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苏北特产草鸡汤餐馆在哪有 苏北招牌草鸡汤怎么预定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苏北特产草鸡汤餐馆在哪有 苏北招牌草鸡汤怎么预定更新时间:2023-02-09 10:22:58

一. 山东省 青岛 市北区 鸡汤馄饨

特点:口味鲜而不腻,味道纯正价格:4—6元左右大厨推荐:加入香菜后口感更佳

菜馆搜罗:“都满意”特色小吃店、小倩倩馄饨、吉云鸡汤馄饨等

美味指数:★★★★☆

二. 广西 河池 南丹 火麻鸡汤

火麻鸡汤

此汤采用正宗的瑶山鸡为原材料,其个头比普通鸡大三分之一,肉质低脂、细嫩鲜美。瑶山鸡中乌骨鸡约占40%以上,此鸡脸、冠呈乌红色,对人体具有极高的食疗保健和滋补作用。

三.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鸡汤煮鱼饺

原料:土鸡、乌鱼、精肉馅、盐、味精

做法:土鸡剁块炖汤待用;乌鱼治净去骨后将鱼肉切成连刀片,加盐腌制后取出包入肉馅。锅上火下鸡汤煮开后下鱼饺同煮5分钟即可。

特点:鸡汤味浓、鱼鲜肉滑嫩。

信息来源:武宁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

四. 四川省 乐山市 沐川 沐川草龙

沐川草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沐川草龙:从唐代起,沐川百姓年年举办草龙表演,耍草龙的习俗也得以世代相传。2008年6月,沐川草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几百亩的稻草咋难以扎成一个沐川草龙

春节直击:

盛世欢腾沐川草龙舞起来

春节期间,欢快的乐山沐川草龙舞上街头,为人们送来新春的祝福

翻腾、叩首、摆尾……2月14日,正月初一,上午10点,在铿锵有力的川剧锣鼓声中,两条金光灿灿、栩栩如生的“中华龙”,在50名身穿民族服装的壮汉进退有序的合力共舞中“活”了起来,时而腾空望月、时而卧地盘旋、时而双龙戏珠、时而九曲游动。很快,城区主干道开始沸腾,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县城成了欢乐的海洋。有的市民还拿出相机、手机拍照,把欢乐留在身边。

春节期间,欢快的乐山沐川草龙舞上街头,为人们送来新春的祝福,过往之处受到城乡群众的热烈欢迎。

来源传说:

沐川草龙曾获唐太宗重奖

唐代起沐川百姓年年举办草龙表演,耍草龙的习俗也得以世代相传

沐川草龙又称黄龙,是从3000多公斤当年收割的稻草中精选848000余根无斑点、呈金黄色的稻秆制作而成,全长200.8米,2003年11月沐川草龙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草龙。

据了解,沐川草龙来源颇具传奇色彩。传说在唐朝开国之初,李世民带领军队征伐各地割据势力。一天,由于过度劳累,便倚靠在一个大草堆边,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李世民梦见自己正乘草龙,身着黄袍,由四周灵兽保驾,巡行神州各地。后来,李世民成为唐太宗,应了梦境。为了答谢草龙给他的瑞兆,在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他下令全国各地举行舞草龙比赛。于是,全国各地纷纷扎制草龙,进京参赛。开赛那天,在众多飞舞的草龙中,有一条草龙身体矫健,翻腾飞舞,灵性十足,一下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经查那条草龙由西蜀剑南道嘉州玉津县(今沐川县)进献。唐太宗在重奖之余,御封玉津县为“草龙之乡”。从此,沐川百姓年年举办草龙表演,耍草龙的习俗也得以世代相传。

五. 福建省 福州 鼓楼区 鸡汤氽海蚌

作为闽菜的代表之一,鸡汤氽海蚌以其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广受欢迎。此菜取材于海中珍品海蚌,洗净后氽(cuān)至八分熟,冲入煮沸的鸡汤即成。成品色泽洁白透明,几乎没有多余的搭配,全凭海蚌脆嫩爽口的肉质,以及鸡汤的鲜美口味而满足食客的口腹之欲。地道的鸡汤汆海蚌,在汆支时对水温和时间的控制十分严格,不足则软,过头则老,所以看起来简单,但难在恰到好处。福州西湖大酒店、安泰楼的鸡汤氽海蚌相当有名。

海蚌是我国海产品中的珍品,肉质脆嫩,色白透明,仅在淡咸水交汇处的海水细沙中生长,以长乐漳港所产的质量最佳。

“鸡汤氽海蚌”是以鲜海蚌尖为主料。海蚌质细嫩,氽时水温掌握和时间控制十分严格,不足则软,过分则老。成菜色泽洁白透明,毫无搭配,全凭海蚌自身的质嫩味鲜称绝。

制法:

