巧美观,加之刀刃利,经久耐用,使用方便、安全、价格合适,因此一直是少数民族喜欢的生活用品。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 常阴沙大米

常阴沙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常阴沙大米是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常阴沙的。用常阴沙大米做成的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

位于常熟、江阴、张家港三地交会之处的常阴沙,有自己独特的土壤地貌,长江小气候特征也很明显。区内地势平坦,田块平整连片,高低差不足0.4米,以轻壤土和砂壤土为主,土壤有机质丰富,肥力较高,特别适宜水稻的生长发育。区内水资源丰富,水质达标,能满足水稻的生产需求。正是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常阴沙大米独特的品质。

常阴沙大米,严格产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的常-区、常西社区、常南社区、常北社区、常红社区、常兴社区、常沙社区等7个行政村,面积仅为37.5平方公里。另外还要符合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整精米率71.4%,直链淀粉量10.1%等特定品质。不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就不能称“常阴沙大米”。

“常阴沙大米”主要有优精米、有机米和富硒米三大品牌,统一打“常阴沙”的牌子。三种大米,优精米获得绿色食品称号,有机大米2009年经过检测,品质媲美日本越光大米,而富硒米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检测,有机硒含量达到0.23毫克每公斤,是普通大米的5倍,符合大米富硒标准。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常阴沙大米”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张家港市常阴沙大米产业协会

10643390

十. 广东省 深圳 龙岗区 龙岗沙葛

龙岗沙葛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