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丝绸之路上各国的特产有什么 古丝绸之路贸易中都有哪些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丝绸之路上各国的特产有什么 古丝绸之路贸易中都有哪些东西更新时间:2023-02-10 02:34:09

一. 浙江省 杭州 富阳 精美的竹编工艺

精美的竹编工艺,富阳的竹制工艺品,式样美观,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入口处,有一座双面竹贴屏风——竹石图,修篁扶疏,奇石点缀,工艺精巧,目睹者无不拍手叫绝。( 富阳)

二. 四川省 南充 嘉陵区 南充丝绸

南充丝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古为蚕丛之地,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唐置果州、蓬州、阆州,宋置顺庆府、保宁府,民国时期设行政督察区,1950年设川北行署和南充专署。今辖顺庆、高坪、嘉陵三区,以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五县,代管阆中市。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749万。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壤自然肥力较好,具有发展蚕丝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具有蚕丝原料资源、加工能力、技术力量、名品四大传统优势,是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和十五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历史传承

南充丝绸起源于远古。我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晋,常璩著)记载了南充丝绸最早的历史。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有这样的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帛:绸子;巴:巴国。意思是:大禹在会稽召集各方诸侯,包括巴国和蜀国在内的不少诸侯带去了玉石和丝绸。据《辞源》:“巴者,古国名,位于今重庆市及四川省东部一带地方”。现在的南充就属于当时的巴国,南充辖区内的阆中市就是曾经的巴国国都。
《南充市志》、《南充蚕丝志》对南充丝绸的发展做了更为详尽的叙述。周初,南充、西充、南部、阆中等地,桑、蚕、麻、纻已成为献周王朝的贡品。
秦汉时期,蚕丝行业发展为南充社会经济的一大支柱。从汉章帝时起,就实行了以布帛为租,是历代用丝绸为田赋的开始。 精美的明代南充丝绸

南北朝及隋朝时,南充各县实行均田制,每人另给20亩永业田作桑田,种桑50。蚕丝之月,女皆事蚕。这种桑田,实际是家庭桑园的雏形,对于稳定地发展蚕桑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南充丝绸发展历史上,唐宋的650多年间是鼎盛时期。杜甫“桑麻深雨露,燕雀伴生成”和贾岛“蚕月缫丝路,农时碌碡村”的名句,正反映了当时南充蚕丝景状。唐开元中,南充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绫绢产地。南充丝绸的产量和质量,均已称冠全国,有绸、绫、绵、绢、丝等10多种产品被定为朝廷常贡,人称“胜苏杭品质之优,享天宝物华之誉”,并由长安输往日本、名扬中外。

三.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 渎上西瓜

渎上西瓜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的。渎上西瓜的特点是:瓤红,子黑,汁多,味甜,个儿大,产量高,最大的西瓜可达三、四十斤。

太湖西岸的百里渎区,是宜兴西瓜的主要产地,这里盛产的晚熟西瓜,称"渎上西瓜"。立秋之后,当其它品种的西瓜均已落市时,渎上西瓜却大量上市,满足城乡群众的需要。上海益民食品厂早就和宜兴渎区一些供销社订立合同,用渎上西瓜制成西瓜罐头,远销海外。

渎上西瓜历来吃口好,和外地产的以及本地其它地方产的西瓜相比较,无论口感还是沙度,吃来吃去,都是渎上西瓜胜一筹。

四.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五. 云南省 楚雄 武定县 楚雄丝绸

        楚雄出产的丝绸,工艺精巧,色泽光洁,图案美观,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良好的声誉。楚雄丝绸厂的产品有缎、绨、羽纱、素软缎、花线、丝棉被、美丽绸等30多个品种,其中“梅花牌”白厂丝1981年荣获"省优"产品称号。“红山茶牌”软缎被面图案新颖,色泽艳丽,独具风格,1981年以来连续四次被评为“省优”产品称号。1987年新出产的各类绉缎,提花双绉,全用真丝织造,工艺严格,产品光泽柔和,挺而不皱,飘逸滑爽,是丝绸中的高档产品。桑粘交织、桑棉交织、桑涤交织等系列产品,具有挺括、回弹性好、防皱透气的特征,并分春夏秋冬四季而设计不同的组织结构,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六.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七. 河北省 承德 宽城 垄上人家小米

1公斤小米40元!在承德市商务局日前主办的承德首届年货节上,承德爱格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垄上人家”盒装生态小米一亮相,就显得与众不同。而在和年货节举办地相邻的一家大型超市,普通小米的售价仅为每公斤13元。

尽管价格高,前来购买的人却不少。经销商王晓丽每天都能卖出100多盒。可在爱格瑞公司董事长田广艳看来,这个价格还得涨。“等今年9月拿到有机产品标志,我的小米能卖到每公斤60元!”

“垄上人家”小米凭啥卖这么贵?根子就在田广艳身上。虽说种地属于半路出家,可他却自有一套,有时甚至被认为是冒傻气。

宽城满族自治县地处燕山东段,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靠着经营铁矿,田广艳在2009年时身家已经过千万。当时正值铁矿石价格持续走高之际,田广艳却出人意料地抛售了铁矿的全部股份,要回老家都山脚下租地种谷子。认识田广艳的人都说他冒傻气:“辛辛苦苦忙活一年,哪如卖两车铁矿石来钱快!”