●母鸡宰杀后,留血水并割下鸡脯肉待用。其余鸡肉切4块,与牛肉、猪里脊肉一并放盘中,加清水,上笼屉用旺火蒸3小时取出,去肉取汤,撇去浮油,滤去杂质。鸡脯肉剁成茸,加适量鸡血水和精盐抓匀,捏成几个水圆球,与鸡汤下锅煮几分钟,捞出鸡茸球,倒入剩余鸡血水搅拌几下,去杂质后,再将鸡汤倒入盆中,放入鸡茸球,上笼屉蒸1小时取出,用净纱布过滤成精美鸡汤待用。

●将海蚌尖每只片成2片,洗净后盛于漏勺内,放入沸水锅中氽至六成熟时取出,剔净蚌膜,装在碗中,加入绍酒抓匀腌渍后,倒在漏勺沥干酒汁,盛入汤碗,加入鸡汤稍浸,再将汤汁滗净。

●将鸡汤用酒精锅烧沸,加入白酱油、味精调匀,与盛有海蚌肉片的汤碗一并上席。

六. 安徽省 安庆 太湖县 鸡汤水饺

原料:

面粉250克,猪肉150克,青菜80克,猪油25克,香油12克,酱油15克,精盐7克,味精2克,葱、姜末各少许,紫菜5克,鸡汤500克。

制作:

1、将菜择洗干净,剁成碎末,挤去水分;猪肉剁成末,加入酱油、精盐、味精、葱姜末拌匀,再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最后放入猪油、香油、菜末拌成馅待用。

2、将面粉放入盆内,加冷水250克和成面团,揉匀,搓成细条,按每50克10个下剂,用面杖擀成小圆皮,加入馅,包成小饺子待用。

3、先用开水将饺子煮至八成熟捞出,放入鸡汤内煮,加入精盐、味精、紫菜即成。

特点:

汤鲜皮软,馅嫩味美,吃饺子喝高汤,适宜幼儿食用。饺子和汤含有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紫菜富含钙、碘、铁等。吃饺子喝汤,营养全面,易于吸收,很适合较大幼儿食用。

七. 天津市 东丽区 棰鸡汤面

天津稀食——棰鸡汤面

以汤类品种而言,有用鸡芽子沾干淀粉,用木槌反复捶成薄片,改刀同鸡蛋清加水、面粉和成略硬的面团,擀制成挂面粗细的面丝一块煮熟,挑条入碗,放盐、味精,浇上三合汤(用鸡。鸭、牛肉加清水熬成),这便是老传统的“棰鸡汤面”。这个品种,解放前是富户人家的佳肴。“八大成”(带“成”字号经营天津风味菜的饭庄)曾制售,其选料精细,作工讲究,独具一格,面丝雪白,柔韧光滑,汤色清亮,滚热鲜美,富含营养。按照制“棰鸡汤面”的方法,还可做成“棰虾汤面”;如将面片制成馄饨皮,包上肉馅,又可做成“棰鸡馄饨”。

八. 江苏省 连云港市 灌南县 乡月草鸡蛋

乡月草鸡蛋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灌南县乡月养鸡专业合作社培育出的具有生命力强,肉质鲜美、鸡蛋营养丰富的乡月草鸡,所产的绿壳草鸡蛋营养丰富,补品也。

乡月草鸡蛋,产地新安镇,南方引进的绿壳草鸡与苏北纯种草鸡杂交产生的苏北新-乡月草鸡。

连云港市灌南县乡月养鸡专业合作社位于具有神话色彩的二郎神庙发源地,于2009年5月成立,其注册资金50万元。社员流动资金1500万元。初入社成员21人,截止2013年底入社成员422人,先后带动非合作社成员2100多户,主要位于省内及山东地区。

九. 亚洲 韩国 参鸡汤

参鸡汤是韩国的一道特色美食。这款汤特别考究,也很耗时,是将特选的六周龄童子鸡,跟韩国进口高丽人参、黄芪、当归、枸杞、大枣、板栗、大蒜、糯米等数十种汉方药材精心炖制而成,具有良好的补气、养颜、安神、抗癌、延寿之功效,清淡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四季食用皆宜。

参鸡汤是食料滋补中的佳品,具有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补气生血等功效。 但由于各种人参功效不一,因此煲汤时应注意人参的选用,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用人参鸡汤来滋补的。另外,在韩国,人参鸡汤非常有名也非常流行。

对于女性来说,食用参鸡汤好处很多,可以滋补、养生、美容、去燥,而且在补养的同时,又不必担心发胖。

十.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盐城草炉饼

盐城草炉饼是江苏省盐城市的特色小吃。盐城草炉饼酵料纯正,火碱适中,饼底靠炉板呈现出古铜色,而饼面和糖料经过火烤后为金黄色,饼边白色不糊,中间饼肉则绵甜爽口。因此,人们形容它为“金玉铜底玉镶边,绵甜爽口草炉饼”。

草炉饼顾名思义因用草炉生产而得名。相传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年,也就是汉朝王莽篡位以前。相传汉朝的时候,王莽就是做饼出身,他那个时候做的饼就是现在的草炉饼的前身。王莽之所以能篡位,主要是他的两个女儿相继被选入宫中,王莽成了皇亲国戚才有机会。

张爱玲曾在一篇散文中写过,当年她在上海居住时,常听到有些小贩,穿巷过街,叫卖“炒炉饼──!”其声悠悠,引人食欲。其实,她所写的“炒炉饼”应该写作“草炉饼”。这是当年苏北老乡用特殊方法制作出来的一种大众化点心。

草炉饼工艺讲究的是“酵正、火正、碱正”,这样生产出来的草炉饼才能具有“金顶、铜底、玉镶边”的效果。因其口味纯正、食用方便而深受群众的喜爱,随着上冈人的游走四方,草炉饼也逐步被外地人所接受。目前,除了我市许多县(市)的宾馆、饭店经常来订购外,上海、南京、苏州、青岛等地的许多老上冈人还经常托熟人捎带回去。

上冈草炉饼一直都是不用馅料的,过去确实是圆形的饼,只不过现在的草炉饼已改为长文形,所以不少人常常把草炉饼误以为黄烧饼。人们对草炉饼的吃法也有讲究,一般都是买上几个草炉饼,切上几块酱生姜,沏上一杯茶叶茶,这就是所谓的“粗烧饼细吃”。现在的吃法更是五花八门,有老鸭汤泡草炉饼,有鸡汤泡草炉饼……

草炉饼的面粉用料一般都选择精粉,用传统的酵头进行发酵,草炉饼的发酵是不用现代发酵剂的。面粉发酵时兑水也非常讲究:一般是七成热水,三成冷水。水温低了饼会发硬,不往炉壁上粘,做出来的饼口感不绵。水温高了,做出来的饼就会有腻味。

“金顶铜底玉镶边,绵甜爽口草炉饼”,苏北——上冈草炉饼历经二千年市场延宕、五十年坚苦守望,却因后继乏人,面临失传。

虽然随着草灶被煤炭炉、液化气灶、电磁炉等各种炉具的取代,又随着市场上面包、蛋糕、比萨饼等西方食品的涌入,草炉饼正逐渐淡出市场,近乎绝迹,但草炉饼的坚守者仍以执著的精神沿袭着草炉饼亘古不变的手工制作方式。

制作“草炉饼”是一项非常忙碌、辛苦的工作。每次制作,先要用草将炉膛烧红,烈火熊熊,炎热逼人。眼看炉膛温度已高,便用火叉拔灰,压住火苗。这时,“贴饼师傅”便加快节奏,迅速地抓起饼坯,两只手左右开弓,一手拿着两只饼坯,从炉膛的左右两侧,一直贴到顶端。转眼之间,炉膛贴满饼坯。然后再用火叉,拔开草灰,顿时火焰腾起,温度陡升。不消片刻,饼坯渐渐鼓起,饼面开始焦黄。芝麻香味,扑鼻而来。于是再用火叉拔灰,压住火头。师傅一手持铲,一手执网,将满炉烧饼铲进网内。

上冈徐氏草炉饼在盐城、建湖一带很有名气,据了解,该镇居民徐士芹老人的父亲是徐氏草炉饼的第一代传人,徐士芹从四五岁起就给父亲做下手,耳濡目染,再加上父亲和兄长的言传身授,很快就掌握了草炉饼的生产工艺。1932年前后的上冈镇虽然地方不大,但草炉饼店却有不少,鼎盛时期竟超过了30家。解放初期走合作化道路,徐氏草炉饼也和其他草炉饼店合并成了大集体企业。1956年,因父亲英年早逝,徐士芹顶替到了大集体草炉饼店。徐士芹的儿子徐伟成也在15岁那年到父亲的饼店工作,并很快成为骨干力量。

现在虽然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饮食文化不断丰富,但草炉饼仍是水乡人的最爱。一些漂泊异乡的游子更是对此情有独钟。一些来盐考察的客商经常特地从盐城驱车20多公里赶到上冈一饱口福,并带一些回去给家人品尝。还有一些出国的水乡人和外地客,会专程来到上冈订制草炉饼,作为礼品带往别的国家,以馈赠那里的美籍华人。小小的草炉饼传承了历史文化底蕴,浓缩着地方饮食习惯,连接的是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