面对质疑,田广艳有自己的打算:一是担心铁矿石市场有大的起伏,采矿业前景不明。二是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在京津周边从事高端种植业大有可为。三是看着山里出产的优质土卖不上价,憋着股劲想做出自己的品牌,带领农民致富。

租地环节,田广艳的举动又让一些人看不懂了。他放着大片的平地不租,领着花钱从北京请来的专家专往沟沟岔岔跑。最终,在亮甲台镇大汉沟村,田广艳以每亩900元的高价租下了70亩山坡地。大费周章的背后,是田广艳做高端农业、生产有机产品的决心。“要想顺利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必须从土壤源头抓起,山坡地比平地在这方面有优势。”原来,经过反复考察,田广艳选择北京五岳华夏科学技术管理中心负责指导有机认证,租山坡地是听了专家的意见。

地租到手,第一年田广艳却不着急种,70亩地里长满了荒草。有好心的村民主动想帮着他除除草种点啥,却被田广艳拦下了。“撂荒一年,几万块租金白花了,他这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村民们议论纷纷。

第二年,终于种上了谷子,可他的种法却十分“古怪”:耕地时,不用拖拉机,用人拉犁。70亩地,15个庄稼汉10天才种完。施肥时,不买送货上门的化肥,非要花高价去外地收购有机肥不可。不打除草剂,花钱雇了20多个村民人工耪地三遍,手工拔草两遍。这节奏,村民们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终于收秋了,田广艳依然特立独行:不用收割机,而是雇人用镰刀收割、剪穗。专门平整了一块打谷场,晒够20天才人工打谷装袋。当田广艳把新碾的小米送给村里老人们尝尝鲜时,村民们这才恍然大悟:田广艳的小米不但粒大、饱满、圆润、色黄,而且口感好。“这米真香啊,跟小时候吃的米一个味!”这一年,田广艳注册了“垄上人家”商标,小米一上市就十分抢手,当年最高卖到每公斤20元。这下,村民们服了:“这小子种地真有一套!”

做有机认证4年,田广艳深有感触。有机食品对土壤、气候、水源、种子、肥料、种植、收割、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的要求近乎苛刻。“但要求越严,产品质量越可靠,未来利润空间才越大。”根据五岳华夏公司反馈的信息,今年9月田广艳有望拿到有机食品认证标识。

看到田广艳的种植方法效益高,不少村民开始效仿。在检测合格的基础上,田广艳也会从村民手里收购一部分小米,作为低端产品销售。“村民们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有时候把握不准,米的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自然就上不去。”田广艳说,今年通过有机认证后,他计划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把产业做大,带动更多百姓致富。“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总有一天,我的小杂粮产业会让我曾经的同行大吃一惊。”

八.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九. 山东省 淄博 周村区 周村丝绸

【周村丝绸】 周村丝绸业自明代中叶开始兴起,到20世纪30年代初已成为山东丝绸工业的中心,

所产丝绸遍销全省,并远销东北、河北、河南、山西、四川、上海和东南亚地区。“桑植满田园,家

家皆养蚕,步步闻机声,户户织绸缎”,这首民谣生动描绘了被誉为“丝绸之乡”的周村桑蚕丝织业

的盛况。1937年后,周村的丝绸业日渐凋零。

解放后,周村丝绸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先后建立了3个丝织厂,1个印染厂及丝绸工业学校和丝绸

研究所,丝绸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新的品种花色不断涌现。1986年,周村生产丝织品1704.03万米,比

1978年增长了近1倍,其中真丝提花产量占全省同类产品产量的一半以上。周村丝绸品种有100多个,

出口品种达20多个,年出口量800万米,创汇2150万美元。周村已被列为全国12个丝绸生产基地之一。

1978年以来,周村丝绸有36项(次)产品分别获国优、部优、省优产品称号。1980年,“月宫牌”

13370真丝和服绸及传统产品天香绢,分别获纺织工业部名牌产品称号。

天香绢其名取自“天姿国色,香风飘渺”的诗句,是桑丝、人造丝交织的大提花织物,经线用1

/20/22D桑蚕丝,纬线用120D粘胶人造丝。绸面呈花地两色,光泽夺目,富丽鲜艳,有大红闪金、

瑰红闪金、瑰红闪银、墨绿闪金、果绿闪银、粉红闪银等多种配色。以经面斜纹为地、大面积鲜艳经

缎为主花,主花镶嵌了满地线条暗花作衬托,外加金银纬花包边,花型饱满,鲜艳突出;暗花隐约含

蓄,明暗相间,层次多变,美观大方。花纹多以各种花鸟、虫草为题材。天香绢经纬密度较大,织纹

细密,质地柔软、滑爽,适宜制做妇女旗袍、棉衣、小儿斗篷等。在黄河流域已成为年青姑娘结婚必

备的嫁衣料和珍贵礼品。现由山东淄博丝织二厂生产,年产量12万米以上,一等品率一直保持在99%

左右。

目前周村丝绸工业的总产值、桑蚕丝、丝织品出口创汇及商品流通额,均占全省丝绸行业的1/3

以上。

十. 四川省 南充市 高坪区 六合丝绸

南充-丝绸公司位于“中国绸都”,有“丝绸之乡”之称的四川南充,是有100余年生产历史的国营大型企业,拥有自主进出口权,产品畅销全球40余个国家或地区。-丝绸集团公司蚕丝被厂主经产品蚕丝被生产、蚕丝被贴牌加工、丝绸领带、方巾,睡衣、桑蚕丝棉。南充-丝绸集团公司蚕丝被厂主经行业:床上用品、丝绸系列面料、蚕茧、蚕丝、编织工艺品、织造加工、手工编织加工。

推荐特产